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4.2质量的测量 第1课时(课件 27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4.2质量的测量 第1课时(课件 27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2 17:44: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4.2质量的测量(1)教学设计
课题 4.2质量的测量(1)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上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七上第4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分两课时,第1课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即质量的初步概念、质量的单位,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以及初步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能够认识托盘天平各部分名称。教学中首先将概念辨析清楚,通过向学生展示桌子、椅子、铁锤、铁钉、铝锅和铝勺让他们得出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从而引出质量概念,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社会,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能够正确表述质量的概念; 恰当使用质量的单位,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知道质量的测量工具。科学思维:构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的科学观念;尝试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质量估算;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的问题的能力。探究实践: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到质量是不随物体的 形状、状态、地理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通过生活体验和观察,感受物体质量。态度责任: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和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重点 质量及其单位
难点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当我们去买水果、蔬菜时,售货员要将水果、蔬菜放在秤上称一称。 你知道售货员是用什么量来反映所称水果的多少吗? 答案:质量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质量 1、质量: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大,所含物质多;质量小,所含物质少。(常用m表示质量) 视频:什么是质量2、质量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千克 符号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拓展:1)生活中还经常使用“斤”“公斤”作为质量的单位: 1公斤=1千克 1公斤=2斤 1斤=500克 2)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一只苹果约200g~300g 一个鸡蛋约50g-60g 一本科学书约0.2kg 一个成年人约40kg-70kg 阅读:磅和盎司3、质量的属性: 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任何物质都有质量。 2)物质的质量是由其本身决定的,不会随着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状态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如,1kg的铁和1kg的棉花质量相等;1kg的月壤移到地球上还是1kg;1kg的水结成冰还是1kg,……。 (附视频)活动:我的质量为________千克,班上同学质量最大是_______千克,最小的是________千克。随机选取 8 个同学,他们的平均质量为_______千克。二、质量的测量工具 1、在商店、市场和 工地上,经常可以见 到测量质量的器具:磅秤、案秤、杆秤、电子秤等。 2、实验室使用的质量的测量工具: 在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仪器是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3、托盘天平 (1)托盘天平的结构: (2)天平上物体与砝码的摆放: (3)托盘天平的读数: 由生活中事例着手认识质量从定义到单位及单位的换算,讲解为主,以突出重点从学生熟悉的薯片来认识质量的大小生活中“常用质量单位”与千克、克之间的换算,促进对单位千克、克的理解;并牢记质量的不变性,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活动知道中学生的大约质量范围测量质量的仪器介绍,为下一课时“质量的测量”作铺垫。
课堂练习 1、下列物体中,最接近50克的物体是( B ) A.一瓶牛奶 B.一只鸡蛋 C.一枚硬币 D.一块橡皮 2、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C ) A.铁球被压成铁饼 B.水凝结成冰C.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D.由月球带回地球的矿石3、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1千克的棉花比1千克的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4、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小卡车的载货量是1~1.5   ; (t)科学教科书的质量约是0.2   ;(kg)1元硬币的质量约是6   ; (g)一粒大米的质量约是20    。(mg) 5、下列物质的质量记录中,质量最小的是( A ) A. mA=1.19×10-7t B. mB=125g C. mC=0.13g D. mD=0.00012kg6、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C ) A.1.32kg=1.32kg×1000=1320g B.1.32kg=1.32×1000kg=1320g C.1.32kg=1.32 ×1000g=1320g D.1.32kg=1.32 ×1000=1320g7、为了解决一个疑问:“物质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小宁设计实验来探究:用一块橡皮泥作为研究对象,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并分别测出其质量,记录如下表: (1)你认为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材料,对小宁的实验操作的好处是 ;(2)由小宁的实验,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3)上表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满山红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是 。 A. 类比法 B. 综合法 C. 归纳法 D. 等效法 [参考:(1)橡皮泥容易改变形状 (2)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无关 (3)C]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一、质量 1、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质量单位: ①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 ②常用单位:吨(t)、克(g)、 毫克(mg)二、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三、质量的测量 1、在商店、市场和工地上,经常可以见到测量质量的器具案秤、磅秤 2、在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仪器是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 §4.2质量的测量(1)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表述质量的概念;
2、恰当使用质量的单位,尝试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质量估算;
3、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质量
1、质量:物体 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__________,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空间位置变化 。
3、质量的国际制单位是_______,符号______;常用质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吨= 千克;1千克= 克;1克= 毫克
5、常见物体的质量:
一个鸡蛋大约_________ g;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150_______;
一本科学课本约350_____; 一头大象可达6________;
地球约_____________k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30-60 。
知识点2、质量的测量
1、日常生活中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托盘天平的结构:(填写各部分名称)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
A. 同一块铁,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
B. 一块铝熔化成液体后,质量变小了
C. 一块铜在地球上时的质量比在月球上时的质量大
D. 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例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 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 玻璃打碎后,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D. 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
例题3、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 B.物体从地球被送上月球质量不变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会增大 D.水结成冰后质量会增大
例题4、我国为宇航员研制的宇航服,每套宇航服的质量为120kg。当宇航员从地面出发到达太空时,有关宇航服的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失重,等于0kg B. 大于120kg C. 等于120kg D. 小于120kg
例题5、暑假里,小金想制作冰棒来解暑,他将绿豆水装在冰棒盒中,放入冰箱,一天后,他发出冰棒盒中绿豆水结成冰了,冰棒盒周围也有溢出的绿豆水结成的冰。小金对此很疑惑:绿豆水温度降低结冰后,质量变大了,才溢出去的吗?但是学过的知识告诉他: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于是他想用实验来探究此问题。请你利用冰、天平、烧杯等实验器材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1)简述你的实验步骤:
步骤一: ;
步骤二: 。
(2)如果收集的证据是: ,则可证明物体的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三、随堂练习:
1、下列情况,铁块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将它熔化成铁水  B. 把铜块轧成铜片 C. 把泥团捏成泥人   D. 磨掉铁块一个角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
A.m B.kg C.kg/m3 D.s
3、下列物质的质量记录中,质量最小的是( )
A. mA=1.19×10-7t B. mB=125g C. mC=0.13g D. 0.00012kg
4、质量为50克的物体可能是(  )。
A.一枚硬币 B.一只羊 C.一个鸡蛋 D.一只鸡
5、质量为2×103克的物体可能是(  )
A.一枚硬币 B.一只羊 C.一个橘子 D.一只鸡
6、从2019年5月20日起,用普朗克常数定义质量的单位一千克,以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千克 B.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C.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 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7、质量表示   ,质量的常用单位是   。
小卡车的载货量是1~ 1.5   ;科学教科书的质量约是0.2   ;
1元硬币的质量约是6   ;一粒大米的质量约是20    。
8、在下列各质量的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7千克=7×103克=7×103克
B.3.8千克=3.8千克×103×103毫克=3.8×106毫克
C.67.2千克=67.2千克×10-3吨=67.2×10-2吨
D.11.4吨=11.4×106=11.4×106克
四、课后巩固:
1、宇航员把重为1千克的摄像机带到太空中,发现摄像机悬浮在太空舱内,则摄像机的质量( )
A.变为0  B. 仍为1千克 C. 变大了  D. 无法确定
2、下列情况中,物质的质量会改变的是(  )
A.一块铝变成铝壶 B.一块冰融化成水
C.一台仪器被带到月球上 D.自行车轮胎日久磨损
3、一只乒乓球略有凹陷,将它放入热水中,恢复了原状。对于球内气体来说,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温度 D.体积
4、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
C.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5、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由铂铱合金制成,百余年来因表面受到空气污染和氧化而增重约50微克。国际千克原器已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退役,今后将使用普朗克常数作为新标准来重新定义“千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铂铱合金制成的原因之一是耐磨损
B.化学变化可以使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
C.若使用增重后的国际千克原器作为标准,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将偏小
D.测量时应选择精确度最高的测量工具,以确保测量值的准确度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所示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警示标志,它通常立在桥头,它警示的内容是(  )
A.该桥的质量是10t B.该桥的质量不会超过10t
C.过桥车辆的质量不能超过10t D.过桥车辆在桥上停留的时间不能超过10天
7、将2.5t换算成以千克为单位的正确换算式为(  )
A.2.5 t=2.5 t×1 000 kg=2 500 kg B.2.5 t=2.5×1000=2 500 kg
C.2.5 t=2.5 t×1 000=2 500 kg D.2.5 t=2.5×1 000 kg=2 500 kg
8、人们为了认识事物,常常要进行比较,并引入相应的科学量。下列关于“比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行物体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 B.进行物体冷热程度的比较,引入“温度”
C.进行物体占有空间的比较,引入“体积” D.进行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比较,引入“密度”
9、超市出售的袋装大米包装袋上所注明的计量单位是( )
A. N B. kg C. m D.mL
10、一袋5kg的水放入冰箱内全部冻成冰,其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这些冰由“玉兔号”月球车带到月球,冰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质量为1.6t,由中国运抵联合国总部,其质量是 kg;神舟飞船将质量为500g的国旗载入太空,在太空中,国旗的质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为托盘天平的示意图,请在横线处填上各部位的名称。
(1)②   ;④   ;⑤   ;
(2)某用托盘天平正确测量某物体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该物体的质量是   克。
13、为了解决一个疑问:“物质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小宁设计实验来探究:用一块橡皮泥作为研究对象,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并分别测出其质量,记录如下表: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球体 心形 锥形
橡皮泥质量/g 21 21 21 21 21
(1)你认为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材料,对小宁的实验操作的好处是 ;
(2)由小宁的实验,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
(3)上表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满山红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是 。
A. 类比法 B. 综合法 C. 归纳法 D. 等效法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所含物质 2、属性 无关 3、千克 kg 吨(t)、克(g)、毫克(mg)
4、 1000 1000 1000 5、50 克 克 吨 1024 kg
知识点2、
1、磅秤 案秤 杆秤 2、托盘天平 物理天平
3、
二、例题讲解:
例题1、D
解析:选项A:同一块铁,做成铁锤和做成铁管,形状改变了,但是物体中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没变,我们就说它的质量不变,故选项A说法错误;选项B:一块铝熔化成液体后,铝的状态变了,但其中所含铝这种物质的多少没变,则它的质量就不会变,故选项B说法错误;选项C:一块铜在地球上带到月球上,尽管它的位置变了,但它所含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它的质量就不会改变,故选项C说法错误;选项D:因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而与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和地理位置无关,所以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D说法正确。
例题2、C
解析: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位置改变,质量不变,选项A错误;1kg铁与1kg棉花的质量相等,选项B错误;玻璃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选项C正确;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不变,选项D错误。
例题3、B
解析:A、 体积大的物体,若其密度小,质量也有可能小,A不符合题意;B、 物体从地球被送上月球质量不变 ,B符合题意;C、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D、 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D不符合题意。
例题4、C
解析:由于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会随位置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从地球到达太空,宇航服的质量不会变化,还是120kg。
例题5、(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冰和质量m1; (2)冰熔化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m2
(3)m1=m2
解析:(1)步骤一: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冰的质量为m1;(2)待冰全部熔化后,用天平再测出烧杯和水和冰质量m2;并对两次测量值进行比较。(3)若m1=m2则“物体的质量不随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三、随堂练习:
1、D 2、B 3、A 4、C 5、D 6、D
7、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千克 吨;千克;克;毫克 8、A
四、课后巩固:
1、B 2、D 3、A 4、A 5、D 6、C
7、D 8、D 9、B 10、不变;不变
11、1600 不变
12、(1)指针;平衡螺母;游码 (2)78.4
13、(1)橡皮泥容易改变形状 (2)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无关 (3)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7张PPT)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2节 质量的测量(1)
---质量、托盘天平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能够正确表述质量的概念; 恰当使用质量的单位,
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知道质量的测量工具。
科学思维:构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的科学观念;尝试
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质量估算;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的
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到质量是不随物体的 形状、
状态、地理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通过生活体验和观察,感
受物体质量。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和勇于质疑的科
学态度。
新知导入
当我们去买水果、蔬菜时,售货员要将水果、蔬菜放在秤上称一称。
你知道售货员是用什么量来反映所称水果的多少吗?
质 量
新讲解入
质量
一、质量
1、质量: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大,所含物质多;质量小,所含物质少。(常用m表示质量)
50克>30克
大瓶所装的物质比小瓶的多。
m=50克
视频:
什么是质量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2、质量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千克 符号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150克=0.15千克
(150g=0.15kg)
(点击图片播放)
拓展:
1)生活中还经常使用“斤”“公斤”作为质量的单位:
1公斤=1千克 1公斤=2斤 1斤=500克
2)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一只苹果约200g~300g 一个鸡蛋约50g-60g
一本科学书约0.2kg 一个成年人约40kg-70kg
阅读:
5盎司≈141.7克
新知讲解
3、质量的属性:
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任何物质都有质量。
2)物质的质量是由其本身决定的,不会随着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状态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如,1kg的铁和1kg的棉花质量相等;1kg的月壤移到地球上还是1kg;1kg的水结成冰还是1kg,……。
视频: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活动:
我的质量为__________千克,班上同学质量最大是_______千克,最小的是__________千克。随机选取 8 个同学,他们的平均质量为_______千克。
42.5
55
36
37.6
拔河比赛时一般要考虑双方队员的总质量相近
新知讲解
二、质量的测量工具
1、在商店、市场和 工地上,经常可以见到测量质量的器具:磅秤、案秤、杆秤、电子秤等。
电子秤
杆秤
新知讲解
2、实验室使用的质量的测量工具:
在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仪器是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托盘天平(带砝码)
物理天平(带砝码)
新知讲解
3、托盘天平
(1)托盘天平的结构:
新知讲解
(2)天平上物体与砝码的摆放:
左盘:被测量的物体
右盘:砝码
新知讲解
(3)托盘天平的读数:
被测物质的质量
=砝码质量+游码指示值
砝码:20g+10g+5g=35g
游码:2.4g
物质的质量:37.4g
课堂练习
1、下列物体中,最接近50克的物体是( )
A.一瓶牛奶 B.一只鸡蛋
C.一枚硬币 D.一块橡皮
B
课堂练习
2、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铁球被压成铁饼
B.水凝结成冰
C.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D.由月球带回地球的矿石
C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1千克的棉花比1千克的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B
课堂练习
4、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卡车的载货量是1~1.5   ;
科学教科书的质量约是0.2   ;
1元硬币的质量约是6   ;
一粒大米的质量约是20    。

千克

毫克
课堂练习
5、下列物质的质量记录中,质量最小的是( )
A. mA=1.19×10-7t B. mB=125g
C. mC=0.13g D. mD=0.00012kg
A
课堂练习
6、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32kg=1.32kg×1000=1320g
B.1.32kg=1.32×1000kg=1320g
C.1.32kg=1.32 ×1000g=1320g
D.1.32kg=1.32 ×1000=1320g
C
课堂练习
7、为了解决一个疑问:“物质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小宁设计实验来探究:用一块橡皮泥作为研究对象,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并分别测出其质量,记录如下表:
(1)你认为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材料,对小宁的实验操作的好处是 ;
(2)由小宁的实验,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
(3)上表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满山红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是 。
A. 类比法 B. 综合法 C. 归纳法 D. 等效法
橡皮泥容易改变形状
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无关
C
课堂总结
一、质量
1、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质量单位
①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
②常用单位:吨(t)、克(g)、 毫克(mg)
二、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三、质量的测量
1、在商店、市场和工地上,经常可以见到测量质量的器具案秤、磅秤
2、在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仪器是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板书设计
4.2 质量的测量(1)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单位:千克(kg) 克(g) 毫克(mg) 吨(t)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1公斤=1000克
性质:
固有属性,不随形状、位置、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测量工具:天平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托盘天平的使用”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