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九年级历史(冀教版)下册备课精品--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20课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九年级历史(冀教版)下册备课精品--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20课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31 21:33:04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克隆羊”多莉最年轻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著名的苹果II型电脑在介绍其公司的新产品的苹果电脑副总裁杂志封面:爱因斯坦身后升起了蘑菇云(图)宇宙飞船信息网络位于苏黎士的爱因斯坦实验室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少年爱因斯坦与其父母在一起日益普及的网络人类航天史上最重要的脚印终于由美国人留在了月球上染色体中的基因模型青年时期的爱因斯坦美国载人飞船“阿波罗”号发射升空电子计算机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海明威比尔·盖茨在发表演讲比尔·盖茨和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爱因斯坦工作过的实验室比尔·盖茨爱因斯坦1921年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证书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竖起美国国旗阿姆斯特朗和伙伴返回地面后,尼克松总统前来迎接他们的归来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左)与两位登月伙伴的合影1961年,苏联发射了载人飞船“东方一号”这是乘飞船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尤里·加加林第20课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特点及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涉及面非常广泛。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内容。着重叙述了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生物工程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第三,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本课的知识贴近现代生活,而且清晰明了,主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多设计一些学生讨论的话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2.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结构与过程
[导入]同学们,在二战期间,世界军事科技取得了较大发展,如美国为计算炮弹弹道而研制使用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利用原子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德国人制造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战后,这些原本用于制造杀人武器的技术转为民用并迅猛发展,形成了风起云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什么?它的出现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
一、开创现代科学新纪元
1.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条件:
第一,社会条件是促使新的科技革命加速到来的重要条件。从理论上说,这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第二,技术与物质条件是前提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更是新的科技革命的基础。
第三,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如果按照研究领域归类,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等。
二、叩响信息文明的大门
1.194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20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
3.认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但同时,网络的不健康现象也会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因此,我们一定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三、遨游太空不再是梦想
1.1961年,苏联的尤里加加林成为遨游太空的第一人。
2.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三位宇航员成功登陆月球。
3.2003年,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器的国家。
四、神奇的生物工程技术
1.生物工程技术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1996年,世界第一只从成年动物细胞克隆出的哺乳动物绵羊“多莉”。
2.认识:凡事都有利弊,克隆技术也是一样的。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生命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人类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繁殖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以使其物种不致绝灭,也可以运用该技术繁殖供实验用的各种动物,还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人类器官,以替换人类自身残废、缺失或功能不全的器官。但从社会角度看,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类,无疑将是一场灾难。首先在该项技术实验阶段必将产生大量失败的“产品”,而这是对克隆人生存权利的侵犯和践踏。其次,克隆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从总体上说,克隆人是不可行的,而且各国政府也在一直致力于限制克隆技术向人类领域的发展,科技一直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美国还颁布法令,来限制这项技术的发展。
五、思考:与第一次、二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什么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三大特点:
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第二、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不断开阔。
第三、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出现两种趋势:学科越分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综合性方向发展。
六、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有三: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第三,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对象的不断改进和扩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现实生产力最重要的要素是人。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后,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技术,使人的劳动从直接参加生产转变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否则无法同现代化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这种要求导致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劳动者水平的提高。
● 课堂板书
第20课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
一、开创现代科学新纪元
二、叩响信息文明的大门
三、遨游太空不再是梦想
四、神奇的生物工程技术
课件51张PPT。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20课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开创现代科学新纪元
叩响信息文明的大门
遨游太空不再是梦
神奇的生物工程技术课程标准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知识与能力
  学习从课本、新闻媒体、网络等信息渠道,收集相关资料,锻炼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刻苦学习的精神。重点
  知道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与特点。难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一、开创现代科学新纪元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在量子力学、高能物理学、高能加速器以及核能应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浩瀚的宇宙爱因斯坦
  艾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是美籍德国物理学家。1879年3月14日诞生在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家庭中。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科学贡献可分为分子运动论、量子运动论和相对论三个方面,但最重要的是相对论。1905年他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从而揭示了空间和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在科学上哲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热爱物理学,把毕生献给了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引力透镜现象相对论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创立,分为狭义相对论(特殊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一般相对论)。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区别是,前者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系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后者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领域。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它可以用来计算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并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也相继被天文观测所证实。二、叩响信息文明的大门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要求宾州大学莫奇来博士和他的学生埃克特设计以真空管取代电器的“电子化电脑”——ENIAC,目的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这台电脑耗电量相当大,而且和现在的电脑相比,使用极不方便,但是它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6年2月14日,在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50周年之际,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戈尔再次启动了这台计算机,以纪念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史三、遨游太空不是梦尤里·加加林   尤里·加加林(1934—1968),前苏联飞行员和宇航员。白俄罗斯人,1955年他开始在奥伦堡航空军事学校学习飞行,1960年3月开始在原苏联宇航员训练中心接受培训。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点零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千米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降落在苏联境内,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之后加加林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还获得了“列宁勋章”。为了纪念这位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俄罗斯把每年的4月12日定为宇航节,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前苏联的加加林前苏联载人航天工程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载人航天工程肯尼迪航天中心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美国航天飞机构造图美国载人航天工程 美国阿波罗登月舱以及阿姆斯特朗登月情景美国阿波罗计划  阿波罗计划(Apollo Project),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的载人登月飞行任务,这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卡拉维纳尔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驾驶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跨过38万千米的征程,承载着全人类的梦想踏上了月球表面。这确实是一个人的小小一步,但是整个人类的伟大一步。他们见证了从地球到月球梦想的实现,这一步跨过了5000年的时光。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美国“阿波罗15号”飞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航天事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六号飞船模型神舟七号飞船示意图 1.左图人物你认识吗? 2.载人航天技术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3.你能说出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吗?杨利伟  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大学文化,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现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1998年1月,他和其他13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2003年7月,杨利伟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聂海胜和费俊龙四、神奇的生物工程技术 电子计算机描绘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图  生物工程是生物技术的统称,是指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原理与生化工程相结合,来改造或重新创造设计细胞的遗传物质,培育出新品种,以工业规模利用现有生物体系,以生物化学过程来制造工业产品。简言之,就是将活的生物体、生命体系或生命过程产业化的过程。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和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共同组成了生物工程。 所谓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克隆技术  克隆,是英文“clone”一词的音译,在台湾与港澳一般意译为复制或转殖,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其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克隆技术在现代生物学中被称为“生物放大技术”,它已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微生物克隆,即用一个细菌很快复制出成千上万个和它一模一样的细菌,而变成一个细菌群;第二个时期是生物技术克隆,比如用遗传基因――DNA克隆;第三个时期是动物克隆,即由一个细胞克隆成一个动物。 克隆羊多利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价值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们在工作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50年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主要标志,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这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③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互相渗透。这次科技革命的影响:①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新科技条件下,主要靠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劳动手段的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当代科技进步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②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它使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使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③是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它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与一些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差距。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课堂小结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开创现代科学新纪元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地球卫星以及载人航天工程的实现为人类积极探索宇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0世纪生物工程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基因工程,其中克隆技术的产生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巩固练习基础知识能力拓展延伸探究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BCEFH第一次的是( ),第二次的是( ),第三次的是( )DABEFGHDG试一试:
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这三种计算机,并说一说这说明了什么。ABCA、C、B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飞机电话蒸汽火车纳米技术基因工程国际空间站珍妮纺纱机连线题  有人用三幅画来比喻三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其中符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是哪一幅?你的依据是什么?材料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材料二: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设等。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 中学生都喜欢上网。对此,有人说:上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也有人说:上网易受网上游戏和不良东西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你对中学生上网有何看法?畅所欲言再见一、单项选择
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的 ( )
? A.二三十年代? B.四五十年代 ?C.六七十年代? D. 八九十年代
2.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的是 ( )
A.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
B.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C.苏联成功发射第一个载人航天器
D.神奇的生物工程技术
3.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是 ( )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C.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壁垒森严,闭关自守?
D.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4.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但不包含 ( )
A.电子工业? B.石油工业 ?C.核工业 ?D.生物工程业
5.下列不属于神奇的生物工程技术的是 ( )
A.美国三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飞向月球
B.核心是基因工程
C.克隆技术是生物技术的创新
D.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生命工业”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产业领域
6.下列现象与爱因斯坦相对论无关的是 ( )
A.1945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B.计算机进入网络时代
C.遨游太空不再是梦想,加加林成为遨游太空的世界第一人
D.开辟了人类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飞机的发明
7.“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6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运转速度增加30多万倍,体积却大大缩小。”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快马加鞭
B.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C.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彼此促进
D.科学技术本身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
二、材料分析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7年,70年代以后为3至5年。
材料二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0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1)据材料一指出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呈现出什么趋势?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怎样才能维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9.探究争鸣
同学小红看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后,得出孙悟空拔毫毛变小猴子是最成熟的克隆技术;天兵弹琴扰乱孙悟空的神志即现在的信息干扰技术;太上老君炼丹是化学工业的前身,千里眼、顺风耳即望远镜、雷达等结论。
(1)你是否同意上述看法?为什么?
(2)当前我国高科技中普遍存在着什么问题?怎样才能解决?
答案:1.B 2.A 3.C 4.B 5.A 6.D 7.D
8.(1)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加快。
(2)科技越进步,经济发展越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当中,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3)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并积极应用于生产当中;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努力发展民族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9.(1)不同意。因为上述提法与现代高科技有着本质的区别与不同。
(2)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慢。鼓励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