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渔父》课堂作业(二)苏教版必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渔父》课堂作业(二)苏教版必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01 08:5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渔父》课时作业(二)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枯槁:枯瘦
B.新沐者必振衣 新沐:刚洗完澡
C.而能与世推移 推移:推进移动
D.鼓枻而去 鼓枻:敲打船沿
2.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颜色憔悴 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B.形容枯槁 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C.圣人不凝滞于物 凝滞:凝聚。今指知道变通。
D.何故深思高举 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3.下列对加点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父莞尔而笑 (连词,表修饰)?
B.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连词,表因果)?
C.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连词,表承接)?
D.涵淡彭湃而为此也 (连词,表因果,因而)???
二、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4.对下列加点词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何故至于此 ②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③安能以身之察察 ④遂自投汨江以死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5.不符合渔父所说“圣人”条件的一组人物是( )
①屈原 ②文天祥 ③李白 ④苏洵 ⑤辛弃疾 ⑥史可法 ⑦归有光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⑥⑦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2)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三、课外阅读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7.对“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一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逃亡 破败 连续 几
B.使……灭亡 使……破败 连续 几
C.灭亡 破败 接连 多
D.使……灭亡 破败 连续不断 积累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C.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