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页数在试卷下端;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答题卡)上交,本卷留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考号、科目等填涂正确。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选择题)
第I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总计48分)
近50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不同阶段,治理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下表不同时期黄土高原的治理模式及主要措施。据此完成1-3题。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2000年至2010年 2010年至今
治理模式 小流域综合治理 退耕还林还草 退耕还林还草治沟造地
主要措施 梯田、淤地坝、植树造林、植被自然修复 植树种草、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 取土填沟、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
1.20世纪90年代前,黄土高原“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
①缓解水土流失 ②拦截沟谷泥沙 ③发展梯田旅游 ④增加粮食供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0年以来,黄土高原部分地区采取“治沟造地”模式主要是为了缓解( )
A.粮食单产较低问题 B.耕地质量下降问题
C.土地资源不足问题 D.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3.我国对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措施由“植树造林”向“植树种草”、“植被自然修复”的方向转变,说明( )
A.生态环境治理要遵循因地(时)制宜原则
B.生态环境恢复不要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干预
C.生物措施才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根本性措施
D.多年来,黄土高原的气候发生了较大变化
沙特阿拉伯作为主要石油生产国,原油出口量较稳定,政府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依赖于石油的出口。近年来,该国维系多年的石油经济模式遭遇空前挑战,政府推出“2030愿景”,希望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推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下图为沙特原油出口金额及其占GDP比重。读图完成下面4-6题。
4.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迫切转型的主要原因是( )
①长期开发导致石油资源面临枯竭 ②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居民生活
③能源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构性危机 ④油价不稳定引发周期性危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红海项目”是沙特近年打造的一个豪华旅游项目,将于2030年竣工。沙特阿拉伯大力打造高端旅游业主要得益于( )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优质的旅游客源
C.雄厚的经济实力 D.丰富的管理经验
6.沙特阿拉伯经济转型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A.交通运输不便 B.生态环境修复 C.地区同质竞争 D.劳力严重匮乏
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岙山岛,其储备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地区、拉丁美洲和俄罗斯,且以中东地区为主。岙山岛有良好的深水岸线资源,可利用岸线约2.2km。该基地是首批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之一,另外3个分别位于浙江宁波镇海、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图为岙山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7-9题。
7.首批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2个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考虑的是( )
A.人工成本低 B.交通便利 C.市场需求量大 D.距产地近
8.岙山岛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 B.土地成本低 C.装卸方便 D.技术水平高
9.岙山油库可与相距不远的镇海油库实现管网互联,这样做是为了( )
A.调配库存 B.扩大市场 C.控制油价 D.促进就业
苏陕协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助力陕西省56个贫困县实现脱贫。图四为苏陕两省简图,图中甲、乙示意两省间的要素流动。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 )
A.两省分别位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陕西省受秦岭阻隔,南北差异大,
C.江苏省内部各区域垂直分异明显 D.两省属于同一流域范围,便于协作
11.苏陕协作间的要素流动( )
A.甲--特色农产品 B.甲--技术和资本
C乙--多种矿产资源 D.乙--大量劳动力。
近年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经成为长江流域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新理念。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电基地均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项目。图6为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长江( )
A.流经地势三级阶梯,沿岸的落叶阔叶林广布
B.流域依据综合指标进行划分,流域界线明确
C.全流域统筹管理,不同主体分别行使管理权
D.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河流与湖泊特征存在差异
13.“西电东送”( )
A.是因为我国区域能源资源储存量与区域发展匹配良好
B.可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使东部拥有能源优势,大力发展金属冶炼
D.可增加金沙江河段的通航里程和流域面积
14.长江流域的发展( )
A.资源和能源需要严格保护,不能开发利用 B.加强合作,把全流域干流打造成黄金水道
C.上游的水污染防治问题比中下游更加突出 D.协作开发,加强防洪、通航、发电综合利用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5~16题。
15.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少 D.企业竞争加剧
16.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
17.读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被称为“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平均气温在20世纪升高了0.4~0.8℃。估计到2l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升高1~6℃。
材料二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为什么会使全球气候变暖?(4分)
(2)简要回答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4分)
(3)我国在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8分)
(4)世界气象组织官员说:2009年末至2010年初,世界不少地方遇到极端严寒天气,但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并未改变。请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加以解释。(3分)
18.(15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说明太行山为什么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2分)
(2)简述甲河段主要的河流水文特征。(6分)
(3)说明乙地生态脆弱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原因。(6分)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大、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东营市每年都向保护区进行生态补水,以遏制湿地萎缩、水质恶化的趋势。
(4)说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效益。(4分)
19.万山区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地处川渝东出通江达海、沪杭西进黔滇的重要交通枢纽,自古以来商贸发达。2009年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图11是万山区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千年前,万山就有了朱砂(汞原料,可做药物、颜料等)的开采。20世纪50年代,这里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集采矿、冶炼、科研于一体的汞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
(1)说明万山区发展成为“中国汞都”的理由。(5分)
(2)说出万山区长期过度开采朱砂资源,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3分)
东西部协作为万山的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借助“东部市场+万山产品、东部研发+万山制造……”的发展模式,万山区开发精、深汞化工系列产品,建立朱砂工业产业园、万仁新能源汽车等一大批产业园区。近年来,万山还依托朱砂文化和自然山水,建立了万山国家矿山公园。
(3)简述万山区成功转型对区域发展的意义。(6分)
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总计48分)
1—5BCADC 6—10CCCAB 11—15ADBDA 16C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
17.(1)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使气温升高。(4分)
(2)有利影响: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如高纬度地区。(4分)
不利影响:使蒸发增加而加重干旱缺水程度;使农业减产,如低纬度地区。
(3)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或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或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或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8分)
(4)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阴晴、冷暖、雨雪等大气状况,有时变化剧烈;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大气的平均状况,变化缓慢。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在局部地区或一定的时间里,气温可能会出现下降。(3分)
18.(15分)
(1)太行山是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3分)
(2)甲河段为地上河,含沙量大,流速慢,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有凌汛。(6分)
(3)水土流失原因:自然原因:地势起伏较大(坡度大);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地震引起的滑塌和崩塌。人为原因: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过度放牧。(合理即可)(6分)
(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4分)
19.(14分)
(1)发展历史悠久;朱砂资源丰富,原料充足;地处重要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产业链完整,产业规模较大;国家政策扶持;技术支持(任答5点5分)
(2)破坏地表植被,引发水土流失;对河流等造成污染;破坏地表结构,引发地质灾害(3分)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文化交流与传承;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任答6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