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想象,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正确书写生字“寇”。
2、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一、明确目标,谈话导入
1、(出示单元导语)今天我们要先来学习第七组课文,这组课文都是写——动物的。描写动物的课文我们都学过不少,像四年级上册的第四组课文《白鹅》、《白公鹅》、《母鸡》等等,那时我们关注的是作者如何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来写出动物的特点,那我们今天在学习这组课文时要注意什么?
3、学生反馈,明确学习侧重点——动物的情感。
4、今天,我们来学习本组的第三篇课文——最后一头战象
二、整理预习,理清脉络
1、读生字。范写:寇。生写1个。
2、嘎羧在临死前主要做了哪几件事?用小标题概括。
板书: 英雄垂暮
重披象鞍
重回战场
掘土自埋
总结:我们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就可以抓主要事件来进行概括。
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过渡:(出示文字)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沈石溪
出示学习单:默读课文5——9自然段,划出嘎羧对象鞍最有感情的句子,在旁边做上你的批注。
(1)学生默读、标画。
(2)交流。先读句子,再说体会。
3、品读重点句子: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指名生说感受。
摩挲:换成摩擦好吗?这是它的什么描写?板书:动作
泪光闪闪:你抓住了嘎羧的神态。 板书:神态
呼呼吹去:那请你读一读好吗?
久别重逢:分开了很久又再见面了就叫——
它见到了象鞍如此激动,泪光闪闪,它会想:(指名3生)
这究竟是怎样的象鞍?
出示句子,师引读:象鞍上留着( ),似乎还有( ),混合着一股( )、( )、( )的独特气味。
4、刚才我们通过品味嘎羧的动作、神态的词语,深深地体会到嘎羧对象鞍的感情,接下来,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14自然段圈出嘎羧的神态、动作的词。选一、两处写一写批注。
出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1)凝望着:嘎羧仿佛看到了什么?
(2)亲了又亲,你关注了他的动作。
(3)吼叫:从这吼叫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句子比较:它站在江滩的石头上,看着江面。然后,它踩着江水,走到一块石头上亲了一下,又抬头看着太阳叫了起来,这时,它身体大起来了,声音也响了。
说说你的感觉。
总结
4、小练笔: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往事历历在目,它想起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仿佛在说 ;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也许是嘎羧 ,也许是 。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抓神态和动作以及细节描写的词,感受到嘎羧对象鞍的感情,这正如作者所说——齐读。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去关注嘎羧的内心世界。
五、作业
1、摘抄描写嘎羧丰富情感的句子。
2、阅读沈石溪的《斑羚飞渡》、《第七条猎狗》、等作品,从他的作品中去感受人性的优点和生命的亮点。
《最后一头战象》原文 (沈石溪 )
西双版纳的召片领曾经拥有一队威风凛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军队。象兵比起骑兵来,不仅同样可以起到机动快速的作用,战象还可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直接参与战斗;一大群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战尘滚滚,吼声震天,势不可挡。
1943年,日寇侵占缅甸,铁蹄跨进了和缅甸一江之隔的西双版纳边陲重镇打洛。象兵在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战斗异常激烈,枪炮声、厮杀声和象吼声惊天动地;鬼子在打洛江里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血把江水都染红了。战斗结束后,召片领在打洛江边挖了一个长宽各二十多米的大坑,把阵亡的战象隆重埋葬了,还在坑上立了一块碑:百象冢。
曼广弄寨的民工在搬运战象的尸体时,意外地发现有一头公象还在喘息,它的脖颈被刀砍伤,一颗机枪子弹从前腿穿过去,浑身上下都是血,但它还活着。他们用八匹马拉的大车,把它运回寨子。这是唯一幸存的战象,名叫嗄羧。好心肠的村民们治好了它的伤,把它养了起来。
我1969年3月到曼广弄寨插队落户时,嗄羧还健在。它已经50多岁了,脖子歪得厉害,嘴永远闭不拢,整天滴滴嗒嗒地淌着唾液;一条前腿也没能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来踬踬颠颠;本来就很稀疏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就像脱水的丝瓜;岁月风尘,两根象牙积了厚厚一层难看的黄渍。它是战象,它是功臣。村民们对它十分尊敬和照顾,从不叫它搬运东西。它整天优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
我和负责饲养嗄羧的老头波农丁混得很熟,因此和嘎羧也成了朋友。
我插队的第3年,嗄羧愈发衰老了,食量越来越小,整天卧在树荫下打瞌睡,皮肤松弛,身体萎缩,就像一只脱水柠檬。波农丁年轻时给土司当了多年象奴,对象的生活习性摸得很透,他对我说:“太阳要落山了,火塘要熄灭了,嗄羧要走黄泉路啦。”几天后,嗄羧拒绝进食,躺在地上,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我觉得它差不多已处在半昏迷的状态中了。
可一天早晨,我路过打谷场旁的象房,惊讶地发现,嗄羧的神志突然间清醒过来,虽然身体仍然衰弱不堪,但精神却处在亢奋状态中,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欧欧短促地轻吼着,鼻子一弓一弓,鼻尖指向象房堆放杂物的小阁楼,象蹄急促地踢踏着地面,好像是迫不及待想得到小阁楼上的什么东西。开始波农丁不想理它,它发起脾气来,鼻子抽打房柱,还用庞大的身体去撞木板墙。象房被折腾得摇摇欲坠。波农丁拗不过它,只好让我帮忙,爬上小阁楼,往下传杂物,看它到底要什么。
小阁楼上有半箩谷种、两串老玉米和几条破麻袋,其它好像没什么东西了。我以为它精神好转起来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老玉米扔下去,它用鼻尖勾住,像丢垃圾似地丢出象房去;我又将半箩稻谷传给波农丁,他还没接稳呢,就被嗄羧一鼻子打翻在地,还赌气地用象蹄踩踏;我又把破麻袋扔下去,它用象牙把麻袋挑得稀巴烂。
小阁楼角落里除了一床破篾席,已找不到可扔的东西了。嗄羧仍焦躁不安地仰头朝我吼叫。“再找找,看看还有啥东西?”波农丁在下面催促道。我掀开破篾席,里面有一具类似马鞍的东西,很大很沉,看质地像是用野牛皮做的,上面蒙着厚厚一层灰尘。除此之外,小阁楼里真的一样东西也没有了。我一脚把那破玩意儿踢下楼去。奇怪的事发生了:嗄羧见到那破玩意儿,一下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蒙在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破玩意儿上摩挲着,眼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哦,闹了半天,它是要它的象鞍啊。”波农丁恍然大悟地说,“这就是它当战象时披挂在背上打仗用的鞍子,我们当年把它从战场上运回寨子,它还佩戴着象鞍。在给它治伤时,是我把象鞍从它身上解下来扔到小阁楼上的。唉,整整“26”年了,我早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没想到,它还记得那么牢。”
嗄羧用鼻子挑起那副象鞍,甩到自己背上,示意我们帮它捆扎。我和波农丁费了好大劲,才将象鞍置上象背。
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鲜血的奇特的气味;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26个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虽然已经有点破旧了,却仍显得沉凝而又华贵。嗄羧披挂着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它现在要披挂象鞍干什么?”我迷惑不解地问道。
“恐怕不是什么好兆头。”波农丁皱着眉头伤感地说,“我想,它也许要离开我们去象冢了。”
我听说过关于象冢的传说。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除了横遭不幸暴毙荒野的,都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临前的半个月左右,大象便离开象群,告别同伴,独自走到遥远而神秘的象冢里去。每群象都有一个象冢,或是一条深深的雨裂沟,或是一个巨大的溶洞,或是地震留下的一块凹坑。凡这个种群里所有的象,不管生前浪迹天涯海角漂泊到何方,最后的归宿必定在同一个象冢;让人惊奇的是,小象从出生到临终,即使从未到过也未见过象冢,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凭着一种神秘力量的指引,也能准确无误地寻找到属于自己种群的象冢。
果然被波农丁说中了。嗄羧准备告别曼广弄寨,找它最后的归宿了。它绕着寨子走了三圈,对救活它、收留它并养活它26年的寨子表达一种恋恋不舍的心情。
嗄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地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涌到打谷场来为嗄羧送行。大家心里都清楚,与其说是送行,还不如说是送葬,为一头还活着的老战象出殡。许多人都泣不成声。村长帕珐在象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嗄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凉水。
日落西山,天色苍茫,在一片唏嘘声中,嗄羧上了路。
送行的人群散了,波农丁还站在打谷场上痴痴地望。我以为他在为嗄羧的出走而伤心呢,就过去劝慰道:“生老病死,聚散离合,本是常情,你也不要太难过了。”不料他却压低声音说:“小伙子,你有胆量跟我去发一笔财吗?”见我一副茫然无知的神态,他又接着说:“我们悄悄跟在嗄羧后面,找到那象冢……”我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是要我跟他合伙去捡象牙。在热带雨林里,大象的躯体的骨头会腐烂,象牙却永远闪耀着迷人的光泽;象冢由于世世代代埋葬老象,每一个象冢里都有几十根甚至上百根象牙,毫不夸张地说,找到一个象冢就等于找到一个聚宝盆;聪明的大象好像知道人类觊觎它们发达的门牙,生怕遭到贪婪的人类的洗劫,通常都把象冢选择在路途艰险人迹罕至的密林深处,再有经验的猎人也休想找得到;但如果采取卑鄙的跟踪手段,悄悄尾随在死期将临的老象后面,就有可能找到那遥远而又神秘的象冢。我犹豫着,沉默着,没敢轻易答应。
波农丁显然看穿了我的心思,说:“我们只捡象冢里其它象的象牙,嗄羧的象牙我们不要,也算对得起它了嘛。”
这主意不错,既照顾了情感,又可圆发财梦,何乐而不为?我俩拔腿就追,很快就在通往崇山峻岭的小路上追上了踽踽独行的嗄羧。天黑下来了,它脖颈上那块标志着出殡用的白纱巾成了我们摸黑追踪的路标。它虽然跛了一条腿走不快,却一刻也没停顿,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
“我想起来了,这儿是水晶渡的上游,26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嗄羧给抬上岸的。”波农丁指着江湾一块龟形的礁石说,“幸亏有这块礁石挡住了它,不然的话,它早被激流冲到下游淹死了。”
这么说来,这儿就是26年前抗日健儿和日寇浴血搏杀的战场!这时,嗄羧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那块龟形礁石旁,鼻子在被太阳晒成铁锈色的粗糙的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才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它突然间像变了一头象,身体像吹了气似地膨胀起来,四条腿的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象眼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我想,此时此刻,它一定又看到了26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
我对嗄羧肃然起敬,它虽然只是一头象,被人类称之为兽类,却具有很多称之为人的人所没有的高尚情怀;在它行将辞世的时候,它忘不了这片它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特意跑到这儿来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我们跟在它后面,又走了约一个多小时,在一块平缓向阳的小山坡上,它突然又停了下来。
“哦,这里就是埋葬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我参加过挖坑和掩埋,我记得很清楚。喏,那儿还有一块碑。”波农丁悄悄说道。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荒草丛中,果然竖着一块石碑,镌刻着三个金箔剥落、字迹有点模糊的大字:百象冢。
莫非嗄羧它……我不敢往下想,斜眼朝波农丁望去,他也困惑地紧皱着眉头。
嗄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土块翻松后,它又用鼻子把土坷垃清理出来,继续往下面挖。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站在边上喘息一阵,但它坚持不懈地挖着,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圆形的浅坑来;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继续深挖,用鼻子卷着土块抛出坑来。我们在远处观看,只见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
半夜,嗄羧的脊背从坑沿沉下去不见了,象牙掘土的咚咚声越来越稀,长鼻抛土的节奏也越来越慢。鸡叫头遍时,终于,一切都平静下来,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我和波农丁耐心地等到东方吐白,这才壮着胆子,走到坑边去看。土坑约有3米深,嗄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它死了。它没有到遥远的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去,它在百象冢边挖了个坑,和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同伴们葬在了一起。作为一头老战象,它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土坑里弥散着一股腐烂的气息,看得见26年前埋进去的战象的残骸,红土里,好像还露出了白的象牙。嗄羧那对象牙,因挖掘土坑而被沙土磨得锃亮,在晨光中闪烁着华贵的光泽。波农丁牙疼似地咧着嘴苦着脸说:“要是我们在这里捡象牙,只怕是盖了新竹楼要起火,买了牯子牛也会被老虎咬死的啊!”“对,是要遭报应的。”我说。望着战象嗄羧高贵的遗体,我感到我这个人的灵魂的猥琐。
我和波农丁一起动手,将浮土推进坑去,把土坑填满夯实,然后,空着手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走回寨子去。
《最后一头战象》同步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rì kòu xiānɡ jiāo pí ɡé shí bēi
( ) ( ) ( ) ( )
qì bù chénɡ shēnɡ yù xuè bó shā
( ) ( )
二、选字组词。
1、[劈 批] ( )作业 ( )开 ( )评 ( )刀
2、[筒 桶] 竹( ) 水( ) 笔( ) 邮( )
3、[躁 操] 急( ) 做( ) ( )动 ( )练
4、[浴 欲] 洗( ) ( )望 ( )池 ( )念
三、补充词语
( )不( )心 久( )重( )
威风( )( ) 排( )倒( )
( )( )成声 横( )不( )
( )( )有神 ( )耳欲( )
四、改正错别字。
焦燥不安 ( ) 十分抗奋 ( ) 久别重缝 ( )
振耳欲聋 ( ) 浴血博杀 ( ) 激越悲伏 ( )
五、连一连。
声势或气派令人敬畏 震耳欲聋
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威风凛凛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排山倒海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狼的智慧
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
一位老猎人,在大兴安岭的篝火旁,对我说,猎人是个渐趋消亡的职业,他不再打猎,成了护林员。
“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小狼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儿女’会出什么事。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扯出来,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咬住,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着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跑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急时,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的地形伺机逃脱。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是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坡顶,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了。
“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是昏了头。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地爬上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飞快地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我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生平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这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到家了,我决定再回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中冒出来。我轻轻扒开,看到白天失踪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骆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地上有狼尾巴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
“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减缓了我的速度,赢得了隐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命。”
1、缩句。
(1)我轻轻扒开干骆驼粪,看到白天失踪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骆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
(2)地上有狼尾巴轻扫过的痕迹。
2、引号的作用有三种:A、表示引用的部分;B、表示特殊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C、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下面句中的引号分别属于哪种作用?请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儿女”会出什么事。 ( )
(2)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
3、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文章最后写道:母狼“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命”。你是怎么看待母狼的这种行为的?
部分答案:
一、日寇 香蕉 皮革 石碑 泣不成声 浴血搏杀
二、1、批 劈 批 劈
2、筒 桶 筒 筒
3、躁 操 躁 操
4、浴 欲 浴 欲
三、漫 经 别 逢 凛 凛 山 海 泣 不 遭 幸 炯 炯 震 欲
四、躁 亢 逢 震 搏 壮
五、声势或气派令人敬畏 震耳欲聋
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威风凛凛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排山倒海
六、1、(1)我扒开粪,看到小狼喘着气。
(2)地上有痕迹
2、(1)B (2)B
3、……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4、略
《最后一头战象》学习单
1、默读课文5——11自然段,默读课文,找找哪些句子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怀有深厚的感情,划起来,读一读,在旁边做上批注。
2、小练笔:
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仿佛在说 ;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也许是嘎羧 ,也许是 。
《最后一头战象》学习单
1、默读课文5——9自然段,划出嘎羧对象鞍最有感情的句子,在旁边做上你的批注。
2、小练笔:
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仿佛在说 ;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 ,也许是 。
《最后一头战象》学习单
1、默读课文5——9自然段,划出嘎羧对象鞍最有感情的句子,在旁边做上你的批注。
2、小练笔:
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仿佛在说 ;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 ,也许是 。
《最后一头战象》预习单
1、认真读课文后,给比较难读的词语打√。
优哉游哉( ) 嘎羧( ) 亢奋( ) 礁石( ) 凝重( )
金箔( ) 铁镐( ) 摩挲( ) 日寇( )
2、本篇课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课文,我有几个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课文,最让我感动的是(请写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头战象》预习单
1、认真读课文后,给比较难读的词语打√。
优哉游哉( ) 嘎羧( ) 亢奋( ) 礁石( ) 凝重( )
金箔( ) 铁镐( ) 摩挲( ) 日寇( )
2、本篇课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课文,我有几个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课文,最让我感动的是(请写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件20张PPT。最后一头战象 ---------------------------------------------------------------------------------
-----------------------------------------------------------------------------------------
-----------------------------------------------------------------------------------------
---------------------------------------------------------------
▲ ▲▲ ▲最后一头战象英雄老去
重披战甲
凭吊战场
庄严归去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下子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下子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 学习课文的第其他自然段,圈出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词。选一、两处写一写批注。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吼叫 从这些都可以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句子比较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吼叫 它站在江滩的石头上,看着江面,然后,它踩着江水,走到一块石头上亲了一下,过了一会儿,又抬头看着太阳叫了起来。 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仿佛在说 ;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也许是嘎羧 ,也许是 。小练笔 读过课文,你对嘎羧有了怎样的印象?完成下面这个填空题。 这是一头_______的战象,因为它___________。
这是一头怀旧的战象,因为它……
这是一头善良的战象,因为它……
这是一头英勇的战象,因为它……
这是一头忠诚的战象,因为它……
这是一头坚强的战象,因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