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走月亮》第2课时 导学提纲+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走月亮》第2课时 导学提纲+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9 15:09:2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走月亮》(第二课时)导学提纲
班级 姓名 分数:
导学流程:
(1) 了解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作批注。(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美丽画面,并思考这些词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作者和阿妈分别在什么地方走月亮?
(二)深入学习
1、作者和阿妈分别什么地方走月亮,看到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迁移运用
一、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下列句子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
A.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
B.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 都有。
C.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
2、小水塘里有一个月亮。(运用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答案:1.C 2.平静的小水塘里躺着一个皎洁的月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4三金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部手稿教案(主备)
四年级学科 语文 姓名 课题2、走月亮(第二课时)课时类型 新授课 一研时间 ________ 二研时间 ________ 主备人: 常规课时间 ___________
课程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画面生动优美,寄情于景,意蕴悠长。课文写了“我”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想,文中用大量对月下的自然景象的描写,勾画出自然的美景。用四次“我和阿妈走月亮”这种反复的方式表达幸福和喜悦之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   2、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好意境。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热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双基 复习‘洱海 淘洗 牵着’等21个词语
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突破方法 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目标定向(2分钟)(一) 复习导入:出示词语,开火车读。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也了解了走月亮这一独特风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所见所感。(二)出示自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   2、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好意境。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热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二、研读深思,自主学习(5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作批注。(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美丽画面,并思考这些词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作者和阿妈分别在什么地方走月亮?三、小组讨论,合作互学(3分钟)1、作者和阿妈分别什么地方走月亮,看到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四、激情汇报,展示所学(5分钟)1、小组代表汇报:作者和阿妈分别什么地方走月亮,看到了什么?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喜欢的感受。 3、文中多次出现“我和阿妈走月亮”,说说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五、教师点评,解决疑难(15分钟) 1、全班交流,品读感悟。①“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流着”一词用了几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句话中那个字用得好,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这一句。②“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月影就成了一团团的了”。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省略号表示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省略号想象:“我”和妈妈还去了哪些地方。月光照在那儿又是什么样 2、带着感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指导学生把文章景美、情美、人美的意境读出来。3、读完文章,你感受到作者借着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幸福、喜悦)3、“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四次。写作手法:反复。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也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连全文的作用,是全文的线索。4、配乐朗读,升华感情5、拓展延伸:出示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一起欣赏。 6、总结: 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六、巩固练习,清除障碍(8分钟)一、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下列句子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A、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 B、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 都有。C、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 2、小水塘里有一个月亮。(运用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 一研改进 二研改进
板书设计 2、走月亮 洱海、溪边、果园、稻田:所见、所闻、所想我和阿妈走月亮!(反复)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2.走月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双基复习
洱海 淘洗 牵着 填上 鹅卵石
运载 水塘 庄稼 风俗 沉甸甸
泼剌 跃出 葡萄 汩汩 浇灌
稻穗 镀亮 田埂 嗅觉
坑坑洼洼 闪闪烁烁
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作批注。
(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美丽画面,并思考这些词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作者和阿妈分别在什么地方走月亮?
小组讨论
1、作者和阿妈分别在什么地方走月亮,看到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激情汇报
1、小组代表汇报:作者和阿妈分别什么地方走月亮,看到了什么?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喜欢的感受。
3、文中多次出现“我和阿妈走月亮”,说说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最美?
课文解读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勾勒出月光下的各色景物,营造出安静、祥和的意境。
排比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月光还照亮了 ,照亮了 ……
可爱的池塘
飘香的果园
仿写: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为什么用“抱”,而不用“倒映”“映”?
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一个“抱”字,既体现了荷塘的可爱,也为文章增添了情趣。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 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
这段文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通过想象感受文字下的意境美。
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稻田的景象。
把 比作 。
用 比喻 。
稻田
银毯
银毯
稻田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哪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你想象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深入探究:
课文为什么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⒈ 语言上,增强了文章诗一般的韵律美,使语言富有气势,又使描写更加细腻、生动。
⒉ 情感上,表达了“我”与阿妈走月亮时幸福、快乐的心情。
⒊ 主题思想上,深化了母爱的主题,体会到我与母亲浓浓的亲情,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
拓展:
总结:
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