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1张PPT。中途岛海战中日本的“雾岛”号战列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军的反攻中途岛海战中美军对日舰的轰炸中途岛海战中的美军轰炸机指挥车上的隆美尔珍珠港事件战斗中的美军“大黄蜂”号航母英军在西西里岛登陆英国蒙哥马利将军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徐永昌将军代表中国政府签字向盟军投降的德军希特勒与德军将领研究法国西海岸防务日本投降书正文苏联士兵与民众一起欢庆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苏军进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苏军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苏军机枪班战士《联合国家宣言》文本书影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白宫正式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4年8月25日,戴高乐等重返巴黎1945年4月25日苏联红军与美国士兵(戴钢盔者)在德国易北河会师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年8月6日,美军向日本的广岛投放原子弹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艾森豪威尔视察盟军空军北非沙漠地区的英军突击队被原子弹轰炸时的日本长崎波茨坦会议上的美英苏三国首脑:杜鲁门(中)、艾德礼(左)和斯大林(右)德黑兰会议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德军北非地区将领、“沙漠之狐”—隆美尔德军向斯大林格勒发动进攻法国人民热烈欢迎盟军进入巴黎攻占德国国会大厦的苏联红军士兵广岛被原子弹轰炸后的场景蒋介石、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开罗会议期间合影美国国会大厦美国海军B-26“劫掠者”美国海军SB2U“守护者”俯冲轰炸机编队美军“企业”号航母美军麦克阿瑟将军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部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盟军密集的运输机编队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情景蒙哥马利正在部署阿拉曼战役墨索里尼被枪杀后倒吊在米兰街头诺曼底登陆前的盟军最高级指挥会议欧洲人民欢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侵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右)在南京向中方代表何应钦呈递投降书日本的A6M2“零”式战斗机日本航母“飞龙”号被击沉前的情景日本航母舰队旗舰“赤城”号被击沉的情景日本舰载俯冲轰炸机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日本无条件投降书封面希特勒自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被俘的德军士兵被击毙的墨索里尼诺曼底登陆第11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2.掌握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
3.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4.掌握意大利投降;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5.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3.全面深入地把握法西斯集团瓦解、灭亡的过程,提高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基本掌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各国团结协作,相互联系,共同为反对法西斯侵略集团作出贡献,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雅尔塔会议。
3.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一、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背景:①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敌,这是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基础。②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终于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时间:1942.1.1 华盛顿
3.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它们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互相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和议和。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4.作用: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不断壮大,改变了力量的对比,成为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有力保证。
二、大战的转折
◆1、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军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1942年6月,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美军战胜日军。
3、1943年,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英军战胜德意军队。
1943.9意大利投降,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解体。
三、法西斯的覆亡
1.诺曼底登陆
1944.6.6,美英军队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P60)一方面是苏联从东线向法西斯国家展开猛烈的进攻,其他盟国从诺曼底登陆,从西线展开对法西斯国家的进攻,这就存在两个战场,而先存在的东线自然就是“第一战场”,后来的西线就被称为“第二战场”。
2.雅尔塔会议
①背景:会议是在德国失败已成定局的形势下召开的。
②主要议题: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苏联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了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三国外交部长、参谋长和顾问等。
③会议内容:会议讨论的问题范围广泛,主要问题为:(1)处置德国问题。三国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迫其无条件投降的计划。德国投降后,三国将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设立盟国中央管制委员会进行协调管理。三国同意从英、美两国占领区划出一个地区,交由法国占领,并邀请法国参加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
④意义:这次会议还是为消灭法西斯国家,进行了总体的规划,加快了盟国最终消灭法西斯势力的步伐。
3.德国投降
诺曼底登陆战役结束后,德军处于东西两线作战中,其失败的速度明显地加快了。到1945年5月8日,由苏联元帅朱可夫主持,在柏林举行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至此,横行一时的纳粹德国彻底失败。欧洲战场战争胜利结束。
4.日本法西斯的败降和二战结束
①原因:苏联对日宣战;1945.8,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1945.8,中国抗日军民大反攻。
②投降:1945.8.15,日本宣布投降;1945.9.2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5.二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积极影响:①二战结束后,一些战时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如原子弹技术导致了原子能的应用,导弹技术导致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②受苏联影响,二战后世界上诞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如中国、越南、朝鲜、蒙古、东欧八国等二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沉重打击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如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纳米比亚等国二战后走上独立道路。) 6.二战的启示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7.二战胜利的原因
①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遭到了包括本国反战力量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协调了反法西斯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行动,充分地发挥了人力、物力、财力优势,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③反法西斯国家团结战斗,共同对敌。
④世界各国人民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人民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 课堂板书
第11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二、大战的转折
三、法西斯的覆亡
1.诺曼底登陆
2.雅尔塔会议
3.德国投降
4.日本法西斯的败降和二战结束
5.二战的影响
6.二战的启示
7.二战胜利的原因
课件38张PPT。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全面爆发标志苏德战争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最大规模 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法西斯主义与反法西斯主义的矛盾成为世界最主要矛盾。导入新课第11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大战的转折
法西斯的覆亡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课程标准一、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希特勒“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
——丘吉尔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意义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大战的转折1.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中途岛海战2.欧洲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3.北非战场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既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又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提示:希特勒把德军主力部队派往了斯大林格勒,经过这场战争,德军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扭转了欧洲战场的战争局势,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趋于瓦解;同时也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所以这既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阿拉曼位于埃及北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地区的主战场。1942年10月底至11月初,英国军队在此给德意法西斯军队以沉重打击,史称阿拉曼战役。这次战役以英军的胜利告终,扭转了北非战争的格局,成为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覆灭的开端。此后,德意法西斯军队开始在北非地区节节败退,直至1943年5月被完全逐出非洲。 阿拉曼战役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德军北非军团 “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 在历时12天的阿拉曼战役中,盟军共毙伤和俘虏敌军59000余人,缴获坦克350辆,各种火炮400门,军用物资数千吨。这是被俘的大批德、意官兵。三、法西斯的覆亡 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日期:1944年6月6日 - 1944年8月25日地点:法国诺曼底行动代号:霸王
参战方:美国、英国、加拿大、自由法国、波兰纳粹德国
指挥官盟军: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总司令)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陆军)伯特伦·拉姆齐 (海军)特拉福德·雷-马洛里 (空军)奥马尔·布拉德利 (美国第1集团军)米利·邓普赛 (英国第2集团军)邓肯·格雷尼姆 (加拿大第1集团军)德军: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 (西线总司令)埃尔温·隆美尔 (B集团军)弗雷德里希·多尔曼 (第7集团军)双方兵力:盟军:2876,000 (7月25日)德军:1380,000(7月23日) 伤亡美国: 29,000 人阵亡, 1016,000 人受伤或失踪;英国: 11,000人 阵亡, 54,000 人受伤或失踪;加拿大: 5,000人 阵亡, 13,000 人受伤或失踪;法国: 12,200 平民死亡或失踪 德国:23,019人 阵亡, 67,060人 受伤,198,616人 失踪或被俘诺曼底登陆战役盟军士兵登陆诺曼底时的情景 1944年6月6日是“霸王行动”的D日艾森豪威尔下达进攻命令蒙哥马利在前线指挥战斗 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的召开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有何作用?雅尔塔会议中的“三巨头”法西斯的覆亡 ——最后的胜利苏军占领德国国会大厦德军签订无条件投降书美国制造的原子弹“小男孩” 三米长的“小男孩”在美国太平洋空军基地待命。为了防止预先爆炸,该弹安装了三道开关爆炸系统:当炸弹从飞机扔下时第一个开关打开;第二个开关在1500米高处由空气压力打开;第三道开关在576米高空处由雷达装置引发的电子脉冲打开。经过计算,在这样的高度时,下面城市能遭到最大程度的破坏。美国向广岛投放原子弹电脑效果被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 在美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分组讨论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什么正义能最终战胜邪恶?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3.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德意日的法西斯主义是非正义的,历史证明,“多行不义必自毙”,法西斯势力可得逞一时,最终难逃彻底覆灭的命运。 维护世界和平,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正义事业和力量必胜。 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课后思考 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当今世界,人类如何更好地避免战争?课堂小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原因:正义最终战胜邪恶进程:爆发进一步扩大最大规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二战转折点第二战场开辟雅尔塔会议最后的胜利影响: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摧毁了法西斯势力,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进步性质: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启示: 珍视和平,避免战争巩固练习能力拓展延伸探究基础知识1.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 )
A.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B.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C.1944年诺曼底登陆
D.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
2.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在( )
A.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B.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AD3.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 )
A.1942年 B.1944年 C.1945年 D.1949年
4.参加雅尔塔会议的首脑有( )
①罗斯福 ②丘吉尔 ③斯大林 ④张伯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太平洋战争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C AC6.关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战前和战争爆发初期,为什么这个同盟未能建立?
(2)1942年,反法西斯同盟得以建立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3)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之前和之后,对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从上述历史过程中,我们得到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提示:
(1)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英法美反苏反社会主义;西方大国害怕引火烧身,想将祸水东引,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
(2)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战争进一步扩大;法西斯势力同全世界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
(3)之前,反法西斯国家孤军奋战,法西斯势力嚣张不可一世。成立之后,从根本上改变了力量对比,反法西斯力量大大增强,使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走上了胜利道路。 ?
(4)正义必然战胜邪恶,团结就是力量,不同性质的国家可以联合。 ?7.怎样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两次世界大战在性质、影响方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主要是英法集团同德意集团为争夺利益而战,因此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当时还有中国等国家在进行民族解放战争,因此又具有反法西斯性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演变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
第一次世界大战自始至终都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是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后来随着苏联的参战,演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两次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消灭了法西斯,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人民民主力量壮大,一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两次大战都促进了军事科技的发展。 ?再见一、单项选择
1.2007年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 ( )
A.55周年纪念 B.65周年纪念
C.75周年纪念 D.85周年纪念
2.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是 ( )
A.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B.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C.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D.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斯大林格勒战役显示了苏联人民团结战斗的顽强精神。他们战胜的敌人是 ( )
A.德国法西斯 B.日本法西斯
C.意大利法西斯 D.德、日法西斯
4.下列国家没有参加雅尔塔会议的是 (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苏联
5.如果世界人民要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应该选择的时间是 ( )
A.2004年5月8日 B.2004年9月2日
C.2005年5月8日 D.2005年9月2日
6.成语“求同存异”同样适应于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国家中的“求同”是指 ( )
A.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B.保持意识形态的基本一致
C.各国宗教信仰、语言的使用尽量统一起来
D.实现不同种族的大融合
7.下列事件发生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的是 (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②诺曼底登陆战成功
③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④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关于德国法西斯失败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美国原子弹的震慑
B.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抗争
C.没有击溃英国、苏联,无法避免两线同时作战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共同配合
9.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彻底根除了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
B.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C.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D.使世界人民更加意识到和平局面来之不易
二、材料分析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材料二 ……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1)材料一中的26个国家主要以哪些国家为代表?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产生的重大历史意义?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年2月于雅尔塔)
(1)材料中的“战时”、“共同敌人”、“同盟”各指什么?
(2)战时盟国能保持团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最终结局怎样?结合中国近代现代史所学内容,指出斯大林的预言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1.B 2.B 3.A 4.B 5.D 6.A 7.D 8.A 9.A
10.(1)苏、中、美、英。
(2)《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1.(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西斯国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需要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
(3)破裂。正确。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为“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关系破裂;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为了共同抗日,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于1946年发动内战,国共关系再次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