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1.2地球的公转同步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1.2地球的公转同步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8 18:17: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1.2地球的公转同步测试(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江苏某地一幢住宅楼及某日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前阳台朝向为( )
A.南偏西10° B.南偏东10° C.西偏南10° D.东偏南10°
2.该地某中学学生画的该日学校旗杆影子的轨迹,正确的是( )
A. B.
C. D.
(2022·高二课时练习)表是实施新高考的某省2022年的高考科目和时间安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月7日 6月8日 6月9日
上午 语文(9:00-11:30) 物理/历史(9:00-10:15) 化学(8:30-9:45)地理(11:00-12:15)
下午 数学(15:00-17:00) 外语(15:00-17:00) 思想政治(14:30-15:45)生物(17:00-18:15)
3.地理科考试开始时,乌鲁木齐(86°E)的地方时是( )
A.7时34分 B.8时44分 C.9时24分 D.10时54分
4.下列城市在该省高考期间,白昼最长的是( )
A.沈阳 B.郑州 C.武汉 D.广州
(2022秋·高二课时练习)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北京时间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2月4日20:00举行开幕式,向世界展现了惊艳的中国式浪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在中山站(69.5S,76.5E)的科考队员观看开幕式直播的当地时间为( )
A.2月4日17:00 B.2月5日17:00 C.2月4日23:00 D.2月5日23:00
6.冬奥会期间,红河州( )
A.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B.日出时间逐渐提前
C.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D.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2022秋·高二课时练习)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我国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下图示意神舟十三号发射、分离、着陆的时间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载人飞船发射 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分离 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 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
注:表格内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7.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期间,全球4月16日地区的范围( )
A.不变 B.不断缩小 C.不断扩大 D.先扩大后缩小
8.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期间,以下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太阳直射赤道地区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C.澳大利亚昼短夜长 D.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慢
(2022·高二课时练习)日中时间是指太阳正当中午的时间,即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时的时间。海口市(20.03°N,110.32°E)是我国位置最靠南的省级行政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海口市日中时( )
A.当地地方时为12点 B.北京时间为12点
C.中时区的区时为12点 D.国际日界线上为12点
10.一年中海口市正当日中时,太阳( )
①始终在正南方②始终在正北方③有时在正北方,有时在正南方④有时在正头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2秋·高二课时练习)我国某学生在自家朝南的外墙壁上自制了一个“墙壁钟表”,架设了与地轴平行的杆子,其日影可用于日常计时,而且还能装饰墙面,下图为其设计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地可能位于我国( )
A.成都 B.兰州 C.哈尔滨 D.杭州
12.小明在垂直线上标记了刻度,一年中正午杆子端点的影子会在OP间移动,当其落在OP中点时。该日北半球( )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昼长增加
13.大庆的学生也做了一个同样的墙壁钟表,杆子与墙面的夹角应该(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按日期做调整
(2022·高二课时练习)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如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太阳直射点位置为( )
A.23°26′N,11°56′E B.23°26′S,168°05′W
C.11°05′N,168°05′E D.11°05′S,11°56′E
15.假如广州该日是晴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昼长夜短,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B.昼长夜短,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C.昼短夜长,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D.昼短夜长,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二、综合题
16.(2023秋·高二课时练习)甲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乙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1)在甲图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
(2)甲图中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将A、B、C、D位置表示的日期与乙图中①②③④太阳直射点位置表示的日期对应:(只能填写①②③④)
A ,B ,C ,D 。
(3)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上,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
(4)地球位于图中②位置时,是 (日期)前后,太阳直射在 上。
17.(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此图所示的时间是每年 (填日期)前后,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图中AC两点处于 (晨、昏)线;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 时;北京时间为 时,与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范围是 。
(3)图中A点此日的日落时间是 时,昼长为 小时,C点的昼长为 小时。该日,十堰和北京相比, 的昼长更长。
(4)图中A、B、C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角速度的大小是 。
(5)图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此日十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 ;此日之后三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趋势是 。
(6)在右图画出同一天光照图。
18.(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读某日光照示意图(下左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和太阳能热水器面板与地面夹角示意图(下右图)。
(1)此日乙地昼长为 小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2)此时新、旧一天范围之比为 。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泰州(约32°N)地区太阳能热水器面板与地面夹角为 。
(4)6月22日泰州一位于0处的竖直旗杆,其顶端的日影轨迹是( )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1.2地球的公转同步测试(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江苏某地一幢住宅楼及某日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前阳台朝向为( )
A.南偏西10° B.南偏东10° C.西偏南10° D.东偏南10°
2.该地某中学学生画的该日学校旗杆影子的轨迹,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1.A 2.B
【解析】1.江苏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正午时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天空,据此可确定正午太阳光线射来的方向为正南;根据正午太阳光线与前阳台的夹角为80°,可推算前阳台朝向南偏西10°,A正确。故选A。
2.结合所学知识,旗杆影子的朝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一日里太阳从东往西移动,则影子从西往东移动,C、D错误。该地昼长大于12小时,为夏季,日出东北,影子位于西南方向;日落西北,影子位于东南方向;根据图中北的位置可知,A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旗杆影子的朝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一天内太阳从东往西移动,则影子从西往东移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光线射来的方向为正南,日影朝向北方。
(2022·高二课时练习)表是实施新高考的某省2022年的高考科目和时间安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月7日 6月8日 6月9日
上午 语文(9:00-11:30) 物理/历史(9:00-10:15) 化学(8:30-9:45)地理(11:00-12:15)
下午 数学(15:00-17:00) 外语(15:00-17:00) 思想政治(14:30-15:45)生物(17:00-18:15)
3.地理科考试开始时,乌鲁木齐(86°E)的地方时是( )
A.7时34分 B.8时44分 C.9时24分 D.10时54分
4.下列城市在该省高考期间,白昼最长的是( )
A.沈阳 B.郑州 C.武汉 D.广州
【答案】3.B 4.A
【解析】3.读图可知,地理科考试开始时为北京时间11:00,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乌鲁木齐的经度约为86°E,位于120°E以西34°,即地方时晚2小时16分钟,因此地理科考试开始时乌鲁木齐(86°E)的地方时是8:44,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高考期间为6月7日至6月9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各地大致向北昼长增加,在沈阳、郑州、武汉和广州四个城市中,沈阳位于最北,因此昼长最长,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点睛】春分日(3.21)和秋分日(9.23):全球昼夜平分;春分日(3.21)至秋分日(9.23):北半球昼长于夜,南半球夜长于昼;全球越向北昼越长,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秋分日(9.23)至春分日(3.21):南半球昼长于夜,北半球夜长于昼;全球越向北昼越短,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022秋·高二课时练习)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北京时间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2月4日20:00举行开幕式,向世界展现了惊艳的中国式浪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在中山站(69.5S,76.5E)的科考队员观看开幕式直播的当地时间为( )
A.2月4日17:00 B.2月5日17:00 C.2月4日23:00 D.2月5日23:00
6.冬奥会期间,红河州( )
A.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B.日出时间逐渐提前
C.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D.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答案】5.A 6.B
【解析】5.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中山站76.5°E为东五区,与东八区相差3个时区,时间相差3小时,在东八区西侧,时间减去3小时,即为当地时间2月4日17:00,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由材料可知,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因红河州位于北半球,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白昼渐长,夜晚渐短,故日出时间逐渐提前,B正确,A错误;因为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日出东南,日落西南,C错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D错误。故选B。
【点睛】区时的计算: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东,所求地点在西,则用已知区时减去两地的时区差;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西,所求地点在东,则用已知区时加上两地时区差,即东加西减。
(2022秋·高二课时练习)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我国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下图示意神舟十三号发射、分离、着陆的时间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载人飞船发射 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分离 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 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
注:表格内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7.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期间,全球4月16日地区的范围( )
A.不变 B.不断缩小 C.不断扩大 D.先扩大后缩小
8.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期间,以下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太阳直射赤道地区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C.澳大利亚昼短夜长 D.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慢
【答案】7.C 8.D
【解析】7.当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分离时,此时东八区为0:44,全球4月16日地区的范围为东八区向东至东十二区;当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载人飞船着陆时,西一区为0:56,全球4月16日地区的范围为西一区向东至东十二区,综上可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期间,全球4月16日地区的范围不断扩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A.北京时间2022年3月21日前后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地区可能出现,不符合题干要求,A选项错误;B.太阳直射点先向南再向北,北半球的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因此此期间,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可能出现,不符合题干要求,B选项错误;C.太阳直射点先向南再向北,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在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至北京时间2022年3月21日春分日前后,昼长夜短;北京时间2022年3月21日春分日前后至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澳大利亚昼短夜长,所以澳大利亚昼短夜长现象可能出现,不符合题干要求,C选项错误;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在7月初,最快在1月初,因此,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可能达到最快(2022年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慢现象不可能出现,符合题干要求,故选D。
【点睛】计算日期的范围其基本思路:一是计算出0时(自然)日界线的经度,0时日界线以东到180经线为新一天(重合除外),二是计算出180经度的时间,其时间占一天的份额即为新一天的范围。
(2022·高二课时练习)日中时间是指太阳正当中午的时间,即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时的时间。海口市(20.03°N,110.32°E)是我国位置最靠南的省级行政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海口市日中时( )
A.当地地方时为12点 B.北京时间为12点
C.中时区的区时为12点 D.国际日界线上为12点
10.一年中海口市正当日中时,太阳( )
①始终在正南方②始终在正北方③有时在正北方,有时在正南方④有时在正头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9.A 10.D
【解析】9.日中时间是指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刻,即地方时为12点的时刻,A选项正确。由于海口位于东经110度,与北京时间(120°E)并不在同一经线,海口地方时为12:00时,北京时间为12:40左右,B选项错误。中时区其区时的中央经线为0度经线,当海口为正午12点时,中时区其时间应为4:40左右,C选项错误。国际日界线大致位于180度经线附近,当海口为正午12点时,国际日界线其时间大致应为16:40左右,D选项错误。故选A。
10.由于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其一年当中正午太阳的位置既会在正南,也会在正北,同时在回归线以内的区域也能够被太阳直射,即太阳会在正头顶,①②错误,③④正确。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时是正午,也称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值是:90-(当地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当地在同一个半球则取-,不在同一个半球时则取+。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小值是日出或日落时,其数值为0度。
(2022秋·高二课时练习)我国某学生在自家朝南的外墙壁上自制了一个“墙壁钟表”,架设了与地轴平行的杆子,其日影可用于日常计时,而且还能装饰墙面,下图为其设计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地可能位于我国( )
A.成都 B.兰州 C.哈尔滨 D.杭州
12.小明在垂直线上标记了刻度,一年中正午杆子端点的影子会在OP间移动,当其落在OP中点时。该日北半球( )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昼长增加
13.大庆的学生也做了一个同样的墙壁钟表,杆子与墙面的夹角应该(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按日期做调整
【答案】11.A 12.B 13.B
【解析】11.由于杆子与地轴平行,安装在朝南的墙壁上,墙壁与地面垂直,那么杆子与当地(地面)水平线的夹角就是当地地理纬度。图中杆子与当地(地面)水平线的夹角大约在30°左右,故该地纬度为30°N左右,据此可排除位于北方的兰州、哈尔滨两地,B、C错;根据墙壁钟表”的使用原理,可知主要是通过杆子的影子朝向来确定时间,已知该地地方时13点为正午,可知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一个小时,因此可知该地位于120°E的西侧,且经度相差约15°,则该地经度为105°E左右,成都的经度最为接近,A正确,杭州经度120°E左右,D错误。故选A。
12.由材料可知,影子会在OP之间移动,当其落在P点时,应为太阳高度最大的夏至,当其落在O点为冬至日;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在夏半年慢于冬半年,使夏半年时间长于冬半年;当影子落在OP中点时,还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因此,此时北半球为昼长夜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由于杆子与地轴平行,安装在朝南的墙壁上,墙壁与地面垂直,那么杆子与当地(地面)水平线的夹角就是当地地理纬度。结合第1题,大庆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比兰州高,杆子与当地(地面)水平线的夹角应该变大,即杆子与墙面的夹角应该减小,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墙壁钟表”的运用原理与地平式日晷一致,晷面必须严格水平,由于日晷的产生是从观察阳光下竖直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而开始的,表影随时间变化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刻划,如果采用均匀刻划的方法会带来相当大的计时误差,因此时间刻度线分布不均匀。由于其计时与影子移动和日出方位关系密切,因此,在中纬度地区使用最好。
(2022·高二课时练习)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如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太阳直射点位置为( )
A.23°26′N,11°56′E B.23°26′S,168°05′W
C.11°05′N,168°05′E D.11°05′S,11°56′E
15.假如广州该日是晴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昼长夜短,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B.昼长夜短,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C.昼短夜长,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D.昼短夜长,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答案】14.D 15.D
【解析】14.根据材料“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可知78°55'N刚刚结束极夜,太阳直射点纬度与极昼(夜)最低纬度互余,可判定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1°05'S;极夜后首次日出,应该是当地12时,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1°56'E,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由材料可知该日为3月9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广州昼短夜长,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D正确、ABC错。故选D。
【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二、综合题
16.(2023秋·高二课时练习)甲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乙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1)在甲图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
(2)甲图中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将A、B、C、D位置表示的日期与乙图中①②③④太阳直射点位置表示的日期对应:(只能填写①②③④)
A ,B ,C ,D 。
(3)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上,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
(4)地球位于图中②位置时,是 (日期)前后,太阳直射在 上。
【答案】(1)
(2) ② ① ④ ③
(3) 赤道 春分日
(4) 6月22日 北回归线/23°26′N
【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二分二至日判断、直射点回归运动轨迹判断等相关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1)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俯视呈逆时针旋转,地球公转的方向同样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俯视呈逆时针运动。故可绘制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如下图所示:
(2)甲图中,A处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故其为夏至日,根据公转方向,依次可得,D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B为春分日;由乙图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①位置时,直射点位于赤道且向北运动,故其为春分日,根据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其后依次是,②为夏至日,③为秋分日,④为冬至日。故对应关系为:A对应②,B对应①,C对应④,D对应③。
(3)由上题分析可知,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直射点到达赤道且有向北运动的趋势,故为春分日。
(4)由乙图可知,地球位于图中②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界线,即直射北回归线(或23°26′N),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
17.(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此图所示的时间是每年 (填日期)前后,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图中AC两点处于 (晨、昏)线;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 时;北京时间为 时,与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范围是 。
(3)图中A点此日的日落时间是 时,昼长为 小时,C点的昼长为 小时。该日,十堰和北京相比, 的昼长更长。
(4)图中A、B、C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角速度的大小是 。
(5)图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此日十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 ;此日之后三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趋势是 。
(6)在右图画出同一天光照图。
【答案】(1) 6月22日 夏至 (23°26'N,60°E)
(2) 晨 8 16 120°W向东到180°
(3) 20 16 4 北京
(4) B>A>C A=B=C或者相等
(5) 90° 最大值 先变慢后变快
(6)
【分析】本题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地球自转及公转的特征、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1)
据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现象,由此可判断该图为6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北半球节气为夏至。该日太阳直射23°26′N;图中半个球面被7条经线等份6部分,每相临两条经线经度相差为30°,时差2小时。依据自转方向可确定图中此时昼夜半球分界线为晨线,赤道与晨线交点是6点,B点所在经线,即0°经线地方时为8:00。则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是60°E。所以该图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60°E。
(2)
AC两点所在的昼夜半球分界线以东为昼半球,所以AC两点处于晨线上;由上题可知,B点所在经线,即0°经线地方时为8:00。北京时间比0°经线的地方时早8小时,故此时北京时间为16时,此时与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范围应从0点时刻线向东到180°经线,由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60°E,时刻为0点的经线与直射点所在经线度数互补,东西经相反,所以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为120°W,即:与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范围为由120°W向东到180°。
(3)
赤道与晨线交点是6点,故此时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4时,A点又位于晨线之上,故日出的地方时为4时,A点昼长=(12-日出时刻)*2=16小时,日落时刻=12+昼长/2=20时;读图可知,C点所在经线位于0°经线以东,为30°E,时刻应为10:00,又正好位于晨线上,即该地日出时间为10:00,依据昼长=(12-日出时刻)*2可得该地昼长为4小时;由于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所以湖北的十堰和北京相比,北京的昼长更长。
(4)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侧递减,即离赤道越近,线速度越大。据图可知,A、B、C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应是:B>A>C;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是除两极点外,各地均相同,所以A、B、C三点角速度相等。
(5)
B点位于北回归线之上,据以上分析可知,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90°;该日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可达一年中最大值,十堰位于北回线以北,所以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地球公转速度于7月初经过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最慢,此时为6月22日前后,所以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趋势是先变慢后变快。
(6)
在右图画出同一天光照图时,注意该图为地球的极地投影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中心点为北极点,其外围的小虚线圈表示北极圈,大虚线圈表示北回归线,结合题1,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与晨昏线相切,且北极圈要全部位于昼半球,尤其注意该日太阳直射60°E,画图时要依据原图中所标注的30°W来确定60°E的位置,使其平分昼半球,如下图所示:
18.(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读某日光照示意图(下左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和太阳能热水器面板与地面夹角示意图(下右图)。
(1)此日乙地昼长为 小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2)此时新、旧一天范围之比为 。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泰州(约32°N)地区太阳能热水器面板与地面夹角为 。
(4)6月22日泰州一位于0处的竖直旗杆,其顶端的日影轨迹是( )
A. B.
C. D.
【答案】(1) 12 (0°,120°E)/(120°E,0°)
(2)2:1
(3)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32°
(4)A
【分析】本题以光照图和正午太阳高度图为背景,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直射点坐标的求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日影的轨迹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地理核心素养。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图中的经线与晨昏线重合,说明是二分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因此乙地昼长为12小时。此时是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图中显示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自转方向也为逆时针方向,则图中极点为北极点,由此判断图中经纬度名称,据30°和120°位置可知图中的昼半球中间经线为120°E,故直射点坐标为(120°E,0°)。
(2)
结合所学知识:新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180°经线 。图中新一天的范围从60°W(0时经线)——0°——180°,共计240°,而旧一天的范围只有120°,故此时新、旧一天范围之比为2:1。
(3)
结合上题和所学知识:此日为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泰州(约32°N)地区太阳能热水器面板与地面夹角(ɑ)和正午太阳高度(h)互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求出太阳能热水器面板与地面夹角为32°。
(4)
结合所学知识:6月22日为北半球夏至日,泰州太阳从东北升起,日影朝向西南;正午的日影始终朝正北;太阳从西北方向落下,则日影朝向东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