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第4课 斑纹落实应用板块 苏教版必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第4课 斑纹落实应用板块 苏教版必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01 11:0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第4课 斑纹落实应用板块 苏教版必修5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婆娑(suō)  逶迤(wēi)  剥落(bō)   老趼(jiǎn)
B.轮廓(kuò) 慵懒(yōng) 伤恸(dòng) 鹰隼(sǔn)
C.凝眸(móu) 妊娠(chén) 妖娆(ráo) 精湛(zhàn)
D.螫针(shì) 脖颈(gěng) 裸露(lòu) 根茬(chá)
解析:B项,“伤恸”的“恸”读tòng;C项,“妊娠”的“娠”读shēn;D项,“裸露”的“露”读lù。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斑斓   螺旋    伊甸园   虎假狐威
B.聚敛 青睐 瞭望台 傲慢懒散
C.嗜好 酉长 脚后跟 悄无声息
D.纹身 蜕皮 妊娠纹 舞姿曼妙
解析:A项,“虎假狐威”应为“狐假虎威”;C项,“酉长”应为“酋长”;D项,“纹身”应为“文身”。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是最________的设计,几乎躯体的每一部分都相仿。
②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蛇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 ________的领域。
③为了使砖石模样的斑块修筑出更________的效果,长颈鹿成为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
④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________“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A.简约   涉足   瞩目   质疑
B.简洁   涉及   注目   质疑
C.简洁   涉足   瞩目   置疑
D.简约   涉及   注目   置疑
解析: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约:简略,节俭,多指设计风格简单朴素。“涉足”与②句“四肢”照应。“瞩目”和“注目”都是指把目光集中在一点上。“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振宁的演讲从对中国传记文学的批评开始,他说:曾看过一本《华罗庚传》,有很多内容纯属无中生有,真是不忍卒读,据说这样的书居然还获过奖!
B.曾几何时,美国的两颗核弹就使桀骜不驯的日本帝国屈服在美国的炮口之下……这一切的一切的确曾巩固了美国的霸权,但这些毕竟都已成为遥远的历史。
C.从当年美国对俄战争的反应,就可以看出美国已日渐衰落的端倪,本次延坪岛炮击事件,则令美国外强中干的本质暴露无遗。
D.在邻居们的帮助下,李老汉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可住进去没几天就驾鹤西游了,这间简陋的房子也就成了他的归宿,但不管怎么说李老汉总算死得其所了。
解析: A项,“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B项,“曾几何时”,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C项,“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D项,“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蛇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伺机偷袭,洗劫巢穴。
B.此次主帅选拔是按照中国足协各级国家队教练员竞聘工作,经过报名和公开竞聘,在专家组讨论提出候选人名单的基础上进行的。
C.成人歌曲音调较高,音域较宽,经常唱这种歌曲的孩子,会对音带造成严重损伤。此外,迎风唱歌或唱歌后喝冷饮,都会损伤声带。
D.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预警部门负责人表示,当前病毒人际间传播仍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但随着其他地区确诊病例不断增多,把警告级别提升至6级的可能性不能不排除。
解析:B项,成分残缺,应为“按照……竞聘工作程序”;C项,语序不当,应为“孩子经常唱这种歌曲”; D项,不合逻辑,应为“不能排除”。
答案:A
二、类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草木
韩少功
  佛教慈悲一切有眼睛的生命,故没有“人”而只有“有情”的概念,把人与动物并置于这一概念之内,一视同仁。这一来,只有植物降了等级,冷落在慈悲光圈之外,于是,牛羊大嚼青草从来不被看做屠杀,工匠砍削竹木从来不被看做酷刑。
佛祖如果多一点儿现代科学知识,其实可知草木虽无心肝,却也有神经活动和精神反应,甚至还有心理记忆和面部表情——至少比网络上的电子虚拟宠物要“有情”得多。比如我家的葡萄就是小姐身子丫环命,脾气大得很,心眼小得很。有一天,一株葡萄突然只剩下光光的主干,叶子全部掉落在地任人践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想了好一会儿,才记起来前一天给它修剪过三四片叶子,意在清除一些带虫眼的破叶,以使它更为亮丽清新。肯定是我这一剪子惹恼了它,让它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来个英勇的以死抗争。你小子剪什么剪?老娘躲不起,但死得起,不活了!
又一次,我见另一株葡萄被风雨吹得歪歪斜斜,好心让它转了个身子,以便攀上新搭的棚架。我的手脚已经轻得不能再轻,态度已经和善得不能再和善,但还是再次逼出了惊天动地的自杀案,又是一次绿叶哗啦啦落尽,剩下光杆一根。直到两个多月后,自杀者出足了威风,枯杆上才绽出一芽新绿,算是气色缓和回心转意。
相比之下,资质平平的梓树就淳厚得多。工匠们建房施工时,把一棵碍事的小梓树砍了,又在树根旁挖灶熬浆料,算是刀刑火刑无所不用其极,足足让小树死了十几遍。不料工匠离开半年之后,这树竟无怨无悔,从焦土里抽枝发叶,顽强地活了过来,为主人很快撑起了一片绿荫。在中国的文字里,木匠原名“梓匠”,故乡又名“桑梓”,可见这种树在历史上颇有年头。我只是觉得这种树稍稍有点儿蠢,比如初秋之际,寒暖不定,它们似乎是被气候信号搞糊涂了,不知眼下是什么季节,就又落叶又发芽的,如同连哭带笑,又加棉袄又扇风,蠢得有点儿丢人现眼。
“秋天来了!”我忍不住冲着它们呵斥。
它们似乎听不懂,新芽还是冲着落叶往外蹿。
草木的心性其实各个不一。牵牛花对光亮最敏感,每天早晨速开速谢,只在朝霞泼地的那一刻爆出蓝花一串,相当于植物的打鸣,或者是色彩的早操。桂花最守团队纪律,金色或银色的花粒,说有就全树都有,说无就全树都无,变化只在瞬间,似有共同行动的准确时机和及时联系的局域网络,谁都不得自由主义地擅自进退。比较而言,只有月季花最为娇生惯养。它们享受了最肥沃的土壤,最敞亮的受阳区位,最频繁的喷药杀虫,但还是爱长不长,倦容满面,暮气沉沉。硬要长的话,突然蹿出一根长枝,挂上一两朵孤零零的花,就把你给打发掉。
当一棵树开花的时候,谁说它就不是在微笑呢?当一片红叶飘落在地的时候,谁说它不是一口哀怨的咯血呢?当瓜叶枯黄甚至枯黑的时候,谁说这不是它们在咳嗽或者呻吟?有一些橘色的或紫色的小野花突然在院墙里满地开放,如同一些吵吵闹闹的来客。它们在随后的一两年里突然不见踪影,不知去了哪里,满园静寂无声。我只能把这事看做是客人的愤然而去和含怒绝交——但我在何事上得罪了它们?
再说我们同时栽下的一些橘树吧。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对它们同样地挖坑同样地修剪同样地追肥,但靠路边的三棵长得很快,眼看就要开花挂果,其他几株却无精打采,单薄瘦弱,长来长去还是侏儒,甚至叶子一片片在蜷缩。有一位农妇曾对我说:你要对它们多讲讲话,你尤其不能分亲疏厚薄,要一碗水端平——你对它们没好脸色,它们就活得更没有劲头了。
我对这个建议半信半疑:几棵树苗也能看得懂脸色?
(选自《散文荟萃》,有改动)
6.文章开头写“只有植物降了等级,冷落在慈悲光圈之外”,有何用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引出下文对草木有情的描写,为后文植物有心性有感情的描写作铺垫。
7.作者说他家的葡萄是“小姐身子丫环命,脾气大得很,心眼小得很”,从文中描写的内容看,作者这样说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话看似作者在嗔怪葡萄的娇嫩小气,责备其脾气大,不好伺候,其实是为了说明葡萄也与有眼睛的动物一样“有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家葡萄的爱怜之情。
8.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拟人、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说明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也是有情的。
9.文章末尾作者半信半疑于“几棵树苗也能看得懂脸色”,你认为树苗究竟能不能看懂人的脸色?请说明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能。因为作者在文中已经把植物拟人化了,认为植物与动物及人一样是“有情”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心性,甚至会耍小脾气,当然也会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所以农妇说多对植物讲讲话,植物应该是会有感应的。
(示例二)不能。植物毕竟是植物,作者虽然在文中多角度地表现了植物也有心性也有感情,但说到底,那不过是植物的习性。作者把农妇的话写进文章,是想告诉人们要像尊重“有眼睛”的生灵一样尊重没有眼睛的生灵,所以说几棵树苗并不一定真的能看懂脸色。
三、语言运用(15分)
10.学习了《斑纹》一文,我们懂得了生命是平等的,爱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公益广告词。(20字以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鸟为例)呵护小鸟,放飞希望。(或: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1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招贴画,按要求答题。(6分)
(1)请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30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这幅画给我们的启示。(不超过30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招贴画题为“绿色家园”,一片大树叶中有一个地球,整个图似一只眼睛。
(2)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
12.下面是周杰伦的《蜗牛》的歌词片段,以拟人的手法,赞颂蜗牛奋斗不息的精神。请模仿这一手法,以蝴蝶为对象,抓住其特点,写四句话,表达一个积极的主题。(5分)
蜗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挂着轻轻的仰望。
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两把桃扇把阳光扇成金片,扇旺了碧草芊芊,扇红了野花片片,也扇红了生命的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