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专用】(9-2)生物的进化——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
1.【2023年山东卷】下列叙述中,能支持将线粒体用于生物进化研究的是( )
A.线粒体基因遗传时遵循孟德尔定律
B.线粒体DNA复制时可能发生突变
C.线粒体存在于各地质年代生物细胞中
D.线粒体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2.【2023年湖北卷】现有甲、乙两种牵牛花,花冠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紫花,不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白花。甲开白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多,主要靠蛾类传粉;乙开紫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少,主要靠蜂类传粉。若将A基因转入甲,其花颜色由白变紫,其他性状不变,但对蛾类的吸引下降,对蜂类的吸引增强。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牵牛花传粉昆虫的差异,对维持两物种生殖隔离具有重要作用
B.在蛾类多而蜂类少的环境下,甲有选择优势,A基因突变加快
C.将A基因引入甲植物种群后,甲植物种群的基因库未发生改变
D.甲释放的挥发物是吸引蛾类传粉的决定性因素
3.【2023年湖北卷】某二倍体动物种群有100个个体,其常染色体上某基因有A1、A2、A3三个等位基因。对这些个体的基因A1、A2、A3进行PCR扩增,凝胶电泳及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该种群中A3的基因频率是( )
A.52% B.27% C.26% D.2%
4.【2023年浙江6月】不同物种体内会存在相同功能的蛋白质,编码该类蛋白质的DNA序列以大致恒定的速率发生变异。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人体内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同源DNA序列比对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表示DNA序列比对碱基相同的百分率。
大猩猩 黑猩猩 人
猩猩 96.61% 96.58% 96.70%
大猩猩 98.18% 98.31%
黑猩猩 98.4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表中数据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
B.猩猩出现的时间早于大猩猩、黑猩猩
C.人类、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
D.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与猩猩的亲缘关系远
5.【2023年浙江6月】浙江浦江县上山村发现了距今1万年的稻作遗址,证明我国先民在1万年前就开始了野生稻驯化。经过长期驯化和改良,现代稻产量不断提高。尤其是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成的超级杂交稻品种,创造水稻高产新纪录,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在水稻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现代稻的基因库与野生稻的基因库完全相同
C.驯化形成的现代稻保留了野生稻的各种性状
D.超级杂交稻品种的培育主要利用基因重组原理
6.【2023年浙江1月】太平洋某岛上生存着上百个蜗牛物种,但同一区域中只有少数几个蜗牛物种共存。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高,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岛上蜗牛物种数就是该岛的物种多样性
B.该岛上所有蜗牛的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基因库
C.同一区域内的不同蜗牛物种具有相似的外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仅有少数蜗牛物种生存在同一区域是种间竞争造成生态位重叠的结果
7.【2023年湖北天门模拟】用射线处理某植物的野生型得到了突变体甲、乙。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甲、乙的叶绿素含量都有较明显的下降,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突变体乙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突变体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体甲、乙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野生型、突变体甲和乙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能力存在差异
C.突变体甲、乙都可能是有利突变,也都可能是有害突变
D.在弱光环境中,突变体乙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可能会先被淘汰
8.【2023年湖北天门模拟】东北虎和华南虎是我国野生虎的两个亚种,自然条件下两种虎之间很难进行基因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虎和华南虎很难进行基因交流的原因是存在生殖隔离
B.长白山地区所有东北虎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C.东北虎等大型肉食动物的存在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D.与华南虎相比,东北虎更能适应寒冷环境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9.【2023年福建模拟】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下列不属于共同进化实例的是( )
A. 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等工作
B. 蝶类偏好高氨基酸含量花蜜,蝶类传粉植物的花蜜中氨基酸含量通常较高
C. 某种蝾螈可产生神经毒素抵抗捕食者,以其为食的乌梢蛇对此毒素具有一定抗性
D. 葱芥会产生有毒的化感物质,入侵美洲后,本土物种演化出耐受该有毒物质的能力
10.【2023年湖南岳阳模拟】中国科学家发现,白细胞激肽受体基因(Lkr基因)调控了蜜蜂对蔗糖的敏感程度。Lkr基因表达越活跃,蜜蜂对蔗糖越敏感,使其倾向于采集花粉为食,反之则使其倾向于采集花蜜为食。温带地区的植物开花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而热带地区的植物常年开花,花粉充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热带地区相比,温带地区的蜜蜂Lkr基因表达更活跃
B.对蔗糖敏感程度不同的蜜蜂种群,其Lkr基因频率不同
C.对蔗糖敏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的蜜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若对蔗糖敏感蜜蜂的Lkr基因甲基化,则其可能会倾向于采集花蜜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孟德尔定律适用于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线粒体基因遗传时不遵循孟德尔定律,A不符合题意;线粒体DNA在复制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若该突变基因能遗传给下一代,则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符合题意;真核生物出现前,生物细胞中不存在线粒体,C不符合题意;有丝分裂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D不符合题意。
2.答案:A
解析:由题可知,甲、乙两种牵牛花传粉昆虫不同,不会使甲和乙之间相互传粉,对维持两物种生殖隔离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蛾类多蜂类少,有利于甲传粉,但是A基因突变频率不会加快,B错误;甲开白花,说明甲中不存在A基因,将A基因引入甲植物种群后,其基因库会发生改变,C错误;据题干信息分析,将A基因引入甲后,甲花色由白变紫,其他性状不变,但是对蛾类的吸引下降,推测吸引蛾类传粉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甲释放的挥发物,可能是植物的花色,D错误。
3.答案:B
解析:分析图形,该动物种群个体数为100,其中有2个个体的基因型为A3A3,15个个体的基因型为A1A3,35个个体的基因型为A2A3,则A3的基因频率=(2×2+15+35)÷(100×2)×100%=27%,B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同源DNA序列的比对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A正确;根据题干可知不同物种体内会存在相同功能的蛋白质,编码该类蛋白质的DNA序列以大致恒定的速率发生变异,人在进化中出现是最晚的,而猩猩的碱基和人类相同的百分率是最小的,说明猩猩出现的时间早于大猩猩、黑猩猩,B正确;多重证据表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C正确;黑猩猩和大猩猩的碱基相同率是98.18%,黑猩猩与猩猩的碱基相同率是96.58%,因此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与猩猩的亲缘关系近,D错误。
5.答案:D
解析:在水稻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工选择,A错误;经过长期驯化和改良后,现代稻的基因库与野生稻的基因库不完全相同,B错误;驯化形成的现代稻与野生稻性状不完全相同,如现代稻产量远高于野生稻,C错误;超级杂交稻品种的培育属于杂交育种,利用了基因重组原理,D正确。
6.答案:C
解析:该岛上蜗牛物种数是指该岛上蜗牛的物种数目,而该岛的物种多样性是指该岛上物种的数目,A错误。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该岛上所有蜗牛不是同一物种,它们的全部基因不能组成一个基因库,B错误。仅有少数蜗牛物种生存在同一区域是种间竞争造成生态位分化的结果,D错误。
7.答案:D
解析:由野生型得到突变体甲、乙发生的是可遗传变异,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野生型、突变体甲和乙的叶绿素含量存在差异,且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所以三者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能力存在差异,B正确;突变是有利突变还是有害突变取决于环境,C正确;突变体甲中叶绿素含量比突变体乙低,在相同弱光照条件下,突变体甲光合作用更弱,因而在自然选择下,可能会先被淘汰,D错误。
8.答案:B
解析:自然条件下,东北虎和华南虎由于存在地理隔离,很难进行基因交流,两者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正确;捕食者可以吃掉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且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从而为其他物种的生存留出空间,因此客观上讲,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C错误;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
9.答案:A
解析:A、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雄蜂、蜂王和工蜂属于同一种生物,不属于共同进化,A正确;
B、蝶类与蝶类传粉植物属于不同种生物,因此它们之间属于共同进化,B错误;
C、蝾螈和其为食的乌梢蛇属于不同种生物,两者之间的捕食关系体现了共同进化,C错误;
D、葱芥和本土物种演化出的耐受该有毒物质的物种之间属于竞争关系,他们之间体现了共同进化,D错误。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A、温带地区的植物开花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花粉相对不足以供蜜蜂采食,蜜蜂主要以采集花蜜为食,因此对蔗糖不敏感,即Lkr基因表达不活跃,A错误;B、根据题意,蜜蜂对蔗糖敏感程度的差异与Lkr基因表达水平有关,与基因频率无关,B错误;C、对蔗糖敏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的蜜蜂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D、若对蔗糖敏感蜜蜂的Lkr基因甲基化,则基因转录可能被抑制,蜜蜂对蔗糖的敏感程度降低,从而促使蜜蜂采集花蜜,D正确。故选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