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战期间俄国国内示威游行的群众为列宁送行的队伍斯莫尔尼宫全景斯莫尔尼宫内的列宁雕像斯莫尔尼宫斯大林少年时代的列宁青年时代的列宁前苏联国旗前苏联国徽前苏联的拖拉机生产线莫斯科红场明斯克拖拉机厂列宁与斯大林列宁宣告苏维埃政府成立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列宁部署起义方针列宁红场阅兵攻克冬宫攻打冬宫二月革命以后临时政府镇压革命群众二月革命期间彼得格勒示威游行的队伍二月革命后克伦斯基检阅军队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俄国群众排队购买面包的情景第聂伯河水电站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1921年时的列宁1918年10月列宁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1913——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列宁在作报告临时政府成员课件35张PPT。复习: 一战后,资本主义形成了怎样的新秩序? 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世界体系吗?为什么?导入新课第5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二月革命后的俄国
十月革命的炮声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课程标准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重点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新经济政策。难点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史回放俄国农奴制改革两次工业革命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第一次世界大战1.二月革命的背景2.二月革命后的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一、二月革命后的俄国点击点击点击战壕中的俄国士兵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了出来,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俄国战争期间食品供应不足,图为排队购买面包的队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俄国返回 1917年3月,革命群众在焚烧象征沙皇权力的标志 二月革命期间莫斯科战斗中遭枪炮破坏的楼房二月革命 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彼得格勒的群众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为躲避反动派追捕,列宁化妆后的护照 列宁(1870—1924,此为笔名),原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年4月22日出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是俄国共产主义革命政治家,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和伟大领袖,并亲自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成为苏联第一位领导人。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被普遍成为列宁主义。1924年1月21日,列宁因脑溢血去世,遗体经防腐处理后被安放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列宁墓中。他被美国《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列宁简介列 宁十月革命二、十月革命的炮声攻占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列宁在为起义作出周密的部署(油画)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的性质和地位:十月革命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资本主义一统天下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道路世界现代史开始1.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2.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3.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三年的国内战争,苏维埃政权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环境。(2)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3)结果:苏维埃俄国的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到1925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一方面:保证了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生政权;另一方面: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工农群众的不满在不断加剧。2.新经济政策(1)背景:(2)内容:(3)结果: 苏维埃俄国的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到1925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再适应形势的需要。 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之外,其他中小型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特点: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思考: 列举列宁对社会主义探索的成就,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精神? 领导十月革命,探索出一条符合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度过了战争危机,巩固了政权; 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了苏俄的国民经济,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斯尔莫尼宫内的列宁雕像(1927年)课堂小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巩固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恢复经济:新经济政策巩固练习基础知识延伸探究点击点击1 .(2004年随州市)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 (2005年重庆市)1917年,取得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国家是 ( ) A.英国 B. 俄国 C. 美国 D. 法国
3. (随州市2006年)人类历史中,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成功现实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成立?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CBC4. (荆州市2006年)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 A.突出发展重工业 B.实现农业集体化 C.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制定国家新宪法C5. (2006年常德)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
B.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C.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返回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7年11月8日《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
“……代表大会已经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
“……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各地苏维埃政府应负责保证真正的革命秩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自己”指哪个阶层?临时政府是通过什么革命推翻的?
(2)各地苏维埃政府是怎样负责保证“真正的革命秩序”的?结果怎样?(1)无产阶级;十月革命 ?
(2)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奥匈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3月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结果:历经3年到1920年粉碎了国内外武装干涉和叛乱,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7.毛泽东曾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据此回答:
(1)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地点?
(2)革命的性质及意义?
(3)率先向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谁?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 ?
(2)性质: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
(3)李大钊;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再见!一、单向选择
1.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C.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并存
D.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并存2.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总指挥部是 ( )
A.冬宫 B.邮政局 C.电话总局 D.斯莫尔尼宫
3.世界上第一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指的是 (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
C.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
D.苏维埃政权被迫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200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 ( )
A.80周年 B.90周年 C.100周年 D.110周年
5.下列史实与中国共产党诞生发生在同一年的是 ( )
A.“阿芙乐尔号”的炮声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C.列宁为首的俄共中央实行“新经济政策”
D.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6.“战争引发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革命”和“战争”分别指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
C.俄国二月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D.俄国十月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7.下列关于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D.对21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8.“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苏维埃政权陷入危机之中
C.险恶的战争环境与物资的极度缺乏
D.列宁等对如何建立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十分清楚
二、材料分析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1)十月革命发生在哪个国家?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发起者是谁?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列宁
(1)材料中的“许多错误”主要指的是什么?
(2)“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它的主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3)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是否犯过列宁指出的“许多错误”?试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1.C 2.D 3.C 4.B 5.C 6.D 7.D 8.C
9.(1)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新文化运动;陈独秀。
10.(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这一政策实施后,苏维埃俄国的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到1925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3)犯过。如“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第二单元 现代社会的革命与改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一个重要后果,即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1922年,苏联)。苏联人民在苏共的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单元分析:
(1)线索:本单元的起止时间是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二战前的历史。
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
(2)重点:苏联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验和教训;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等。
(3)难点:
①如何理解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经验和教训?
打江山不容易,守江山更难;社会主义道路也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又一模式。改革应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改革应把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前提,变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何不能维持世界长久和平?
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大国强权政治不能维护世界和平。
③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有哪些?(P37)
第5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讲述的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包括三目:二月革命后的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本教学设计由著名历史人物列宁导入,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与学生一起探究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革命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内容、实施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作用,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2.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讲述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通过对新经济政策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家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够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由此苏俄的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革命措施。
3.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二)教学难点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结构与过程
一、二月革命后的俄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P24)
1、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抗对象:沙皇专制统治。
3、结果:推翻;并存:资产阶级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
并存原因: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二、十月革命的炮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P25)
1、时间:1917年11月6日~8日(俄历10月) 2、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过程:(P25) 4、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5、结果:取得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6、影响:(P26)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7、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较:
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P25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
无产阶级社主革命
推翻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战时共产主义”(1918年~1921年)(P26)
(1)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
(2)内容:①余粮收集制。②实行工业国有化。③取消商品贸易。
(3)作用(评价):
①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战争的胜利,捍卫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②但它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被证明是错误的。
2、新经济政策(P27)
(1)背景:①战争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不适应形势。
(2)时间:1921年3月 列宁
(3)内容:①农业上:实行粮食税。②工业上:除大型企业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③商业上: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4)作用:到1925年,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政权得到巩固。
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联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国家政权,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由“新经济政策”得到的启示: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②制定政策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路线;④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
▲4、“新经济政策”新在哪些方面?
①任务:和平时期,恢复经济;②举措: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是最重要的,也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③影响:调动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异同
相同点:
①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革命。无产阶级政党都领导了革命,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两次革命都使被压迫人民获得了解放,当家做了国家的主人。
②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并且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③由无产阶级领导,反对帝国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革命,都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④都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
⑤都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不同点:
①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它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其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它推翻的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俄国十月革命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然后再推向其他地区;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首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③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 课堂板书
第5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一、二月革命后的俄国
二、十月革命的炮声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新经济政策
● 课堂小结
本课讲述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史实。这场革命既对当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对以后的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国家就是在这种精神的带领下,走上来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深刻理解“十月革命”带给世界的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