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与积累。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扭曲 曲线 曲尺 曲径通幽
B.恶习 罪恶 恶念 作恶多端
C.人间 间断 间距 亲密无间
D.等待 待见 待遇 以礼相待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绽”“哀”的音序分别是“Z”“A”。
B.“盈”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皿”部,再查五画。
C.“弗”字的第三笔笔画名称是竖折折钩,“搜”字的第十笔是“丨”。
D.“倾”是左右结构的字。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节日期间,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人潮涌动。
B.运动会上,小强在跳绳比赛中拔得头筹,我在短跑比赛中屡创佳绩。
C.我们的意思是去爬山,那你的意思呢?
D.湛蓝的天空仿佛蓝宝石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宛如卫士一样挺拔。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长诡计多端,把我们班的义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B.只有国家繁荣昌盛,老百姓才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C.做事情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这样才更有可能成功。
D.老师对打架的两个同学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俩都有错。”
5.剪纸艺术是传统文化之一,陕西剪纸粗犷朴实,江南剪纸细致工整,真是 ( )
A.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B.独具一格、各行其是。
C.平起平坐、各得其所。 D.平分秋色、各有所长。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男孩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
B.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大体相同。
C.读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让我深受感动。
D.谈起过去的往事,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7.给句中画线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
①观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幻 ④品味人生百态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8.毕业季到了,李明想在好友的毕业赠言本上写一些珍惜友情的话语。下列诗句不能表达这一意思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下列对习俗的寓意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
B.春节在门窗上画鸡寓意升官发财。
C.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D.过年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10.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刘姥姥——进大观园 D.曹操——三顾茅庐
11.“鼓起勇气出庭做证”这一故事情节出自世界名著( )
A.《鲁滨逊漂流记》 B.《骑鹅旅行记》
C.《爱丽丝漫游奇境》 D.《汤姆 索亚历险记》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 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B.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民间故事时,我们可以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还可以带着问题读。
C.“在花园里,每一位公主都有自己的一小块地方,在那里她们可以随意栽种。有的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像一条鲸鱼,有的觉得最好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像一个小人鱼……”出自德国格林兄弟的童话名篇《海的女儿》。
D.文房四宝:笔黑纸砚;雅人四好:琴棋书画;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二、解答题
13.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初心不改的导弹专家沈忠芳,甘于jì mò 隐姓埋名六十余载,献身国防事业;受人yōng dài 的大学生村官杨宁,卖婚房筹款扶持老乡发展产业,帮助农民chè dǐ 脱贫;身残志坚的江苏小伙陆鸿,遭遇厄运不bào yuàn ,身处kùn jìng 不退缩,带领残疾人做自媒体、开网店……zǒng zhī ,这些来自各个lǐng yù 的平凡英雄,有zé rèn ,有担当,他们是时代的楷模,中国的脊梁。
14.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焉知 福 万象 新 山流水 一针见
赴汤 火 斩钉 铁 云流水 肃然起
在 的春天,我们一行人走进了堪称川北天然的清代书法艺术展厅和珍贵文化艺术宝库的寻乐书岩。漫步洞窟间,我被岩壁笔走龙蛇、 的书法深深吸引。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星期六晚上,王红和爸爸妈妈来到剧院看话剧。她看到舞台布景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当时记了下来,可是第二天又记不清了。她对其中两个词的上下位置产生了怀疑,请你帮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玉树 秋江
一声占尽 月
万舞齐开 花
(2)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说:“我曾经梦想着,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当得知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我毫不犹豫报了名。”
(3)根据情境,补全句子。
时间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结成了金黄的稻穗;时间在作家笔墨的流淌中, ; , 。
(4)根据下面的情境,写毕业赠言,可运用修辞手法,也可引用诗句或名人名言。
①给老师:
②给同学:
(5)我们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当你心情愉快时,处在下面的情境中,你会有哪些感受?请你简单写一写。
撑伞行走在春雨里,
16.根据学过的知识填空。
(1) 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 ,就不怕 。”《两小儿辩日》中写道:“一儿曰:‘日初出大如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乎?’”
(2)语文是诗,诗里有“阳春布德泽, ”的希望;语文是画,画里有“竹外桃花三两枝, ”的惬意;语文如歌,歌中有“粉骨碎身浑不怕, ”的豪情;语文如酒,酒中有“卷地风来忽吹散, ”的旷达;语文亦含情:有“谁言寸草心, ”的母子之情,有“独在异乡为异客, ”的思亲之情,有“举头望明月, ”的思乡之情,有“死去元知万事空, ”的爱国之情。
(3)名言警句常常蕴含深刻的道理。“苟日新,日日新, ”强调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路遥知马力, ”提醒大家交友要谨慎;“良药苦口利于病, ”告诫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近水知鱼性, ”启示我们只要长久地接触某种事物,就能发现它的特征和规律。
17.口语交际。
近日,各地文旅局局长纷纷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变装视频,化身“家乡代言人”助力家乡文化传承。假如你是苍溪县的文旅局局长,请你选择苍溪县的一处风景名胜,将你要介绍的内容写下来。(温馨提示:请至少运用一个成语和一种修辞手法,增强生动性和感染力。)
红军渡纪念馆、九龙山、梨文化博览园、西武当山森林公园、白鹭湖……
三、阅读与理解。
18.
腊八粥(节选)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啊!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1)选段出自 写的《腊八粥》,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 和 两件事。选段所写的是八儿 和 的场景。
(2)选段画“_____”的句子是对八儿的 描写,刻画了一个 的孩子形象。
(3)选段写八儿猜想锅中的一切,目的是突出 。
(4)“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锅中的一切”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19.
一船冻梨逆水行
文/立新
天刚亮,我便跟父亲划着船,去下洼村收冻梨。下洼村满山都是梨树,盛产甜梨。他们把秋天未销完的梨子,窖藏在山洞里,待到冬天,再拿出来作冻梨卖。
路远,来一趟并不容易,父亲想尽可能多收一些。直到船吃水越来越深,满船都是梨,他才停了手,此时已经是中午时分了。一船沉重的冻梨,又是逆风逆水,回去的路变得异常难走。我跟父亲每人一只桨,不停地划,河水却好似凝结了一样,每一桨都让我们费尽了力气。冬日的河面寒风阵阵,虽然我们都脱了外衣,但还是热汗津津。更麻烦的是,中途我们还要将满载冻梨的船从外河拖进内河。
到内河里没行多远,天便暗了,寒意也随之袭来。一个小时后,船进入了浅水区,浮行在浅滩上。由于吃水过深,船身触碰到滩底,我们使尽全力去划,船却如蜗牛散步。
父亲说:“你留在船上控制方向,我去岸上背吧。”河堤上,父亲拽起的缆绳绷得笔直,一端连着他的背,一端连着船头。①俯身前倾的父亲形如一道弯弓,步履沉重地逆水而上。船受了拉纤之力,渐渐轻快,迎风向前。
天完全黑沉下来,河面上生出一层白亮亮的薄冰,夜空之下,满河生辉。而水里泛起的冰碴子撞上船身,沙沙作响,阻力更大了。我和父亲都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他背不动船了,我也划不动桨了。
回到船上,父亲又想出一个办法——下河去推。他边说边脱下鞋袜,卷起裤腿下到河里,我看到河水瞬间淹到他的膝盖处。父亲双手撑船,一步一推,横冲直撞的冰碴子犹如锋利的刀划过他的双腿,水面浮起一层血红。就这样,②一条落满星辉的河,在夜幕之下,开出了一朵一朵火红的花。我心疼不已,也跳入河水中,跟父亲一起推船。
夜里23时许,那一船冻梨才终于跟随浑身冷得打颤的我们到了家。接下来的一周内,那船冻梨被父亲卖出了好价钱,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过了一个新年。然而,在之后很长一段日子里,我脑海挥之不去的是那一艘负重逆行的船……
(摘自“半月谈”微信公众平台,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故事主要情节并标注“详写”或“略写”,完善下面的思维导图。(每空限两个字)
(2)下面对文中冬日河面寒风、冰碴子等环境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
B.烘托了“我”想弃船的心理。
C.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D.衬托了父亲负重逆行的形象。
(3)仔细阅读文中两处画“_____”的句子,选择一处进行批注,体会句中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我选择第 处句子
我的批注:
(4)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对他的言行描写简要说明。
(5)短文结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发挥想象,试着写一写。
四、习作与表达。
20.
六年的小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的你,一定对母校充满了留恋,对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充满了不舍,对美好的童年生活充满眷恋。请以“别了,我的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根据想表达的内容,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如记叙故事、写信或者日记)进行表达,500字左右。
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与积累。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扭曲 曲线 曲尺 曲径通幽
B.恶习 罪恶 恶念 作恶多端
C.人间 间断 间距 亲密无间
D.等待 待见 待遇 以礼相待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多音字。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
【解答】A、B、D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
C.间:读“jiān”时,指两者的当中或其相互的关系。读“jiàn”时,指缝隙;空隙。故在“人间、间距”中读“jiān”,在“间断、亲密无间”中读“jiàn”。
故选:C。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绽”“哀”的音序分别是“Z”“A”。
B.“盈”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皿”部,再查五画。
C.“弗”字的第三笔笔画名称是竖折折钩,“搜”字的第十笔是“丨”。
D.“倾”是左右结构的字。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查字典、间架结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
【解答】A、C、D正确。
B.有误,“盈”共9画,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皿”部,再查四画。
故选:B。
【点评】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节日期间,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人潮涌动。
B.运动会上,小强在跳绳比赛中拔得头筹,我在短跑比赛中屡创佳绩。
C.我们的意思是去爬山,那你的意思呢?
D.湛蓝的天空仿佛蓝宝石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宛如卫士一样挺拔。
【答案】B
【分析】考查近义词。找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想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解答】A.人头攒动:原指人很多,且频繁的在移动。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
人潮涌动:形容人很多很多的样子。
B.拔得头筹:取得了第一个出场比赛资格。
屡创佳绩:指在一段时间内取得的连续、突出的优良成绩。
C.意思:①语言文字等的意义;思想内容。②意见;愿望。③指礼品所代表的心意。④指表示一点儿心意。⑤某种趋势或苗头。⑥情趣;趣味。句子的意思是:我们的意见是去爬山,你的意见呢?句中“意思”都表示为:意见。
D.仿佛:好像;似乎。
宛如:正像;好像。
结合词语释义,B项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
故选:B。
【点评】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长诡计多端,把我们班的义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B.只有国家繁荣昌盛,老百姓才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C.做事情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这样才更有可能成功。
D.老师对打架的两个同学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俩都有错。”
【答案】A
【分析】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解答】A.不正确。诡计多端:形容阴险狡猾,坏主意很多。与语境不相符。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5.剪纸艺术是传统文化之一,陕西剪纸粗犷朴实,江南剪纸细致工整,真是 ( )
A.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B.独具一格、各行其是。
C.平起平坐、各得其所。 D.平分秋色、各有所长。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选词填空。选词填空实际上是考查词语的辨析与应用,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解答】“平分秋色”意思是: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各有所长”意思是:各有各的长处、优点。“陕西剪纸的风格粗犷朴实,江南剪纸细致工整”说明这两种剪纸的风格各有特点,不分下下,所以可用“平分秋色,各有所长”形容。
故选:D。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男孩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
B.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大体相同。
C.读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让我深受感动。
D.谈起过去的往事,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答案】A
【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解答】A.正确。
B.有误,“基本”“大体”意思重复,去掉一个。
C.有误,缺少主语,去掉“让”。
D.有误,“过去的”“往”意思重复,去掉一个。
故选:A。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7.给句中画线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
①观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幻 ④品味人生百态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答案】C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解答】第一空,根据横线前的“探访历史”可知填③感受风云变迁,因为历史是一个变迁的过程。第二空,根据横线前的“走进自然”可知填①观赏世间美景,因为自然界有很多美景。第三空,根据横线前的“体察亲情”可知填②享受温暖盛宴,因为温暖盛宴是亲人团聚的特点。第四空,根据横线前的“了解社会”可知填④品味人生百态,社会是一个百态丛生的地方。综合排序为:③①②④。
故选:C。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8.毕业季到了,李明想在好友的毕业赠言本上写一些珍惜友情的话语。下列诗句不能表达这一意思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答案】C
【分析】考查诗歌情感主旨。要掌握诗歌情感主旨首先要理解诗歌意思,再结合背景资料和自己的理解去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解答】A.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有珍惜友情之意。
B.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意思是: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有珍惜友情之意。
C.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表达了思乡之情。
D.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意思是: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有珍惜友情之意。
故选:C。
【点评】学生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对相关内容加强记忆,尤其是诗文中的重要语句。在记忆、背诵的同时,也要理解意思,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9.下列对习俗的寓意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
B.春节在门窗上画鸡寓意升官发财。
C.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D.过年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答案】B
【分析】考查了节日风俗。节日风俗即传统节日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解答】A、C、D说法正确。
B.不正确。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
故选:B。
【点评】节日风俗起源于人类社会中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10.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刘姥姥——进大观园 D.曹操——三顾茅庐
【答案】D
【分析】考查了对名著的了解情况,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解答】A.《水浒传》是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列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六才子书之一。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逼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是小说中的一个故事。搭配恰当。
B.《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孙悟空大闹天宫是小说中的一个故事。搭配恰当。
C.《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它也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小说中的一个故事。搭配恰当。
D.《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亦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该书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刘备三顾茅庐是小说中的一个故事。搭配不恰当。
故选:D。
【点评】阅读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了解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艺术特点是阅读名著的关键。
11.“鼓起勇气出庭做证”这一故事情节出自世界名著( )
A.《鲁滨逊漂流记》 B.《骑鹅旅行记》
C.《爱丽丝漫游奇境》 D.《汤姆 索亚历险记》
【答案】D
【分析】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解答】《汤姆 索亚历险记》主要讲述了汤姆 索亚是个聪明又调皮的男孩,从小父母双亡。喜欢和两个好朋友一起玩,有次出门玩耍的时候目睹了一起凶杀案,因为害怕凶手。所以汤姆和他的两个小伙伴一起,就逃到了一个荒岛上面。然后一起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偶然间和哈克找到了部分财宝,并且偷听到另一个藏宝藏的地方。他们决定去找第二个宝藏,在寻找的过程历经波折,饥饿、干渴、黑暗和恐惧,但是最终还是成功的找到了出口,并经过理智的分析,找到了第二个宝箱,成为了大富翁。从此以后,汤姆和哈克变成了小镇上的风云人物,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冒险英雄。结合作品内容可知,“鼓起勇气出庭做证”这一故事情节出自世界名著《汤姆 索亚历险记》。
故选:D。
【点评】阅读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了解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艺术特点是阅读名著的关键。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 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B.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民间故事时,我们可以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还可以带着问题读。
C.“在花园里,每一位公主都有自己的一小块地方,在那里她们可以随意栽种。有的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像一条鲸鱼,有的觉得最好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像一个小人鱼……”出自德国格林兄弟的童话名篇《海的女儿》。
D.文房四宝:笔黑纸砚;雅人四好:琴棋书画;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答案】C
【分析】考查了文学及文化常识、经典名著、传统文化、阅读策略和方法。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及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在花园里,每一位公主都有自己的一小块地方,在那里她们可以随意栽种。有的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像一条鲸鱼,有的觉得最好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像一个小人鱼……”出自丹麦安徒生的童话名篇《海的女儿》。
故选:C。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0分)
13.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初心不改的导弹专家沈忠芳,甘于jì mò 寂寞 隐姓埋名六十余载,献身国防事业;受人yōng dài 拥戴 的大学生村官杨宁,卖婚房筹款扶持老乡发展产业,帮助农民chè dǐ 彻底 脱贫;身残志坚的江苏小伙陆鸿,遭遇厄运不bào yuàn 抱怨 ,身处kùn jìng 困境 不退缩,带领残疾人做自媒体、开网店……zǒng zhī 总之 ,这些来自各个lǐng yù 领域 的平凡英雄,有zé rèn 责任 ,有担当,他们是时代的楷模,中国的脊梁。
【答案】寂寞 拥戴 彻底 抱怨 困境 总之 领域 责任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寂寞 拥戴 彻底 抱怨 困境 总之 领域 责任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14.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焉知 非 福 万象 更 新 高 山流水 一针见 血
赴汤 蹈 火 斩钉 截 铁 行 云流水 肃然起 敬
在 万象更新 的春天,我们一行人走进了堪称川北天然的清代书法艺术展厅和珍贵文化艺术宝库的寻乐书岩。漫步洞窟间,我被岩壁笔走龙蛇、 行云流水 的书法深深吸引。
【答案】非 更 高 血
蹈 截 行 敬
万象更新 行云流水
【分析】考查了补全词语和选词填空。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
【解答】焉知非福 万象更新 高山流水 一针见血
赴汤蹈火 斩钉截铁 行云流水 肃然起敬
万象更新:各种事物或景象都变换了新的面貌。
行云流水:飘浮的云和流动的水。比喻自然流畅,无拘无束。
故答案为:
非 更 高 血
蹈 截 行 敬
万象更新 行云流水
【点评】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多积累的好习惯,多读多背多写。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星期六晚上,王红和爸爸妈妈来到剧院看话剧。她看到舞台布景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当时记了下来,可是第二天又记不清了。她对其中两个词的上下位置产生了怀疑,请你帮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玉树 秋江
一声占尽 秋江 月
万舞齐开 玉树 花
(2)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说:“我曾经梦想着,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当得知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我毫不犹豫报了名。”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说,他我曾经梦想着,有一天能把他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当得知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他毫不犹豫报了名。
(3)根据情境,补全句子。
时间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结成了金黄的稻穗;时间在作家笔墨的流淌中, 写成了锦绣文章 ; 时间在冰川悄悄的融化中 , 汇成了浩瀚的江海 。
(4)根据下面的情境,写毕业赠言,可运用修辞手法,也可引用诗句或名人名言。
①给老师: 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我还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祝您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
②给同学: 友谊是一首无字的歌,在你淡淡的季节里开一树美丽的花,在深深浅浅的脚印里,为你不退的步伐奏一曲动人的华尔兹。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5)我们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当你心情愉快时,处在下面的情境中,你会有哪些感受?请你简单写一写。
撑伞行走在春雨里, 雨点打在雨伞上是跳动的音符。
【答案】(1)秋江 玉树;
(2)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说,他我曾经梦想着,有一天能把他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当得知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他毫不犹豫报了名。
(2)春雨 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3)写成了锦绣文章 时间在冰川悄悄的融化中 汇成了浩瀚的江海。
(4)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我还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祝您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
友谊是一首无字的歌,在你淡淡的季节里开一树美丽的花,在深深浅浅的脚印里,为你不退的步伐奏一曲动人的华尔兹。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5)雨点打在雨伞上是跳动的音符。
【分析】考查选字词填空、改写句子、补充句子、赠言祝福、情景写话。选词填空实际上是考查词语的辨析与应用,所给词语大多是意思相近的。作答次类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解答】(1)考查选字词填空。根据本题要求,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词语和平时对对联的积累以及本题中给出的对联的部分内容,可选词填空为:一声占尽秋江月;万舞齐开玉树花。
(2)考查改写句子。直接引语改为转述句,双引号去掉,冒号改为逗号,“我”改成“他”。
(3)考查补充句子。结合句子表达的意境,注意句式相似,内容相近。
(4)考查赠言祝福。针对不同身份写出合适的赠言。
(5)考查情景写话。要写出心情好时的景物特点。
故答案为:
(1)秋江 玉树;
(2)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说,他我曾经梦想着,有一天能把他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当得知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他毫不犹豫报了名。
(2)春雨 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3)写成了锦绣文章 时间在冰川悄悄的融化中 汇成了浩瀚的江海。
(4)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我还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祝您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
友谊是一首无字的歌,在你淡淡的季节里开一树美丽的花,在深深浅浅的脚印里,为你不退的步伐奏一曲动人的华尔兹。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5)雨点打在雨伞上是跳动的音符。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16.根据学过的知识填空。
(1) 毛泽东 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 缺点 ,就不怕 别人批评 。”《两小儿辩日》中写道:“一儿曰:‘日初出大如 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远者小而近者大 乎?’”
(2)语文是诗,诗里有“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的希望;语文是画,画里有“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的惬意;语文如歌,歌中有“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的豪情;语文如酒,酒中有“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的旷达;语文亦含情:有“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的母子之情,有“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的思亲之情,有“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的思乡之情,有“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的爱国之情。
(3)名言警句常常蕴含深刻的道理。“苟日新,日日新, 又日新 ”强调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提醒大家交友要谨慎;“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告诫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近水知鱼性, 近山识鸟音 ”启示我们只要长久地接触某种事物,就能发现它的特征和规律。
【答案】(1)毛泽东 缺点 别人批评 车盖 远者小而近者大;
(2)万物生光辉 春江水暖鸭先知 要留清白在人间 望湖楼下水如天 报得三春晖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低头思故乡 但悲不见九州同;
(3)又日新 日久见人心 忠言逆耳利于行 近山识鸟音。
【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关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解答】(1)分别选自《为人民服务》《两小儿辩日》。
(2)依次出自两汉《长歌行》,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唐代孟郊的《游子吟》,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宋代陆游的《示儿》。
(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指的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脚力好赖,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能听懂林中鸟儿的声音。指长久地接触某种事物之后,就能发现它的特征和规律。
故答案为:
(1)毛泽东 缺点 别人批评 车盖 远者小而近者大;
(2)万物生光辉 春江水暖鸭先知 要留清白在人间 望湖楼下水如天 报得三春晖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低头思故乡 但悲不见九州同;
(3)又日新 日久见人心 忠言逆耳利于行 近山识鸟音。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7.口语交际。
近日,各地文旅局局长纷纷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变装视频,化身“家乡代言人”助力家乡文化传承。假如你是苍溪县的文旅局局长,请你选择苍溪县的一处风景名胜,将你要介绍的内容写下来。(温馨提示:请至少运用一个成语和一种修辞手法,增强生动性和感染力。)
红军渡纪念馆、九龙山、梨文化博览园、西武当山森林公园、白鹭湖……
白鹭湖地势呈西高东低,周边多为坡度起伏较小的丘陵地形,平均海拔在100米左右,湖区面积达4000亩,西北侧蜿蜒伸展的山脉恰似一道低矮的屏障将白鹭湖与外界相对隔离,使度假村项目成为幽静的世外桃源。东南部地势开阔,以平地为主。湖内拥有多座岛屿,湖岸曲折多湾,众多半岛交错伸入,景观优美,适合开展各项水上活动。
【答案】 白鹭湖地势呈西高东低,周边多为坡度起伏较小的丘陵地形,平均海拔在100米左右,湖区面积达4000亩,西北侧蜿蜒伸展的山脉恰似一道低矮的屏障将白鹭湖与外界相对隔离,使度假村项目成为幽静的世外桃源。东南部地势开阔,以平地为主。湖内拥有多座岛屿,湖岸曲折多湾,众多半岛交错伸入,景观优美,适合开展各项水上活动。
【分析】考查了推荐介绍。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解答】选择苍溪县的一处风景名胜,运用一个成语和一种修辞手法将你要介绍的内容写下来。
故答案为:
白鹭湖地势呈西高东低,周边多为坡度起伏较小的丘陵地形,平均海拔在100米左右,湖区面积达4000亩,西北侧蜿蜒伸展的山脉恰似一道低矮的屏障将白鹭湖与外界相对隔离,使度假村项目成为幽静的世外桃源。东南部地势开阔,以平地为主。湖内拥有多座岛屿,湖岸曲折多湾,众多半岛交错伸入,景观优美,适合开展各项水上活动。
【点评】推荐介绍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三、阅读与理解。(37分)
18.课内阅读。
腊八粥(节选)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啊!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1)选段出自 沈从文 写的《腊八粥》,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 等粥 和 喝粥 两件事。选段所写的是八儿 分粥 和 猜粥 的场景。
(2)选段画“_____”的句子是对八儿的 语言 描写,刻画了一个 天真、狡黠、机灵 的孩子形象。
(3)选段写八儿猜想锅中的一切,目的是突出 八儿急切地想喝到腊八粥 。
(4)“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锅中的一切”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随着“噗”的一声冲出的热气,闻到了腊八粥的浓香。这时锅中的栗子煮得稀烂,又香又面,赤小豆煮的开了花豆香正浓花生仁被煮的大了两倍,香喷喷的,面东东的,枣子被煮成紫色,大了一倍,西甜西甜的,再加上糖甜,腊八粥好吃到什么程度,喝上一口,便想自己一饮而尽。
【答案】(1)沈从文 等粥 喝粥 分粥 猜粥;
(2)语言 天真、狡黠、机灵;
(3)八儿急切地想喝到腊八粥;
(4)随着“噗”的一声冲出的热气,闻到了腊八粥的浓香。这时锅中的栗子煮得稀烂,又香又面,赤小豆煮的开了花豆香正浓花生仁被煮的大了两倍,香喷喷的,面东东的,枣子被煮成紫色,大了一倍,西甜西甜的,再加上糖甜,腊八粥好吃到什么程度,喝上一口,便想自己一饮而尽。
【分析】语段选自《腊八粥》。这篇课文叙述了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故事,通过对八儿和妈妈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表现了腊八粥的香甜和八儿的可爱、机灵。
【解答】(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阅读文段内容可知,语段选自沈从文写的《腊八粥》,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以上文段所写的是八儿分粥和猜粥的场景。
(2)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画“_____”的句子是八儿和妈妈的对话,所以运用了语言描写,这些描写,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狡黠、机灵的八儿。
(3)考查了找关键句子和人物心理揣摩。“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是八儿想象腊八粥的句子。这种种美妙的猜想,反映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向往,进一步突出了他想快点喝到腊八粥的迫切心理。
(4)考查想象写话。通读语段可知,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锅中的一切”可想象成这样一幅画面:随着“噗”的一声冲出的热气,闻到了腊八粥的浓香。这时锅中的栗子被煮得稀烂,咕嘟着,又香又面;赤小豆被煮的开了花豆香正浓;花生仁被煮的大了两倍,翻滚着,香喷喷的,面东东的;枣子被煮成紫色,大了一倍,打着旋儿,西甜西甜的;再加上甜甜的红糖,腊八粥好吃到什么程度,喝上一口,便想自己一饮而尽。
故答案为:
(1)沈从文 等粥 喝粥 分粥 猜粥;
(2)语言 天真、狡黠、机灵;
(3)八儿急切地想喝到腊八粥;
(4)随着“噗”的一声冲出的热气,闻到了腊八粥的浓香。这时锅中的栗子煮得稀烂,又香又面,赤小豆煮的开了花豆香正浓花生仁被煮的大了两倍,香喷喷的,面东东的,枣子被煮成紫色,大了一倍,西甜西甜的,再加上糖甜,腊八粥好吃到什么程度,喝上一口,便想自己一饮而尽。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语段的理解,完成时要根据课文原文的理解及课内学习完成。
19.课外阅读。
一船冻梨逆水行
文/立新
天刚亮,我便跟父亲划着船,去下洼村收冻梨。下洼村满山都是梨树,盛产甜梨。他们把秋天未销完的梨子,窖藏在山洞里,待到冬天,再拿出来作冻梨卖。
路远,来一趟并不容易,父亲想尽可能多收一些。直到船吃水越来越深,满船都是梨,他才停了手,此时已经是中午时分了。一船沉重的冻梨,又是逆风逆水,回去的路变得异常难走。我跟父亲每人一只桨,不停地划,河水却好似凝结了一样,每一桨都让我们费尽了力气。冬日的河面寒风阵阵,虽然我们都脱了外衣,但还是热汗津津。更麻烦的是,中途我们还要将满载冻梨的船从外河拖进内河。
到内河里没行多远,天便暗了,寒意也随之袭来。一个小时后,船进入了浅水区,浮行在浅滩上。由于吃水过深,船身触碰到滩底,我们使尽全力去划,船却如蜗牛散步。
父亲说:“你留在船上控制方向,我去岸上背吧。”河堤上,父亲拽起的缆绳绷得笔直,一端连着他的背,一端连着船头。①俯身前倾的父亲形如一道弯弓,步履沉重地逆水而上。船受了拉纤之力,渐渐轻快,迎风向前。
天完全黑沉下来,河面上生出一层白亮亮的薄冰,夜空之下,满河生辉。而水里泛起的冰碴子撞上船身,沙沙作响,阻力更大了。我和父亲都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他背不动船了,我也划不动桨了。
回到船上,父亲又想出一个办法——下河去推。他边说边脱下鞋袜,卷起裤腿下到河里,我看到河水瞬间淹到他的膝盖处。父亲双手撑船,一步一推,横冲直撞的冰碴子犹如锋利的刀划过他的双腿,水面浮起一层血红。就这样,②一条落满星辉的河,在夜幕之下,开出了一朵一朵火红的花。我心疼不已,也跳入河水中,跟父亲一起推船。
夜里23时许,那一船冻梨才终于跟随浑身冷得打颤的我们到了家。接下来的一周内,那船冻梨被父亲卖出了好价钱,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过了一个新年。然而,在之后很长一段日子里,我脑海挥之不去的是那一艘负重逆行的船……
(摘自“半月谈”微信公众平台,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故事主要情节并标注“详写”或“略写”,完善下面的思维导图。(每空限两个字)
(2)下面对文中冬日河面寒风、冰碴子等环境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表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
B.烘托了“我”想弃船的心理。
C.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D.衬托了父亲负重逆行的形象。
(3)仔细阅读文中两处画“_____”的句子,选择一处进行批注,体会句中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我选择第 ② 处句子
我的批注: “他的身躯缩成了道弯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父亲的身躯比作“弯弓”,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拉船时的辛苦,也蕴含着“我”对父亲的心疼。
(4)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对他的言行描写简要说明。
文中的父亲勤劳坚韧,责任心强。为了补贴家用,他带着“我”跋涉收冻梨;遇到困难时,他让“我”留在船上,自己上岸背船、下河推船;顽强不息,不畏艰难。收冻梨途中,“我“和父亲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都能找到解决办法,即使筋疲力尽,也依然没有放弃,努力地行进。
(5)短文结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发挥想象,试着写一写。
父亲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带“我”去收梨,返程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是父亲意料之外的,但他遇到困难用力摸索着去解决,全程没有说教一句,却让“我”终生难忘,让“我”学会了不避难、不畏难,在逆境中也要奋力向上的道理。
【答案】(1)①详写 ②略写 ③卖梨 ④拉船 ⑤推船;
(2)B;
(3)②“他的身躯缩成了道弯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父亲的身躯比作“弯弓”,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拉船时的辛苦,也蕴含着“我”对父亲的心疼。
(4)文中父亲勤劳坚韧,责任心强。为了补贴家用,他带着“我”跋涉收冻梨;遇到困难时,他让“我”留在船上,自己上岸背船、下河推船;顽强不息,不畏艰难。收冻梨途中,“我“和父亲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都能找到解决办法,即使筋疲力尽,也依然没有放弃,努力地行进。
(5)父亲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带“我”去收梨,返程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是父亲意料之外的,但他遇到困难用力摸索着去解决,全程没有说教一句,却让“我”终生难忘,让“我”学会了不避难、不畏难,在逆境中也要奋力向上的道理。
【分析】本文主要记叙了“我”与父亲在逆风逆水时推着满载冻梨的船前行,让“我”懂得生活中应不畏艰险,要努力克服困难、逆流而上的道理。肯定了父亲以“身教”代替“言教”的教育方法。
【解答】(1)考查概括故事主要情节并标注“详写”或“略写。文章开头第一自然段“天刚亮,我便跟父亲划着船,去下洼村收冻梨”,2~6自然段描写“运梨”回家的过程,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卖梨,我们开开心心地过了一个新年”。故事主要情节是概括为:收梨、运梨、卖梨。其中“运梨”写的详细,“收梨、卖梨”写得简略。结合“我跟父亲每人一只桨,不停地划”“父亲说:‘你留在船上控制方向,我去岸上背吧。’”“回到船上,父亲又想出一个办法——下河去推”可知,“运梨”回家的过程概括为:划船、拉船、推船。
(2)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文中冬日河面寒风、冰碴子等环境描写,渲染了半夜清冷的氛围和环境的恶劣;烘托出父亲和“我”运梨的时间之长和推船的不易,衬托了父亲负重逆行的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文章中的“我”并没有想弃船的心理。故选B。
(3)考查了做批注。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如②“他的身躯缩成了道弯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父亲的身躯比作“弯弓”,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拉船时的辛苦,也蕴含着“我”对父亲的心疼。
(4)考查了人物形象分析。阅读文章内容,根据文中“父亲想趁着冬闲,去下洼村收些回来零售,好补贴穷困至窘的家”“下洼村在山上,划船从河里走,一上午才能到”可知,父亲责任感强,为了补贴家用,带着“我”跋涉收梨。“父亲说,我去岸上背吧,你留在船上控制方向”“回到船上的父亲,又想到了一个办法一下河去推”可知,父亲勤劳坚韧,为了让我们尽快回到家,选择上岸背船、下水推船。“我和父亲都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了……可是一家人的希望啊”“又想到了一个办法”可知,文中的父亲勤劳坚韧,责任心强。为了补贴家用,他带着“我”跋涉收冻梨;遇到困难时,他让“我”留在船上,自己上岸背船、下河推船;顽强不息,不畏艰难。收冻梨途中,“我“和父亲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都能找到解决办法,即使筋疲力尽,也依然没有放弃,努力地行进。
(5)考查思维拓展。省略号的作用有表示说话的断续、列举的省略、引文的省略、语意未尽、表示沉默、表示含糊其辞、语言的延长、语言中断、解释说明、意思的跳跃及转折。文章结尾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省略的应该是对父亲的赞美及感激,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
(1)①详写 ②略写 ③卖梨 ④拉船 ⑤推船;
(2)B;
(3)②“他的身躯缩成了道弯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父亲的身躯比作“弯弓”,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拉船时的辛苦,也蕴含着“我”对父亲的心疼。
(4)文中父亲勤劳坚韧,责任心强。为了补贴家用,他带着“我”跋涉收冻梨;遇到困难时,他让“我”留在船上,自己上岸背船、下河推船;顽强不息,不畏艰难。收冻梨途中,“我“和父亲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都能找到解决办法,即使筋疲力尽,也依然没有放弃,努力地行进。
(5)父亲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带“我”去收梨,返程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是父亲意料之外的,但他遇到困难用力摸索着去解决,全程没有说教一句,却让“我”终生难忘,让“我”学会了不避难、不畏难,在逆境中也要奋力向上的道理。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四、习作与表达。(30分)
20.习作与表达。
六年的小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的你,一定对母校充满了留恋,对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充满了不舍,对美好的童年生活充满眷恋。请以“别了,我的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根据想表达的内容,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如记叙故事、写信或者日记)进行表达,500字左右。
【答案】
别了,我的小学生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生活如烟似云般的即将离去。如今,我就要毕业了,我就要告别敬爱的老师、告别亲爱的同学、告别热爱的母校,迈入孙集中学的大门。
每当想起老师的谆谆教诲,我心中就满怀感激之情。告别了六年的小学生活,我即将进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求学生涯。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因为我又长大了,学到的知识更多了。
小学的生活对我来说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它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值得我留恋,有太多太多的人值得我想念。五年的生活真是津津有味,在那片神圣的土地上,凝聚了欢声笑语。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留下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想起我将要离开我的母校,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它就像是我的妈妈,有温暖的怀抱,有大大的手掌,有坚实的臂弯。
然而对即将到来的生活,我又是满怀向往,真的很期待!也很矛盾,一会儿依依不舍,一会儿又充满期待。不知道在新的校园里会发生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我已经开始想象起来了,真的很可笑。
谢谢你,一直以来为我默默付出的老师,有了你才有我们美好的明天,在这里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也希望我在新的学校里面成绩蒸蒸日上,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加油!
【分析】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别了,我的 ”为题,选择合适的内容,写一篇文章。回忆一下难忘的小学生活,打开记忆之门,写一写小学生活中让你难忘的人或事,写下你的真实感受。无论写什么都要围绕小学生活去选材,表达出对小学生活的留恋与不舍。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在叙述的过程中,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结构要合理,可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同时要注意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及学到的修辞手法。
【解答】范文:
别了,我的小学生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生活如烟似云般的即将离去。如今,我就要毕业了,我就要告别敬爱的老师、告别亲爱的同学、告别热爱的母校,迈入孙集中学的大门。
每当想起老师的谆谆教诲,我心中就满怀感激之情。告别了六年的小学生活,我即将进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求学生涯。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因为我又长大了,学到的知识更多了。
小学的生活对我来说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它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值得我留恋,有太多太多的人值得我想念。五年的生活真是津津有味,在那片神圣的土地上,凝聚了欢声笑语。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留下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想起我将要离开我的母校,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它就像是我的妈妈,有温暖的怀抱,有大大的手掌,有坚实的臂弯。
然而对即将到来的生活,我又是满怀向往,真的很期待!也很矛盾,一会儿依依不舍,一会儿又充满期待。不知道在新的校园里会发生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我已经开始想象起来了,真的很可笑。
谢谢你,一直以来为我默默付出的老师,有了你才有我们美好的明天,在这里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也希望我在新的学校里面成绩蒸蒸日上,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加油!
【点评】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了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活,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小作者对小学生活的不舍,感情真挚。语句通顺,结构合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