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时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考点聚焦
考点1 十月革命
背景 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阶级矛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尖锐。②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___资产阶级临时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与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同时存在。但掌握实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起义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来到彼得格勒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义总指挥部——____斯莫尔尼宫___________,领导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结果 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人民委员会________,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巩固政权 对内措施 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②颁布《___土地法令_________》,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③1918年3月,迁都莫斯科。④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对外措施 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战_________
意义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主义革命。②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④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考点2 新经济政策及斯大林时期的建设和探索
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 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时间 1921年开始实施
内容 固定的粮食税代替______余粮收集制___________________。②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③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效果 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意义 ①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日益巩固。②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集体化创造了条件
苏联成立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___苏联_______”
2.斯大林时期的建设道路的探索
(1)措施
①工业方面:1928—1937 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②农业方面: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③民主法制方面:苏联在1936 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了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种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评价: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苏联工业化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此模式的深入实施,出现了许多的弊端:如各行业比例失调;损害农民利益;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资源等。
考点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会议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时间 1919年 1921—1922年
主宰国家 英国、法国、美国 英国、美国、日本
主要内容 惩罚战败国,协调战胜国之间的关系 调整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损害中国利益 《凡尔赛和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 《___九国公约_________》,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会议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作用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_欧洲_____、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评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考点4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首先发生的国家 美国
特点 持续时间比较长;___波及范围特别广_____________;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 经济危机引起各国的政治和社会危机,引起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政局的动荡
考点5 罗斯福新政(1933年)
目的 为对付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措施 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施《__国家工业复兴法_____________》,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作用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6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德国法西斯 日本法西斯 意大利法西斯
原因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沉重,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意大利的经济,政局动荡
德国法西斯 日本法西斯 意大利法西斯
建立 1933年初,___希特勒_____出任总理 1936年“二二六”兵变,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1922年,法西斯党徒进军罗马
头目 希特勒 墨索里尼
德国法西斯 日本法西斯 意大利法西斯
表现 对内 ①制造“国会纵火案”。②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取缔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③疯狂迫害犹太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残酷镇压进步组织 实行恐怖独裁统治
对外 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疯狂扩军备战,把陆军扩充到60万人 ①1931年9月,发动侵华战争,并很快霸占整个中国东北。②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侵略扩张
影响 二战欧洲____战争策源地__________形成了 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 与德国、日本一起发动二战
拓展提升
2.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 ( http: / / www.21cnjy.com )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良的功能。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罗斯福作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在困难面前,大胆改革,勇于进取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1)德、意、日法西斯在战前的侵略 ( http: / / www.21cnjy.com )扩张中,获得了战略物资、战略要地等,为其进一步侵略扩张提供了条件。组建的法西斯同盟,使得世界大战日益迫近。
(2)西方大国姑息纵容法西斯的侵略,以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和平”,不仅损害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削弱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而且也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3)弱小国家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
应用示例
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二 1933年3月……他迅速制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紧急救助署关注在挣扎的人们;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的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为了改正材料一中的错误,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主要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文中的“他”是谁?“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的目的和中心措施分别是什么?
(3)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成效是什么?
[解析] 此材料题意在考查列宁的新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策和罗斯福新政。其核心思想是国家经济建设要立足本国国情,要及时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问中列宁说的话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了改正这一错误,列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这种政策称为新经济政策。其内容结合教材识记作答即可。第(2)问可通过时间1933 年,内容“全国工业复兴法”确定此改革是罗斯福新政。其目的和中心措施结合教材知识作答。第(3)问解答时注意共同成效,无论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还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 (1)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罗斯福。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以消除经济危机。中心措施:对工业进行调整,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
(3)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