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勾股定理 暑假自学自测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一、选择题
1.在中,,,,则的面积是( )
A. B. C. D.
2.如图,在中,,,,则的长为()
A. B. C. D.
3.如图,若要将一块不能弯曲的正方形(不考虑厚度)搬进室内,需要通过一扇高为2m,宽为1m的门,以下边长的木块中哪块可以通过此门?( )
A.2.8m B.2.5m
C.2.2m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如图,在中,,分别以AC,BC,AB为边在三角形外部作正方形.若以AC和BC为边的正方形面积分别为5和3,则以AB为边的正方形面积S的值为( )
A.4 B.8 C. D.34
5.下列各组数据中,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是( )
A.2、3、4 B.5、12、14 C.6、8、12 D.7、24、25
6.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做如下变化,得到的新三角形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同加一个相同的数 B.同减一个相同的数
C.同乘以一个相同的正整数 D.同时平方
7.五根小木棒,现将它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摆放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在Rt中,,分别以AC、BC为边作正方形,若,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和为( )
A.144 B.120 C.100 D.无法计算
9.在《九章算术》中有一个问题(如图):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它的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10尺),中部一处折断,竹梢触地面处离竹根3尺,试问折断处离地面( )尺.
A.4 B.3.6 C.4.5 D.4.55
10.我国明代有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提出一道“荡秋千”的数学问题:“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嬉,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其意思为:如图所示,当秋千静止在地面上时,秋千的踏板离地的距离为一尺(尺),将秋千的踏板往前推两步(每一步合五尺,即尺),秋千的踏板与人一样高,这个人的身高为五尺(尺),求这个秋千的绳索有多长?( )
A.12尺 B.尺 C.尺 D.尺
二、填空题
1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2,则第三边长为 .
12. 中,,是的边上的高,若,,则边的长度是 .
1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有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 .
14.如图,长方体木箱的长、宽、高分别为,,,则能放进木箱中的直木棒最长为 .
15.如图,在中,,以和为边向两边分别作正方形,面积分别为和,已知,则的长为 .
三、解答题
16.如图,在中,,,,D为上的一点,将沿折叠,使点C恰好落在上的点E处,求的长.
17.△ABC的三边长分别为5,x-2,x+1,若该三角形是以x+1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求x的值.
18.如图,在中,,,E是边的中点,且.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19.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90°,AB=15,BC=9,AD=5,DC=13,
求证:△ACD是直角三角形.
20.如图,在四边形中,,,.求四边形的面积.
21.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们是否想过旗杆到底有多高呢?某数学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旗杆高度,进行以下操作:如图1,先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发现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如图2,再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8m处,发现绳子末端距离地面2m.请根据以上测量情况,计算旗杆的高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解:∵62+82=102,即AB2+BC2=AC2,
∴△ABC是直角三角形,其中AB、BC是直角边
∴△ABC的面积为:6×8÷2=24cm2.
故答案为:A.
【分析】依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B、BC是直角边.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在中,,,,
∴,
故答案为:4.
【分析】结合图形,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AB,
由勾股定理得:AB2=22+12=5,
∵2.82=7.84>5,2.52=6.25>5,2.22=4.84<5,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AB,用勾股定理求得AB2的值,然后求出各选项的值的平方,与AB2的值比较大小即可判断求解.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再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得。
5.【答案】D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设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斜边),
∴,
若三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m,则三边分别为,,,
此时,
∴A,B不符合题意;
若三边都乘以n(n为正整数),则三边分别为,,,
∴,
∴此时三角形还是直角三角形,故C符合题意;
若三边都平方,则三边分别为:,,,
∴,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设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斜边),则a2+b2=c2,若三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m,则三边分别为a±m,b±m,c±m,此时(a±m)2+(b±m)2≠(c±m)2,据此判断A、B;同理可判断CD.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摆放错误,因为由图形可知:,不满足勾股定理逆定理,故不符合题意;
B.摆放错误,因为由图形可知:,不满足勾股定理逆定理,故不符合题意;
C.摆放错误,因为由图形可知:,不满足勾股定理逆定理,故不符合题意;
D.摆放正确,因为由图形可知:满足勾股定理逆定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逐图判断即可。
8.【答案】A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设折断处离地面x尺,由题意可得(10-x)2=x2+32,
解得x=4.55.
故答案为:D.
【分析】设折断处离地面x尺,则折断的部分长为(10-x),由题意可得竹梢触地面处离竹根3尺,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设AC=x尺,则AD=AC=x尺,
由题意知四边形BDFE是矩形,
∴BE=DF=5尺,BD=EF=10尺,
∴AB=AC-BC=AC+CE-BE=x-4尺,
在Rt△ABD中,(x-4)2+102=x2,
解得x=14.5,
即AC=14.5尺;
故答案为:C.
【分析】设AC=x尺,则AD=AC=x尺,从而得出BE=DF=5尺,BD=EF=10尺,AB=x-4尺,在Rt△ABD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x方程并解之即可.
11.【答案】或
【解析】【解答】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第三边为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可知第三边==;
②第三边为斜边:由勾股定理可知第三边==;
故答案为:或.
【分析】直接根据勾股定理解答,注意分类讨论即可.
12.【答案】 或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分△ABC是锐角三角形和△ABC是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求解:
①当△ABC不是钝角三角形时,如图1,
∵ , ,
在 中,由勾股定理得 ,
∴ , ,
在 中,由勾股定理得 ,
∴ BC 的长为 ;
②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如图2,
同①得 , ,
∴ ,
在 中,由勾股定理得 ,
∴BC的长为 ;
综上所述,BC的长为 或 .
故答案为: 或 .
【分析】分△ABC是锐角三角形和△ABC是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求解:①当△ABC不是钝角三角形时,如图1,在Rt△ACD中,用勾股定理算出AC,结合已知可得AB的长,进而由线段的和差算出BD的长,接着在Rt△BCD中,用勾股定理算出BC的长即可;②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在Rt△ACD中,用勾股定理算出AC,结合已知可得AB的长,进而由线段的和差算出BD的长,接着在Rt△BCD中,用勾股定理算出BC的长即可.
13.【答案】GH、CD、AB
【解析】【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
∵
∴线段GH、CD、AB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GH、CD、AB
【分析】根据网格图的特征和勾股定理求出AB、DC、GH、DC的值,观察计算的各线段的值可得DC2+GH2=AB2,然后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断线段GH、CD、AB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14.【答案】13
【解析】【解答】解:∵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2cm、4cm、3cm,
∴能放进木箱中的直木棒最长为=13cm.
故答案为:13.
【分析】长方体中能放进木箱中的直木棒的最长为对角线的长,然后结合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15.【答案】5
【解析】【解答】解:设AC=a,AB=b,BC=c,
可得S1=c2,S2=a2.
∵△ABC为直角三角形,
∴c2=a2+b2.
∵,
∴,
即,b=5,
∴AB=5.
故答案为:5.
【分析】
16.【答案】解:∵,,,
∴,
∵将△BCD沿BD折叠,使点C恰好落在AB上的点E处,
∴,,,
∴,
∴设,则,
∴在,,即,
∴解得:,
∴.
【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算出AC的长,由折叠的性质得BE=BC=3,DE=DC,∠BED=∠C=90°,则AE=AB-BE=2,设AD=x,CD=DE=4-x,在Rt△ADE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AD的长.
17.【答案】解:由勾股定理得:52+(x-2)2=(x+1)2,
解得x=
【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18.【答案】证明:如图所示,延长 至D,使得 ,
∵ ,
又E是边 的中点,则 ,
∴ ,
∴ , ,
∴ ,
在 中, ,
∴ ,
∴ ,
∴ 是直角三角形,且 ,
∵ ,
∴ ,
∴ ,
∴ 是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延长 至D,使得 ,先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得到 ,进而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即可得到 , ,再结合题意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即可得到 是直角三角形,且 ,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 ,进而即可求解。
19.【答案】证明:
∴△ACD是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C的值,然后结合勾股定理逆定理进行证明.
20.【答案】解:连接BD,
在中,,,
∴,
∵,
∴在中,,
∴,
∴为直角三角形,即,
∴.
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四边形为不规则四边形,所以先连接BD将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BD的长度和为直角三角形,最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四边形ABCD的面积.
21.【答案】解:如图所示
设旗杆高度为 ,则 , , ,
在 中,
解得: ,
答:旗杆的高度为 m.
【解析】【分析】结合题意,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