第四专题 专题练测
建 议 用 时
实 际 用 时
设 定 分 值
实 际 得 分
1 5 0 分 钟
1 5 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狭隘(ài) 签名(jiān) 角色(jué)茕茕独立(qióng)
B.铿锵(qiāng) 软肋(lèi) 拎包(līng)缄口不语(jiān)
C.桎梏(gù) 嵯峨(cuó) 襁褓(qiǎng)自怨自艾(yì)
D.抵触(zhù) 模式(mó) 昭告(zhāo)
来龙去脉(mài)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李大爷对孙女说:“叶儿,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样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C.还不止如此,即使能把灰土炸开,挖松,运走,这1 100万吨的废料的体积约等于十一二个景山,又在何处安放呢?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工人们对这次裁决很不满意,为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要求劳动仲裁部门 。
②尽管你我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但我衷心希望彼此能够理解,以后不要互相 ,继续做好朋友。
③随着案子的不断进展,公司老板 他人故意杀人、铲除异己的犯罪真相浮出水面。
A.附议 嫉恨 指使 B.附议 嫉恨 支使
C.复议 记恨 指使 D.复议 记恨 支使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创了现代调查业的盖洛普博士曾经说,那些在历史上被念念不忘的人,并非他们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而常常是因为他们的特立独行。
B.这次前来参加比赛的选手个个是有备而来,人人身手不凡,正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C.大家就不要争了,这个客我来请,你们天南地北来到我这一亩三分地上,还不应该由我尽尽地主之谊?
D.每当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生肖文化就会风行一时,马年祝贺“一马当先”,鸡年祈盼“金鸡报晓”,这与人们憧憬美好生活的心理是分不开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由于经济的迅猛增长,使中国实际上已经挤掉了美国,成为本次釜山APEC年度峰会的主导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
D.当前,一些大学毕业生凭借父辈的资源与运作,轻而易举占据了令人羡慕的职业,而那些来自农村或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却屡屡求职失利,“代际效应”正在挑战就业制度的公平性。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地震学家冯锐作为张衡地动仪复原课题组组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从事地震研究已有四十余年。冯锐的课题组从2002年开始研究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当时,全世界共有13种“张衡地动仪”的复原模型,英、日、美、荷等各国学者都是按照自己认为合理的模型进行宣传,尽管所有的这些模型都是不工作的概念性模型。在中国,由王振铎在1951年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已经深入人心,也就是1952年入选历史教科书的经典模型。
这个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内部是一根直立的棍子,地震来时,靠棍子的随机倾倒触发机关,外部龙嘴吐丸,刚好落到相应的蟾蜍嘴中。
“中有都柱”,这是《后汉书》中对张衡地动仪内部最重要结构的描述,也是后人复原的依据。而且,“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也就是说,龙头吐丸后,可以按照龙头方向确定地震从何而来。很显然,“张衡地动仪”完全能够精确地发现来自任何方向的地震。
王振铎是考古学家,地震知识有限。在半个世纪前的早期研究条件下,即使错误地选择了“直立杆”原理,也是能够理解、无可非议的。然而正确的“都柱”结构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它本是怎样工作的?冯锐唯一肯定的是,张衡绝不可能选取“直立杆”这种不稳定的结构,这本是三百多年前就已经被实践明确否定过的结构。
从2002年开始,冯锐反复思考《后汉书》中的句子,并反复做着每一步骤的计算。史书中有一段讲道:“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他突然意识到,这个过程符合悬垂的工作原理。
地动在先,然后尊振,续而机发,吐丸。这是一套有着先后顺序的机械连锁动作,四者有着一环紧扣一环的联动因果关系。如果这一推测成立,那么它一定是对地震表面波的反应,这是一种大幅度、持续时间长、在震中方向上震动的特殊地震波动。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证检验,冯锐立即同河南省洛阳地震台取得联系,调阅1985年、1987年两次陇西地震的现代记录图。结果表明,果然是地震面波的触发作用,完全否定了直立杆工作原理的可能性,只有把都柱悬挂起来,才可能出现史书中描述的现象。
张衡地动仪的“悬垂摆工作原理”是现代地震学之父——英国人米尔恩首先推断的,距今只有100多年。难道1 800年前,张衡就不可思议地理解并利用了“悬垂摆原理”吗?在大量出土的汉代石刻和文物中,课题组专家们兴奋地发现了很多悬挂物。也就是说,张衡也许还不能准确地描述地震波的性质和惯性原理,但却巧妙地用“尊则振龙,机发”这六个字,把地动仪机械联动的先后顺序写得清清楚楚。
虽然悬垂摆原理得到了肯定的结论,但是要想改变王振铎模型谈何容易。地动仪的复原涉及原理复原和外形复原,原理是关键,外形由原理决定。旧的原理被彻底否定后,外形也要随之放弃,这势必会引起一大堆预想不到的问题和矛盾。欲想改动,谈何容易?
(选自《张衡地动仪的复原之路》,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地动仪复原”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汉书》中对张衡地动仪内部最重要结构的描述是“中有都柱”,这也是后人复原地动仪最重要的依据。
B.早在1951年,考古学家王振铎就已复原出张衡地动仪模型,该模型作为地动仪复原的经典模型曾入选历史教科书。
C.张衡地动仪的复原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原理复原和外形复原,原理复原尤为关键,而外形则由原理决定。
D.迄今为止,在复原张衡地动仪模型的研究工作中,英、日、美、荷等各国学者共计已设计出13种地动仪模型。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量出土的汉代石刻和文物中有大量悬挂物,这充分证明张衡地动仪运用的就是“悬垂摆工作原理”。
B.据《后汉书》记载,东汉科学家张衡设计出的地动仪完全能够精确地发现来自任何方向的地震。
C.1985年、1987年两次陇西地震的现代记录结果证明,张衡地动仪不存在利用直立杆工作原理的可能性。
D.证实了张衡地动仪利用了“悬垂摆工作原理”,这对地动仪复原课题来说,已迈出了原理复原的关键一步。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王振铎复原的地动仪模型早已深入人心,但他选择的直立杆工作原理与张衡地动仪的工作原理不符,因而现在看来,这次复原是失败的。
B.在张衡地动仪的复原过程中,学者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原理复原问题,一旦破解了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地动仪模型复原的其他问题将迎刃而解。
C.虽然张衡不能准确地描述地震波的性质和惯性原理,但他却巧妙地利用了“悬垂摆工作原理”,并把地动仪机械联动的先后顺序描述得清清楚楚。
D.张衡地动仪能够精确地发现来自任何方向的地震,后世人虽然也复原了多种地动仪模型,但迄今为止,却没有复原出张衡地动仪的真实模型。
三、(12分,每小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贵戚骄恣,红阳长仲兄弟交通轻侠,臧匿亡命。而北地大豪浩商等报怨,杀义渠长妻子六人,往来长安中。丞相御史遣掾求逐党与,诏书召捕,久之乃得。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令,得壹切便宜从事。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注]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数日壹发视,皆相枕藉死,便舆出,瘗寺门桓东,楬著其姓名,百日后,乃令死者家各自发取其尸。亲属号哭,道路皆歔欷。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
江湖中多盗贼,以赏为江夏太守,捕格江贼及所诛吏民甚多,坐残贼免。南山群盗起,以赏为右辅都尉,迁执金吾,督大奸猾。三辅吏民甚畏之。
数年卒官。疾病且死,戒其诸子曰:“丈夫为吏,正坐残贼免,追思其功效,则复进用矣。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赏四子皆至郡守,长子立为京兆尹,皆尚威严,有治办名。
(选自《汉书·酷吏传》)
[注]令辟:砖块。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安中奸猾浸多 浸:逐渐
B.悉籍记之 籍:凭借
C.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 内:里面
D.赏所置皆其魁宿 置:放置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久之乃得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得赤丸者斫武吏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疾病且死
不出,火且尽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尹赏是钜鹿杨氏人,经过考核合格而担任了楼烦长,后来又担任过几个县的县令,曾经因为对罪犯残忍暴虐而被免官。
B.永始、元延年间,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尹赏将他们收捕入狱,全部投入“虎穴”处死。
C.南山一带盗贼蜂起,尹赏又被起用为右辅都尉,后来调任执金吾,督察非常奸诈狡猾的人,三辅官吏民众特别害怕他。
D.尹赏在病危时用自己一生做官的经历告诫儿子们,儿子们听从父亲的话,他们为官崇尚威严,赢得了善于治理的名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
(2)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
1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暮过山村
(唐)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这首诗首联的前后句各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李密《陈情表》)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韩愈《师说》)
(3)仰之弥高,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桃之夭夭,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五、(12分,每小题4分)
15.有个人在荒凉的野外赶路,他看见一个女人独自站在路旁,便问她:“你是谁?”她说:“我是真理。”他又问道:“你为什么不住进那繁华热闹的城市,而住在这荒凉的野外呢?”她答道:“古时候,谬误在少数人那里,可是现在你无论在哪里都能听到谬误。”
从上面一则寓言故事中,你能读出怎样的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概括。(不超过20字)
16.根据语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不超过50字)
儿子:妈妈,今天我捡到50元钱,想分五次交给老师。
妈妈:为什么不一次上交呢?
儿子:老师说过,捡到东西上交,就有一次品德加分。我分五次交,就会有五次加分了。
妈妈:
17.阅读下面语段,依照画线句的句式和内容仿写两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
真诚的爱意味着爱所有的人,爱世界,爱生活。爱意味着无须山盟海誓的承诺,意味着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于人。爱是一种感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 , ;
, 。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落花枝头
谢大光
①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丝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②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为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③循着被雨滴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树只有一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④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去,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⑤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定庵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据说有一种火石榴树,开起花来复瓣繁英,十分好看,却是从来不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⑥然而,千百年来,关于落花的诗却多是伤感的,哀婉的。黑暗的时代,狂暴的风雨常令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就成了千古名句。它们的作用,或是伤春怨女,红颜薄命,或是落魄文人,怀才不遇,只好将花喻己,抒解愁肠。君不见,《红楼梦》中“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小姐的一首葬花词,哭痴了多少人的心。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今天,这样的时代应该是过去了。
⑦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再向枝头上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18.文中加点的“未果之花”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在本段中应如何理解?(4分)
19.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4分)
20.文章的第⑤自然段是作者对“落花”的礼赞,“落花”究竟有哪些品格值得作者礼赞呢?请分条概括。(4分)
21.文章③④两个自然段,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石榴花果满枝的景象,而文章的标题却是“落花枝头”,这样写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粗犷与细腻
①偶然翻阅齐白石的画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示。
②画册中有不少粗犷的意笔和精细的工笔相结合的画幅。这类作品白石老人画了不少。它们大抵是某种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那些莲叶、树丛,大抵像泼墨似的,粗犷豪放,好像是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蚱蜢,则画得精细极了,那真是刻意求工画出来的。纤细的触须、翅膀上的脉纹、虫脚上的钩齿都历历可辨。这些粗犷和细腻的笔墨结合在一起,使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③在齐白石的画册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有一些这类的作品,只画好了一半。这一半不是人们想像的那“容易画”的泼墨植物,而是那些工笔的草虫。显然在画家的心目中,寥寥几笔的泼墨,有时要比工笔画还难得多,他要留待精神特别好的时候才下笔,不幸有一些还没画成,画师就弃世了。
④粗犷和细腻,意笔和工笔,概括和精巧,辽阔的背景和清晰的事物相结合,是艺术上一项重要的表现方法。以这些画为例,由于有泼墨而成的植物存在,就使人觉得那翅脉毕现的草虫不是活动在一张白纸上,而是藏身在茂密深邃的草莽和树丛中间,而这一切又使草虫显得更加玲珑小巧。
⑤像这一类的表现方法,常常被许多深知此中奥妙的人贯穿到艺术各部门中去。在表现层峦叠嶂、境界深远的画幅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个须眉可辨的老人立在近处;在音乐中,有“ A ”的音节,也有“ B ”的旋律;在戏剧中,有匆匆忙忙打斗几下就过场的戏,也有一生一旦唱它半天的精工片断……那道理,原是相通的。在文学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多么细腻,后两句多么粗犷!把这首小诗和白石老人的草虫画放在一起,你不禁惊异地发现:他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相距千年以上,所致力的艺术门类也不相同,但他们在掌握艺术法则的精髓上却是完全一致的。
⑥既概括而又细腻,这是一种艺术表现方法。
⑦从这么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我想到:艺术要求强烈,因此概括要粗放,刻画要细腻。唯有如此,才能干净利落而又形象饱满。事物是辩证的,因此用来反映事物的艺术方法也应该是辩证的。
⑧简要概括和精雕细刻都要求我们不惜功夫,有时在简要概括上所用的劲也许比精雕细刻还大些。
18.从齐白石画册中一些只画好一半的作品中,本文作者得到了什么启示?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人们的想像中,泼墨画比工笔画容易画。
B.在画家的心目中,泼墨画比工笔画难画得多。
C.简要概括和精雕细刻都要求我们不惜功夫。
D.有时在简要概括上所用的劲也许比精雕细刻还大些。
19.对第⑤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表现层峦叠嶂、境界深远的画幅中,立在近处的须眉可辨的老人属画中的工笔。
B.在戏剧中,既有过场戏,又有精工的片断,这与绘画中既有意笔、又有工笔的道理是相通的。
C.在杜甫的小诗中,前两句细腻,后两句粗犷,可见后两句的作用是衬托前两句的。
D.处于不同的时代、从事不同的艺术门类、并且经历也大不相同的艺术家却可以掌握相同的艺术法则。
20.如将“大珠小珠落玉盘”和“四弦一声如裂帛”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的A、B两处,那么,它们各自应填入哪一处?为什么?(6分)
21.根据文意,概括说明运用既概括又细腻的表现手法能够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6分)
七、(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提到家,人就会有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家是什么?家是难舍的亲情,是温暖的大家庭,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片晴空,儿女用孝心给父母奉上一丝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赤子之心……
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答案与解析
1.C(A.“签”读qiān;B.“拎”读līn;D.“触”读chù。)
2.C(A.句号用在后单引号外。B.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D.句号放在双引号外。)
3.C(附议:同意别人的提议,作为共同提议人。复议:对已做决定的事再做一次讨论。记恨:把对别人的怨恨记在心里。嫉恨:因忌妒而愤恨;憎恨。指使: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支使:命令人做事。)
4.B(B.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的人不怀善意,怀善意的人不来。指对方来人不怀好意,要提高警惕。A.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C.地主之谊:指本地主人招待外地来客的情谊。D.风行一时:在一段时间内普遍流行、盛行。)
5.B(A.语序不当,应将“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改为“切实保障并不断改善民生”,将“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提到“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前。C.缺主语,去掉“由于”。D.搭配不当,“占据”的应是“职位”而不是“职业”。)
6.D(“迄今为止……已设计出13种地动仪模型”理解有误,应是“截至2002年……已设计出13种地动仪模型”。)
7.A(“这充分证明张衡地动仪运用的就是‘悬垂摆工作原理’”把可能性说成绝对性。)
8.B(“一旦破解了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地动仪模型复原的其他问题将迎刃而解”推断有误。)
9.A(B.籍:登记。C.内:通“纳”,投入,投放。D.置:弃置,释放。)
10.B(A.两个“以”都是介词,凭借。B.第一个“乃”,副词,才;第二个“乃”,副词,于是。C.两个“者”都是代词,……的人。D.两个“且”都是副词,将要。)
11.B(B项“全部投入‘虎穴’处死”不当,还有一些人被赦免。)
12.(1)(长安)城里傍晚时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伤的人横七竖八躺在道路上,击鼓的声音不断。(2)一旦因为软弱不能胜任(职务)而被免官,就会终身被弃置不用,没有宽免的时候,这种羞辱比犯贪污罪还要严重,千万不要这样![(1)薄暮,指傍晚。枹鼓,指击鼓。(2)废弃,指弃置不用。坐臧,指犯贪污罪。]
参考译文: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凭借当地郡吏举荐他为廉洁之士,(经过考察)被任命为楼烦长。后被举荐为茂材,任粟邑县令。左冯翊薛宣上奏说尹赏能处理复杂的事情,于是他被调任频阳县令,又因用刑使罪人致残被免官。后因御史推荐任郑县令。
永始、元延年间,皇上懈怠朝政,外戚骄横放肆,红阳长仲兄弟串通游侠,收纳亡命之徒。而北地的豪门贵族、大商人等为报私怨,杀害了义渠长妻子儿女共六人,并往来于长安城中。丞相、御史派遣属吏追捕贼党,朝廷也下诏书命令抓捕,很久才将其捕获。长安城中盗贼奸民逐渐变多,里巷中的游荡少年合伙杀害官吏,有的还接受钱财替人报仇,他们做弹丸来摸取,摸到红色弹丸的去杀害武吏,摸到黑色弹丸的去杀害文吏,摸到白色弹丸的则为遇难的同党办理丧事。(长安)城里傍晚时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伤的人横七竖八躺在道路上,击鼓的声音不断。尹赏以三辅高第的身份被选拔担任长安令,并得到特权可以随机行事。尹赏到任后,便修建了长安监狱,向地下打出许多深洞,各深数丈,用砖块在四周垒起土墙,用大石头盖在洞口之上,命名作“虎穴”。(尹赏)就部署户曹椽和户曹史,以及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等,都举报长安城中各处的轻薄少年、恶劣子弟和没有本地户口的商贩工匠,而身着奇装异服,披铠甲,着臂衣,手持刀剑兵刃的,也悉数登记,共得数百人。一天,尹赏召集长安的官吏,备车马数百辆,分头搜捕,都揭发他们的罪状,认为他们和盗贼交往密切。尹赏亲自阅视案卷,每十人放走一人,其余则都被依次投入虎穴之中,每穴百人左右,用大石头盖上洞口。几天以后打开石头检视,下面的人都已横七竖八相枕而死,于是便用车将尸体拉出,掩埋于官署门柱的东面,各插木柱,写上他们的姓名,百天后,才让死者家属各自挖出尸首取回。家属都号啕大哭,过路的人也都为之叹息。长安城有歌唱到此事说:“哪里去找儿女尸?官署门柱东面的少年场。生前奸盗不修身,死后枯骨在哪里埋葬?”尹赏释放的都是这些人中有资历的人,或是旧日官吏和善良人家的子弟因一时糊涂而与盗贼有染并愿意改正的,只有数十近百人,尹赏都赦免他们的罪过,责令他们立功以自赎。尽心尽力办事有成效的,还因此被尹赏亲自收用为随从,他们善于抓捕坏人,了解盗贼的好恶及行踪,比一般官吏在这方面强得多。尹赏到长安做官几个月,盗贼便停止了活动,其他郡国的盗贼由于害怕纷纷逃回原来的地方,不敢再来长安。
由于江湖中盗贼多,所以尹赏又被任命为江夏太守,他抓捕江湖盗贼及诛杀官吏百姓的人数极多,因用刑使罪犯致残而被免官。南山群盗蜂拥而起,尹赏又出任右辅都尉,后升为执金吾,负责督察非常奸诈狡猾的人。三辅吏民都非常畏惧他。
几年后尹赏死于任上。得病将死时,告诫他的几个儿子说:“大丈夫做官,应该正确看待因‘残贼’而被免官这件事,朝廷一旦想起这样做的效果,就会重新得到任用。一旦因为软弱不能胜任(职务)而被免官,就会终身被弃置不用,没有宽免的时候,这种羞辱比犯贪污罪还要严重,千万不要这样!”尹赏的四个儿子都做官做到郡守,长子尹立做了京兆尹,都崇尚威严,有善于治理的名声。
13.(1)前句从听觉上写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重在表现山村的宁静和萧索。(2)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充分揭示诗歌的主题,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14.(1)渚清沙白鸟飞回 茕茕孑立(或“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2)会挽雕弓如满月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3)钻之弥坚 斜阳草树 (4)灼灼其华 相逢何必曾相识(名句名篇的默写,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茕”“孑”“雕” “灼”;不要多字和漏字。)
15.①当到处都充满谬误时,真理就无处藏身了。②真理总掌握在少数人手里。③在别人不屑到达的地方,你往往会有所发现。[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流程是:品读材料(注意搞清寓言故事的各叙述要素)→还原锤炼(联系社会现实,抓住寓言故事主人公形象及其行为与现实相对应的联系点,还原其生活本体,化形象为抽象,锤炼其中的寄寓内容)→概括表达(用哲理式的启迪智慧的话语形式简洁地表达出来)。]
16.(示例)孩子,品德加分是老师对你们做好事的一种鼓励方式,重要的不是加分次数的多少,而是拾金不昧的精神。(要补写妈妈说的话,关键是如何理解儿子说的品德加分。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鲜明、得体和字数的限制。)
17.爱是一种体会 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 爱是一种经历 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内容贴切,前后衔接自然,即可得分。)
(一)
18.字面义:还没有结出果实的花朵;在本段中喻指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怀才不遇的落魄之人。
19.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石榴花热烈、鲜艳、红火的开放盛况。
20.(1)它为花蕊挡风遮雨;(2)它不留恋枝头的繁华,也不夸耀自己的功绩;(3)它落而无憾,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
21.并不矛盾;作者描写花果满枝的景象是为了从侧面写落花,因为正是有了落花的无私奉献,才会有如此花果满枝的盛事,从而巧妙地表达了主题。
(二)
18.D(A项是人们的想像;B项缺“有时”两字;C项停留于一般的认识,缺乏对两者比较后的深刻体会。)
19.C(细腻与粗犷的关系是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20.前一句应填入B处,后一句应填入A处。因为前句描写大段的音乐之声,与文中“旋律” 一词相呼应,后句描写瞬间的音乐之声,与文中“音节”一词相呼应。
21.使表现强烈,干净利落而又形象饱满,并体现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22.思路点拨:写亲情类的文章,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来,因为“亲情”来不得半点虚假。写真情实感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选材要真,要有典型性。我们每一个人对“亲情”并不陌生,在你的身边一定有很多动人的故事,你一定有很多切身的感受、深刻的体验,写这篇文章不存在“无米之炊”的问题。所以,我们在选材时,一定要精挑细选,好中选好。②“家”这个话题范围较大,在写作时,我们应该化大为小,从小处着手,就写那么一个小点,集中笔力写细写真。③在写作时,要善于找寻写作的切入点,找到最佳的写作角度。文题前的材料,给我们提示了“家”的种种含义,对我们尽快找到切入点很有好处。
例文:
我爱我家
在我家,爸爸自称学识渊博,无所不能,人称“博学先生”;妈妈则以“万能太太”自居,而我,则是个地地道道的“乐天派”,无论大事小事,我都要笑上两声。我们一家三口凑到一块,屋里便是笑声四溢了。
话说这一天,“博学先生”一不小心把我的随身听弄坏了,无论什么磁带放进去,拿出来,肯定是被搅得乱七八糟。嘿嘿,这让我那个自称“无所不能”的老爸损伤了不少脑细胞,他翻烂了使用说明,按遍了所有能按的键,就是不起作用。于是他呆呆地望着我自言自语道:“完了,它又该进修理厂了……千古罪人呀……”正说着,妈妈迈着四方步,慢条斯理地走进屋来,拿起随身听,不屑一顾地看了几眼,打开盒,捣鼓起来,一会儿工夫,递给爸爸道:“给,好了。”爸爸望着她,哪肯相信,冷笑了两声,试探性地把磁带放了进去。刹那间,优美的音乐从里面“流”出,而且音质似乎比原来更好,我不禁拍手称绝,再看看爸爸,他惊讶地望着妈妈,眼睁得很圆。“好了,作为答谢,你洗一个星期的碗吧!”“万能太太”打着官腔道。“好,好。”爸爸一边作答,一边放下手中的随身听,走进厨房,洗碗去了。
不一会儿,妈妈哼着小调,走出屋来,见了我,高兴地唱道:“这周有人洗碗啦……”“好啦!唉,妈,你怎么修好的?”妈妈立刻闭上嘴,一甩头发,一扬眉毛说:“保密。”
别看这“万能太太”这时挺聪明的,有时,她做的事能让你哭笑不得。
一天早上,我睁开眼睛,习惯性地看了一眼表,“呀,6∶40!”我一个跟头从床上翻起来,用最快的速度穿衣服,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裤子了。“妈,我的裤子呢?”“呀,洗了,好像还没干……”不一会儿,她拿了一条半干的裤子,跑到我面前说:“没事,我来给你处理一下。”说着,便把裤子拿进了厨房。我十分诧异,真不知这“万能太太”又要搞什么新名堂,时间紧迫,我冲进卫生间刷牙洗脸。不到1分钟的时间,一股焦煳味飘过来。我的第一反应是:我的裤子“遇难”了!果然,妈妈递给我一条被烤焦的有很多洞的裤子。“真不好意思。我刚才只是把它放进微波炉里烘了一下,就变成这样儿了……”“万能太太”呀,你让我是哭还是笑呀!无奈之下,随便穿了条裤子,便冲出了家门。
哎,这就是我的家,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在这个家里,经常发生着令人忍俊不禁的事,搞得我经常在梦里都要笑出声来。我呀,打心里想说一句:我爱我家!
点评:选材要立足自身,从小处着手,避免雷同。立足自身是为了独特,我手写我心;小处着手是为了以小写大,平凡中见伟大,点滴中见真情;避免雷同,是为了追求一个“新”字,别人没有而我有,这就是“新”。本文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作者把写作范围锁定在一个温馨的小家范围内,只写三个人物,抓住生活中几个真实而又典型的细节来写,人物鲜活,文章真实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