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中国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遂宁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中国史)(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9 07:0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遂宁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中国史)
一、中国古代史
1.(2022·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创立的诸多政治制度影响深远,其中作为中国历史上运行最久远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基层管理等都有极为重要作用的是( )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2022·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梦溪笔谈》记载了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技术,包括选泥、制料、刻字、烧制、排版、印刷等工艺流程,它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技术是( )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泥范铸造法 D.造纸术
3.(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宋朝诗人汪洙《神童诗》有云:“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该诗句反映了中国古代某种制度下人们对读书的重视。这一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丞相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4.(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李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以下四幅图片提炼主题,其答案最恰当的应该是(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雕塑 鲜卑族改用汉姓 唐代胡汉乐舞交织壁画 回族的形成
A.君权的强化 B.经济的活跃
C.文学的繁荣 D.民族的交融
二、中国近代史
5.(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正确构建思维导图,要求所列要素与史实相符。下列选项中数字与内容的对应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①邓世昌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③百团大战
B.①张自忠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百团大战
C.①邓世昌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淞沪会战
D.①张自忠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③淞沪会战
6.(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言:“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欲救此病……是在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抉择人间种种之思想……。这段话中“种种之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表现为(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7.(2022·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台儿庄战役,历时1个月,名震中外,在我国抗日战争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四川遂宁横山场人税梯青(川军孙震部124师师长)率部浴血奋战,迟滞日军,为这次战役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战役( )
A.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B.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D.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8.(2022·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与以下图片史料所反映历史事件关联度最紧密的文献是( )
1947年11月《东北日报》 土地改革深入开展 1947年 斗地主 分田地
A.《论持久战》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某班筹办一期“永远的怀念——走近毛主席”为主题的展板,所选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出席中共一大 ②发表《论持久战》 ③发动秋收起义 ④亲赴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10.(2021·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特殊环境的产物,它能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是
A.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发展才是硬道理 D.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1.(2022·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宝岛香港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雅克萨之战
12.(2022·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方针和策略。以下是小明整理的一篇学习笔记,表中划线部分应填入( )
会议名称 重要内容(部分)
八七会议 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士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______ 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十一届三中全会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中共三大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13.(2021·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下图所示关联信息判断,中间空白框内应填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4.(2022·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为救亡图存,中国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近代化探索。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B.戊戌变法是一场地主阶级挽救封建统治的改革运动
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主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15.(2021·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采用“关门打狗”战术,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A. B.
C. D.
16.(2021·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哪项内容直接相关
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17.(2021·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中国由此步入近代社会。这场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加强军队建设,巩固清朝统治 B.大力发展教育,更新传统文化
C.维护国家统一,保护传统经济 D.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三、中国现代史
18.(2021·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的同一年,时任遂宁市蓬溪县群利乡党委书记邓天元在九龙坡村与几名村干部达成一致意见:率先试点田边地角独立耕种,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做法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现状 B.增强了企业经营活力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
19.(2022·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同时,奠定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的根本政治制度也确立了,它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20.(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民主进步与法制完善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体现。为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各国在法律文献的制定上作出了不同的努力。对各国的“努力”,解读对应正确的是( )
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王权至上”的原则
B.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制定宪法——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C.1912年参议院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戊戌变法的重要成果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1.(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一度陷入困境的沱牌舍得集团于2016年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后克服了吃大锅饭、管理因人而异的做法,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在第十四届“世界品牌大会”上,沱牌、舍得双品牌再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该企业能重续辉煌与我党哪一决策密切相关( )
A.实行公私合营时的赎买政策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推动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 D.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参考答案:
1.C
【详解】秦朝推广郡县制,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C项正确;皇帝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不属于地方管理制度,排除A项;三公九卿制是秦朝中央官制,行省制是始于元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B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包括选泥、制料、刻字、烧制、排版、印刷等工艺流程,它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异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项正确;雕版印刷术,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排除A项;泥范铸造法与青铜器制造相关,排除C项;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据题干“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可知,材料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有关。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C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分封制在秦朝郡县制实行后被废除,排除A项;丞相制是中央官职,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项;内阁制在明朝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据所学可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说明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鲜卑族改用汉姓说明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唐代胡汉乐舞交织壁画反映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回族的形成是民族交融的结果。故四幅图片反映的都是民族融合,D项正确;符合题意;图片反映的是民族交融,与君权强化、经济活跃、文学繁荣无关,排除 AB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据题干思维导图结合所学可知,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故①是邓世昌;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被迫撤回天津,故②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故③是百团大战,A项正确;张自忠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与甲午中日战争无关,排除BD项;淞沪会战是正面战场的抗战,与八路军的敌后战场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
6.D
【详解】据题干“陈独秀在《敬告青年》”“……是在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抉择人间种种之思想……。”和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宣扬民主与科学,促进了思想的解放,D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的目标,排除B项;实业救国是张謇等实业家的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将领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歼灭日军一万多人,这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C项正确;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排除A项;1937年8月-11月的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排除B项;1937年9月,八路军在太原会战中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1947年,中共在解放区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按照农村人口平分土地。材料中的报纸刊有东北土地改革的信息,图片二中“耕者有其田”正是土地改革的宣传语,图片三反映土地改革的历史场景,可见,三幅图片均与土地改革相关,C项正确;《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排除A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表于1930年,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探寻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著作,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于1950年,主要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据所学可知,①出席中共一大在1921年;②发表《论持久战》在1938年;③发动秋收起义在1927年;④亲赴重庆谈判在1945年。时间先后顺序为:①③②④,B项正确;ACD排列顺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D正确;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在1946年提出的,排除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排除B;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在1992年提出的,排除C。故选D。
11.A
【详解】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王朝战败,被迫于1842年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故排除BCD,A项正确。故选A项。
12.D
【详解】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项正确;中共三大于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大会上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A项;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排除D项;1945年春的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总结,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所以中间空框内应填辛亥革命,C正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BD。故选C。
14.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通过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A项正确;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48年9月--11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林彪、罗荣桓发起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被围困在长春的敌人,部分起义,其余投降,接着,解放军攻克沈阳.辽沈战役采用的战术是“关门打狗”,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故A符合题意;选项B的地区是华北而非东北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选项C是徐州会战,未发生在东北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选项D是台儿庄会战,以山东枣庄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区域,而非东北地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B
【详解】“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这是列强资本输出的表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与《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直接相关,故B正确;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等地为商埠、割辽东半岛和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都不是资本输出的要求,故ACD错误。
17.D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地主阶级矛盾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是走近代化的发展道路。故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故D符合题意;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只是近代中国器物层面的建设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大力发展教育,更新传统文化,并未是近代中国面对的主要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随着西方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保护传统经济不利于中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8.C
【详解】“率先试点田边地角独立耕种,实行‘包产到户’”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摸索,这一做法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C正确;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这不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B错误;这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故D错误。
19.A
【详解】根据材料“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同时,奠定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的根本政治制度也确立了”可得出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B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C项;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
20.D
【详解】据所学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D项正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排除A项;“第一个人权宣言”指的是《独立宣言》,排除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成果,排除C项。故选D项。
21.B
【详解】据题干“改革后克服了吃大锅饭、管理因人而异的做法,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取得了成功,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经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活力,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B项正确;“实行公私合营时的赎买政策”是我国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这与题干中的“改革后克服了吃大锅饭、管理因人而异的做法,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不符,排除A项;“推动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指的是党和国家实行的一系列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这与增强企业活力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这同样与材料中的“改革后克服了吃大锅饭、管理因人而异的做法,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