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对比官僚、地主与农民的生活,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讲述明末农民起义兴起的原因;通过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道理,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进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
2.时空观念:通过归纳教材内容,了解清李自成起义、明朝灭亡、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历史发展带入时间、空间之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3.史料实证:通过明代《流民图》及课后活动中《陕西通志》的记载,了解明末农民的悲惨境遇;通过教材第 86页材料研读提供的史料,分析李自成起义军受到百姓欢迎的原因。
4.历史解释: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和相关史料,理解政治腐败、李自成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明朝灭亡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认识到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走向腐朽没落,只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在危机和竞争中生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的兴起和清兵入关。
2.难点: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的兴起和清兵入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材料一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明祖训
材料二 在我看来,自称日月双悬的“明”,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和最沉闷的朝代。
——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不同时代的人对明朝的印象是不同的。同学们,你们对明朝有什么印象呢?明朝是如何被推翻的?明朝灭亡后,李自成与清军的较量谁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明朝的灭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教师提问: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回答: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教师提问:根据教材,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后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①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②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目标导学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史料研读:
材料 17世纪的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时,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等,此后中原气温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烽起。
分组讨论:根据史料,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背景。
学生回答:处于小冰河时期,自然灾害频繁,旱灾、蝗灾、水灾、鼠疫严重。
2.教师提问: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迅速发展壮大的是哪一支?
学生回答:①陕北大旱,但官府仍然催逼粮税。②李自成的队伍。
3.结合教材知识,简单介绍李自成灭亡明朝的基本情况。
学生回答: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接着,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抵北京。1644年4月,李自成大军攻进北京城内,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4.教师提问:李自成能够灭亡明朝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①明末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②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并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深得民心。③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
目标导学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合作探究:介绍满洲兴起的基本情况。
学生回答: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合作探究:介绍清兵入关的基本情况。
学生回答: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三、课堂总结
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明清军队经过30余年的反复较量,推翻了明朝,打击了清朝,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明末农民战争持续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斗争之激烈、影响之深远都为以往农民起义所不及。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时间脉络清晰,主要再现了明末农民起义和明亡清兴的过程。但教学内容较为枯燥,需要教师适当添加一些历史故事或图片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要多利用史料进行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评价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