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中国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枣庄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中国史)(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01 14:2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枣庄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中国史)
一、中国古代史
1.(2021·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从东汉起,“天府之国”就是成都平原的代名词,而把成都平原塑造成“天府之国”的第一推动力是-座古老的水利工程。这座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永济渠 D.京杭大运河
2.(2021·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A.王羲之《兰亭集序》 B.关汉卿《牡丹亭》
C.顾恺之《女史箴图》 D.曹雪芹《红楼梦》
3.(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9月26日至28日,山东曲阜迎来了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本届论坛在儒学圣地、孔子故里探讨文明交流与互鉴,更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照亮未来的历史意义。下列选项体现孔子思想的是( )
A.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4.(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2500年来,大运河生动记录了国脉的时代赓续,传承着民族的班璨文明。大运河开凿于春秋秋时期,完成于隋朝。关于隋朝大运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B.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C.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D.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五大水系
5.(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公益书屋是城市文明的一道充丽风景,丰厚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新华书店赠给公益书屋枣庄漫谷书屋的一批图书将要归类上架。下列涉及农业技术类的是( )
①《水经注》②《齐民要术》③《农政全书》④《天工开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的一部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该小说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这部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二、中国近代史
7.(2021·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1920年2月,王兰等三名裹着小脚的女子以旁听生身份进入北京大学学习,随后又有六名女生人学。女性能进入国立大学学习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8.(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协同作战,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下列史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②珍珠港事件
③九一八事变 ④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9.(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复习课上教师幻灯片呈现的内容,由此判断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 )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戊戌变法 变法图强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近代化的探索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三、中国现代史
10.(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成就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
C.港珠澳大桥开通 D.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车
11.(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选项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2.(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则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B.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C.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3.(2021·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他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把功勋写在了中国大地上,也写在了世界大地上。他就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
14.(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选项是前四集的片名,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出现在( )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15.(2021·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它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从此,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族自信。从此,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这一“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
16.(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重合时,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现阶段青年的奋斗目标是( )
A.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设经济特区,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C.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7.(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飞行并成功返回地面乘坐的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B.神舟五号飞船
C.神舟六号飞船 D.神舟七号飞船
18.(2021·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我国重要的外交成就是
美国工人赶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乔的笑”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参考答案:
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A正确;灵渠位于广西,B排除;永济渠和京杭大运河位于北方地区,主要是运输功能,CD排除。故选A。
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作品,因此B搭配错误,符合题意;王羲之的作品是《兰亭集序》,A不符合题意;顾恺之的作品是《女史箴图》,C不符合题意;曹雪芹的代表作是《红楼梦》,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A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的创始人。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主张为政以德,A项正确;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项;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隋朝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D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项表述正确,不符题意,排除。故选D项。
5.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朝时农学家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是总结性农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②③④符合题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地理性著作,①错误。C项正确;AB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C项。
6.D
【详解】据题干“其中的一部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和所学知识可知,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盛衰为背景,揭露封建社会后期的罪恶与矛盾,进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中外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D项正确;明代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排除A项;明代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排除B项;明代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反映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斩妖除魔的神话故事,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大学是否应该开放女禁,成为当时社会普遍将关注的问题。蔡元培、胡适等人都赞成大学开放女禁,很多女性也积极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男女同校的先例。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事件是新文化运动。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8.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的时间是在1942年1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在1941年12月,九一八事变 发生在1931的9月,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是在1945年9月,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结果是③②①④,B项正确;综上所述,ACD项排列顺序均不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据题干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倡导变法图强的戊戌变法,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以“ 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都是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而进行的近代化的探索,B项正确;民族危机的加剧是近代化的探索的背景,排除A项;仅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相关,排除C项;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本题是逆向型选择题,根据所学可知,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成就,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于1957年10月,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于1956年7月,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5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车,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据题干“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和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因此,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就是1978年之后的外交成就。“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因此,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D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1953年,排除A项;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排除B项;1972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据题干“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则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和所学知识可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价,属于历史结论,D项正确;而ABC项都是对历史事件描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对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巨大贡献,C正确;邓稼先和钱学森的主要成就是在军事领域,AB排除;屠呦呦的主要功绩是在医学上,D排除。故选C。
14.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伟大的转折,D项正确;A项是指鸦片战争,排除;B项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生涯,排除;C项是指新中国成立,排除。故选D项。
1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圆满召开。万隆会议上,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D正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及雅尔塔会议均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ABC排除。故选D。
16.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之际,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因此现阶段青年的奋斗目标是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项正确;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完成,排除A项;建设经济特区,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C项;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1953——1957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7.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杨利伟是中国首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B项正确;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没有载人,排除A项;CD项不是首次进入太空的载人飞船,排除。故选B项。
18.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71年,联合国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不得不准备承认我国,这是中国外交的巨大成就,故B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美国敌视我国,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1979年,材料说的是中国的外交成就,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