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尼赫鲁巴基斯坦国旗巴拿马运河古巴首都哈瓦那古巴地域图纳米比亚国徽纳米比亚国旗阿尔及利亚独立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埃及国徽埃及国旗苏伊士运河纳赛尔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真纳与甘地真纳印尼首任总统苏加诺印尼国旗印尼国徽印度总督蒙巴顿印度国旗新加坡尼赫鲁与印度总督蒙巴顿菲律宾国徽菲律宾国旗缅甸国旗缅甸国徽蒙巴顿夫妇与甘地马来西亚国旗马来西亚国徽韩国首都首尔夜景韩国首都机场韩国等待出口的汽车第15课 奋起直追的亚非拉国家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本课的内容涉及地区极为广泛,有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埃及独立运动等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浪潮,还有古巴的独立斗争;其次,本课的内容头绪较多,既有民族独立运动,又有经济发展概况;第三,本课内容识记要求高,既要掌握各个时间段内历史事件的时间概念,又要掌握亚非拉各个地区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概念;第四,本课内容牵涉旧知识较丰富,以印度为例,既有遭受民族奴役的悲惨经历,又有反抗民族压迫的艰辛历程,还有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壮丽画卷。因而,本教学设计采用学生自学与教师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理清三条线索:第一,印度的独立与发展;第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第三,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
2.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印度的独立及其振兴,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教学及对殖民体系形成与崩溃原因的分析,启发学生得出以下认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殖民体系的形成是人类历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与它的出现一样是历史的必然。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殖民主义在当今世界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赢得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继续努力。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
2.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二)教学难点
1.印巴分治。
2.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结构与过程
一、印度的独立与发展(P84)
1、背景:(P84)印度是英国在亚洲最大的殖民地。
2、经过:1947年6月,蒙巴顿发表《印度独立方案》,即《蒙巴顿方案》,印巴分治。
3、尼赫鲁就任印度首任总理
4、印度独立后的发展表现:(P86)
二、非洲独立的浪潮
二次大战之后,非洲大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一步步走向瓦解。下面请同学们看书,了解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三个阶段。
1、开始:首先在北非展开。
2、进程:(P87)
①1952年,埃及爆发反帝反封建革命,领导人:纳赛尔。
②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③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三、拉丁美洲人民的抗争(P88)
1、古巴的独立和发展:领导人卡斯特罗,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建立革命政府。新政权努力发展经济,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大庄园制,没收美国垄断资本在古巴的工矿企业。
2、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1999年底,巴拿马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展开不懈的斗争。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巴拿马逐步收回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权利。到1999年底,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小结]在《亚非拉的奋起》一课中,我们应把握以下线索:20世纪四五十年代,独立运动兴起;五六十年代,独立运动高涨;七八十年代,独立运动深入;90年代,殖民体系崩溃。
●课堂板书
第15课 奋起直追的亚非拉国家
一、印度的独立与发展
二、非洲独立的浪潮
三、拉美人民的抗争
1.古巴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回
课件52张PPT。第15课奋起直追的亚非拉国家印度的独立与发展
非洲独立的浪潮
拉美人民的抗争课程标准
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的概况;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重点
印度独立运动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史实。一、印度的独立与发展“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 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载满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迫切的问题是要在大火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
——二战后曾任印度总督的伊斯梅勋爵 印度要求实现民族独立的宣传画尼赫鲁 1889年11月4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诞生在阿拉哈巴德的婆罗门贵族家庭。1905年就读于英国哈罗公学,两年后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三年后获自然科学荣誉学位。后又进入伦敦内殿法学会,1912年获律师资格。同年回国,在阿拉哈已德高等法院任律师,并投入争取印度独立的政治运动。 1929年尼赫鲁当选为国大党主席,在他主持下的国大党拉合尔会议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斗争目标。此后成为全国知识分子和青年的领袖,并多次当选为国大党主席。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民族运动迅速发展,独立要求愈加强烈,194 6年9月英国初步移交政权,成立印度临时政府,英印总督兼任总理,尼赫鲁任副总理。1947年3月蒙巴顿方案公布,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8月15日印度作为自治领独立,尼赫鲁任总理。蒙巴顿与尼赫鲁讨论印巴分治方案印巴分治示意图 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1947年6月由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提出而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 ?? ???主要内容: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个方案为当时的主要政党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1947年8月15日,英国把在印度的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告终。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未受影响,而印度独立法规定的内容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治”印度国旗印度国徽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国庆日:3月23日(1956年) ?首都:伊斯兰堡(lslambad) 仓促分家后遗症克什米尔问题 巴基斯坦独立后,与印度因领土纠纷(即克什米尔问题)于1948年、1965年、1971年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三次印巴战争。第三次印巴战争直接造成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1972年7月,双方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实现停火。此后双方多次会谈,但未达成任何协议,1989年起,双方不断交火,1998年5月巴基斯坦继印度之后进行了6次地下核试验,使紧张局势加剧。2003年4月,印巴两国先后表达了重新进行对话的意愿,11月25日在实际控制线停火。印巴战争时期的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孟加拉人民共和国。首都:达卡 独立后的印度在后来的半个多世纪取得了怎样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粮食基本实现自给,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信息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想一想二、非洲独立的浪潮非洲独立进程图苏伊士运河 航行在苏伊士运河的豪华邮轮
平静的苏伊士运河入口处1956年7月26日,埃及接管苏伊士运河埃及独立之父纳赛尔1960——非洲独立年(17个) 1990年3月21日,出任纳米比亚第一任总统的努乔马在独立庆典上发表就职演说。 1990年3月21日,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宣告独立,人们载歌载舞欢庆。 纳米比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Namibia)
首都:温得和克?? 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长达5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取得独立的非洲国家面临的最主要任务是什么?议一议 拉丁美洲共有32个国家: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韦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多米尼加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巴哈马、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还有仍处于美、英、法、荷统治下的十多个殖民地。三、拉美人民的抗争 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由于他的努力,委内瑞拉、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巴拿马六个拉美国家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得独立。 由于西蒙·玻利瓦尔在使南美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解放所起的作用,人们常称他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和“解放者玻利瓦尔”。 何塞·德·圣马丁 ( 1778—1850),阿根廷将军,南美解放运动杰出领导人,在南美南部地区成功地领导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 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卡斯特罗卡斯特罗 菲德尔·卡斯特罗,古巴领导人,1926年8月13日出生于古巴东方省比兰镇。他1950年毕业于哈瓦那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领导发动反对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1955年,他流亡美国、墨西哥,在墨期间筹划“七·二六运动”。卡斯特罗1956年回到古巴,在马埃斯特拉山区创建起义军和根据地。1959年1月,他率领起义军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权,成立革命政府,出任政府总理(后改称部长会议主席)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卡斯特罗1962年起担任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第一书记。1965年该党改名为古巴共产党后,他担任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76年起任国务委员会主席。2006年7月,因健康原因将国家最高权力暂时移交给古巴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劳尔·卡斯特罗。2008年2月19日,卡斯特罗当天辞去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革命武装部队总司令职务。1959年古巴卡斯特罗革命 卡斯特罗在庆祝古巴独立时发表讲话古巴游击队古巴革命示意图 埃内斯托·拉斐尔·格瓦拉·德·拉·塞尔纳(1928—1967),通常被称做切·格瓦拉。他是出生于阿根廷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格瓦拉于1959年参与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七二六运动”,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了一些要职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在其它国家继续策动共产革命。首先是刚果,然后是玻利维亚。在玻利维亚,他在一次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军事行动中被捕,并于1967年10月9日被玻利维亚军队杀害。死后,他成为了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
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人 头戴金五星贝蕾帽的格瓦拉肖像是当今历史上复制量最大的肖像之一。那个消瘦的美男子被印在T恤、咖啡杯、海报、钥匙串上。蓄着嬉皮发型和个性小胡子的格瓦拉在摇滚乐、歌剧场和艺术展上出尽风头。格瓦拉出现在著名足球队的队旗上、出租车司机的坐驾前方,摇滚音乐会的大型电子屏幕上,他那被神化的形象成为当今世界最时髦的标志。古巴共和国
(The?Republic?of?Cuba) 首都:哈瓦那?(La?Habana) 国庆日:1月1日(1959年) 巴拿马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Panama) 独立日和国庆日:11月3日(1903年)
首都:巴拿马城 巴拿马150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属新格兰纳达总督区。1821年独立,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部分。1830年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解体后,成为新格林纳达(后称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个省。1903年美在击败英、法后与哥伦比亚政府签定由美修建和租借运河的条约,哥议会拒绝批准。1903年11月3日美军在巴拿马登陆,策动巴脱离哥伦比亚独立,成立巴拿马共和国。同年11月18日美取得修建和经营运河的永久垄断权和运河区的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权。二次大战中,美在巴强租134处军事基地,1947年后陆续归还一部分。1977年9月,巴美签署《新运河条约》(又称托里霍斯-卡特条约)。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巴拿马少女展示传统的巴拿马长裙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 1977年9月7日, 巴拿马运河新条约签订美国承认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规定:一九九九年运河区主权全部交还给巴拿马1999年12月14日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 课堂小结奋起直追的亚非拉亚洲:印度独立时间:1947年领袖人物:尼赫鲁辉煌成就: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非洲:埃及纳米比亚独立时间: 1952年领袖人物:纳赛尔独立时间: 1990年历史意义: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长达5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拉美:古巴巴拿马:独立时间:1959年领袖人物:卡斯特罗意义:拉美掀起了震动世界反美风暴收回运河巩固练习基础知识能力拓展1.二战后,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是( )
A.卡达尔 B.尼赫鲁 C.纳赛尔 D.阿拉法特
2.二战后,英国对印度实行印巴分治,印度获得独立,其中的“巴”指的是( )
A.巴勒斯坦 B.巴拿马 C.巴基斯坦 D.巴西
3.二战后一直到上世纪末,非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①??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浪潮 ② 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
③ 经济迅速发展 ④ 古老文明的复兴
A.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BCA基础知识4.1952年,纳赛尔领导的埃及武装起义,其性质是( )
A.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独立运动 B.社会动乱
C.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D.反革命暴乱
5.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崩溃的事件是( ) A.埃及独立 B.阿尔及利亚独立
C.埃塞俄比亚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AD6.“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能力拓展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 这句话出自何人?为什么说“结束了厄运时代” ?
(2)? 今天印巴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3)? 这一事件对印度有何影响?(1)印度总理尼赫鲁; 1947年英国承认印度独立,结束了对印度长达277年的侵略和近200年的直接统治历史。
(2)英国实行“印巴分治”遗留下不少严重问题,如:宗教矛盾与冲突、克什米尔的归属等。
(3)印度结束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再见!一、单项选择
1.英国在亚洲的最大殖民地是 ( )
A.土耳其 B.印度 C.中国 D.伊朗
2.2007年是印度独立的 ( )
A.50周年纪念 B.60周年纪念
C.70年纪念 D.80周年纪念
3.下列关于非洲独立浪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整个北非地区
B.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了巴勒斯坦的独立
C.197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了新生,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D.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长达5个世纪历史的结束
4.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蒙巴顿方案》公布 ②埃及赢得真正独立
③“非洲独立年” ④巴拿马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①②④③
5.二战后,亚洲、非洲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下列国家中最先独立的是 ( )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D.古巴
6.英国被迫承认印度独立,但将其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这样做的意图是 ( )
A.打击、分散印度人民的反抗力量
B.顺应印度不同地区宗教信仰的需要
C.最大限度地维护英国统治集团的利益
D.为印度、巴基斯坦的领土纷争埋下祸根
二、材料分析
7.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两国都获得自治地位,巴基斯坦有东西两部分组成;授予各土邦自由选择加入两个自治领中任何一个的权利,如果不愿加入,可以保持与英国的原有关系,但不享有建立自治领的权利。”
——《印度独立方案》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对印度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
(2)英国把印度分成了哪两部分?
(3)印度独立后,出任印度共和国总理的是谁?
(4)印度独立后,经济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案:1.B 2.B 3.D 4.A 5.B 6.C
7.(1)分而治之的政策
(2)印度和巴基斯坦
(3)尼赫鲁
(4)粮食基本上实现了自给;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信息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