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
1.【2023年全国甲卷】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
C.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D.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2.【2023年山东卷】空腹血糖是糖尿病筛查常用检测指标之一,但易受运动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干扰,影响筛查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空腹时健康人血糖水平保持恒定
B.空腹时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不分泌激素
C.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只消耗没有补充
D.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糖水平升高
3.【2023年浙江1月】胰高血糖素可激活肝细胞中的磷酸化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胰高血糖素经主动运输进入肝细胞才能发挥作用
B.饥饿时,肝细胞中有更多磷酸化酶b被活化
C.磷酸化酶a能为肝糖原水解提供活化能
D.胰岛素可直接提高磷酸化酶a的活性
4.【2023年湖南卷】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可通过调节骨细胞活动以维持血钙稳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T可促进成骨细胞活动,降低血钙
B.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可引起骨质疏松
C.破骨细胞活动异常增强,将引起CT分泌增加
D.长时间的高血钙可导致甲状旁腺增生
5.【2023年湖南卷】关于激素、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种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激素
B.一种信号分子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
C.多种信号分子可协同调控同一生理功能
D.激素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识别细胞膜上的受体
6.【2023年北京卷】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促甲状腺激素能刺激甲状腺增生。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会导致( )
A.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
B.甲状腺激素合成降低,甲状腺肿大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甲状腺肿大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降低,甲状腺肿大
7.【2023年全国乙卷】激素调节是哺乳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
B.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可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C.胸腺可分泌胸腺激素,也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
D.促甲状腺激素可经血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
8.【2023年湖南卷】某少年意外被锈钉扎出一较深伤口,经查体内无抗破伤风的抗体。医生建议使用破伤风类毒素(抗原)和破伤风抗毒素(抗体)以预防破伤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伤口清理后,须尽快密闭包扎,以防止感染
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防御
C.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激活的记忆细胞能产生抗体
D.有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的保护时间长于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9.【2023年北京卷】有些人吸入花粉等过敏原会引发过敏性鼻炎,以下对过敏的正确理解是( )
A.过敏是对“非己”物质的正常反应
B.初次接触过敏原就会出现过敏症状
C.过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D.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吸附于肥大细胞
10.【2023年浙江6月】运动员在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机体往往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大量出汗,口渴等生理反应。马拉松长跑需要机体各器官系统共同协调完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听到发令枪声运动员立刻起跑,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反射。长跑过程中,运动员感到口渴的原因是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_______,产生渴觉。
(2)长跑结束后,运动员需要补充水分。研究发现正常人分别一次性饮用1000mL清水与1000mL生理盐水,其排尿速率变化如图甲所示。
图中表示大量饮用清水后的排尿速率曲线是_______,该曲线的形成原因是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被稀释,渗透压下降,_______。从维持机体血浆渗透压稳定的角度,建议运动员运动后饮用_______。
(3)长跑过程中,运动员会出现血压升高等机体反应,运动结束后,血压能快速恢复正常,这一过程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其中减压反射是调节血压相对稳定的重要神经调节方式。为验证减压反射弧的传入神经是减压神经,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成年实验兔、血压测定仪、生理盐水、刺激电极、麻醉剂等。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对实验兔的手术过程不作具体要求)
①完善实验思路:
Ⅰ.麻醉和固定实验兔,分离其颈部一侧的颈总动脉、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颈总动脉经动脉插管与血压测定仪连接,测定血压,血压正常。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________湿润神经。
Ⅱ.用适宜强度电刺激减压神经,测定血压,血压下降。再用________,测定血压,血压下降。
Ⅲ.对减压神经进行双结扎固定,并从结扎中间剪断神经(如图乙所示)。分别用适宜强度电刺激________,分别测定血压,并记录。
Ⅳ.对迷走神经进行重复Ⅲ的操作。
②预测实验结果:
设计用于记录Ⅲ、Ⅳ实验结果的表格,并将预测的血压变化填入表中。
③分析与讨论:
运动员在马拉松长跑过程中,减压反射有什么生理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正确;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含有大量的神经元,B正确;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C正确;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仍然能完成膝跳反射,D错误。
2.答案:D
解析:空腹时健康人的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并不是恒定不变的,A错误;空腹时,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较低,其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B错误;运动时细胞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同时肝糖原会不断分解以补充血糖,即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有消耗也有补充,C错误;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D正确。
3.答案:B
解析:胰高血糖素不进入细胞,而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A错误;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磷酸化酶b活化,B正确;酶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C错误;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糖原的合成而不是水解,因此胰岛素不能提高磷酸化酶a的活性,D错误。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B
解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进行的,A正确;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B错误;胸腺可分泌胸腺激素等,也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C正确;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D正确。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1)条件;大脑皮层
(2)A;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淡盐水或生理盐水
(3)①生理盐水;适宜强度电刺激迷走神经;减压神经的外周端和中枢端;②如表所示
Ⅲ、Ⅳ实验血压变化记录表及预期结果
刺激部位 血压变化
减压神经 外周端 不下降
中枢端 下降
迷走神经 外周端 下降
中枢端 不下降
③有利于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避免长时间较高血压对血管带来的不利影响。
解析:(1)听到发令枪声运动员立刻起跑,这一过程为条件反射;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大量饮用清水,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下丘脑合成并由神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进而使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排尿速率加快。从维持机体血浆渗透压稳定的角度考虑,建议运动员运动后饮用生理盐水或淡盐水,有利于维持机体血浆渗透压稳定。
(3)实验过程中为确保实验材料的功能正常,需随时用生理盐水湿润神经;同时需要检查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自身功能是否正常。据图乙可知,如果传入神经是减压神经,则外周端与感受器相连,中枢端与神经中枢相连,从结扎中间剪断神经,刺激外周端,兴奋不能传到神经中枢,血压不下降;刺激中枢端,产生的兴奋可传导至神经中枢,使血压下降。如果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则外周端与效应器相连,中枢端与神经中枢相连,从结扎中间剪断神经,刺激外周端,产生的兴奋可传导至效应器,使血压下降;刺激中枢端,兴奋不能传到效应器,血压不下降。表格的设计要有标题、且包含自变量和观察指标的栏目。长跑运动时,减压反射能使血压保持相对稳定,减少对运动员的伤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