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冀教版)上册备课精品--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15课 丝绸之路的开辟(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冀教版)上册备课精品--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15课 丝绸之路的开辟(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31 21:23:44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河西走廊红崖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鸣沙山敦煌莫高窟第45窟菩萨阿难吐鲁番盆地班超像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汉代皇帝冕服塔克拉玛干沙漠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麦积山石窟栈道丝绸之路上的烽火台丝绸之路示意图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必经之地投笔从戎王昭君画像西安永宁门雪景西域各国的经济状况张骞张骞拜别汉武帝图张骞出使西域13年后回到长安张骞出使西域的队伍张骞出使西域图阳关遗址(今甘肃敦煌西南)帕米尔高原风光张骞出使西域塑像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罗马(大秦)玻璃瓶张骞墓昭君故里纪念馆昭君纪念馆东汉疆域图第15课《丝绸之路的开辟》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指导活动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师:(胡萝卜、洋葱、核桃实物情景导入)同学们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吗?(生答)知道为什么称“胡-”“洋-”吗?它们是从哪儿传来的?知道西域和中原的道路是怎样开通的吗?张骞通西域以后就形成了一条中西方交往的道路。这条道路在我国历史上叫什么呢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域,踏上丝绸之路,了解在那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师:(展示课题)
明确目标
师:是张骞勇敢的揭开了笼罩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神秘面纱,开通了西域和中原的道路。
张骞通西域后就形成了一条沟通东西方交往的丝绸之路。因此“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目标。同学们还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但老师确立的目标同学们必须完成。(展示学习目标)
自主探究
师:是张骞首先打通了中原同西域的通道,那么西域是指什么地方哪?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小字内容及图片,思考西域主要指的是哪些地方,想象西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师:(展示地图)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地图,你能否在地图上西域主要指的是哪些地方吗?
生:(指图说明西域的地理位置)
师:在你的想象中西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展示图片)(提示:两方面)
生:物产丰富,人物衣冠楚楚,彬彬有礼。
师:这是其文化丰富的一面,另一面哪?
生:让人感受到那是个遥远的、陌生的、荒凉的地方。
师:而张骞毅然不顾这遥远、陌生、荒凉应召出使西域。张骞有太多的经历,每个经历都是一个故事。下面我们就通过编故事,讲故事的方式来学习张骞通西域的史实。
师:同学们分成小组,根据不同的场景,合作编出精彩的张骞通西域历史小故事来,讲给大家听。
生:(合作编故事)
师:哪个小组把你们编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讲故事)
师:(给予肯定,并注意引导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师:下面有段录像,可以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张骞通西域有更深的了解。(展示录像)
生:(观看录像)
师:张骞出使西域会遇到哪些困难?体现了他什么样的高贵品质?
生:(回答)
师:(注意引导)
师:由张骞我们想到了我们自己,他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我们都渴望成功,可是在学习上,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做作业时遇到了难题、这次考试考得不太理想等等,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向张骞学习,我们学习知识应该会学以致用。
师:西汉衰亡以后,东汉仍然不放弃对西域的经营。这儿有两个典故,同学们知道是和谁有关吗?(图片、文字展示)
生:班超。
师:班超在西域的活动进一步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确保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你想亲身体验一下那“古道漫漫,驼铃声声”的独特风光吗?就让我们一起去寻访一次丝绸之路。
师:下面我们搞一个“丝路之旅”的活动,假设我们全班组成一支商旅团,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去欧洲贸易和文化交流,首先应当选出一位团长来。
生:(选团长)
(团长组织筹备工作,旅游、贸易、文化交流中注意哪些问题)
生:(各抒己见)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组成团队,踏上丝绸之路,路上不要忘了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去体会一下商旅团的苦和乐。
生:(组成团队分头,踏上旅程)
师:下面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的收获,先找一同学说一下你们的丝路之旅的路线。
生:(回答)(教师展示)
师:下面我们找一同学说一说你一路是如何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
生:(展示成果)
师:(图片展示东西方交流的内容)
师生:(共同总结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师:现在我国正在给丝绸之路申报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学了这一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服评委呢?
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从自己的角度又更深一步的理解了丝绸之路的作用,我们的“丝路之旅”到此结束。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探究了张骞通西域的史实,理解了丝绸之路的作用。虽然,张骞已成为历史,古丝绸之路也不再辉煌,但一座新的欧亚大陆桥已经架设起来,这座新的欧亚大陆桥必将在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丝绸之路必定会重现辉煌!
练习巩固
生:(根据大屏幕练习题,自主完成,相互纠错)
基础练习
1.下列有关西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西域是个国家名称 ②丝绸之路经过西域 ③汉武帝以前,西域小国林立 ④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公元前119年以后日趋频繁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2.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 )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开通
3.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的时间是 ( )
A.公元前202年 B.公元前138年
C.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60年
4.下列关于班超出使西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时间是西汉时期 ②目的是为了恢复对西域的管辖 ③帮助西域人民摆脱了
匈奴的控制 ④进一步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5.与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
A.张骞 B.班超 C.王莽 D.甘英
6.欧洲国家和我国直接往来最早记录的事件发生在 ( )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7.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班超经营西域 ③西域都护设立 ④蒙恬出
击匈奴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8.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中西交往作出了历史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张骞出使西域是在什么朝代?当时的皇帝的谁?
(2)张骞出使西域前,中原地区和西域的关系如何?
(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4)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5)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

9.张骞出使西域后,形成了横贯欧亚的陆上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

(2)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有哪些东西西传?
(3)通过丝绸之路,西方有哪些东西东来?
(4)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
答案:1.C 2.B 3.D 4.C 5.B 6.D 7.A
8.(1)西汉。汉武帝。(2)中原地区和西域几乎处于隔绝状态。(3)第一次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是为招引乌孙回河西故地,并与西域各国联系。(4)第一次传播了汉朝的声威,获知了西域的情况,了解到西域人想和汉朝交往的愿望。第二次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5)使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9.(1)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西亚,再到欧洲。(2)丝绸和冶铁、凿井、造纸技术。(3)良马、毛织品、葡萄、黄瓜、胡萝卜、蚕豆、石榴,还有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以及佛教。(4)意义: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课件32张PPT。 黄沙漫漫,驼铃声声,在中国西北有一条通往西方的商路,这条商路运走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带来了西方的葡萄和魔术等,这条商路就是——丝绸之路。
导入新课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辟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班超经营西域 第15课课程标准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知识与能力
  掌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立,丝绸之路,班超经营西域 。
  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全面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张骞、班超两位历史人物的学习,培养不屈不挠、勇于冒险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重点
  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影响,以及丝绸之路对中西交流的贡献。难点
  丝绸之路的线路和文化内涵,以及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一、张骞通西域1.汉初的西域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3.西域都护的设置1.汉初的西域长安玉门关阳关葱岭巴尔喀什湖北 山南 山 你能说说西域的地理范围吗?西 域提示:西汉时期西域是指现在的新疆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地区。学生活动:
介绍一下西汉初年西域的基本情况。
2.张骞两次通西域(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有何不同?提示:
第一次,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还被扣留了一年多。
第二次,完全达到了目的,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想一想: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提示:
  获知了西域的情况,了解到了西域人民想和汉朝交往的愿望。畅想天地
  想象一下,张骞拜别汉武帝时,汉武帝会说些什么?张骞会怎么回答呢?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图长安河西走廊提示:公元前138年张骞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公元前126年返回长安,前后一共经历了12年;我们应该学习张骞锲而不舍和执著追求的精神。疏勒
龟兹玉门关阳关大宛番兜城蓝氏城莎车于阗楼兰陇西 现在请你帮汉武帝草拟一份诏书: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
要求:要写明目的,所招人才的条件,可能会遇到的危险等。提示:访问了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这次出使,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双方的交往日趋频繁。3.西域都护的设置 想一想:
为什么说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公元前60年——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提示:公元前60年;标志着今新疆开始隶属中央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示:在西汉初年,中原地区和西域几乎处于隔绝状态,到公元前60年,西汉西域都护管辖西域的军政事务之后,西域正式归属中央的管辖。二、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的开辟2.东西方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的开辟提示: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汉的长安,途经河西走廊和现在的新疆地区;在这条商路上主要以丝绸贸易为主,因此称为“丝绸之路”。2.东西方文化交流议一议:
丝绸之路开辟后,哪些东西由中国传到西方?哪些东西由国外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历史意义?提示: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讲一讲:
你知道“投笔从戎”的故事吗?说说你对班超投笔从戎的看法。三、班超经营西域《后汉书·班超传》: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班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洛阳班超出使西域路线图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湾海岸之后,当地的商人为了从中赚取中间利润故意夸大海路的险恶,以阻止汉朝同大秦的直接通商,甘英只好返回。东汉时中国与欧洲的直接往来。 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从海道来到中国,这是欧洲国家和我国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小结: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班超经营西域巩固丝绸之路 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知识巩固1.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光武帝B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经历了 ( )A.10年 B.11年 C.12年 D.13年D3.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是在 (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前116年C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西亚中亚南亚大
秦填图:请结合地图填出丝绸之路的途经地点。自己动手 参考现在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数一数,丝绸之路经过我国哪些省份和哪些国家?能力拓展提示:交流 合作发展 共创和谐社会  2006年11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什么意义?中非合作论坛会徽 图为2006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会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