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民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曲靖市民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8 15:40:14

文档简介

曲靖市民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中国历代善治国者均以治水为重,通过兴修水利、
治理江河,人们逐渐在平原地区居住,进而开拓疆土、繁衍人口、发展经济。这指出了
A.华夏农耕文明高度依赖灌溉
B.治水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关系
C.水利建设的专业性逐渐增强
D.治水深刻地影响了国家兴盛与政权更替
2.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汉宣帝下令召集全国儒学大家,在长安石渠阁讲论“五经”异同,并
亲自裁决争议。汉宣帝此举
A.强化了思想领域的控制
B.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C.消除了不同学术的争议
D.背离了汉武帝时期政策
3.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政府欲出兵却军费不足,由此规定“凡蓄积钱帛粟麦者,皆借四分
之一”。市场上的商人和富户非常愤怒,为之罢市,迫使官府停止了强制借款。这表明
A.抑商政策得到实施
B.公共权力监管缺失
C.政府财政严重匮乏
D.商人权利意识增强
4.金代刘祁《归潜志》云:“国家初设科举,用四篇文字,本取全才,盖赋以择制诰之才,诗以取风
骚之旨,策以究经济之业,论以考识鉴之方,四者俱工,人才出焉。”由此可见金代科举
A.体现不同民族文化互相交融
B.录取原则服务于统治需要
C.制度的规划和设计日臻完善
D.实现对人才的全方位培养
5.乾隆八年,清政府规定,对来自暹罗(泰国)运米的交易商船,贩运量达到五千石以上的免税银
十分之三,万石以上的免税银十分之五。上述材料可佐证当时
A.闭关自守的松动
B.农耕经济的倒退
C.朝贡贸易的发展
D.人地矛盾的严峻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23727B
6.下图是民国六年《新闻报》刊登的马星驰所作名为《竞欲携孺子以号召耶》的漫画。这一漫画
的主旨是

耶瑞
A.体现对君主权威的公开挑战
B.复辟帝制拥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C.揭露国内反民主的政治行为
D.讥讽袁世凯试图篡夺革命果实
7.1919年,中国社会各界对山东尤为关注,全国各大报纸如《晨报》等发表文章,疾呼:“胶州亡
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
原因是
A.德国强占胶州湾
B.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C.列强侵略的加剧
D.袁世凯签订了“二十一条”
8.西安事变发生以后,中共中央向南京国民政府发出通电,建议由南京国民政府召集和平会议,
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包括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均派代表参加。中共的建议旨在
A.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推动国民政府改攻组重建
C.实现国共两党联合执政
D.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9.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分别签订《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条
约之换文》和《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宣布废除两国在华的治
外法权。随着中英、中美新约的订立,其他一些在华享有特权的国家,也相继与中国订立了新
约。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统一战线的形成
B.《开罗宜言》的发布
C.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贡献
D.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0.下表是新中国参加国际会议的情况。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
参加时间
参加会议或组织名称
与会国家数量
1949年11月
亚澳工会代表会议
14个
1952年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37个
1954年
日内瓦会议
5个
1955年
万隆会议
29个
A.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B.实施“一边倒”外交方针
C.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D.打开了对外交往的新局面
11.1982年的春节刚过,吉林市的《江城日报影在头版头条位置上登了一张“招贤榜”:船营区服
装厂急需贤能,凡能在一年内实现产值120万元、利润1万元者,工资晋升一级,发奖金500
元。这张“招贤榜”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推动了城市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
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
23727B曲靖市民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根据“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可得出这强调兴修水利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兴
旺,体现出治水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关系,B项正确:水利兴修有利于农耕文明的发展,但不能证明
“高度依赖”,排除A项:材料强调水利建设的影响,而不是其专业性特征,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强调政权更
替,只强调对国家发展的彩响,排除D项。
2.A根据材料可知,为了统一儒学思想,汉宣帝下令召开石渠阁五讲论。反映了汉宣帝要加强思想的控制,A
项正确;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独尊地位,排除B项:“消除了”说法绝对,争议不可能消除,排除C项:汉宣帝仍然
延续尊崇儒学,而是为了解决儒学不同经书的争议,排除D项。
3,D材料中商人和富户联合罢市反抗政府强制借款并取得最终胜利,表明唐代商品经济发展后商人实力和
权利意识不断增强,D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对商人富户强行借款是为了筹备军费,而非重农抑商,排除A项;
古代政府权力属于专制权力而非公共权力,排除B项:材料中因为平叛出兵导致军费不足,不能体现政府财
政严重不足,排除C项。
4.B根据材料可知,金代的科举通过对赋,诗、策、论四个方面考察,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服务于统治需要,B
项正确:材料中只涉及科举制的录取原则,没有体现不同文化的交融,也没有体现制度设计的完善,排除A、C
两项:金代通过科举制选拔官员,利科举并非为了全方位培养人才,排除D项。
5.D根据材料“对来自暹罗(泰国)运米的交易商船,贩运量达到五千石以上的免税银十分之三,万石以上的
免税银十分之五”可知,清政府在维持闭关锁国的背景下,对运米的商船少征收税银,体现了国内粮食的短
缺,侧面体现了人地矛盾的严峻,D项正确,仅凭运米的商船一项无法体现闭关自守松动,排除A项:清朝农
业有一定发展,只是人口增长较多,产生了人地矛盾,排除B项;朝贡贸易体现在朝贡往来,并非正常商贸往
来,非除C项。
6.C根据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917年,针对擀帅张勋打着前清小皇帝名义复辟帝制的做法,马星驰创作
漫画《竞欲携需子以号召那》,主旨在于揭塔和抵制国内反民主的政治行为,C项正确:据所学,辛亥革命后,
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君主权威已被抛弃,排除A项:据材料,作者的反问说明复辟帝制的行为遭到了反对,而
非拥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排除B项;据所学,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早在1916年即民国五年已失败,排除D项。
7.B根据材料“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B项正确;德
国强占胶州湾是在1897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外交失败,并不是列强侵略,排除C项:袁世
签订了“二十一条”,是在1915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
8.A根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西安事变以后,中共建议南京国民政府召开集结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
和平会议,结合所学,此时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初步形成,在这一背景下,中共的建议目的在于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A项正确。据材
料,中共“建议由南京国民政府召集和平会议”可知,中共希望国民政府发挥团结各阶层的作用,而不是要和
国民党联合执政,也不是要求国民政府重组,排除B,C两项:据材料,中共号召团结的是国内各界的力量,而
不是联合国际力量,排除D项。
9.C根据材料“随者中英、中美新约的订立,其他一些在华享有特权的国家,也相继与中国订立了新约”,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使得美英等国
相继与中国政府签订了新约,取消了在华的治外法权,C项正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统一战线的形成,并不是
主要原因,排除A项:此时开罗会议还未召开,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在抗战中的贡献,而太平祥战争
的爆发是在1941年,主要是美日之间,排除D项。
10.A从表格中中国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可以看出,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活动,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与国际地位,
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A项正确:参加日内瓦会议等会议是有西方国家参与的,并不能体现“一边倒”,
排除B项: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不认可新中国,排除C项:打开外交新局面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
关系的缓和,排除D项。
11,D根据材料“服装厂…招贤榜”“利润1万元”“发奖金”可知,该企业在自主招聘员工,而且在跟着市场的
需求追求市场利润,员工工资有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倾向,结合时间“1982年”可知,经济体制改革已经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23727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