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件(人教版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件(人教版必修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31 20:5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美军监督下的苏联货船 1945年波茨坦会议上的三巨头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一、从盟友到对手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划分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2.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 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杜鲁门 2.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 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杜鲁门 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像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上最远的各个角落。”
-张弘毅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二、美苏“冷战”
1.“冷战”之门的开启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 2.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1947年)
3.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北约”
(1949年)和“华约”(1955年)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德国的分裂德国分裂地图 2.“冷战”中的“热战”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古巴导弹危机问题一:
什么是“冷战”? 所谓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国家大战略与对外政策调整——20世纪40-60年代冷战态势的演变》问题二:
“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分裂;局部战争;核战危机;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如果容忍共产党人以武力侵入大韩民国,而不遭到自由世界的反对,那么,就没有哪一个小国会有勇气来抵抗来自较为强大的共产主义邻邦的威胁和侵略。如果对这种侵略行动不加以制止,那就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正如类似的事件而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
-[美]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下卷 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
-[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战争中惨死的朝鲜平民失去家园的朝鲜难民问题二:
“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分裂;局部战争;核战危机; “冷战思维”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问题三:
如何化解危机? 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另外,还有其他秘密渠道:……通过这些信件以及其他秘密渠道,两国逐渐达成了谅解: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伊柳辛-28轰炸机及其附属设施,并且保证今后不再将进攻性武器运进古巴;美国承诺不侵犯古巴,……等等。因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意让危机升级,努力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美苏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防止世界大战特别是核大战的发生是古巴导弹危机最后得以平息的根本原因。
-刘金质著《冷战史》上 要共识,搁置分歧问题三:
如何化解危机? 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另外,还有其他秘密渠道:……通过这些信件以及其他秘密渠道,两国逐渐达成了谅解: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伊柳辛-28轰炸机及其附属设施,并且保证今后不再将进攻性武器运进古巴;美国承诺不侵犯古巴,……等等。因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意让危机升级,努力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美苏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防止世界大战特别是核大战的发生是古巴导弹危机最后得以平息的根本原因。
-刘金质著《冷战史》上 要“对话”,不要“对抗” 要共识,搁置分歧问题三:
如何化解危机? 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另外,还有其他秘密渠道:……通过这些信件以及其他秘密渠道,两国逐渐达成了谅解: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伊柳辛-28轰炸机及其附属设施,并且保证今后不再将进攻性武器运进古巴;美国承诺不侵犯古巴,……等等。因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意让危机升级,努力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美苏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防止世界大战特别是核大战的发生是古巴导弹危机最后得以平息的根本原因。
-刘金质著《冷战史》上 要“对话”,不要“对抗” 要共识,搁置分歧 要“多极”,避免“单极” “假如现在是圣诞节,而我就是上帝,”邓肯对他说:“那么你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呢?”
那个士兵琢磨了好一会措辞,然后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说道:“给我明天吧。”
-[美]约翰·托兰《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期 待 明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