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斑纹》(一)教案 苏教版必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斑纹》(一)教案 苏教版必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01 08:2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斑纹》(一)教案 苏教版必修5
备 课 时 间 14 年 9 月 9 日 编写人 周倩倩 上 课 时 间 第 周 周 月 日
班级 节次
课题 总课时数 第 节
教学目标 ⒈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和文中提及的自然界各种“斑纹”。⒉把握行文思路,揣摩诗意的语言,赏读多种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深刻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把握行文思路。
教学参考 教学参考书
授课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专用教室 √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在周晓枫的笔下,人与动物们的劳动、爱情、壮丽的生和寂静的死,都浸透着绚丽、壮观与诗意的内容,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哪些 “远逝的鲜活事物”呢?二、初读文本:⒈全文围绕“斑纹”描写了哪些妙趣横生的事物和现象?请按顺序一一标出,并注意作者是顺着怎样的思路来展开文章的。明确:全文围绕“斑纹”描写了以下一些有趣的事物⒉什么是“斑纹”?课文中有没有相关表述?请给它下个定义。文中斑纹呈现的规律是什么?⒊文中写了这么多与“斑纹”有关的事物,显得繁复而不紊乱,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⒋文中选择了大量意象说明“斑纹”,但是显得繁而不乱。文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①文中可以看出蛇有哪些生活习性和特征?②为什么作者不厌其详地花费大量笔墨来写蛇?③为什么要写寓言和传说?④题为“斑纹”,写蛇时却写了许多生活习性、生存状态乃至独特“个性”,这与“斑纹”有什么关系,是否过于“拉杂”? 自由朗读全文,并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2、读课文,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⒌朗读课文最后四小节,体会“斑纹”在这些段落中的含义。⑴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在作者的笔下动物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斑纹,客观存在的其他斑纹,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大地都是有斑纹的”,“斑纹无所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生活”?明确:大地是有斑纹的:一年四季,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大地四季留下的“斑纹”预示着自然规律。生活是有斑纹的:生活的印记,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修饰”过的生活,留下美的痕迹;“损害”过的生活,留下悔恨或丑陋的记忆,这些都可以形成“斑纹”,“斑纹”无所不在。⑵作者最后以“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的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结尾,你怎样理解?明确:这里的“神”,可以理解为神秘的自然,或者自然规律。以“我”看待自然,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存在许多“斑纹”;换一个角度来看,距离遥远,生命渺小,众生平等。“我们”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一切生活,爱恨悲欢,也都符合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 3.结合课文内容,赢如何对待斑纹?
课外作业 文中有些语言片断富于诗意,请找出来多加诵读,仔细品味。
教 学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