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导致“天府”出现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2.(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写道:“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与材料中内容相符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3.(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有学者认为:“这种政策使中国陷入了深渊,错失了利用对外贸易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机遇;这种政策的实行,导致了中国一度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航海业日益落后于西方,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与资本的原始积累。”材料中的“这种政策”是( )
A.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 C.朝贡贸易 D.殖民掠夺
4.(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古代某一王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该王朝创立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5.(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文成公主入藏”“开元盛世”“遣唐使”等资料,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6.(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文物是研究历史的珍贵史料。湖南境内发现了大量的远古遗存,还出土了众多的珍贵文物。下列文物出土于湖南宁乡的是( )
A. B.
C. D.
7.(2022·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书院是古代进行教育、学术研究和书籍校勘的重要场所,始于唐朝中后期,兴盛于宋。北宋有著名的“四大书院”,其中位于长沙的是( )
A.石鼓书院 B.濂溪书院 C.白鹿洞书院 D.岳麓书院
8.(2022·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传统节日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悬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在诗词作品中广为出现。苏轼词中“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描绘的传统节日是( )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9.(2022·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但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这与其实行的治国政策有关。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宋朝治国政策的是( )
A.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B.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C.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D.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
10.(2022·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结束了数百年的政权分立局面,创立的制度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社会风气开放,文化发达,中外交流活跃,在当时世界上有巨大影响力。”材料描述的是( )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11.(2022·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北魏时期的陶笼冠俑,该陶俑头戴纱织笼冠,身穿大袖上衣,下穿长裙,腰间系带,是当时着汉装的侍女形象,这种“胡人汉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
A.商鞅变法 B.前秦的统一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12.(2022·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坐堂行医”一词源于我国古代一位名医,他写成《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这位“坐堂医生”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13.(2022·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小华暑假参观了陕西一处古人类遗址,在这里他看到粟的遗存、彩陶和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模型。他参观的遗址可能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14.(2021·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古时的湖南因交通不便而成为朝廷贬谪和流放不同政见的贵族和大臣的地方,许多文人政客集聚湖南,客观上推动了湖湘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其中开启湖湘文化忧国忧民、不懈探索精神源头的是( )
A.屈原 贾谊 B.屈原 柳宗元 C.贾谊 刘禹锡 D.胡安国 胡宏
15.(2021·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某学习小组开展“稻作农业起源及水稻演化历史”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小华负责收集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这一部分的资料。他可以去考察( )
A.玉蟾岩遗址 B.城头山遗址 C.彭头山遗址 D.高庙遗址
16.(2021·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中日山水相连,中国文化对日本有深远影响。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最能反映下列五幅图片信息的诗句是( )
A.洛阳家家学胡乐 B.冲天香阵透长安 C.千金散尽还复来 D.唐风洋溢奈良城
17.(2021·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日本学者稻叶君山在《清朝全史》中记载“满族统治者进入北京后,立即‘遣官祭先师孔子’;接着又以孔子的后人‘仍袭封衍圣公’;一六四五年为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头衔,多尔衮并亲自‘谒先师孔子庙行礼’”。推崇儒家学说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的( )
A.文化认同 B.重文轻武 C.罢黜百家 D.谦恭心态
18.(2021·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从材料中可知( )
A.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B.政府规定商业区居民区分开
C.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 D.所有市民都只能到饭店吃饭
19.(2021·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东晋以8万精兵打败了号称有百万大军的前秦。东晋获胜的根本原因是( )
A.前秦将士无心恋战,有意想输掉战争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经济发展快
C.前秦士兵不习水战,晕船怕水忙逃跑 D.东晋将领指挥得当,火烧连营建奇功
20.(2021·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 )
A.四面楚歌 B.破釜沉舟 C.围魏救赵 D.退避三舍
21.(2021·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顾众臣反对,数次点燃烽火,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结果,被戏而回,各诸侯懊恼不已。周幽王能数次戏弄诸侯源于分封制下( )
A.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贡物 B.诸侯需要加强地方控制
C.诸侯需要扩大统治范围 D.诸侯需要服从周王调兵
参考答案:
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C项正确;灵渠,始建于秦代,位于广西兴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排除A项;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排除B项; 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 700多千米,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修养生息政策,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出现了文景之治,A项正确;光武中兴是东汉初期的治世,与材料中文景不符,排除B项;开皇之治是隋文帝时期的统治局面,排除C项;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的统治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这种政策使中国陷入了深渊,错失了利用对外贸易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机遇;这种政策的实行,导致了中国一度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航海业日益落后于西方,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与资本的原始积累”,结合所学可知,这种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害怕外国势力的进入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使中国错失了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技术、经验等的机遇,使中国落后了,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具体表现,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朝贡贸易是指宋代以后中国政府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中国进行的贸易,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殖民掠夺就是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强国掠夺弱国,大国压迫小国的方式,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王朝疆域指的是元朝疆域,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地方设立行中书,在全国设立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根据题意,D项正确;西周时期,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推行分封制,排除A项;秦朝为加强中央统治,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排除B项;唐朝的政治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根据题干“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文成公主入藏”“开元盛世”“遣唐使”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文成公主入藏”是唐朝与少数民族吐蕃的友好往来,唐玄宗统治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遣唐使”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见证,由此可知,题干事件描述的是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B项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秦汉时期,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排除C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B项为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B项正确;A为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排除A项;C为兵马俑,出土于陕西,排除C项;D为唐三彩,出土于河南洛阳,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D项正确;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排除A项;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濂溪书院,排除B项;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轼词中的“屈子”指的是战国时楚国的屈原,相传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但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表明宋朝战斗力弱,结合所学可知,与重文轻武政策有关,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表明宋朝军人地位的低下,也就是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D项正确;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意思是,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不能体现重文轻武政策,排除A项;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意思是今日你我于军中痛饮,你将走上我来时的路。我乘醉写下家书,就请你为我传递,与重文轻武政策无关,排除B项;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反映的是意思是文官廉洁奉公,武将不怕牺牲,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创立的制度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可得出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了科举制度,通过学识选拔人才,C项正确;秦汉时期没有创立科举制,排除A项;魏晋时期是分裂时期,排除B项;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北魏时期、胡人汉服”可得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他推行汉化措施,规定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C项正确;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排除A项;前秦的统一使前秦境内的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排除B项;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朝政的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名医张仲景写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B项正确;扁鹊是春秋战国时的名医、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名医、李时珍是明朝的名医,写成了《本草纲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看到粟的遗存、彩陶和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模型”,结合所学可知,半坡人生活在陕西,黄河流域温暖湿润 ,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D项正确;元谋人遗址位于金沙江边的崇山峻岭之间,气候干燥炎热,是滇中地区著名的“热坝”,排除A项;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约50公里的房山区周口店村旁的龙骨山上,排除B项;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的东北,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屈原是战国时期的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作品有《离骚》《九章》 《九歌》,他的作品大多写作或完成于洞庭湖地区,对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的精神,融会成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贾谊被贬谪长沙,著《吊屈原赋》《鹏鸟赋》其作品表现了他愤世嫉俗、志洁行廉的高尚品格、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故选A项;柳宗元与开启湖湘文化无关,故排除B项;刘禹锡唐代诗人,有“诗豪”之称,与开启湖湘文化无关,故排除C项;胡安国与胡宏为父子关系,南宋理学家、教育家,与开启湖湘文化无关,故排除D项。
15.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是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址。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距今6000多年,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址。其中发现的距今6500多年的水稻田遗址,是当今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遗址,故B项正确;玉蟾岩遗址出土了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排除A项;彭头山遗址是目前发现较早的一个原始聚落,排除C项;高庙遗址是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排除D项。故选B。
16.D
【详解】依据题干“大化改新”和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向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唐朝学习文化,进行“大化改新”,积极吸收中国文化,说明了中日在唐朝时就有了友好的文化交流,“唐风洋溢奈良城”体现了材料的图片内容,D符合题意;“洛阳家家学胡乐”体现的是民族融合的内容,A排除;“冲天香阵透长安”体现的是唐末农民起义,B排除;“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李白的诗句,与题干内容无关,C排除;故选D。
17.A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满族统治者进入北京后,立即‘遣官祭先师孔子’;接着又以孔子的后人‘仍袭封衍圣公’;一六四五年为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头衔,多尔衮并亲自‘谒先师孔子庙行礼’”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有利于消除满汉两大民族的隔阂,巩固清朝统治,因此推崇儒家学说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的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重文轻武是宋朝的政策,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罢黜百家与汉武帝有关,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谦恭心态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
18.C
【详解】依据题干“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宋代政策对经济的支持,推动了宋代“不夜城”的出现,使宋代的商铺能够“24小时营业”,从而形成繁荣的夜市,所以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C符合题意;A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无关,排除;BD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
19.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之所以败给南方东晋,根本原因是南方经济的发展,实力增强是战争胜利的保障,故选B项;前秦将士无心恋战,有意想输掉战争说法错误,故排除A项;前秦士兵不习水战,晕船怕水忙逃跑说法不够准确,故排除C项;淝水之战中,东晋并没有火烧连营建奇功,故排除D项。
20.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在刘邦项羽争霸过程中,项羽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符合题意要求,故选A项;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晋文公遵守以前的诺言,把军队撤退九十里,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
21.D
【详解】依据题干“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由此可知,周幽王能数次戏弄诸侯源于分封制下诸侯需要服从周王调兵,D符合题意;A属于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但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C的内容与分封制无关,排除;故选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