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中国现代史、史学热点)(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岳阳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中国现代史、史学热点)(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9 07:0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岳阳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中国现代史、史学热点)
一、史学热点
1.(2021·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标志日军在中国战场攻势结束的战役是
A.湘西会战
B.常德会战
C.长沙会战
D.长衡会战
2.(2022·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书院是古代进行教育、学术研究和书籍校勘的重要场所。北宋著名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湖南的是( )
①岳麓书院 ②应天书院 ③白鹿洞书院 ④石鼓书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022·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地洼学说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地震、水文,以及找油、煤、金属矿产等方面。这一学说的创立者是( )
A.陈国达 B.黄伯云 C.袁隆平 D.刘筠
4.(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举国欢庆,这是几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努力的结果。其中研究发明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新技术”的湖南科学家是( )
A.刘筠 B.陈国达 C.袁隆平 D.黄伯云
二、中国现代史
5.(2021·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得益于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2021·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了-批“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等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化表。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红船精神 B.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五四精神
C.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上甘岭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
7.(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是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0周年,60年来,雷锋精神影响了几代中国人。雷锋精神的核心是( )
A.实事求是 B.忧国忧民 C.无私奉献 D.执政为民
8.(2021·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为实现“禾下乘凉梦”在斗一生的“杂交水稻之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屠呦呦
9.(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为了实现“最高利益”,新中国当时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进行三大改造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召开中共“八大”
10.(2022·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中国成立以来,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的措施是( )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1.A
【分析】本题考查地方文史知识。
【详解】抗战时期发生在湖南的重大战役有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长衡战役、湘西会战。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日军在中国战场攻势的结束,中国抗日战争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方文史知识的准确识记。
2.C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位于湖南,C项正确;应天书院位于南京,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排除ABD项。故选C项。
3.A
【详解】地洼学说创立者是陈国达,A项正确;黄伯云是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的发明人,排除B项;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排除C项;刘筠致力于四大家鱼的繁殖生理学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黄伯云长期从事粉末冶金材料科学和工程研究,研制成功特种改性陶瓷和金属梯度复合材料,研究发明“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新技术”,为高性能飞机制动装备和航天火箭发动机提供关键材料,D项正确;刘筠为官清廉,是北宋文坛名人,排除A项;陈国达发现大陆地壳的新构造单元地洼区,活化构造学说和递进成矿理论的创立者,地洼学说之父,排除B项;袁隆平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并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是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而实施的土地政策。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A正确;1953—1956年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B错误;1958年我国进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C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与1978年,D错误。综上故选择A。
6.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抗美援朝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黄继光、邱少云都是抗美援朝时期牺牲在上甘岭战役的烈士,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上甘岭精神,故C正确;红船精神发生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故A错误;五四精神发生在五四运动之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发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故D错误。综上故选C。
7.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雷锋精神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由此可知C项无私奉献符合题意,C项正确;实事求是即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地认知和解决问题,忧国忧民是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与雷锋精神的内涵不一致,排除AB项;执政为民体现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不是执政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B正确;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故A错误;钱学森是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故C错误;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是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故D错误。综上故选B。
9.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53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可知,该时期我国为实现工业化,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A项正确;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2年下半年,三大改造在政治上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经济上促进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B项;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我们国家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跨越,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排除C项;中共“八大”于1956年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并没有解放农村的生产力,也没有调动生产积极性。③错误;根据所学,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①②④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