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A
阿拉善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第I卷的选择题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2、第II卷的主观题答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上,否则不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由于现代工业和科技文明的发展,地球上野生动植物们赖以生存的荒野所剩无几,在我国最著名的一处当属位于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
3亿年前,可可西里所在的地区还是一片海洋。之后的板块运动将海洋关闭,将众多地体拼贴成陆地。约6 500 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飞速相撞,青藏高原开始剧烈抬升。 熔岩从地底喷涌而出,形成大量火山遗迹。地下水也被加热,在海拔5000米处,造就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温泉群。与此同时,平均海拔为5600~5700米的唐古拉山脉隆升于南侧;拥有多座6000米级山峰的昆仑山脉东段崛起于北侧;可可西里山、风火山、乌兰乌拉山横亘于中央。这些大山自西向东平行延伸,山与山之间是宽阔的沉积盆地,峰岭纵横,盆地相间。一片极为广袤的荒野—可可西里,诞生了。
可可西里横跨青海、西藏、新疆,总面积约 25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为5000 米,是青藏高原海拔颇高的地区。高海拔造就了一个寒冷的世界,可可西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零下 10 摄氏度和零下 4.1摄氏度之间,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6.2摄氏度。寒冷的气候条件让可可西里成了一个天然的冰冻场,永久冻土覆盖了 90%以上的土地,冻土层厚为80~120米。海拔超过5500米的高山之上,则形成了巨大的冰川。高山上的冰雪融水不断向可可西里盆地内流淌,盆地内地势平缓、排水不畅,加之永久冻土阻止流水渗入地下,于是积水成湖。可可西里地区湖泊分布极为密集。这些湖泊大小各异,湖岸或笔直或曲折,加之湖水的深度和矿化度各不相同,使得湖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浅蓝色、蓝绿色、靛青色等。湖泊之外更多的地方,则是沼泽湿地。即便有现代交通工具,进入可可西里也并非易事。从这里发源的河流,多数是以湖泊为中心的内流水系。只有少数水系流出可可西里区域,或是穿越昆仑山,流向北方干旱的柴达木盆地;或是汇入长江、黄河,成为这些超级大河的源头。这些河流往往水量较小、侵蚀力有限,不像青藏高原边缘的河流,可以切割出海拔较低的河谷。可可西里地区没有被河流大规模侵蚀,它地势起伏平缓,相对海拔只有300~600米,是“世界屋脊”上保存最完整的高原平台。现在,舞台已经准备就绪,谁将成为这里真正的主人
垫状植物率先登场,它们是高原生命的先锋。其中簇生柔子草的长相最为喜人。一经生根发芽,便会蔓延成一个巨大的圆形,直径可达2米。每年的6月,大地还满是荒芜;7月,几乎是一夜之间,无敌花花草草突然从地下冒出,竞相绽放;8月,植物的种子便已成熟脱落,在可可西里的蓝天下随风飘荡。这期间,即便冰雪突降,许多植物依然会顽强地开花结果。
植物的繁茂使得可可西里生机勃勃,但真正的主角属于动物们。身材娇小、体长只有 10 多厘米的鼠兔最喜欢可可西里的高原草甸。尤其在草皮开裂呈块状的地方,它们可以轻易挖掘出复杂的洞穴,以躲避天敌,可谓“狡兔三窟”。“富足”的生活则让它们大量繁衍。
另一种常见的穴居动物—喜马拉雅旱獭,尤以肥胖浑圆著称。它们以洞穴周围 500 米范围内的嫩草为食,机警敏觉,常直立眺望,一有危险即钻入洞中。小型鸣禽角百灵,体长只有15 厘米左右,喜欢将巢穴建在地面上。它们几乎不做长距离飞行,而是在地面捡拾草籽、捕捉昆虫。体形与之相当,同样以草籽昆虫为食物的白腰雪雀,喜欢小群聚集于鼠兔群集处,随时准备利用废弃的鼠洞以作巢穴栖息。而大型涉禽黑颈鹤,则从远方迁徙而来,在可可西里的浅水中啄食植物及鱼类。黑颈鹤通体黑白相间,头顶为暗红色,形态极为优雅,是可可西里最为旖旎的一道风景。更大型的动物则是有蹄类。青藏高原上的特有物种白唇鹿,体形巨大而强壮,鹿角长达1米,并在顶部有多处开叉。
最耀眼的明星当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如今,在可可西里地区生活的藏羚羊的数量已经恢复到6万只。成年雄性藏羚羊有黝黑的面部,角的长度可达60~70厘米,乌黑发亮,从头顶几乎垂直向上,在雪山下、余晖中都极为突出。人们将其称为“雪域精灵”,可谓实至名归。为了“爱情”,雄性藏羚羊间常发生激烈打斗,但是即便击败对手,也不代表可以就此获得雌性的欢心,它仍需要用实力完成追逐,直至成功。收获爱情结晶的雌性,将很快与雄性分离,开启中国最后的有蹄类动物大迁徙。它们穿越山谷,跨越人类的铁路线,最终到达梦幻般的卓乃湖。成千上万的雌性藏羚羊聚集于此诞下小羊之后,再带领小羊返回冬季栖息地。之后,一个新的轮回又将开始。
捕食者的队伍也壮大起来。猎隼、大驚等大型猛禽从空中飞临。以大方脸著称的藏狐和形似家猫的兔狲,从地面出击。鼠兔、高原兔、旱獭、角百灵等小型动物,纷纷成为它们的盘中美食。体形更大的猞猁,还会瞄准岩羊和藏羚羊的幼崽。狼则是可可西里的“终极猎手”。它们利用强大的群体配合围捕一切猎物,捕获成年的藏野驴也不在话下。棕熊虽然体形更大,却没有狼敏捷,也缺乏群体的配合。从植物根茎到鼠兔、旱獭等小型动物,才是棕熊的主要食物。从鼠兔、高原兔、角百灵等小型动物,到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等有蹄类动物,再到猎隼、猞猁、狼等猎食者,动物显然已经成为这片荒野的主人。这便是可可西里,中国最伟大的荒野。而我们要做的是,让荒野永远归荒野!
(摘编自《可可西里:中国最大的荒野》)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拼贴”指板块运动将众多地体组合在一起,使海洋变成陆地。
“内流水系”指没有流出可可西里区域的河流。
C.“'富足’的生活”指鼠兔可以轻易挖掘复杂洞穴以躲避天敌。
D.“永远归荒野”是希望这里永远不要受到人类文明的破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可西里所在的地区从海洋变成陆地历经了3亿年的时间,冰川融水和永久冻土使之形成众多湖泊沼泽。
B.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上自西向东平行延伸的群山之间,是地势起伏平缓、海拔只有 300~600米的高原平台。
C.可可西里的许多植物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它们几乎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就完成发芽、成长、开花、结籽的全过程。
D.可可西里的禽类动物有鸣禽、涉禽、猛禽等,如角百灵、黑颈鹤、猎隼等,它们主要食用草籽、昆虫和鱼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创造了现代工业和科技文明,而野生动植物们赖以生存的大部分荒野却因此遭到破坏。
B.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存数量达到6万只,表明我国对它的保护成绩斐然。
C.可可西里猎食者的队伍也很壮大,其中狼利用群体优势成为可可西里的“终极猎手”。
D.可可西里面积宽广,有繁茂的植被和各种野生的飞禽走兽,堪称中国现存最伟大的荒野。
4.可可西里的生物链是如何形成的 请根据材料加以概括。(4分)
5.可可西里是中国最大的荒野,哪些因素使得它保存完好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镖头杨三
聂鑫森
杨三的名气很大。杨三的镖局名叫吉成镖局。他从十八岁开始当镖头,到不惑之年,还没有过“失镖”的记录。
这一年年景不大好,秋收后,湘潭城里的粮价不但没有落下去,反而上涨了,而且涨价的大米还供不应求。这天他正跟一个老者下棋,突然城中最大的茂丰粮行老板朱启人找他走一趟镖,运一批粮食去贵州。
茂丰粮行此次出行的有二十多辆马车,装运着几万斤上等白米。粮行随行的只有一个账房和一个伙计。朱启人说:“粮队所经的地方民风强悍……”杨三说:“如若失镖,我杨三赔偿。”朱启人说:“这就好,这就好!”
第二天一早出发时,杨三骑马在前面开路,挎一口单刀。在风扬起的尘雾中,镖旗在第一辆马车上自矜而立。一路无事,渐渐地进入湘西。
这一天傍晚,他们在一家车马大店安歇下来。阳光金红金红的。远处,青山如黛。
天色暗了下来,他点燃桌上的桐油灯,摆开棋盘,忽听见隔壁房里有棋子落桌的脆响,寂寞感油然而生。要是有个人下下棋,多好,他忍不住走出门,来到隔壁房间的门前。房门敞开着,果然是一个穿长衫的很文弱的中年人在自己跟自己下棋,神情十分专注。杨三咳了一声,那人抬起头来,问:“先生找人?”杨三在光影中看到的是一张白净的脸,双目有神,便说:“冒昧冒昧,我就住在隔壁,听见有棋子的声音,便过来看看。”
“先生定是好棋之人,旅途相逢,何不来一局?”
杨三飞快地扫了一眼房间,说:“正好来请教。我叫杨三,是湘潭吉成镖局的,押镖路过这里。”那人说:“镖局?啊,我听说过,我是个教书匠,叫沙风里,回贵州老家去的。长夜漫漫,在这里摆棋消磨时间哩。”
于是,他们坐下来,一边聊天一边下棋。
“沙先生回老家省亲?”
“是的。今年家乡年景很坏。很多田地因久旱无雨,颗粒不收,而粮价飞涨,老百姓叫苦连天,有些地方竟出现食人肉的惨景。”
“老百姓怎么活啊!”杨三叹息道。
沙风里说:“政府虽有赈灾粮,贪官层层克扣,老百姓只有望天叫冤。”
杨三说:“老百姓走投无路,往往冒险!”
沙风里说:“先生所押何镖?”
“大米。”
“这大米老百姓如何买得起,简直是粒粒珠玑,享用的只是富豪阔佬,唉。”
一直聊到鸡叫三遍,杨三才恋恋不舍揖别回房。
第二天出发时,沙风里也雇了一匹马和一个马夫,和杨三并排而行。
粮行的账房曾暗地里告诫杨三,别让生人同行,以免出事。杨三一笑曰:“他一介书生,防他做什么?”
一连六七日,沙风里和杨三同吃同住,聊天,下棋,竟如兄弟一般。
车马队进入了贵州境内。沙风里明日将走另一条路,要与杨三分手了。夜里,沙风里用漂亮的行书写下一首七绝赠予杨三:“横刀江海世人知,几日纹枰并酒厄,最忆镖师情言重,可怜野老倒悬时。”
这一夜,他们一直聊到东方破晓,然后沙风里拱手揖别杨三,跨马飘然而去。杨三望着渐小渐杳的影子,很是惆怅。
一进入贵州境内,到处凄凄惨惨,村墟不见炊烟,路边横着饿殍,逃荒的人一拨一拨在眼前经过。
这天午后,行至一个荒僻处,忽然尘土飞扬,从一个山谷中窜出一彪人马。领头的是个连鬓胡大汉,双手握一把单刀,他高喊道:“杨镖头,请留下粮车!”
杨三说:“朋友,我也是受人之托,护镖为生,请借一条路,以后再重重致谢。”
连鬓胡说:“我们之所以劫粮,实不为已,请留下粮车,可以活一方百姓的性命。”
杨三说:“如果是我的粮食,你尽管取去。只是镖行有规矩,主动丢镖,罪同叛逆,杨三不愿坏一世英名。”
连鬓胡说:“杨镖头,那就失敬了。”说毕,舞着单刀劈了过来,杨三用单刀撩开。三五回合后,又有几人围将上来,或枪或锤或剑,真正是蹄声如鼓,寒光如瀑。这几个人一边围着杨三,一边策马往后退;杨三既无法脱身,又不忍用绝招伤他人性命,故一时难以取胜。
在一个山的拐弯处,突然听见有人高喊:“众弟兄且停手。”随着喊声,一马飞来,跨在马上的竟是沙风里!他依旧是长衫,布鞋,两手空空。
杨三一愣,突然愤怒起来:“想不到是你,你原来是绿林中人!”
沙风里笑着说:“不,我以前真是个教书匠。”
“你跟着我,就是为了这些粮食?”
“正是。杨先生,这一方百姓已饿死不少了,就等它救命。”
杨三冷笑一声:“我不相信!你们得了粮食,又去卖高价!我不相信!再说我从未失过镖,岂能毁声誉于一旦?”
沙风里正色道:“你若让出粮车,可救百姓于不死,是大恩大德,怎么只想着自己的声誉?”
杨三握刀的手颤了一下。
“杨先生如果不相信我,我可以舍此性命,以彰心迹。”说完,从怀中抽出匕首。
“慢!”杨三大喊一声。
沙风里说:“杨先生留下粮车,如不好回去复命,请留下来,和我们一起救济百姓。”
“不。不是不敢,是不能。”
……
残阳如血。
吉成镖局归了朱启人,但他好些日子展不开眉头,常自语:“杨镖头这样好的武艺,怎么会‘失镖’呢?几万斤雪白雪白的大米啊!”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房里有棋子落桌的脆响”“房门敞开着”等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沙风里精于设计、善于谋划的形象特点。
B.“不是不敢,是不能”体现了杨三的矛盾心理,根据结尾推测,杨三最后还是把粮食留给了百姓。
C.小说运用第三人称讲述了杨三接镖、护镖、失镖的故事,并用沙风里这一形象反衬杨三的江湖侠义精神。
D.小说采用人物对话的形式,使叙事节奏紧凑,突出了人物的鲜明个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7.关于文中几处环境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风扬起的尘雾中,镖旗在第一辆马车上自矜而立。”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杨三护镖出行的壮观场面及其自信的性格。
B.“阳光灿烂。远处,青山如黛。”以比喻的修辞描写“阳光”“青山”,烘托杨三暂时放松的心情,为后文二人下棋营造氛围。
C.“一进入贵州境内,到处凄凄惨惨,村墟不见炊烟,路边横着饿殍……”写出了贵州灾民的惨状,与上文沙风里所谈家乡年景的情节相呼应。
D.“残阳如血。”表面上写了夕阳西下,映衬出的晚霞犹如血色鲜红,实际上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性。
8.“伏笔”是小说重要的技巧之一。本篇小说中,杨三“失镖”,多处设有伏笔,试找出其中三处加以分析。(6分)
聂鑫森的小说通过描写凡人琐事来体现出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赵公,官宫詹,致仕归。有少年伺门下,求司笔札,自言陆押官,不索佣值。公留之,慧过凡仆,赵益优宠之。
诸僚仆见其得主人青目,戏索作筵。押官许之,会别业主计者约三十余人,众悉告之。众赴临街店。酒甫行,有按壶起者曰:“诸君姑勿酌,请问今日谁作东道主?宜先出资为质,不然:一举数千,哄然都散,尚何取偿也?”众目押官。把官笑曰:“我固有钱。”向盆中捻湿面如拳,碎掐置几上,随掷遂化为鼠窜动满案押官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顷刻鼠尽,碎金满前。众异之,乃共恣饮。既毕,会①直三两余,众秤金,适符其数。众索一枚怀归,白其异于主人。主人命取金,搜之已亡。反质肆主,则偿资悉化蒺藜。众复责偿。押官曰:“某村麦穰②中,再一簸扬,可得麦二石,足偿酒价。”至某村,则净麦数斛,已堆场中矣。
一日,赵赴友筵,堂中有盆兰甚茂,爱之。归犹赞叹之。押官曰:“诚爱此兰,无难致者。”凌晨至斋,忽闻异香蓬勃,则有兰花一盆,箭叶多寡,宛如所见。因疑其窃,审之。押官曰:“臣家所蓄,不下千百,何须窃焉?”赵不信。适某友至,见兰惊日:“何酷肖寒家物!”赵曰:“余适购之,亦不识所自来。但君出门时,见兰花尚在否?”某曰:“我实不曾至斋,有无固不可知。”押官曰:“此无难辨:公家盆破有补缀处,此盆无也。”验之始信。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今屈玉趾,乘月往观。”
[注]①会:付钱;②穰:稻、麦等的秆。
10.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随掷遂化为鼠/窜动满案/押官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
B.随掷遂化/为鼠窜动满案/押官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
C.随掷遂化为鼠/窜动满案/押官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
D.随掷遂化/为鼠窜动满案/押官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致仕”意为交还官职,即辞官退休,意思相近的词有“休致”“致政”“乞骸骨”等。
B.文中的“我固有钱”与《促织》“少年固强之”两句中的“固”意思不一致。
C.文中的“东道主”和《烛之武退秦师》中“以为东道主”中的“东道主”意思不一致。
D.文中的“爱”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中的“爱”意思一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文本一开头介绍陆押官初到,恳求赵公收留他掌管文书,但是却说情愿不要工钱,已经显示出他的不同寻常。
B.赵公对陆押官十分优宠,引起众奴仆嫉妒,他们让陆押官请客,故意请来赵公田庄里的管家三十多人刁难他。
C.文中陆押官能从面团变的鼠腹中取金,所取之金化为蒺藜。又以麦秆堆中扬出的净麦抵酒钱,情节曲折奇异。
D.友人无法辨别眼前的兰花是否属于自家,陆押官指出友人家兰花盆有修补之处而这盆没有,检查后果然如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众索一枚怀归,白其异于主人。主人命取金,搜之已亡。
适某友至,见兰惊曰:“何酷肖寒家物!”
14.赵公为什么怀疑陆押官偷窃兰花?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兰竹画
刘溥
湘江雨晴白云湿,湘妃①愁抱香兰泣。
望望夫君去不还,佩珠落尽无人拾。
碧天秋冷明月多,千里洞庭横白波。
请君莫唱《竹枝》②曲,水远山长其奈何。
【注】①湘妃:传说中舜的二妃,即娥皇、女英。舜晚年巡察南方时突然病故,娥皇和女英闻讯前往,一路失声痛哭,她们的眼泪洒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丽的斑纹,世人称之为“斑竹”。②《竹枝》是巴蜀民歌,多表达怨苦之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由题目“兰竹画”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的主体部分是兰和竹。
B.诗的前四句用“湘妃”代竹,用拟人的手法,高度赞美了竹子坚贞不屈的气节。
C.五、六句中“秋冷”点明这幅画表现的季节,“千里”则写出画面给人以开阔之感。
D.七、八句使用祈使句,劝说朋友不要唱《竹枝》曲,水远山长会让内心的怨苦加深。
16.古人说:“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请结合内容分析这首写画诗是如何巧妙呈现图画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
17.(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阐述自己的志向时自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2)在杜甫的《登岳阳楼》中,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人事匆匆,由纯自然的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19题。
记得我小时候,总爱看父亲写信。他一般一个月给爷爷写一封家信。他每次写信都“正襟危坐”,写了一张又一张,他用蘸水笔写信时 的画面还时常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谁料想,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汉字书写困境已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面对这种写字窘境,有识之士纷纷开出“药方”,如从国家层面设立“汉字节”,建立汉字文化教育基地,重视汉字和汉字文化。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写方块汉字的习惯和对汉字母语的认同与亲和力,使汉字教学能够从传统文化层面进行。同时,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全民普及汉字文化等。
因为汉字不仅是表情达意的交流工具,还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书写汉字可以培养对中华文化的普遍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因为每一个中国字都是中国文化史,都是汉民族的全息系统。提笔忘字是书写能力的退化,会造成文化断层,降低民族文化自豪感、使命感,这真不是 。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根,汉字是艺术的文字,每个字都像一座山,当中有着丰富的蕴含。写好汉字不但能很好地传承民族文化,还能让自身变得更加有修养,所谓 。因此,写好汉字绝不是一件可有可无之事。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B.当代青年应该牢记习总书记“奋斗的青春是最美的青春”的寄语。
C.遇到困难的事情就推给别人,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
D.从此以后,鲁迅的书桌上就多了一个小小的“早”字。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
人们得了感冒后,会出现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发热恶寒等,其中尤以咳嗽最为常见,且相当坚固。即便是普通感冒,一般七到十天,① ,但咳嗽症状却停不下来。这种情况一般是 ② :首先,感冒后上呼吸道发炎,气道分泌物就会变多,咳嗽能将这些分泌物以痰液形式排出去,防止呼吸道被堵住。所以机体为了促进排痰, ③ 。其次,呼吸道损伤。目前普遍认为,呼吸道损伤是由气道炎症引起,炎症因子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最重要的机制之一……
中药对咳嗽的治疗具有多靶点优势。中药的功效是古人通过实践并且记载传承下来的。每样中药材都有自己的功效,如半夏燥湿化痰,柴胡疏肝解郁、退热补阳,桑白皮止咳平喘、利水消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炙甘草润肺止咳、健脾益气,苦杏仁镇咳平喘,生姜温中止呕、温肺止咳,桔梗宣肺利咽、镇咳排痰,人参大补元气、健脾益肺,让肺部热毒通过排便排出体外。多种中药材合理配伍就可以起到一个治病的效果。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个字。(6分)
21.中医是对症用药,辨症施治,千年时间,积累了不少安全、方便、效用显著的名方。小柴胡汤是治感冒的常用药剂,出自《伤寒论》,其主要成分有: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等。请结合材料,简述小柴胡汤主要适用于哪些症状。(4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对几位学生的评价。孔子说:颜回仁慈,但有时仁慈过分,以致会一味迁就他人,这样反而会害了别人;子贡口才很好,却不懂语言的局限,不懂沉默的力量;子路英勇过人,敢作敢为,但有时不懂得谦冲退让,这样难免会意气用事;子张庄重严谨,但有时过分,以致清不容物,让人见而生畏,敬而远之。
如此看来,一个人有某方面优点的同时,也往往有相应的缺点。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2-2023-2高一语文答案
1.C(“指鼠兔可以轻易挖掘复杂洞穴以躲避天敌”错误,““富足’的生活”也包括上文所说的植物繁茂。)
2.C(A项,“历经了3亿年的时间”错误,原文说“3亿年前,可可西里所在的地区还是一片海洋。之后的板块运动将海洋关闭,将众多地体拼贴成陆地”,并非经历 3亿年该地区才从海洋变成陆地。B项,“可可西里位于……群山之间”错误,根据原文,可可西西包括这些山脉在内,而群山之间是沉积盆地;“海拔只有 300~600米”错误,是“相对海拔”。D项,“主要食用草籽、昆虫和鱼类”错误。“主要”一词,没有依据,大型猛禽捕食的是小动物。)
3.B(“现存数量达到6万只”错误,原文有“在可可西里地区生活的藏羚羊的数量已经恢复到6万只”。这只是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数量,其他地区可能还有。)
4、①可可西里的植物抗寒能力强且生长周期短,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也能繁茂生长。②植物的繁茂,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使其能够大量繁衍。③大量繁衍的食草动物,又为捕食者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物质保障,从而形成了一个自足的生物链。(每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5.①海拔高,天气寒冷。年平均气温低,形成了天然的冰冻场,不适宜人类耕种。②湖泊沼泽众多。冰川融水形成多数内流水系;地势平缓,流水难以渗入土地,造就了众多的湖泊沼泽湿地,使得人类难以进入。③内流水系的流水量小、侵蚀力有限,地势起伏平缓,形成了最完整的高原平台。(每点2分,答出两点,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6.C 。“并用沙风里这一形象反衬杨三的江湖侠义精神”中“反衬”分析错误。文中的沙风里是一个具有民族大义的侠义之士。根据结尾的提示,可知镖头杨三最终放弃护镖,救民于水火,他也是一个侠义之士。所以应该是正衬。
7.D。 D.“实际上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性”分析错误。这一段环境描写是为了突出故事的悲壮,而不是悲凉。同时,小说的结局并不是悲剧,“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性”于文无据。
8.①朱启人开始时提醒杨三粮队所经地区民风强悍,让杨三注意;杨三保证如若失镖,一定赔偿。为后文劫镖和镖局归了朱启人等情节埋下伏笔。
②沙风里告诉杨三其家乡年景很坏,老百姓无粮可吃甚至食人。杨三说“老百姓走投无路,往往冒险!”为下文一彪人马劫粮埋下伏笔。
③粮行的账房曾暗地里告诫杨三,别让沙风里同行,以免出事;杨三认为沙风里只是一个文弱书生,不需防备。为后文沙风里带头劫镖埋下伏笔。
9.①杨三一生看重自己的声誉,遵守镖局的规矩,但最后在镖头声誉和百姓活命之间做出了抉择,为了解救百姓,献粮于民,体现了他的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②通过沙风里赠给镖头杨三的七言绝句以及他劝说杨三留下粮食等情节,可以看出沙风里心系家园、忧民于水火之中,有着解民于倒悬的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③作者通过叙述杨三护镖、沙风里夺镖的生活小事,塑造了镖头杨三以及沙风里这样具有侠肝义胆的平凡人物,表达了对处在饥荒困境中百姓的悲悯之情,通过平凡人物的行为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10.A 句意:(小面团)随扔随变成了老鼠,满桌子乱窜。陆押官随便捉住一只老鼠,用手一裂,哧地一声肚子破了,取出一小块银子;再捉一只,又取出块银子。“随掷遂化为鼠”中,“鼠”作“化”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
“任捉一头”“裂之”为连动句,动作之间联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11D. B.前“固”:本来。句意:我本来就有钱。后“固”:执意,坚决地。句意:少年执意要斗(蟋蟀)。C.前“东道主”:泛称接待或宴请宾客的主人。句意:请问今天谁是宴请宾客的主人?后“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句意: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D.“意思一致”错误。前“爱”:喜欢,喜爱。句意:喜欢它。后“爱”:吝啬。句意:百姓都认为大王您吝啬。两字意思不一致。
12.B B.“故意请来”错误。原文说“会别业主计者约三十余人”,意思是恰巧赵公田庄里的管家们聚集了三十多人,所以这些人不是他们“故意请来”的,而是“恰巧”来的。故选B。
13.(1)有个人要了一枚碎银揣在怀里回去,跟主人禀报这件奇异的事。主人听了命他拿出银子来看看,他忙往怀里一摸,银子却没有了。(2)正好那个朋友来了,见了兰花惊异地说:“怎么这么像我家的那一盆!”
(1)“索”,索要,要;“白”,禀报;“白其异于主人”,状语后置句;“亡”,通“无”,没有。
(2)“适”,正好,恰巧;“何”,怎么;“酷肖”,很像,非常相似。
14.(1)陆押官承诺过如果赵公真的喜欢那盆兰花,不难弄来。
(2)兰花箭叶的多少跟在朋友家看到的那盆完全一样。(由原文“押官曰:‘诚爱此兰,无难致者’”可知,陆押官曾经承诺如果赵公真的喜欢那盆兰花,不难弄来。由原文“箭叶多寡,宛如所见”可知,箭叶的多少跟在朋友家看到的那盆完全一样。)
参考译文:
赵公,曾在太子宫中做过詹事官,年老后退休还乡。有个少年人来到赵公门口,恳求赵公收留他掌管文书,少年人自称叫陆押官,还说情愿不要工钱,赵公便留下了他。陆押官非常聪明,胜过其他仆人。赵公更加宠爱他。
其他仆人见他得到主人的青睐,便闹着要他请客。陆押官答应了,恰巧赵公田庄里的管家们聚集了约三十多人。大家便把这些人都告诉了他。众人前往临街一家酒店。刚要开始喝,有个人一把按住酒壶,站起身说:“大家先不要喝。请问今天谁是东道主?应当先拿出钱抵押在这里。不然,最后一下子花掉上千钱,大家一哄而散,跟谁要钱去?”大家听了,一齐看陆押官。陆押官笑着说:“我本来就有钱!”说着起身向面盆中抓了一块拳头大小的面团,又一点一点掐下来扔到桌子上;小面团随扔随变成了老鼠,满桌子乱窜。陆押官随便捉住一只老鼠,用手一裂,哧地一声肚子破了,取出一小块银子;再捉一只,又取出块银子。顷刻之间,老鼠都捉完了,碎银摆满了桌面。众人见了,大感惊异。于是一起痛饮。喝完洒,算了算帐,花了三两多银子。大家再称称桌上的碎银,刚好符合这个数目。有个人要了一枚碎银揣在怀里回去,跟主人禀报这件奇异的事。主人听了命他拿出银子来看看,他忙往怀里一摸,银子却没有了。于是他又回酒店去告诉店主,店主一看,那些碎银都变成了蒺藜。大家又要他还酒店钱,陆押官说:“某处田庄有个麦穰垛,再去扬扬场,可得两石小麦,足以偿还酒钱了!”一到场中,只见几斛收拾干净的小麦已堆在那里了。
一天,赵公去一个朋友那里赴酒宴。朋友家堂屋中有盆兰花,开得十分茂盛。赵公见了非常喜欢,回来后还在赞叹不已。陆押官说:“大人如真喜欢这盆兰花,也不难弄来。”第二天凌晨,赵公到书房中去,忽闻异香扑鼻,一盆兰花赫然入目。箭叶的多少跟在朋友家看到的那盆完全一样。赵公怀疑是陆押官偷来的,便询问他。陆押官说:“我家里养的花,有成百上千盆,何须偷呢?”赵公不信。正好那个朋友来了,见了兰花惊异地说:“怎么这么像我家的那一盆!”赵公说:“我刚买了来,也不知这盆花出自哪里。只是你出门的时候,见你的那盆兰花还在吗?”朋友说:“我来时没去书房,那盆花还在没在,实在不知。”陆押官说:“这很好分辨:您家的那盆兰花,盆子破了,有修补的地方;这盆却没有。”大家一检查,果然不错。到了夜晚,陆押官告诉主人说:“刚才我说我家有很多花卉,现在请您前去,乘月观赏。”
15.B (B.“高度赞美了竹子坚贞不屈的气节”错误。此处应是表达了怨苦之情。)
16.①借助典故,合理想象。诗人将竹子和香兰的图画想象成湘妃抱着香兰哭泣,佩戴的珍珠落尽没有人拾,画面感极强。②化静为动,画面生动。画面中的兰和竹是静态的图画,“抱”“泣”“望望”等动词的使用让画面富有动态感。③巧用意象,色彩鲜明。“白云”“碧天”“白波”等意象组成画面,色彩感强。
17.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归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 酒旗斜矗
【答案】1.①一丝不苟 ②危言耸听 ③字如其人(其余成语意思相近也可)
19. A.材料中的“药方”在语境中有特殊含义,指对策。A.表示特殊含义。B.表示引用。C.表示反语。D.表示强调。
20.①其他感冒症状会慢慢消失 ②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 ③可能会出现咳嗽不止的情况(每处2分,符合语境的语句均可)
21.①发热 ②咳嗽 ③多痰 ④心烦喜呕 ⑤不思饮食(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22.人们得了感冒后,会出现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发热悲寒等症状,其中咳嗽最为常见,且相当顽固。(原句有三处语病:①成分残缺,可在“发热恶寒等”后面加宾语“症状”。②成分赘余“尤以”和“最”重复,可删掉“尤以”。③搭配不当,“坚固”可改为“顽固”。每改对一处得1分,其他改法酌情给分)
23.【写作提示】
所供材料揭示了一个人优缺点共存并且优缺点有关联的现象,启发学生思考人该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他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材料所提及的现象为人所熟知,所传达的意思理解把握没有难度。题目指出了“启示意义”,学生不能止步于材料所提及的话题或观点,应该有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立意方向有:①不沾沾自喜于自己的长处,更要小心自己的短处;②善待他人要从宽容他人做起;③以平常心面对自己,戒骄戒妄:④不苛求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学会扬长避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