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20谈创造性思维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20谈创造性思维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8 14:5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谈创造性思维
一、选择。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zī)孜不卷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我们在学习中要有锲(qì)而不舍的精神。
C.他用葡萄压榨机轻而易举地榨(zhà)出了葡(pú)萄汁。
D.一些思维模式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tì)固了。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即便是他们,也并非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B.赣州市赣县区着力推广脐橙、油茶、蔬菜、甜叶菊、蜜蜂等果蔬产业新技术。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一国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下列标题中,最能体现下面漫画的寓意的一项是(  )
A.心动不如行动
B.如此解决问题
C.要巧干也要苦干
D.能做总比不做好
4.下列各项对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 只用了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B.开篇提出“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中心论点,然后进行论证。
C.为了论述运用知识才是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作者列举了谷登堡和罗兰·布歇内尔的事例。
D.作者认为并非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二、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这门课能使我想到许多与自己有关的现实问题,启发我_______(探求 搜索 探察)这些问题的答案。
(2)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老人家,使他____________(宵衣旰食 孜孜不倦 废寝忘食)地为办学校奔波了几十年。
三、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创造性思维是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方式,能够开拓人类认识的新领域。②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结合,尤其是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直觉思维。③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好奇心”。④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⑤探索和研究未知事物的心理倾向促使人们不断求新求异,提出和发现新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
(1)第①句中“开拓”的词性是( )
A.副词 B.动词 C.介词 D.连词
(2)第②句是( )关系的复句。
A.并列 B.条件 C.选择 D.递进
(3)第⑤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九年级(2)班准备开展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针对美国谷歌公司停止提供安卓系统的技术支持一事,中国华为公司回应:华为有能力继续使用和发展安卓系统,让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内的华为和荣耀品牌的产品及其服务在中国市场不受影响。华为的这份自信鼓舞人心,这份信心来源于丰厚的技术积累和自主创新,其背后是华为____________的远见、____________的忧患意识和苦练技术的坚实基础。
①在文段中的横线处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四字词语。
②该文段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悟。(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活动中,有同学写出了下面的语句,请你续写句子。
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①"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的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
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
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
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④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⑤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一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 "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⑥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有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1、请归纳一下: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十分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段画线句子是什么句式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⑤段中”由此”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第⑤⑥两段采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创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请结合文段中的观点,举出一个自己的生活实例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C 2.D 3.B 4.C
二、(1)探求 (2)孜孜不倦
三、(1)B
(2)D
(3)将“提出”和“发现”调换位置。
四、(1)①未雨绸缪 居安思危
②示例:一家企业,只有立足长远发展,坚持自主创新,研发核心技术,打造核心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示例:创新是灯 照亮前行之路 创新是路 引领我们前行
五、1、有渊博的学识,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活用新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2.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只有不满足于一个答案,才会不放弃探求,才会有发明创造。
3.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4.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
5.事实论证。举出典型、确凿、有代表性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看法,即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6、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同样,一个民族,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才是一个有活力的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够长盛不衰,兴旺发达。举例略(生活中的点滴启发创新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