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齐桓晋文之事》课件(共84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齐桓晋文之事》课件(共84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8 18:2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4张PPT)
“民贵君轻不愧亚圣,性善气正真乃完人。”“民贵君轻不愧亚圣,性善气正真乃完人。”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课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疏通文意,把握文本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孟子及《孟子》,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孟子迂回曲折、逻辑严密的论辩艺术。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孟子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体悟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初高中衔接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yí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到元、明时称为“亚圣”。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宋、滕、魏、鲁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王道”,但始终不受重用。
走近“亚圣”——孟子
《孟子》是《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共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分上、下两篇。汉文帝时《孟子》一书被列为博士科目。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到南宋时,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孟子》的特点:善于论辩、极有气势、富于想象。
走近思想著作——《孟子》
孟子的主要思想
作为儒家学派又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①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孟子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还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作战观点。
孟子的主要思想
②仁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①养民,一要制民之产,即合理解决土地、
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二要使民以时,
休养生息,即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要以
“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
三要取民有制,即主张薄税轻敛。
②教民,即向人民施以教化。孟子认为教化
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
“明人伦”。
孟子的主要思想
③王道:“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
最高理想。孟子所谓“王道”,即像商汤、
周文王那样“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来,
统治者只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才能真
正称王天下。
④性善: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与动物本性的不同之处
在于人天生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义、礼、
智、信等道德品质。善良是人的本性,就如水
往下处流是其本性一样,曾说“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民贵君轻不愧亚圣,性善气正真乃完人。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时代背景
孟子面临的时代困境:
自春秋时,诸侯们为了称霸便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到了战国,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只剩下了“齐楚燕赵韩魏秦”七个大国(战国七雄)和他们周边的十几个小国。国家变少了,纷争是不是更少了呢?
据《中国历代战争年表》统计:春秋300年左右,爆发了395场战争;战国254年,发生了230次战争,战争的规模以及残酷程度却远胜春秋。如名将白起的成名战——伊阙之战,秦军大败韩魏两国联军,仅斩敌军首级就达24万;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军仅坑杀的赵军俘虏就达40万。春秋时期打仗的战争礼节(不偷袭、不伤害受伤敌人等)被统统抛弃,对敌军不是砍头就是坑杀!
这是一个掠夺成风的时代;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这是一个武力至上的时代;
这是一个人道沦丧的时代!
孟子与齐宣王的相遇:
在这样的时代,孟子并没有放弃他的理想!为了重建有温度的社会秩序,孟子周游列国,历经艰辛,不厌其烦地宣讲他的“仁政”理想,“王道”之术。
齐国当时在东方诸侯中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刚好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及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仁政”主张、“王道”之术。于是便有了这一场以“齐桓晋文之事”为发端的著名的历史对话,也是一场关于“王霸”之道的对话。
霸道?
一统九州,制霸天下
王道?
以民为本,为政以德。
指以武力、刑法、权势来
统治天下的一种政治主张。
指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
天下的政治主张。
听读课文
1
任务1:认真听读,然后将不熟悉的字音标注在课本上。
任务2:初步感知:齐宣王和孟子的政治理念分别是什么?
任务3:梳理文意:本文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https://mp.weixin./s __biz=MzU1NjczNjkxOQ==&mid=2247486071&idx=2&sn=8ce0448861b72ea8340ab3cbc765f7fe&chksm=fbc1c28fccb64b994268feb15101600f1b10a4b4a8f1c513c1dc5f967365fc24645cc539c28e&scene=21#wechat_redirect
(hú sù)
(pián bì)
(pì)
(xù)
(xiáng)
(tì)
(bān)
(biǎn)
(chǐ )
(wàng)
(hé)
(wū)
(cǔn duó)
觳觫
庠序
邪侈
忖度
便嬖
孝悌
则王矣
辟土地
颁白
胡龁
畜妻子
褊小
彼恶知之
吾惛
商贾
(hūn)
(gǔ)
请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把它们批注在课本上。
走入这场对话,走近对话主角:
齐宣王,名“辟疆”,乃开辟疆土之意。
理想:“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以武力伐天下,建桓文之霸业!
孟子的理想:“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以"民"为本,以"仁”治国,以王天下!
两个精神世界的人,如何展开这场对话?
齐宣王和孟子的政治理念分别是什么?
第一部分(1—14) (从“齐宣王问曰”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举例论述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揭出齐宣王之大欲,指出用霸道的方式不可实现,应当反本而行王道。
第二部分(15—20) (从“王说,曰……”至“王请度之”)
第三部分(21—33) (从“抑王兴甲兵……”至“其若是,孰能御之?”)
划分层次
第四部分(34—35) (从“王曰:‘吾惛……。’”至结尾)
回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分析孟子的论辩技巧
面对一向奉行“霸道”之策、对“王道”疑虑重重的齐宣王,孟子该如何做方能消除对方疑虑,让对方相信“王道”才是决胜天下的最佳选择呢?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之:助词,的
闻:使……听到
无道:没有谈论,
道:谈论
是以:是:这。以:介词,因、由于。
“是以”宾语前置——“以是”:因此。
无传:没有流传
之:代词,这件事。“之闻”宾语前置。
无以:不得已,“以”,通“已”,止。
王:名作动,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一、(1-2)段 ——
梳理文意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及弟子之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一定要说一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1-2)段 ★
梳理文意
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曾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即晋文公,名重耳,当时晋国国君,曾经定乱扶周,破楚救宋。两人都是春秋时的霸主,与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合称“五霸”。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
思考探究
齐桓公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晋文公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1-2)段 ★
仰慕桓文,关心霸道。
面对宣王只关心“霸道”的询问,孟子怎么回答?
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转移话题 避实就虚 化被动为主动
思考探究
一问:“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仰慕桓文,关心霸道。)
一引:转移话题,引向“王道”。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何如:如何,怎样
则:才
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保:安抚
而:表顺承
之:代词,代指保民而王者
御:阻挡,抵挡。
莫之能御也:莫能御之也,宾语前置句
若:像
乎哉:加强疑问语气,“吗”
何由:由何,从何处,宾语前置句
(3-7)段 ——
梳理文意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安民、养民就可以为王了,(这样的王)没有人可以阻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民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做到呢?”
(3-7)段
梳理文意
思考探究
二问:“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是否有行王道之德?)
二引:?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而:表修饰
何之:之何,去哪,宾语前置
以:用来
衅钟:涂钟行祭。
舍:释放
觳觫:恐惧战栗的样子
若:如此,这样
而:表转折
就:走向
然则:句首连词,既然这样,那么
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以:用
易:换
识:知道
诸:兼词,之乎。“之”代指“牵牛”这件事,“乎”表示疑问语气
(8)段
梳理文意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孟子)说:“我从胡龁那听说这样一件事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了,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吧!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能废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8)段
梳理文意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以:认为
爱:吝啬,古今异义词
固:本来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忍:忍心
然:是
诚:的确
诚有百姓者:诚有百姓(以王为爱)者,省略句
褊:狭小
即:就是
故:所以
(9-11)段
梳理文意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不忍心。”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会吝啬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无罪却走向死地,因此用羊去换它。”
(9-11)段
梳理文意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无:通“毋”,不要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以:认为...
小、大:形作名,小的东西,大的东西
恶:何,怎么
若:如果
隐:怜悯;痛惜 择:区别
诚:确实(究竟)
宜:应当,理所当然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之谓我爱宜乎”,主谓倒装句
无伤:没有妨害
仁术:仁道,即行仁政的方法、途径
远:形作动,疏远,不接近
(12-14)段 ★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真的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不是吝啬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样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到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远离厨房。”
(12-14)段
梳理文意
宣王:“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何由知吾可也?”
面对宣王“是否有行王道之德”的疑问,孟子怎么做的?
孟子?
以羊易牛
小事入手
王之不忍也
分析原因
议辩技巧?
小处入手激发兴趣拉近距离
是乃仁术也
得出结论
思考探究
二问:“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是否有行王道之德?)
二引:引导齐宣王认识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条件:“不忍”之心,仁术。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说:通“悦”,高兴
忖度:揣测,估量
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宾语前置。之,提宾标志。
乃:这样
戚戚:有所领悟、感触
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所以....者: ...的原因
合:符合
(15)段 3——
梳理文意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我这种心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15)段
梳理文意
思考探究
三问: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是否有行王道之能?)
三引:?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复:禀告
复于王者:于王者复,状语后置。
钧:古代三十斤为一钧
而:表转折
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秋毫: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端
舆薪:整车的柴
则:那么
许:赞同,认可
(16-17)段
梳理文意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孟子)说:“(假如)有人禀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尖端,却看不到整车的柴火。’那么,大王您认可吗?”(齐宣王)说:“不认可。”
(16-17)段 ★
梳理文意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1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1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2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而:表转折
于:到
独:究竟
为:因为
之2:主谓之间,不译
见:表被动
形:表现
何以:即“以何”,用什么,宾语前置
异:区别
(18-19)段
梳理文意
之1:提宾标志
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不举一羽,不见舆薪,宾语前置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因为不用力气;看不见整车的柴火,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不被安抚,是因为不肯布施恩德。所以,大王您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18-19)段
梳理文意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挟: 用胳膊夹着。
以:表承接
超:跳过
是:这
诚:真的
折枝:“枝”,通“肢”,肢体
老:形容词做动词,尊敬
老;形容词做名词,老人
以:表递进,进而
及:到
幼:形容词做动词,爱护
幼:形容词做名词,孩子
天下可运于掌:比喻天下很容易治理。于掌运,状语后置。
(20-1)段
梳理文意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说:“用胳膊夹着泰山去跃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弯腰行礼,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不属于挟泰山跃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属于对长辈弯腰行礼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天下就可以在手掌上运行。
(20-1)段
梳理文意
《诗》云:‘刑于1寡妻,至于2兄弟,以/御/于3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于1:给
寡妻:正妻
于2:到
以:表递进
御:治理
于3:引出动词“御”涉及的对象
举:拿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所以....者:……的原因
权:名词作动词,用称秤重量
度:衡量长短
甚:更
度:考虑,思量
(20-2)段
梳理文意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飞禽走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量,才能知道轻重;用尺丈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
(20-2)段 ★
梳理文意
宣王:“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面对宣王“是否有行王道之能”的疑问,孟子怎么做的?
孟子?
恩及禽兽不及百姓
力举百斤不举一羽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结论:
王之不王,
是“不为”
非“不能!
王道可行!
形象设喻
形成对比
挟太山超北海
为长者折枝
结论:
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王道易行!
形象设喻
鲜明对比
提出推恩
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引用经典
加强说服力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王道必行!
鲜明对比
警醒对方
议辩技巧?
善譬巧对
循循善诱层层深入
思考探究
三问: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是否有行王道之能?)
三引:“保民而王”并非不能,而是不为,重点在推恩。
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
思考探究
差序格局
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
思考探究
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治国如治家
抑王兴甲兵(借代),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抑:难道
危:使动用法,使……处于险境。
构怨:结怨。
于:介词,跟,同,和。
构怨于诸侯:于诸侯构怨,状语后置
二、(21-24)段
梳理文意
快于心与:“于心快与”,状语后置
于是:对这样的事
以:凭借
闻:使……听到。
而:表并列。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21-24)段
梳理文意
(孟子)“难道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处于险境,同各诸侯结怨,心里就很痛快?”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对这个痛快呢?我是想凭借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思考探究
四问(主动追问、反问):“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难道一定要行霸道才痛快吗?)
四引:?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为:因为
肥甘:形容词做名词,肥美甘甜的食物
轻暖:形容词做名词,轻软暖和的衣服
抑:还是
采色:绚丽的颜色,采,通“彩”。
便嬖:国君左右受宠爱的人
(25-26)段
梳理文意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轻软暖和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各种色彩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25-26)段
梳理文意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辟:开拓
朝:使....朝见
莅:临,这里指统治
中国:指中原地区
若:这样
而:顺承
若:像,如
其:语气词,表揣测
殆:恐怕
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缘,攀爬。木,树。
而:表修饰
(27-29)段 ★
梳理文意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孟子)说:“那么,大王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27-29)段 ★
梳理文意
思考探究
四问(主动追问):“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难道一定要行霸道才痛快吗?)
四引:投其所好,引向齐宣王之大欲,并指明霸道不能实现其大欲,反而有害。
思考探究
五问:“若是其甚与?”
(霸道真的有害吗?)
五引:?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小、大、寡、众、弱、强:形作名,指小的国家、大的国家、人数少的国家、人数多的国家、弱小的国家、强大的国家。
方:纵横若干长度的面积。
集:会集,总算起来
服:使....降服
何以异于邹敌楚哉:于邹敌楚何以异哉”,状语后置
盖:通“盍”,何不
反:同”返“,回到
本:根本,指仁政王道。
疾:憎恨,怨恨
其:如果
若:像
(30-33)段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原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假如)邹国和楚国交战,那您以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方圆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交战有什么差异呢?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您此刻宣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天下当官的都想在您的朝廷上做官,耕田的人都想在您的田野上耕耘,经商的都要(把货品)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进出,各国那些痛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求告。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30-33)段 ★
梳理文意
宣王:“若是其甚与?”
面对宣王“霸道真的有害吗”的疑问,孟子怎么说的?
孟子?
抑王兴甲兵......
快于心与?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连续追问
逼王就范
说出大欲
缘木求鱼,注定无果
以邹敌楚,注定失败
发政施仁
天下归心
设喻类比阐明后果击碎幻想
议辩技巧?
善于追问驳斥得当善于铺陈
描绘蓝图打动宣王
思考探究
五问:“若是其甚与?”
(霸道真的有害吗?)
五引:设喻类比:霸道必败,王道必胜。提出“保民而王”(发政施仁)的主张。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惛(hūn):通“昏”糊涂
明以:明,明确;以,相当于“而”,表修饰
敏:聪慧
恒产: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财产
恒心:长久不变的心(安居守分之心)
惟:只有
士: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
若:至于
民:一般人,平民百姓
苟:假使
放、辟:放纵,不正
侈、邪:过度,不正派
已:通“矣”,表确定语气
及:等到
于:在.....中
从:紧接着
而:表修饰
罔:通 “网”名词作动词,用网捕,比喻陷害。
(34-35)段
梳理文意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地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有长久不变的心,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这样安居守分之心,(就会)不守礼法,肆意妄为,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
(34-35)段
梳理文意
思考探究
六问(虚心请教):“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如何行王道?)
六引: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1善,故民之2从之3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焉:哪里
而:表转折
制:规定
事:侍奉,赡养
畜:养活
妻子:妻子和儿女
乐岁:丰年
而:表递进
赡:足,够
奚:何,哪里
暇:空闲
治:讲求
而:表顺承
之1:往,走向
之2: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之3:代词,指君主
惟:只
(35)段
梳理文意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哪有仁爱的君主在位,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去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有空闲讲求礼义呢?
(35)段
梳理文意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反:通“返”回来
本:根本
树:种植
以:把
衣:名词作动词,穿
豚:小猪
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状语后置
颁白:须发花白。颁,通“斑”。
负:背负东西
戴:头顶东西
未之有也:“未有之也”,宾语前置
彘:猪
夺:耽误,失
谨:重视
庠序:古代的学校
申:反复说明
以:把
悌:尊敬兄长
(35)段 ★
梳理文意
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反复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35)段 ★
梳理文意
思考探究
六问(虚心请教)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如何行王道?)
六引:返回根本,阐述“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
孟子竭力推崇的“王道”主张到底涵盖哪些内容?
他是如何宣讲其“王道”主张的?
王道主张
“教民”——驱而之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养民”——制民之产,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议辩技巧?
晓之以理
动之以“饼”
以 民 为 本
课文小结
本文是孟子说服齐宣王实行保民而王的仁政言论,文章的主旨是说明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施仁政;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孟子的保民而施行仁政的思想,在当时社会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即使在今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可文章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本文记叙生动,议论气势磅礴,辞令巧妙,而且设喻取譬,浅显活泼。学习本文,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运用比喻之妙。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 为什么
合作探究
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
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 为什么
公元前314 年, 燕国发生内战, 齐宣王没有采纳孟子放弃出兵占领燕国的建议, 最终齐国伐燕大败,孟子因而产生退意。
孟子在离开齐国的时候,特别留在齐国的西南边境昼县三天,希望齐宣王能改变态度, 亲自挽留他, 然而齐宣王并没有如此做, 最终他带着失望,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孟子的“王道”主张很美,为什么在当时却没有君主施行?
1.时代不允许。
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孟子的思想主张更适用于太平盛世时期的国家建设,而不适用于天下分崩离析、战乱频仍的战国时代,他的政治思想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必然无法实现。
孟子的“王道”主张很美,为什么在当时却没有君主施行?
2.孟子等儒家学者高估了人性。
黑格尔在谈到所谓“历史理性”时说过“向伟大目标飞奔的烈马践踏几朵无辜的小草是不足为奇的。”这就说明任何强权在达到其目的的过程中,都是以达到自身目的为前提的,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并不会在乎卑微的百姓的生死。而孟子“王道”主张施行的前提则是君主有“不忍之心”,并将这样的善心推及百姓,善待百姓,进而让百姓臣服,建立一个天下归心的太平盛世。孟子寄希望于君主发善心来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后世的经验也告诉我们把良好的政治愿望寄托在个体道德良心之上是不可靠的。
建设美好社会靠什么?
道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更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