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骑射图》,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作者耶律倍
请欣赏名画
文武全才,不但善于骑射,而且文化修养极高
自幼聪敏好学,深得其父耶律阿保机喜爱,被立为太子
推崇儒家文化,曾建议阿保机在辽国建孔庙
因汉化程度很深并主张契丹全盘汉化而失去皇位
对辽朝历史而言,也许失去了一位北魏孝文帝式的改革家;对中国历史而言,则多了一位博学多才的儒者。
离开辽并投奔后唐,被赐名李赞华
在辽攻打后唐之际被杀,被追谥“让国皇帝”
政权名称 民族 建立时间 创建者 都城
辽 契丹族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西夏 党项族 1038年 元昊 兴庆(今银川)
金 女真族 1115年 完颜阿骨打 会宁,后迁都燕京
蒙古 蒙古族 1206年 成吉思汗
元 蒙古族 1271年 忽必烈 大都(今北京)
公元十世纪后,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唐王朝灭亡,随之而来是五代十国将近六十年的乱世割据。之后,中国历史风云变幻,出现了一段多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时期。请快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表格。
契丹
建辽
北宋建立
党项建西夏
女真建金
辽
灭亡
北宋灭亡
金迁都燕京
1115年
1125年
1127年
1153年
916年
960年
1038年
蒙古汗国建立
金
灭亡
忽必烈即位
改国号元
南宋都城沦陷
南宋灭亡
元朝灭亡
1279年
1368年
1234年
1260年
1271年
1276年
1206年
历史大事件梳理
1125年,
金灭辽。
1127年,
金灭北宋。
女真
金
金灭辽、北宋
1125年10月,金兵两路南下,宋徽宗急忙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钦宗),自己逃往南方。
中都
临安
金
南宋
金与南宋的对峙
蒙古(元)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定都大都
元
元朝是如何建立并统一全国的?
灭西夏,金
忽必烈即元世祖,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元朝于1279年统一全国。
蒙古汗国
俄罗斯
中亚
印度河流域
西夏
金
对外
对内
无敌的蒙古骑兵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占领了除日本、东南亚、南印度和西欧以外的整个欧亚大陆,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
蒙古族的统一与扩张
思考:为什么这一时期北方众多少数民族政权能够建立比较稳固的统治,同时在军事上对汉族政权长期处于攻势(优势)地位?
材料一:上(指宋神宗)谓辅臣曰:盖北有强敌,西有黠羌,朝廷汲汲枝梧不暇。然二敌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自古外裔能行而已,今兼中国之所有,比之汉唐尤强盛也 。”
——《续资治通鉴长编》
“有城国,有行国”(指辽、西夏两国境内不仅有成片的良田沃土可供耕作,为它们众多城池的设置提供了条件;而且还有大片的草原可资畜牧,培育了大量驰骋沙场的战马。这种兼有农牧两种经济的少数民族政权自然比汉唐时期仅有单一游牧经济的匈奴、突厥等少数民族更难对付。)
材料二: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
阅读材料二,回答辽朝职官的内容和特点。
燕云十六州,指北方以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后晋建立后,石敬瑭把它割让给契丹。
辽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其特点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统治。
西夏建立后,在先进的汉文化的影响下,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还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在地方则设立州郡和蕃落两套不同的行政机构。
金建立后,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统治机构,还设立科举制度取士。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做“猛安谋克”。被编入“猛安谋克”的女真民户被大批迁入中原地区,平时耕作,战时出征。
辽、宋、西夏和金的局部统一
元的空前大统一
材料三:元朝建立后,中原汉学者许衡给元世祖忽必烈上疏指出:“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朔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
——《鲁斋遗书》
阅读材料三,许衡给元朝统治者的建议是什么?请阅读课本列举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加强在汉人地区的统治
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巩固国家统一
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他严词拒绝,从容就义,年仅47岁。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朝的政治制度
元朝中书省相当于今天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在当时,大都及其周围地区(山东、山西和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在地方
行省制度
行省
路、府、州、县
地方行政制度
(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元代的行省划分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省规模和行政区域的划分,在名称上也保留了许多行省的名称。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设立始于元朝
等级 名称 民族
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
第二等 色目人 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等
第三等 汉人 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契丹和女真族等
第四等 南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其他各族等
材料四: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对各民族进行分化,让先被征服地区的人比后被征服地区的人地位高一点,人为制造民族等级。元世祖时,把全国人分为四等……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当然,元朝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区别对待,一切以巩固统治为目的。元朝统治者对各族的上层都是优容有加,极力笼络联合,以使他们为蒙古政权忠实效劳。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政府实行“四等人制”的目的及评价。
课堂小结
北族立国,采用汉制;国家统一,民族融合
01
契丹建辽
因俗而治
党项建夏
仿照汉制
02
女真建金
猛安谋克
兵农合一
灭辽侵南
03
蒙古建国
幅员辽阔
边疆建设
统一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