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选项,1—10小题每小题2分,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
1.下列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大多数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B.只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则是RNA
D.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下表是鸡的红细胞、胰岛细胞和输卵管细胞内所含有的核基因及这些基因表达的情况(“+”表示该基因能表达,“-”表示该基因未表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珠蛋白基因 胰岛素基因 卵清蛋白基因 ATP合成酶基因
红细胞 + - - +
胰岛细胞 - ① - +
输卵管细胞 - - ② ③
A.①②③均表示“+”
B.三种细胞中mRNA和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
C.三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核基因种类不完全相同
D.此表说明在特定的细胞中,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进而产生特异性的表达产物
3.染色质(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区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B.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DNA片段不一定是基因
C.等位基因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D.萨顿通过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聚合酶的作用是解开DNA双链
B.子链延伸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3'端
C.DNA复制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DNA复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5.“DNA指纹技术”指用合适的酶将待测的样品DNA切成片段,然后用电泳的方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形成DNA指纹图。“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
A.稳定性 B.多样性 C.特异性 D.可变性
6.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类白化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
B.男性吸烟者的精子活力下降,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
C.基因与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
D.亲代和子代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7.武昌鱼(2n=48)与长江白鱼(2n=48)经人工杂交可得到具有生殖能力的子代。显微观察子代精巢中的细胞,一般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含有24条染色体的细胞 B.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细胞
C.含有48个四分体的细胞 D.染色体移到两极的细胞
8.在完全显性条件下,具有独立遗传的三对相对性状,基因型AaBbcc与aaBbCC的两亲本进行杂交,子代中表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 )
A.5/8 B.3/8 C.3/4 D.1/2
9.水稻的多粒和少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多粒植株甲和少粒植株乙,为了判断多粒和少粒的显隐性关系,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让甲与乙杂交;方案二:让甲和乙分别自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方案一的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出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B.若方案一的子代出现两种性状,则让子代两种个体继续杂交可判断性状显隐性
C.若方案二的子代有一方发生性状分离,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D.若方案二的子代均未发生性状分离,则让二者子代进行杂交可判断性状显隐性
1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变
B.基因重组可以实现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
C.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11.柳穿鱼是一种园林花卉,其花的形态结构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研究表明,两株花型分别为非对称型和对称型的柳穿鱼A、B体内Lcyc基因的序列相同,但其中一植株体内的Lcyc基因被高度甲基化(如图所示:Lcyc基因有多个碱基连接甲基基团),抑制了该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花型产生了影响。由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题可知,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其基因表达和表型也可发生变化
B.Lcyc基因高度甲基化后其表达被抑制的原因可能是DNA聚合酶不能与该基因站合
C.若将A、B两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的花型与植株A相似,则说明植株B体内的Lcyc基因被高度甲基化了
D.将A、B两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自交,F2中会出现与植株B的花型相似的植株
12.孟德尔在对两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直接说明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为1∶1∶1∶1∶2∶2∶2∶2∶4
B.F2的表型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C.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YR∶Yr∶yR∶yr=1∶1∶1∶1
D.F1测交后代表型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13.右图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模式图,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如果细胞Ⅱ的基因型为abc,那么细胞Ⅰ的基因数为( )
A.Aabbcc B.ABC C.AaBbCc D.AABBCC
14.某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如下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结构或物质。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物质Ⅱ上也具有基因,此处的基因传递遵循孟德尔定律
B.用某药物抑制②过程,该细胞的有氧呼吸可能受影响
C.图中③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由左向右移动
D.图中③和⑥过程中所用密码子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15.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蝇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
B.色盲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其父亲
C.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D.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含W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
16.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过程和翻译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B.一般情况下,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C.一个密码子一定对应一个反密码子,也一定对应一个氨基酸
D.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17.下列与遗传学概念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C.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D.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18.下图表示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实验1搅拌不充分,沉淀物的放射性会增强
B.实验1中检测子代噬菌体会出现一定量放射性
C.若实验2保温时间太长,上清液的放射性会增强
D.结合实验1和2的结果,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19.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
C.Ⅱ—6的基因型为aaXBY,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8
D.假如Ⅲ—10和ⅢI—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1/3
20.某果蝇精原细胞中8条染色体上的DNA已全部被14N标记,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基因A和a,现给此精原细胞提供含15N的原料让其连续进行两次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分裂过程中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发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四个子细胞中的核DNA均含15N,则每个子细胞均含8条染色体
B.若四个子细胞中有一半核DNA含14N,则每个子细胞均含4条染色体
C.若四个子细胞中均含4条染色体,则一定有一半子细胞含有a基因
D.若四个子细胞中均含8条染色体,则每个子细胞中均含2个A基因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50分)
21.(10分)下图甲为某动物细胞内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该动物的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称为________,该过程以________为原料。
(2)图甲中在⑥核糖体上合成②多肽链的过程称为遗传信息的翻译,参与该过程的RNA有________。RNA适于用作DNA的信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点)。
(3)由图乙可知,________交替连接构成了该DNA分子的基本骨架,④________表示核苷酸。
22.(10分)中国是世界上首个种植水稻的国家,也是首次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水稻育种专家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请结合下列中国水稻育种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1:1956年,我国育种专家利用自然矮秆突变体成功培育出抗倒伏籼稻“广场矮”品种,实现了我国水稻的首次大幅增产。
材料2;水稻的花非常小,且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袁隆平院士利用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生稻首次培育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稻,平均每年多解决6000万人粮食问题,实现了我国水稻第二次大幅增产。
材料3:20世纪90年代,育种工作者利用亲缘关系较远的籼稻和粳稻杂交培育出杂种优势更明显的超级籼粳稻,再增产20%以上。
材料4:搭载航天卫星培育的“五工稻1号”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透、香味浓郁、口感绵软,成为餐桌大米的首选。
(1)培育籼稻“广场矮”品种利用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填“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利用同一原理的还有上述材料________的育种过程,这一育种方法需要处理大量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中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生稻为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打开了突破口,这种水稻对培育杂交水稻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大大减轻了杂交操作的工作量。
(3)已知水稻是自花传粉植物,某水稻优势性状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两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为杂种优势衰退,若杂交种水稻(BbDd)自然状态传粉,则子代中杂种优势衰退率为________,故杂交稻需年年制种。
23.(10分)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学基本规律,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曾经明确表明不相信孟德尔的遗传理论,但是通过对果蝇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探究后,最终成了孟德尔理论的坚定支持者。请应用遗传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和果蝇作为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是因为二者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至少写出一点),果蝇可用于研究伴性遗传,而豌豆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孟德尔选用了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让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数量比接近9∶3∶3∶1。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出现上述实验结果,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条件一是黄色与绿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条件二是________________;条件三是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________________。
(3)摩尔根利用果蝇群体中出现的一只白眼雄性果蝇,设计了一系列杂交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亲本组合
F1表现型及比例
F2表现型及比例
①从实验一的结果分析,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但实验一F1中白眼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关联。
②摩尔根提出以下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且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摩尔根等人又通过测交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他们的设想。若用B、b分别表示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欲检测实验一中F1红眼雌果蝇眼色的基因组成,所选用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别是________。
24.不同人喝酒后的脸色表现有正常、红色和白色三种,受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的控制,其控制途径如图所示。酒量好的人可以将酒精及时代谢为乙酸,从而使脸色正常;若乙醛在细胞中积累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则易脸红;而乙醇在肝脏中不能及时代谢为乙醛的人,身体中的血液会向肝脏集中,导致脸部血液减少而呈现脸白。回答下列问题:
(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________。“红脸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ADH),不含乙醛脱氢酶(ALDH),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此时面部皮肤的散热将会增加。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性状,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就上述材料而言,酒量大小与性别有关吗?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正常人乙醛脱氢酶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C被A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连续复制3次后,可得到________个突变型乙醛脱氢酶基因,
(3)一对基因型不同的“红脸人”夫妇,生出一“千杯不醉”孩子,他们再生一个千杯不醉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若某人群中“红脸人”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比例相等,“白脸人”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比例也相等,则“红脸人”与“白脸人”婚配产生的后代中不产乙醇脱氢酶但产乙醛脱氢酶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__。
25.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动物某器官中细胞分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细胞分裂图,可判断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可用________染色;根据染色体行为等判断,细胞1为________(填细胞名称);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填“细胞1”、“细胞2”、“细胞3”)。
(3)细胞3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________,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若该细胞最终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B的异常精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口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
1—5:DCBAC;6—10:BCABC;11—15:BCDBB;16—20:CCBD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50分)
21.(1)(遗传信息的)转录;(4种)核糖核苷酸;
(2)mRNA、tRNA、rRNA;
RNA一般是单链且比DNA短,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RNA能储存遗传信息;RNA也是由基本单位—核苷酸连接而成,RNA也具备准确传递遗传信息的可能;在DNA与RNA的关系中,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至少写出一点)
(3)脱氧核糖和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糖);
22.(1)基因突变;4;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不易获得所需性状;
(2)(水稻的花是两性花,进行杂交时要对母本进行去雄,而水稻的花很多且比较小,人工去雄非常困难,)如果用雄性不育的水稻作母本,就可以省掉去雄的操作(无需进行去雄);(3)1/4;
23.(1)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繁殖周期相对较短;后代数量较多,便于统计分析;(至少写出一点)
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果蝇有性染色体故可用于研究伴性遗传,而豌豆没有性染色体;
(2)圆粒与皱粒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独立遗传(或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基因的)分离;XbY,白眼(雄果蝇);
24.(1)aaBB、aaBb;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无关,编码两种酶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不位于性染色体上;
(2)4;(3)1/4;1/64;
25.(1)细胞2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故该动物为雄性个体;
(2)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次级精母细胞;细胞2和3;
(3)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而发生交换;(基因型为AaBB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含有B基因的染色体在着丝粒分裂后没有正常分离,都进入到同一个精细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