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冀教版)上册备课精品--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3课 华夏之祖的传说(8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冀教版)上册备课精品--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3课 华夏之祖的传说(8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31 21:29:54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仓颉陵与仓颉庙仓颉庙碑文仓颉造字仓颉造字台遗址嫦娥奔月蚩尤雕像蚩尤铜像大禹铜像大禹像何罗鱼黄帝故里黄帝像夸父追日图嫘祖故里嫘祖庙嫘祖像神农尝药图神农祭坛炎帝故里炎帝陵炎帝陵内的石雕神鹰像炎帝陵内的石雕白鹿炎帝像涿鹿之战示意图黄帝泉第3课 华夏之祖的传说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题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总体编写思路
本课主要是讲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让学生分两组提前收集①炎帝、蚩尤、黄帝,②尧、舜、禹的相关传说和神话,每人加工整理成一个小故事,选材符合要求,内容故事性强。材料来源于课外渠道或课本的延伸(2周时间)。
2、本课题教材内容的编写特点
本课题教材内容选取上古传说故事来介绍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发展概况,内容虽然属于传说故事,但依然有其考古依据。
3、本课题教材内容在整个教材结构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本课题教材内容在本册教材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上承第2课原始的农耕社会,下接第4课夏商的兴衰,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好第2课原始的农耕社会中的基础知识,以及为学好第3课夏商的兴衰的传说的知识打下基础。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黄帝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禅让。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炎帝和黄帝、以及尧舜禹的传说和神话,搜集相关的图片和文本资料。
(2)让学生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介绍黄帝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揭示“黄帝是人文初祖”。
3、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目标:
(1)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我们引以为荣。
(2)黄帝、尧、舜、禹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三、教学重点
炎帝和黄帝。
四、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含义。
五、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讲述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直观法。
2、学法选择:讨论法、比较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观察法。
六、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或预习作业:本课知识结构(以填空的形式展示,见课件)
2、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玩具、地图) :多媒体设备
3、课件准备(flash、 ppt等):课件《华夏之祖的传说》。
4、教室布置(分组、分人)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6人一组。
5、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地图、史料,以及各教育网站资源。
七、教学环节
1、课堂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和农耕社会的居民。现代人获得早期人类的社会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考古发掘的文物印证的。那么,在早期人类社会,还没有文字记录,人类童年的历史,是怎样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呢?(请同学阅读提要,一起回答问题)
回答:通过口耳相传的神话和传说保存和流传下来的。
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下传说时代的人类早期社会,第3课 华夏之祖的传说
(板书)第2课 原始的农耕社会
2、课堂讲授
(板书)一、炎帝和黄帝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同学们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被称作炎黄子孙呢?
教师组织第一组同学派代表分别讲述炎帝、黄帝和蚩尤的神话传说故事,讲完故事后,谈谈自己对传说中人物的看法(也可以让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有自己合适理由的观点,教师要予以鼓励。
教师补充学生没有讲到的地方(分别展示炎帝、黄帝、蚩尤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内容,利用历史地图册,找出传说中黄帝和炎帝生活的地域,教师解释关于“部落”的含义,帮助学生了解。然后师生共讨三个传说人物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以及涿鹿之战的过程。回答课本16页的“议一议”
(板书)1、炎帝的发明创造
(板书)2、黄帝的发明创造
(板书)3、涿鹿和阪泉之战
教师总结:同学们,根据我们前面所学的人类早期的进化过程和农耕社会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知道这些神话和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它们却蕴含了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的一些社会状况,因此,我们说神话和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历史。涿鹿和阪泉之战后,炎黄两大部落走向联合,形成了后来华夏族的主体。后人尊奉炎帝和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有关黄帝的后裔的传说。
(板书)二、尧舜禅让
教师组织第二组同学派代表分别讲述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并谈谈自己对传说中人物的看法。
利用历史地图册,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尧、舜、禹生活的区域,指出这三位人物先后担任了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教师设问: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是怎样产生的呢?指导学生阅读17页第二部分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什么是“禅让”?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学生讨论作答)
(板书)1、“禅让”
教师概括“禅让”的含义,(展示尧、舜、禹的图片)根据同学的作答,列举三位首领的优秀品质(勤俭朴素、办事公正、体恤人民等)。
(板书)2、大禹治水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8页内容,了解禹的治水过程,并比较禹治水的方法和他父亲治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了解人们为什么称禹为“大禹”或“禹王”。
3、课堂练习
(1)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
A.神农氏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2)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要部落是( )
A.黄帝、蚩尤部落 B.炎帝、蚩尤部落
C.黄帝、炎帝、蚩尤部落 D.黄帝、炎帝部落
(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华五千年历史始于传说中的( )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4)相传,造出衣、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5)下列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社会情况的是( )
①北京人 ②河姆渡遗址 ③大汶口遗址中晚期 ④尧舜禹时期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通过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史称推选制。
错误: 订正:
(7)原始社会末期,舜因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错误: 订正:
4、课堂活动
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组织学生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之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记》有记载,而且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5、课堂小结
无论是炎帝、黄帝和蚩尤的神话故事,还是尧、舜、禹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和封建迷信不同。它们是鼓励人们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为驱逐一切危害人们生活的恶势力而奋斗。它们满含激情地歌颂了智慧与勇敢,歌颂了我们的祖先在保卫民族生存中所立下的不朽功勋,歌颂了不畏艰险的劳动、正直无私、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高贵品质。
教师展示示本节的主要内容图示:
6、作业布置
搜集上古传说故事一则。
八、板书设计
第3课 华夏之祖的传说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炎帝、黄帝、尧、舜、禹传说,除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史料讲述之外,还上网搜集一些图片和史料,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供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也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
基础练习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炎帝和黄帝距今约四五千年
B.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的部落首领
C.炎帝和黄帝部落形成了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D.黄帝年老时,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氏族是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和生活集体 ②部落是两个以上近亲的氏族组成的社会组织 ③部落联盟是由若干部落组成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3.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活动在 (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
4.传说中的神农氏是指 ( )
A.黄帝 B.尧 C.炎帝 D.禹
5.相传创造文字的是 ( )
A.尧 B.仓颉 C.黄帝 D.炎帝
6.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 ( )
A.舟车 B.养蚕织锦 C.文字 D.冠冕衣裳
7.阪泉之战的双方是 ( )
A.黄帝和炎帝 B.黄帝、炎帝和蚩尤
C.炎帝和蚩尤 D.黄帝和蚩尤
8.下列人物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是 ( )
①禹 ②尧 ③舜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
——《左传》
材料二 禹在外治水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1)“禹功”是指什么?
(2)禹取得这些功的背景是什么?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请你对材料二谈谈自己的感想。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尤攻之冀州之野。应尤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bá),雨止,遂杀蚩尤。
——《山海经》
(1)材料所述大战发生的地点是哪里?位于今天哪个省境内?
(2)材料中的情节哪些带有神话色彩?
(3)你从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情节中可以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4)如何看待这种带有神话色彩的材料?
答案:1.D 2.A 3.B 4.C 5.B 6.B 7.A 8.B
9.(1)禹采用疏导为主、堵塞为辅的方法治理水患,取得成功。(2)舜当政时,洪水泛滥。洪水带来巨大的灾难。禹的父亲治水失败。(3)①禹治水很辛苦;②禹品德高尚,为了大家的利益,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4)此题只要能结合现实生活或思想实际谈自己的感想即可。
10.(1)涿鹿。河北省。(2)蚩尤请风伯、雨师下大雨来帮他打仗,黄帝请来了一个名叫魃的天女止了雨,这些带有神话色彩。(3)蚩尤和黄帝发生过大战,战斗很激烈。(4)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课件34张PPT。导入新课  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是“炎黄之孙”,每年清明节都要举行盛大的祭拜黄帝陵的活动,这是为什么?第3课华夏之祖的传说炎帝和黄帝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课程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重点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尧舜禅让的传说;大禹治水的传说。一、炎帝和黄帝2.炎帝:1.部落:两个以上近亲的氏族组成的社会组织。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黄河流域姜姓部落首领3.黄帝:黄河流域姬姓部落首领4.各部落之间的征战和融合 炎帝是传说中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神农氏,又称赤帝、烈山氏。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医药之神,“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说一说:传说中炎帝有哪些重大发明?神农尝百草图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姬姓部落的首领,号“轩辕氏”。被后人尊为华夏族的祖先,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黄帝陵建造宫室造 车 嫘祖养蚕仓颉造字伶伦制乐器指南车你能说说黄帝有哪些重大发明吗? 蚩尤是神话传说中上古东方九黎族的首领。传说他铜头铁额,打仗非常厉害。主要活动于今河北、山东、河南及安徽北部地区。部分九黎族在涿鹿之战后南下与土著苗蛮部落杂居融合。因此,又称蚩尤是南方苗、瑶民族的祖先。九黎部落华 夏 族黄帝战蚩尤涿鹿之战1.涿鹿之战2.阪泉之战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蚩尤炎帝和黄帝之间的战争,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炎黄两个部落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主体后人为什么祭拜炎帝和黄帝?
为什么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黄帝对华夏族的贡献
1.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进了部落的强大。
2.与炎帝部落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
3.和炎帝部落结合,形成了华夏族的前身。黄帝像 黄帝陵二、尧舜禅让 禅让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我来讲故事尧帝舜帝 大禹 尧舜禹是如何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通过禅让的方法来决定部落联盟首领的人选,有什么可取之处?三、大禹治水禹像大禹治水图大禹陵 大禹治水的原因是什么?禹采取了怎样的治水方法,效果如何?我们应该学习大禹怎样的精神?说一说想一想 你对本课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为科学??? 提示:说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出现文字,编出乐谱,等等,这些都是可信的。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或伶伦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实际上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因此,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反映的应该是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但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也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小结炎帝和黄帝——尧、舜、禹的“禅让”——? 夏朝的建立中华民族的形成国家的萌芽? 国家的产生课堂练习1.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活动在(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
2.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
A.黄帝的发明 B.炎帝的发明
C.涿鹿之战 D.阪泉之战BD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1).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形成当时“天下为公”局面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3).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史实有哪些?
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延伸探究4.尧舜禹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你认   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的首  领?尧舜禹具备的条件是什么?这种选举方法对我们今天提拔年轻干部有何启示? 提示: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大公无私,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与人民同甘共苦。今天我们选拔干部也必须通过民主推选,所选干部必须德才兼备,只有这样的干部才能一心为民,做人民的公仆,不以权谋私,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