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2.1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同步测试(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高二课时练习)中国生态退化问题区域性特点明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生态退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生态退化问题多种多样,世界范围的生态退化问题在我国都存在
B.青藏高原因人类活动较少,所以没有生态退化问题
C.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退化问题是生物多样性锐减
D.生态退化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2.对下列各地区生态退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北草原退化
B.东北平原土壤酸化
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2022·高二课时练习)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人均耕地不足,又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政府采取许多措施使这一生态问题有了明显改善。读贵州省某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区 地貌类型 海拔(m) 大于25°坡地比例(%) 气候特征 降雨量(mm) 石漠化等级 人口密度(人/km2) 治理时间(年) 农业发展模式
鸭池 高原山地 1320~1735 25 温凉湿润 863 潜在-中度 5132 2006 2010 粮食种植
红枫湖 高原盆地 1240~1450 10 湿润 1200 轻-中度 259 2001 2010 生态畜牧
花江 高原峡谷 440~1410 41 干热河谷 1100 中-强 147 1996 2010 经济林
3.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 B.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
C.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 D.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
4.对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A.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
B.重点治理中-强度石漠化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薪炭林为主
C.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
D.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
(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广东省南雄县大塘镇地处红色砂岩地区,当地土壤被雨水冲刷露出红色石山后形成一片寸草不生的红色荒漠,又称为红漠化,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关注,该地区红漠化得到了有效遏制。下图示意当地红漠化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红漠化的实质是( )
A.开山取石 B.乱伐森林 C.水土流失 D.风力侵蚀
6.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红漠化现象的是( )
A.植树造林 B.合理灌溉 C.退耕还牧 D.开源节流
7.适合当地引种的植物特性有( )
①喜干热②耐贫瘠③喜湿热④耐盐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
8.从下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④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下列行为有利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
A.在草原地区退耕还牧
B.开垦草原,种植农作物
C.在草原上多放养牲畜
D.砍伐沙漠地区灌木用作燃料
(2022·高二课时练习)读黄土高原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地貌特征形成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 B.黄土质地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11.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平整沟壑洼地 B.封坡育林育草
C.修建大型水库 D.修筑水平梯田
(2022·高二课时练习)三叶树(下图)的树叶奇特,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上的叶片圆润如杨、呈革质化,冬季落叶;根系发达,对水分感知敏感;能通过叶面和树干的皱皮、裂口将体内多余的盐碱排泄出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推测原生三叶树所属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稀树草原 B.热带荒漠植被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植被
13.关于三叶树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
①大片的三叶树林可以调节气候②树叶奇特是为了减少水分蒸腾③排出的盐碱加剧了土地盐碱化④根系发达以利于吸收更多水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1·高二课时练习)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始建于1960年,以旱作沙枣林为主,位于石羊河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南缘,是永昌县北部防沙沿线的一道绿色防护屏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这片林场约90%的树木死亡。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建设;走以林养林之路,贯彻“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最终成效显著。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4.喇叭泉林场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B.当地人口逐渐增多,而生活用能短缺,所以就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水资源减少
C.林场面积不断扩大,植物群落吸收地下水增多
D.西大河上游区域人口、经济规模扩大,用水增多
15.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使得林场( )
①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②遏制了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向南扩展③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④土壤熟化速度加快,利于改良土壤结构⑤林场改造走的是计划经济的路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④
二、综合题
16.(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贵州省普定县是典型喀斯特地貌集中区,90%属于山区,山多地少,生态系统脆弱,石漠化危害严重,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制约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大量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近年来为脱贫致富,在退耕还林政策的指导下,该地农民摒弃原来价格低廉的玉米、土豆,改种当地特色水果——冰脆李,实现了脱贫致富和生态保护的双赢。下图为当地石漠化区域坡度与土壤厚度关系的统计图。
(1)从坡度对土壤影响的角度,分析该地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2)分析石漠化给当地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危害。
(3)说明当地改种特色水果冰脆李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
17.(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黄河流量与含沙量统计(甲图)和黄河水系(乙图)。
(1)指出黄河水量增加的河段并简要分析原因。
(2)分析A线在兰州至河口段下降,B线在河口至陕县段迅速上升的原因。
(3)简述黄河郑州以下河段的水文特征。
18.(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流坑村历史悠久,在一片荒滩中建成。古代,村民借由地利经营竹木贸易,富甲一方。据考证,村落建设了多条东西向街巷直达河岸,同时配建码头;挖掘了高低串联的池塘(村民称之为“龙湖”,并在其中养鱼虾、种荷花,定期清淤泥)与乌江相连;街巷均留有明沟或暗渠与“龙湖”相通,实现雨水、污水分流,且规定生活垃圾不许排入沟渠。下图分别为流坑村地形图和村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1)从气温季节变化的角度,简述古人选择此地建村的原因。
(2)从气候和交通角度,解释古村街巷多呈东西走向的好处。
(3)指出“龙湖”对于古村落的积极意义。
(4)简述流坑古村营造的水系格局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2.1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同步测试(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高二课时练习)中国生态退化问题区域性特点明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生态退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生态退化问题多种多样,世界范围的生态退化问题在我国都存在
B.青藏高原因人类活动较少,所以没有生态退化问题
C.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退化问题是生物多样性锐减
D.生态退化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2.对下列各地区生态退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北草原退化
B.东北平原土壤酸化
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答案】1.D 2.B
【分析】1.A项说法太绝对,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在我国存在,A错误;青藏高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B错误;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严重,而不是生物多样性锐减,C错误;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原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加速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D正确,故选D。
2.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显著,西北地区过度垦殖、放牧导致草原退化,A正确;东北平原由于过度开发,黑土流失,草原退化,湿地萎缩,B错误;华北平原旱涝、盐渍化和风沙危害严重,C正确;南方丘陵地区地表起伏大,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仅次于黄土高原,D正确;依题意,故选B。
【点睛】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全国部分生态系统功能有所改善,但总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强,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影响,加之人为开垦、超载过牧、破坏生态用地等影响,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2022·高二课时练习)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人均耕地不足,又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政府采取许多措施使这一生态问题有了明显改善。读贵州省某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区 地貌类型 海拔(m) 大于25°坡地比例(%) 气候特征 降雨量(mm) 石漠化等级 人口密度(人/km2) 治理时间(年) 农业发展模式
鸭池 高原山地 1320~1735 25 温凉湿润 863 潜在-中度 5132 2006 2010 粮食种植
红枫湖 高原盆地 1240~1450 10 湿润 1200 轻-中度 259 2001 2010 生态畜牧
花江 高原峡谷 440~1410 41 干热河谷 1100 中-强 147 1996 2010 经济林
3.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 B.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
C.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 D.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
4.对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A.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
B.重点治理中-强度石漠化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薪炭林为主
C.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
D.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
【答案】3.D 4.A
【分析】3.读表格,鸭池气候温凉,蒸发少,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区,不是干旱区,A错。该地可以发展粮食种植,石漠化程度不会是最严重的,B错。坡地比重较高,但低于花江,不是最高,C错。该地发展种植业,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比另外两地短,所以效果最差,D正确。故选D。
4.对于石漠化地区的治理,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 ,A正确。对石漠化地区应全面治理,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应以封山育林育草为主,B错。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可以减小人口压力,但是不切实际,C错。 该地降水较多,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并不合理,D错。故选A。
【点睛】石漠化属于水土流失问题,对于水土流失,需要理解其发生的成因:①自然因素(潜在因素):水土流失强度与地形坡度、降水多少和强度呈正相关,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还与土壤的疏密程度有关。 ②人为因素(主导因素):主要是指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
(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广东省南雄县大塘镇地处红色砂岩地区,当地土壤被雨水冲刷露出红色石山后形成一片寸草不生的红色荒漠,又称为红漠化,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关注,该地区红漠化得到了有效遏制。下图示意当地红漠化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红漠化的实质是( )
A.开山取石 B.乱伐森林 C.水土流失 D.风力侵蚀
6.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红漠化现象的是( )
A.植树造林 B.合理灌溉 C.退耕还牧 D.开源节流
7.适合当地引种的植物特性有( )
①喜干热②耐贫瘠③喜湿热④耐盐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5.C 6.A 7.C
【分析】5.由材料可知,当地土壤被雨水冲刷露出红色石山后形成一片寸草不生的红色荒漠,故红漠化实质就是该地区发生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的过程,C正确,开山取石、乱伐森林都会导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从而可能形成红漠化,故水土流失才是红漠化的实质,AB错误;红漠化地区降水较多,流水侵蚀作用大于风力侵蚀,且红色荒漠形成主要在雨水冲刷条件下形成,D错误。所以选C。
6.适当的植树造林可以保持水土,改善红漠化,A正确;合理灌溉是缓解土地盐碱化的措施,B错误;退耕还牧是缓解草场退化的措施,C错误;开源节流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D错误。所以选A。
7.广东地区是湿热的,但水土流失后土壤比较贫瘠,所以该地引进的植物特征应该是耐贫瘠、喜湿热,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所以选C。
【点睛】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
8.从下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④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下列行为有利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
A.在草原地区退耕还牧
B.开垦草原,种植农作物
C.在草原上多放养牲畜
D.砍伐沙漠地区灌木用作燃料
【答案】8.A 9.A
【解析】8.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水蚀和盐渍化以及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等,①③正确,A正确;沼泽化不属于荒漠化,我国没有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的地区,②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
9.草原上退耕还牧,可以保护草场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A正确。开垦草原、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都会加剧土地荒漠化,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引起荒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指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并进行连续耕作等,由此造成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加快风蚀或水蚀。就全世界而言,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022·高二课时练习)读黄土高原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地貌特征形成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 B.黄土质地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11.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平整沟壑洼地 B.封坡育林育草
C.修建大型水库 D.修筑水平梯田
【答案】10.D 11.B
【分析】10.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植被破坏严重,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D正确;地势起伏大、黄土土质疏松、夏季暴雨集中为自然因素,ABC错误。所以选D。
1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要加强植被保护,防治水土流失,不适宜平整沟壑洼地,A错误;保护植被,需要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B正确;黄土土质疏松,孔隙多,该地不适宜修建水库,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地坡度较大,不适宜修筑水平梯田,D错误。所以选B。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土壤疏松、易容,地表千沟万壑,破面水土易流失;加之,人们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植被、地表,带走地表肥土,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2022·高二课时练习)三叶树(下图)的树叶奇特,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上的叶片圆润如杨、呈革质化,冬季落叶;根系发达,对水分感知敏感;能通过叶面和树干的皱皮、裂口将体内多余的盐碱排泄出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推测原生三叶树所属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稀树草原 B.热带荒漠植被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植被
13.关于三叶树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
①大片的三叶树林可以调节气候②树叶奇特是为了减少水分蒸腾③排出的盐碱加剧了土地盐碱化④根系发达以利于吸收更多水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12.D 13.C
【分析】12.根据材料信息“冬季落叶”,表明不是在热带和亚热带,而是在温带;“根系发达,对水分感知敏感”表明该树种生长在干旱缺水地区,故原生三叶树所属植被类型是温带荒漠植被, 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
13.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故①正确;“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条上的叶圆润如杨、革质化”,这些特点可以减少水分蒸腾,故②正确;排出的盐碱本来就是存在于当地的土壤中,所以不会加剧土地盐碱化,故③错误;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地下水,能抗干、耐贫瘠,故④正确。正确的是①②④。所以选C。
【点睛】森林的功能主要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提供木材、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物物种多样性、涵养水源、消除噪音、美化环境等。
(2021·高二课时练习)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始建于1960年,以旱作沙枣林为主,位于石羊河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南缘,是永昌县北部防沙沿线的一道绿色防护屏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这片林场约90%的树木死亡。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建设;走以林养林之路,贯彻“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最终成效显著。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4.喇叭泉林场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B.当地人口逐渐增多,而生活用能短缺,所以就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水资源减少
C.林场面积不断扩大,植物群落吸收地下水增多
D.西大河上游区域人口、经济规模扩大,用水增多
15.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使得林场( )
①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②遏制了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向南扩展③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④土壤熟化速度加快,利于改良土壤结构⑤林场改造走的是计划经济的路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④
【答案】14.D 15.D
【分析】14.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上游人口多、经济规模扩大,引水过多,使林场地下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故D正确,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主要影响的是地表水,故A错,过度砍伐森林主要导致荒漠化加剧,植被主要依靠地下水生存,但植物群落吸收地下水增多,不是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故BC错。故选D。
15.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增加了森林覆盖率,起到了防风固沙作用,风速明显降低,遏制了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向南扩展,改良了土壤结构,故①②④正确,不会使农田水汽蒸发量加大,故③错,走以林养林之路,贯彻“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显然不是计划经济的路子,故⑤错,本题选D,ABC错。
【点睛】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防治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治理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
二、综合题
16.(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贵州省普定县是典型喀斯特地貌集中区,90%属于山区,山多地少,生态系统脆弱,石漠化危害严重,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制约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大量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近年来为脱贫致富,在退耕还林政策的指导下,该地农民摒弃原来价格低廉的玉米、土豆,改种当地特色水果——冰脆李,实现了脱贫致富和生态保护的双赢。下图为当地石漠化区域坡度与土壤厚度关系的统计图。
(1)从坡度对土壤影响的角度,分析该地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2)分析石漠化给当地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危害。
(3)说明当地改种特色水果冰脆李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
【答案】(1)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地形坡度越大,流水侵蚀能力越强,土壤厚度越小,导致植被条件越差;植被条件差导致土壤有机质来源少,土壤有机质层厚度小,加上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贫瘠;由于地表土壤贫瘠,地表土壤厚度小,地表水缺乏,植被一旦被破坏,便难以恢复,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系统脆弱。
(2)使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农作物减产;加剧水土流失,耕地面积减少;泥沙淤塞河湖,使河床抬高,湖泊面积缩小,加剧旱涝灾害;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水资源不足,影响农业生产。
(3)种植果树,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当地石漠化危害,恢复生态环境;减少了因为种植玉米而进行的毁林开荒,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特色水果价值较高,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分析】本大题以贵州省普定县石漠化及脱贫致富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土壤的形成、石漠化的危害和石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详解】(1)据图可知,土壤厚度与有机质厚度成正相关。有机质来源主要是植物,一般土壤越厚,植被生长越好。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径流量大,由材料可知,该地山多地少,坡度大,地表径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加上人为破坏植被,水土保持能力弱,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土壤流失,变薄,植被生长状况差,为土壤提供的有机质少。土壤贫瘠又会导致植被生长差,恶性循环。
(2)石漠化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流水带走了表层的土壤,使土层变薄,有机质减少,土壤肥力降低,使农作物减产;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将土壤带走,使地表变得沟壑纵横,耕地面积变少,农作物生产面积减少;流水带走的泥沙进入河流、湖泊,淤积河湖,使得河床抬高,排水不畅,湖泊面积逐渐缩小,使得对河流的调节作用减弱,加剧洪涝灾害;水土流失之后,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水资源储量不足,进一步影响农业生产。
(3)从经济发展看,特色水果的单位面积价值较高,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从生态环境来看,种植果树,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从而恢复生态环境;有了水果作为经济收入就可以减少因种植其他农作物而进行的盲目的毁林开荒,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
17.(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黄河流量与含沙量统计(甲图)和黄河水系(乙图)。
(1)指出黄河水量增加的河段并简要分析原因。
(2)分析A线在兰州至河口段下降,B线在河口至陕县段迅速上升的原因。
(3)简述黄河郑州以下河段的水文特征。
【答案】(1)源头至兰州段以及河口至郑州段。原因:该河段有较多的支流汇入。
(2)A线兰州至河口段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两个重要农业区,生产和生活取水量大,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支流汇入很少。
B线河口至陕县段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增加。
(3)河流为“地上河”;含沙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有凌汛现象;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分析】本大题以黄河流量与含沙量统计(甲图)和黄河水系(乙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水文特征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念等。
【详解】(1)哪个河段有大量的支流汇入,其水量必然增加,从图上可以看出,源头—兰州段及河口—郑州段支流汇入较多。
(2)由图中的曲线变化特点可以判断,A线表示径流量,B表示含沙量。A线在兰州至河口段由于发展灌溉农业,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取水量较大,且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降水较少,支流汇入少,所以径流量减少。B线在河口至陕县段地处黄士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含沙量增加。
(3)河流的水文特征要从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等方面回答。该河段是“地上河”,位于黄河下游,故其含沙量大;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径流季节变化大;由于该河段冬季气温低于0℃,有结冰期,并且低纬向高纬流,有凌汛现象;为“地上河”,河床高于两侧地下水位,河流水一直补给地下水。
18.(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流坑村历史悠久,在一片荒滩中建成。古代,村民借由地利经营竹木贸易,富甲一方。据考证,村落建设了多条东西向街巷直达河岸,同时配建码头;挖掘了高低串联的池塘(村民称之为“龙湖”,并在其中养鱼虾、种荷花,定期清淤泥)与乌江相连;街巷均留有明沟或暗渠与“龙湖”相通,实现雨水、污水分流,且规定生活垃圾不许排入沟渠。下图分别为流坑村地形图和村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1)从气温季节变化的角度,简述古人选择此地建村的原因。
(2)从气候和交通角度,解释古村街巷多呈东西走向的好处。
(3)指出“龙湖”对于古村落的积极意义。
(4)简述流坑古村营造的水系格局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答案】(1)位于河谷,利于冬季削弱冷空气,保持温暖;(三面)江水绕流,有利于调节夏季气温,保持凉爽;
(2)利于巷道两侧建筑阻挡冬季风(阻风);利于巷道两侧建筑阻挡夏季太阳辐射(遮阳);方便货物(竹木)运输抵达码头,缩短运距,实现水陆高效转运。
(3)龙湖水体(因高低串联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及湖内人工种养的水生生物,可收集并净化古村生活废水;可以调节当地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可调蓄洪水,灌溉农田;增大水域面积,调节气候;便于取水,能迅速扑灭火灾,具有消防功能。
(4)建设完善的污水管网,并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制;营造人工湿地环境,涵养水源;禁止垃圾直接排入沟渠;定期清理河道、污染物。
【分析】本大题以流坑村地形图和村功能区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村落形成的条件、村落内部空间结构的优点、龙湖湿地的效益、美丽乡村建设的借鉴等相关内容,考查了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由流坑村地形图片可知,留坑村位于河谷盆地,冷空气难以进入,冬季气候温暖;三面江水绕流,水域面积大,水的比热容最大,有利于调节夏季气温,保持凉爽。
(2)由图片可知,古村街巷东西走向利于巷道两侧建筑阻挡寒冷的冬季风以及遮挡夏季过强的光照,保持村落冬季温暖夏季凉爽;东西走向的街巷与村东的河流流向垂直,直抵码头,有利于缩短竹木运距,实现水陆高效转运。
(3)“龙湖”湿地对于古村落的积极意义主要从湿地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角度考虑。龙湖南高北低,阶梯状串联的水体较强的流动性,及湖内人工种养的水生生物,增强了湖水的自净能力,可以收集并净化古村生活废水,保障了村落生产、生活用水清洁,并减少水污染;水域面积较大,既能调节温度又能调节湿度,湿地调节气候的作用显著;图片显示村落北部有农田,龙湖可以调节当地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调蓄洪水、灌溉农田,保证农业稳产;古村落建筑多是竹木结构,一旦失火,便于取水,能迅速扑灭火灾,具有消防功能。
(4)“街巷均留有明沟或暗渠与“龙湖”相通,实现雨水、污水分流”,可以借鉴建设完善的污水管网,并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制;“在其中养鱼虾、种荷花,定期清淤泥”,可以借鉴通过营造人工湿地环境,涵养水源,充分利用湿地生物的净化清除能力,改善水质;村落“规定生活垃圾不许排入沟渠”可以借鉴禁止垃圾直接排入沟渠,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定期清理河道、污染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