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兼爱学说”代表人物墨子“孟母三迁”“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碑《韩非子》《孔子圣迹图》局部《韩非子》书影《梦蝶图》局部《墨子》《墨子》书影《庄子》书影蝉纹铜矛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缩影韩非子韩非子画像韩非子向君主讲述自己的主张孔林古神道孔门弟子守丧图孔庙大成殿孔子像孔子孔子不仕,退休诗书(图)孔子讲学(图)孔子讲学蜡像复原图孔子周游列国铜像老子老子画像孟子画像孟子孟子铜像孟子晚年潜心著书立说墨子墨子画像墨子讲学图宋刻本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战国末期的争霸战争庄子庄子画像庄子思考图 第11课 《孔子和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11课的内容。本课中,学生以学习孔子的思想及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为主,进而学习道家、墨家、法家百家争鸣的史实。“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中少有的思想解放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界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及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②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⑵、过程与方法:本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灵活运用学科整合等形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加强爱国主义情感,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孔子及其主要思想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
本课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这个问题涉及到历史背景的铺垫,需要学生做到对知识的有效迁移和概括总结,所以被认为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
?????? 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学习主体是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的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并且,在一个班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主动学习,有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时也应该区别对待。
?????? 教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本课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与时事联系引导法导入、问题预设法等。在这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分析问题的诱导,做到“因材施教”。
?????? 学法
利用表格自主学习归纳法、对难点的合作讨论法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把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古为今用,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服务。
?????? 学习目标
孔子及其主要思想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北京欢迎你》,同时大屏幕展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德不孤,必有邻” “礼之用,和为贵” ????????????????
提问:这五句话出自哪里?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迎宾用语这一导入设计,在于让学生了解现在孔子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孔子”这一重点。
二、预习反馈
让学生简单介绍孔子,并完成体现学习目标的表格,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三、学习探究
(一)孔子
孔子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在语文课上有所了解,并结合学生刚才谈到的对孔子的了解。教师出示:(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然后分别从四个方面予以补充总结。
(1)孔子生平:展示孔子像及生平简介。
(2)思想主张:孔子思想以“仁”为主。
①提问:“仁”的意思,借以了解孔子的思想。
②提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孔子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对吗?
可以让学生辨证的回答这一问题
③畅想天地:孔子倡导的“仁”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在学生谈完的基础上以图片的形式作小结。
(3)文化成就:
提问:你知道孔子在文化领域有哪些贡献吗?
在学生看书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以图片的形式作小结,强化记忆。
(4)教育成就:
提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哪些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指导意义?
让学生看书中有关内容并结合语文课所学,在谈完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小结:
①创办学校,广收门徒(展示图片、总结)
②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对这些教育方法予以解释。并总结孔子及学说的影响力。
(二)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原因
这是本课的难点。应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百家争鸣?再去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难点。
2、表现: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1)提问:“百家”主要指哪些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回答上述问题,教师以图片的形式作小结。
(2)看书填表
让学生自主阅读P60-61页的内容,学会标记知识点,完成图表的填写。
3、影响:促进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4、小结:
再次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主要知识点,加强学生记忆。
四、强化练习
分为知识巩固、问题探究两部分。
五、堂堂清
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六、推荐作业
分为能力拓展、课下练兵两部分
七、附板书设计
第11课 孔子和百家争鸣
?
思想主张
?
孔? 子?? ?????教育成就
(春秋)
????????? ?????????文化成就
?
形成原因?
?
????????????? 百家争鸣 ???????代??? 表
?????????? ?????(战国)
??? ??????????????????????????进步作用
?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按要求一节课让学生了解五位思想家,内容很多不可能一一理解的特别透。所以我就采取了简化处理,把本课的教学设计成了一个表格的形式。由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各位思想家的成就,条理清晰,印象深刻。学生基本都能概括出来,而且当让学生说时学生非常踊跃。本节课的最大收获就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本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觉课堂容量太大,所以这次说课我把本来课上应做的问题留做了课下作业,应该说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基础练习
1.下列著作中,记录孔子学说的是 ( )
A.《诗经》 B.《论语》 C.《春秋》 D.《尚书》
2.下列观点属于韩非子的是 ( )
A.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 B.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C.主张中央集权 D.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3.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 )
A.庄子 B.墨子 C.孔子 D.孟子
4.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墨子
5.下列人物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 )
①孔子 ②商鞅 ③孟子 ④韩非子 ⑤扁鹊 ⑥管仲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⑥
6.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百家争鸣中主要有哪些学派?
(3)百家争鸣有什么影响?
7.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我们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答案:1.B 2.C 3.A 4.B 5.B
6.(1)战国时期,各国竟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士人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不同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墨家、儒家、道家、法家。(3)百家争鸣有利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7.孔子“仁” 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墨子的“兼爱”“非攻”、推举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提倡节俭等;韩非子的改革和法制思想。
课件36张PPT。导入新课香港举行世界最大规模祭孔大典民国时期孔子邮票今孔子杏坛讲学邮票今孔子周游列国邮票今孔子邮票第11课孔子
百家争鸣孔子和百家争鸣课程标准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重点
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成就。
百家争鸣。一、孔子成就:思想主张教育成就兴办私学总结了教学经验主张因材施教,强调要有针对性。
坚持启发诱导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主张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史学成就:“仁”,“仁”政。著有《春秋》二、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到处游说讲学,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史称“百家争鸣”。阅读课文填好下列表格墨子《墨子》兼爱,非攻,提倡节俭孟子《孟子》民贵君轻庄子《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韩非《韩非子》法治和中央集权 孔子,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孔子孔子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孔子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译文孔子讲学图《论语》书影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墨子二、百家争鸣——墨家战国时期墨家的代表人物 墨子姓墨名翟,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公元前5世纪初,墨子出生在一个以木工为谋生手段的手工业者家庭。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处工就官府”的社会,即工匠处于官府的严格控制之下,隶属和服务于官府,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而当时的工匠是世袭的,因此墨子从小就承袭了木工制作技术,并由于他的聪明巧思,使他成为一名高明的木工匠师和杰出的机械制造家,为他后来的社会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天空没有掉下来。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墨子故里(位于山东省滕州市东北部)《墨子》书影二、百家争鸣——儒家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孟庙(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孟子》书影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孟子思想:庄子二、百家争鸣——道家战国时期道家代表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被称为“老庄哲学”。《庄子》书影 庄子的思想继承了老子,
主张顺其自然。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二、百家争鸣——法家韩非子《韩非子》书影 韩非,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新郑),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的书流传到秦国,为秦王嬴政所赏识,秦王以派兵攻打韩国相威胁,迫使韩王让韩非到秦国为其效力。韩非在秦国倍受重用,引起了秦朝李斯的妒忌,李斯在秦王面前诬陷韩非,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自杀。但他的思想却在秦始皇、李斯手上得到了实施。韩非的政治思想为中国封建统一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哲学思想包含了相互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开拓了人们的思路。韩非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思想家。
韩非主张建立中央集权,
实行严刑酷法,建立法治。二、百家争鸣——法家有一位贫穷的母亲,不忍心看着儿子挨饿,但是口袋里实在没有钱,唯有在超市内偷点食物。她偷取食物时被超市职员发现,控告她店铺盗窃罪。以下是市民的不同反应: A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偷东西就是触犯法律,理应被判监禁。 B 虽然偷窃是违法的行为,但这位母亲为免儿子挨饿,才去偷东西,这是出于爱子心切,有关方面给她警告和教育就够了。 C 人们应该相亲相爱,她偷东西是为了救活爱儿,动机是好的。况且这个超市每年都赚取丰厚利润,施舍一点给穷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D 在宇宙万物中,损失少许食物算得了什么?何必斤斤计较? 问题 1:上述四种言论或观点,各代表哪一家的思想? 小结:孔子——儒家思想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儒墨法道等各家百家争鸣出现出现 社会变革快速抢答:线索1: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
线索2: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线索3:认为“民贵君轻”答案:孟子练习:线索1:这是一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学论著
线索2:书中记录的言论并非本人亲自编著
线索3:书中记录了儒学思想
线索4:书中还记录了许多教育学思想答案《论语》快速抢答: 你认为治理国家应施行“仁政”还是“法治”?为什么?讨论爱心提示:
“仁政”讲求以百姓为核心,民贵君轻,符合现在以人为本的的理念,如果没有法律的准绳社会就会大乱。
“法治”指依法治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前提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和准绳。
不管是仁政还是法治只要有理有据就可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