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模拟题分层汇编-01基础综合知识
一、基础知识综合
(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为落实《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学校开展了以“书香润泽”为主题的阅读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任务。
活动一 阅读启动 解说海报
主题活动于3月29日启动,学生会主席代表发言。请阅读下面发言稿(部分),完成各题。
打开《诗经》,展读《蒹葭》,蒹苍露白,秋水澄明,清幽的意境使人心灵愈加纯净;诵读《诫子书》,诸葛亮垦切的叮咛促使我们摒除杂念,保持精神的安宁;品味《昆明的雨》,汪曾祺恬淡地诉说对过往岁月的想念,教会我们以心灵的沉静面对世间芜杂……人生须臾之间,但“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阅读,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禁锢,使我们的生活足够辽阔丰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拥抱更加广博的世界,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纷繁世事。
1.下图是学生会为活动设计的宣传海报。结合发言稿的内容,你认为“书香润泽”在这个情境中具体指的是______
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澄”应读为“chéng” B.“垦切”应写为“恳切”
C.“品味”应写为“品位” D.“禁”应读作“jìn”
3.有同学认为,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境中表达欠妥。请你结合语段内容作出修改。
修改:
活动二 设计展板 推荐书籍
三个年级分别设计了名著推介展板。请阅读展板,根据大家的修改意见,完成下面小题。
《骆驼祥子》讲述了北平城里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读完这本书,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无疑会给你强烈的震撼,【甲】同时,作者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独特语言习惯的妙手回春的描绘,一定能让你感受到浓浓的“京味儿”。
展板1 《骆驼祥子》(七年级)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科普巨著。这本书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每个奥秘的揭开过程都充满了曲折和反复。因此,阅读《昆虫记》的过程,会成为让你惊叹不已【乙】欲罢不能的探索与发现之旅。
展板2《昆虫记》(八年级)
吴敬梓所作的《儒林外史》,不仅描写了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命运,而且反映了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对社会理想的探索和追求。小说具有深邃的主旨,其讽刺艺术也一向为人称道。作者通过冷静传神的刻画,寥寥数语,便将人物形象描摹得形神兼备,展现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
展板3《儒林外史》(九年级)
4.有同学建议在展板1中补充《骆驼祥子》的作者信息,在展板3中例举《儒林外史》里的一个人物。请你根据提示完成补写。
①《骆驼祥子》作者: ②《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5.有同学对展板中的四字词语产生了疑问。你认为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妙手回春 B.引人入胜 C.鲜为人知 D.形神兼备
6.有同学认为展板中【甲】【乙】两处标点使用错误。你认为下列选填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
A.【甲】分号 【乙】逗号 B.【甲】分号 【乙】顿号
C.【甲】逗号 【乙】顿号 D.【甲】逗号 【乙】逗号
活动三 欣赏书法 重温名篇
7.学校组织到故宫博物院观看“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同学们围绕着书法展品展开了讨论。请你阅读下面两幅作品,完成第7题。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两幅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
A.《陋室铭》是泰不华用篆书写就的,其笔画圆润,古朴雅致。
B.《岳阳楼记》是董其昌用行书写就的,字体清丽,笔画平直。
C.《陋室铭》是一幅隶书作品,其朴拙的特点契合读书人安贫乐道的品格。
D.《岳阳楼记》用楷书写就,大气方正,与范仲淹忧乐天下的情怀相契合。
活动四 总结活动 交流感受
8.4月23日,活动总结。同学们纷纷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请你从语文老师搜集的词云图中任意选择词语,运用修辞方法写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2023·北京朝阳·二模)2023年4月15日,经过改造复建的北京工人体育场正式启用。学校组织大家到那里开展研学活动。活动结束后,你们小组合作完成了一篇研学日志。
第一部分 时代经典
1959年竣工的北京工人体育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作为北京的一处标致性建筑,它与一街之隔的工人体育馆一起,被北京市民亲切地称为“工体”。它是首都工人阶级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工程,也是第一届北京十大建筑之一。
一座北京工人体育场,半部新中国体育史。从第一届全运会到第四届全运会,从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到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2008年奥运会的部分比赛……北京工人体育场鉴证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建成初期,欢迎国外政要访华的盛会几 乎都在工体举行;再后来,国内一些重要的文艺演出、庆祝活动也都衷情于这里。“工体”两个字,也从一个具体的地名,慢慢成为北京人心中的文化圣地。
9.检查文段,你发现了多处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工人体育场是能表现行业精髓的代表性作品,所以“经典”应写作“精典”。
B.作为十大建筑之一,工人体育场是北京的一张名片,所以“标致”应写作“标志”。
C.工人体育场经历了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强大的过程,所以“鉴证”应写作“见证”。
D.因为人们喜爱在工体举办重要的文艺演出、庆祝活动,所以“衷情” 应写作“钟情”。
10.为使语意连贯,你准备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一句承上启下的话。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它是为举行体育赛事而建,所以它的作用不止于此。
B.虽然它是为举行体育赛事而建,但是它的作用不止于此。
C.因为它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工程,所以它的作用不止于此。
D.虽然它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工程,但是它的作用不止于此。
第二部分 你好,新工体
青灰色清水混凝土外立面,传承了老工体庄重典雅的建筑风格;宏大的罩棚仿佛倒扣的“钢铁巨碗”,重现足球场饱满沉稳的身型;6.8万张“国槐绿”座椅相连,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世界顶级的专业草坪,静待球员回归 【甲】 历时两年半,这座阔别许久的城市地标盛装回归!
新工体遵循“ ① ”的原则:保持椭圆形造型、外立面形式和比例、特色元素三个不变;进入到工体内部,则是焕然一新的现代感——世界一流的声光电设施、对标世界杯球场的屏幕呈现……改造后的新工体完成了“历史风貌留存保护”和“功能体验提质升级”的双重任务,成为国内首批、北京首座国际标准专业足球场。未来,新工体更将成为融汇体育、休闲、文化、娱乐等丰富业态的开放型城市体育公园,为人们提供一个环境优美、功能 ② 的生活空间。
11.有同学对【甲】处的标点和加点字的读音产生了疑问。请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 )
A.逗号 盛装(chéng) B.省略号 盛装(chéng)
C.逗号 盛装(shèng) D.省略号 盛装(shèng)
12.结合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①传统外观、现代场馆 ②重合 B.①现代场馆、传统外观 ②重合
C.①传统外观、现代场馆 ②复合 D.①现代场馆、传统外观 ②复合
第三部分 青春记忆在工体
13.结合向大众征集的“青春记忆在工体”的部分留言,有同学在结语部分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其中成语或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甲】一座球场,留下了一个国家竞技体育抑扬顿挫的发展足迹,也承载着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乙】这里,欢笑与泪水交织,骄傲并遗憾共存。【丙】我似乎又看到球迷们舞动的双手,似乎又听到终场哨响时数万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丁】工体,这里有我沸腾的情感,这里有我青春的光影,这里有我们共同的热血记忆。
A.甲 B.乙 C.丙 D.丁
14.结合你对工体特点的认识,为下面小组的研学日志补全封面标题,并用正楷字将标题书写在答题卡上。
(2022·北京朝阳·统考二模)临近初中毕业,学校微信公众号准备做一期回顾初中三年生活的推送。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15.推送的第一条,主题介绍。
三年前的秋天,满怀憧憬的你带着好奇走进校园。摸不清从实验室到教室的最佳路线,你四处都逛个遍,连迷路都觉得新鲜。如今的你早已习惯校园生活的多彩、温暖【甲】线上学习的灵活、便捷。不曾想,“当时只道是寻常【乙】而今就将要和这一切告别。也许,你现在就开始怀念课堂上的聚精会神、操场上的挥汗如雨、课余时的谈笑风声……这段镌刻着青春的时光,像是一首歌,将从前的瞬间变成永久的留恋,让人不忍说再见。朝阳一般的少年啊,请带着时光赋予你的自信与勇气,秉持理想,不忘师恩,乘着希望之翼,朝阳而生!
(1)有同学认为画线成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聚精会神”的意思是“集中精神”,应写为“聚精汇神”。
B.“谈笑风声”的意思是“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应写为“谈笑风生”。
C.“朝阳一般”的“朝”意思是“早晨”,应读为“zhāo”。
D.“朝阳而生”的“朝”意思是“向”,应读为“cháo”。
(2)在上面语段中的【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16.推送的第二条,“与你同窗”。
同窗,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语!学子们靠窗而坐,持卷共读,结下深厚的情谊。祝允明和文徵明师从书法家李应祯,二人精研书法,互相切磋,共同进益:邓稼先和杨振宁同窗十余年,即使在残酷的战争和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彼此的理想……从古至今,勤奋苦读为学子们带来了多少前进的动力和精神的慰藉啊!这就是同窗的真谛:我和你,如同这颗星和那颗星,彼此辉映,共同为这美丽的星空增彩。
(1)根据语境,画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修改:
(2)同学们找来祝允明和文徵明的书法作品。对两幅书法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A.《寿砺庵诗》用行书写就,笔画平直,自然流畅。
B.《寿砺庵诗》用隶书写就,结构匀整,隽秀坚劲。
C.《赤壁赋》的字体属于篆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D.《赤壁赋》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遒劲秀拔。
17.推送的第三条,“师恩难忘”。
青春,就是自以为长大的我们,遇见教我们长大的您。
①您是我们敬的人,您是我们爱的人,您是我们心中的巨人!
②想起您,就想到您疲惫的身影和语重心长的叮咛。
③想起您,就想到课上我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络绎不绝。
④您就是一座山,让我们站在山顶,览尽四野之胜。
因为青春美好,所以更感激像您这样奉献青春的人。您陪我们一程,我们念您一生!老师,谢谢您!因为遇见了您,我们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
(1)阅读文段中的语句,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同学们想借用诗句,表达自己对老师默默奉献的感恩之情。下列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B.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推送的最后一条,“扬帆起航”。同学们回顾初中生活,拟写对联。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畅叙依依师生情,感念 ②
光阴似箭,惜别 ③ ,祝福金榜题名。
A.①白驹过隙 ②春风化雨 ③拳拳赤子心
B.①白驹过隙 ②师者仁心 ③悠悠同窗谊
C.①岁月如歌 ②春风化雨 ③悠悠同窗谊
D.①岁月如歌 ②师者仁心 ③拳拳赤子心
(2022·北京朝阳·统考一模)“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学校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你所在班级负责制作主题教育的视频短片,请你参与完成筹备工作。
19.筹备工作第一项,确定短片题目。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向山岗,当西山落日的余晖映在肩上,你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在田间,在工厂,在闹市,在课堂……你们用最质朴的力量拥抱希望,你们让世界洒满劳动的荣光。劳动者,让我们高声礼赞你们!
你们是大国工匠,是科研新星,更是平凡岗位上值得敬佩的劳动者。你们勤恳,你们执着,你们在平凡中铸就了不凡的传奇。今天,我们将在你们的引领和指点下,循着你们的足迹,不图安逸,不惧困苦,走过风雨,蹚过激流,和你们一起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喜悦,体会劳动者的尊严与自豪。请接受我们的礼赞!让我们唱响豪迈激越、铿锵有力的劳动者之歌,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1)为确定短片题目,小组成员展开讨论。结合上面语段,在下面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内容。
文远:之前我们学过作家【甲】 写的《白杨礼赞》,我也想给视频短片命名为“劳动者礼赞”。
馨怡:好主意!你看(见下图),词典里“礼”字的义项。
所以,“劳动者礼赞”的意思是【乙】 。
(2)语段中的加点词若换成叠词形式,句子意思会发生改变的一项是( )
A.忙碌 忙忙碌碌 B.勤恳 勤勤恳恳
C.指点 指指点点 D.风雨 风风雨雨
20.筹备工作第二项,修改短片解说词。
1959年10月26日,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刚刚峻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这次大会是建国初期最为隆重、最为盛大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北京掏粪工人时传祥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三十二年如一日,生动地诠释了艰守的内涵【甲】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彰显了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高炉卫士”孟泰、“两弹元勋”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蒋筑英……一颗颗闪亮的明星,在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新的时期各条战线上英雄辈出,建国初期各行各业也群星灿烂。“蓝领专家”孔祥瑞、“新时代雷锋”徐虎、“马班邮路”王顺友等新的时期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干一行爱一行【乙】钻一行精一行,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就这样在一代代劳动者的手中,巍然屹立起来。
(1)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峻工”应写为“竣工” B.“模”应读为“mú”
C. “艰守”应写为“坚守” D.“概”应读为“gài”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3)根据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修改:
21.筹备工作第三项,设计分镜头脚本。
分镜头 画 面
(一)采冰人的手 ①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忘忧湖上的电锯轰鸣声、钎子咔嚓声、运冰车马达声整日地交织在一起,人声鼎沸。②次日凌晨,一双双红肿粗糙、充满力量的采冰人的手,才终于从硬冷的手套中解放出来,开始享受哈气的温柔。
(二)铁路洗衣厂女工的手 ③这双铁路洗衣厂女工的手犹如上下翻飞的蝴蝶,熟练地从熨烫机上取下列车床单,将其对折,抖动微调,然后对折、对折、再对折,最后码平放好,用时大约6秒钟。④由于长年累月折叠近百度高温的卧具,这双灵巧的手的指纹早已被高温布料“熨平”了。
(1)阅读分镜头画面中的语句,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下面是三幅“手”字的书法作品。为了凸显劳动者手的特点,请你为分镜头(一)或分镜头(二)选择一幅字作为定格镜头,并说明理由。
我为分镜头( )选择【 】。
理由:
22.筹备工作最后一项,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请根据语境,结合叶圣陶先生的看法,在横线处补全倡议。
学生劳动的习惯,应该而且可能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养成,在课外的各种活动中养成,逐渐养成,不断实践,这才能够终身以之。
(选自叶圣陶《“瓶子观点”》)
(2021·北京朝阳·统考一模)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黄河之旅”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成员,请你帮助完成宣传材料的整理。
【资料一】
黄河的告白
五千年很长吗?遇见你们——黄皮肤的华夏子孙之前,我已经在世界的东方流浪了上百万年。我跨越山河,向着天地的中央一路奔流。辽阔的中原,四季交替,万物生长。我放缓了脚步,看见你们从地平线走来。你们有智慧的眼睛,你们有充满力量的双手,你们从日月星辰的轨迹里发现春耕冬藏的秘密而我,我有水,我用我的全部滋养你们的每一颗种子。黄色的波涛,黄色的土壤,黄色的面孔,我们拥有相同的基因,你们叫我——母亲。你们在我流淌的土地上收获丰盈,努力生长。我延伸出龙的模样,与你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那一夜,华夏的火种照亮了世界,又温暖了我。从此,我不再是一条孤独的河流。
23.给加点字注音,在方框处填写标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耕冬藏cánɡ 逗号 B.春耕冬藏zànɡ 逗号
C.春耕冬藏cánɡ 分号 D.春耕冬藏zànɡ 分号
24.同学们就这段文字的朗读方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甲】文段开头用设问句“五千年很长吗”,引人思考,让人感受黄河的源远流长,应该用高亢的声音读出刚劲有力的感觉。
【乙】文段结尾用“我不再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表达出黄河与华夏儿女融为一体的欣喜,应用欢快柔和的声音读出活泼的感觉。
【丙】文段把黄河拟人化,让黄河穿越五千年,跨越时空,向人类告白,应该用深情的语调读出娓娓道来的感觉。
【资料二】
母亲河的历程
《母亲河的历程》短视频分镜头脚本
镜头 镜头标题 解说词
一 黄河之水天上来 一条细流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出发 带着雪域高原未消的冰寒雪气 开始了她短暂的旅程 如一条游龙钻入山谷 执着向前
二 九曲黄河万里沙 她用环环相连的河曲在广裹的草原 绘出奇美的风景 当穿过绵长的峡谷区 遇见大城市 她已经成长为宽阔的大河 巨流滚滚,深沉而有力。
三 一条大河润中原 为解北方干旱她赫然北上,劈开沙漠 呈“几”字形流经黄土地区 滋润了广阔的田地 她继续行进 从晋陕大峡谷奔涌而出 冲① (积/击)出的平原 是华夏文明生息之地
四 奔流到海不复回 5464 公里水流泱泱,一路向东干流贯穿九省 地扼东西,兼跨南北 数百条支流汇入她的身体 形成庞大的水系,奔流入海 临走前 泥沙沉积造陆而成的三角② (州/洲) 是她给陆地留下的最后一份馈赠
25.镜头一的解说词中,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
26.根据解说词的内容,在①②处填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积 ②州 B.①击 ②州 C.①击 ②洲 D.①积 ②洲
27.请你补齐下面这副对联,作为短视频的结束语( )
历九曲而穿九省,① ,涌一腔豪气;② 千川以润千畴,万物萌生,听两岸歌飞。
A.①狂涛漫卷 ②纳 B.①漫卷狂涛 ②吐
C.①漫卷狂涛 ②纳 D.①狂涛漫卷 ②吐
【资料三】
黄河的气概
为体现黄河蕴含的文化价值,同学们想为黄河设计一个标志。下面是标志的设计要求,请阅读后完成任务。
作品应由图示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图示部分用书法笔墨勾勒出奔流不息的黄河水, 的壶口瀑布, 的黄土高坡, 的黄河峡谷, 的九曲十八弯……文字部分用草书“黄河”二字,突显大气洒脱、张扬奔放的黄河气概。
28.在文段横线处依次选填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势磅礴 壁立千仞 沟壑纵横 蜿蜒曲折
B.蜿蜒曲折 沟壑纵横 壁立千仞 气势磅礴
C.蜿蜒曲折 壁立千仞 沟壑纵横 气势磅礴
D.气势磅礴 沟壑纵横 壁立千仞 蜿蜒曲折
29.下面是几位同学围绕要求设计的标志,请你帮助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A B.B C.C D.D
(2021·北京朝阳·统考二模)在组织同学们观看“播火——李大钊革命活动档案史料展”后,学校开展“回顾百年历程,绽放红色青春”汇报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第一单元:话英雄事迹,晓展览主题
下面是主持人的开场白。请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李大钊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青年时代就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以【甲】的眼光看到这场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他说:“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 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的一个小小的 (名/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亲戚赵云奇曾好奇地问他:“你们当大学教授的,每天都干些什么呀?”李大钊沉思了一会儿说:“我的工作很平常,像庄稼人种地一样。”赵云奇对这个回答【乙】:“你别开玩笑了,你们读书人能干这样的粗活?”李大钊笑着站起来,弯着腰用手仿着庄稼人点播种子的姿势说:“就是这样——点种!”李大钊先生坚定又质朴,谦和又激昂,肩负使命,投身革命。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也处变不惊,以革命者的气节,唤醒民众,谱写了壮丽的革命诗篇。
30.在文段【甲】【乙】两处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敏锐 【乙】不屑一顾 B.【甲】敏锐 【乙】大惑不解
C.【甲】敏感 【乙】大惑不解 D.【甲】敏感 【乙】不屑一顾
31.在文段横线处选填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名 处chǔ B.名 处chù
C.明 处chǔ D.明 处chù
32.此次展览标题为“播火”。请结合文段内容,解释“播火”的含义。
(2021·北京朝阳·统考二模)第二单元:讲展品故事,品伟大精神
汇报过程中,许多同学表示对李大钊先生书写的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印象深刻。阅读对联背后的故事,完成下面小题。
这副对联的内容来自明代杨继盛的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甲】杨继盛因反对权奸严嵩而惨遭杀害,临刑前写下这副对联,表示自己要担当起人间道德与正义,用凌厉的手笔抗御强暴。后来,李大钊应友之邀写下此联,将“辣”字改成了“妙”字。“铁肩担道义”,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妙手著文章”,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回顾李大钊先生的一生,这副对联就是他人生最真实的写照【乙】少年时代他就萌生了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志向;青年时期他创刊撰文,投身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38岁,他英勇就义,用鲜血实现了自己的誓言。
33.在文段【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 ”。 【乙】 , B.【甲】 。” 【乙】,
C.【甲】 ”。 【乙】 : D.【甲】 。” 【乙】:
34.一位同学从对联中提取出“铁肩”和“妙手”组成自己的汇报题目。他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设计版面,但对于“妙”字的选择有些拿不准。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A. B.
C. 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阅读滋养心灵 2.C 3.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纷繁世事,拥抱更加广博的世界。 4. 老舍(舒庆春舒舍予) 范进 5.A 6.B 7.A 8.书籍犹如一粒种子,读书让智慧在我们心中萌芽。
【解析】1.考查词语释义。
润泽:使滋润。
联系发言稿中的“使人心灵愈加纯净”“使我们摒除杂念,保持精神的安宁”“以心灵的沉静面对世间芜杂”可知,“书香润泽”的意思是阅读滋养心灵。
2.考查字音字形。
C.品味:仔细体会。书写正确,无需修改。故选C。
3.考查病句修改。
省略号之前的内容对应“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纷繁世事”,省略号之后的内容对应“可以拥抱更加广博的世界”。故应改为: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纷繁世事,拥抱更加广博的世界。
4.考查名著阅读。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看图可知,图中一人站在闹市当中,身穿长衫,头发散乱,双手高举,状若疯癫。由此可知,此人是范进。表现的场景是范进因中举而发疯。
5.考查词语运用。
A.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不能形容文学创作,用错对象;
B.引人入胜:指山水风景或文学艺术等特别吸引人。正确;
C.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正确;
D.形神兼备:指书法和雕塑绘画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态且有神韵。正确;
故选A。
6.考查标点运用。
甲处:前句与后句语义并列,都是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故应用分号。
乙处:“惊叹不已”与“欲罢不能”是表并列的两个成语,中间应用顿号。
故选B。
7.考查书法鉴赏。
B.“字体清丽,笔画平直”是楷书的特点,不是行书;
C.《陋室铭》这幅作品笔法瘦劲挺拔,曲线较多,直线较少,是篆书;
D.《岳阳楼记》这幅作品笔画略有勾连,行云流水,是行书,不是楷书;
故选A。
8.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书籍如同一位智者,给我带来智慧的启迪。
9.A 10.B 11.D 12.C 13.A 14.城市地标 活力工体
【解析】9.本题考查字形。
经典,jīngdiǎn,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所以“经典”不能写作“精典”。
故选A。
10.本题考查语句衔接。
“为举行体育赛事而建”承接前文“北京工人体育场鉴证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句,后面“它的作用不止于此”语意发生转折,所以应用转折关联词语“虽然……但是……”连接。
故选B。
11.本题考查标点与字音。
阅读甲处语句,“青灰色清水混凝土外立面、宏大的罩棚仿佛倒扣的‘钢铁巨碗’、6.8万张‘国槐绿’座椅相连、世界顶级的专业草坪”之间是并列关系,列举并介绍了“新工体”的部分特点,后面应是省略号,还有其他特点没有一一介绍。
盛装,shèng zhuāng,正式而华丽的服装。
故选D。
1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及语句衔接。
①结合语境“保持椭圆形造型、外立面形式和比例、特色元素三个不变;进入到工体内部,则是焕然一新的现代感”可知是遵循“传统外观、现代场馆 ”的原则;
②重合,意思是在空间中占据相同的地方。
复合,意思是指物体等因某种原因而结合起来。
结合语境“未来,新工体更将成为融汇体育、休闲、文化、娱乐等丰富业态的开放型城市体育公园,为人们提供一个环境优美、功能②的生活空间”分析,这里应用“复合”,指各种功能的结合;
故选C。
13.本题考查成语或修辞方法使用。
甲:抑扬顿挫,意思是指声音的大小起伏和停顿转折。“留下了一个国家竞技体育抑扬顿挫的发展足迹”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足迹”,使用对象有误;
故选A。
14.本题考查补写标题及书写。
结合文段中工体特点“改造后的新工体完成了‘历史风貌留存保护’和‘功能体验提质升级’的双重任务,成为国内首批、北京首座国际标准专业足球场。未来,新工体更将成为融汇体育、休闲、文化、娱乐等丰富业态的开放型城市体育公园,为人们提供一个环境优美、功能复合的生活空间”分析,可在工体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比如“活力”“综合”“现代”等。
15. A B 16. 答案示例:把“勤奋苦读”改为“同窗之谊” D 17. C C 18.C
【解析】15.(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判断错误。“聚精会神”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用来形容集中精神,专心一意。“会”,易误写为“汇”。故选A。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甲】处,“如今的你早已习惯校园生活的多彩、温暖”与“线上学习的灵活、便捷”两句,是两个分句,并非并列关系的词语,应使用逗号,排除AC;
【乙】处,“当时只道是寻常”有上引号,请使用下引号;且“而今就将要和这一切告别”语意连贯,当属于间接引用,停顿的逗号,应在引号之外,排除D;
故选B。
16.(1)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根据“祝允明和文徵明师从书法家李应祯,二人精研书法,互相切磋,共同进益:邓稼先和杨振宁同窗十余年,即使在残酷的战争和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彼此的理想”语境,结合“同窗,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语!学子们靠窗而坐,持卷共读,结下深厚的情谊”中心句,可知谈的是同窗的情谊,而作为总括句“从古至今,勤奋苦读为学子们带来了多少前进的动力和精神的慰藉啊”的主语却是“勤奋苦读”,表述不当,应把“勤奋苦读”改为“同窗之谊”之类。
(2)本题考查书法作品赏析。
A.欣赏不正确。根据《寿砺庵诗》行云流水、舒展有型的特点,可判定为行书,但并非“笔画平直,自然流畅”,因此赏析不正确;
B.欣赏不正确。根据《寿砺庵诗》行云流水、舒展有型的特点,可判定为行书,并非“隶书写就”,也非“结构匀整,隽秀坚劲”,因此赏析不正确;
C.欣赏不正确。根据《赤壁赋》形体方正,遒劲秀拔的特点,可判定为楷书,而非“隶书”,也非“体态宽扁,古朴典雅”,因此赏析不正确;
故选D。
17.(1)本题考查修辞方法和词语使用。
C.词语使用不恰当。根据第③句“想起您,就想到课上我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络绎不绝”中的“络绎不绝”的意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此处形容课堂上师生交流的场景,使用不当。故选C。
(2)本题考查诗句应用。
C.引用(或借用)不恰当。“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意思是“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表达了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用在此处表达“自己对老师默默奉献的感恩之情”不恰当。故选C。
18.本题考查对联。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
(1)根据下联“光阴似箭”主谓结构,且是比喻形式,应选择“岁月如歌”,排除AB;
(2)根据下联“金榜题名”主谓结构,且是成语,以及尾字“仄起平收”原则,应选择“春风化雨 ”,排除D;
(3)根据上联“依依师生情”偏正结构,且是“依依”是两字重复,应选择“悠悠同窗谊”,仍排除D;
故选C。
19. 【甲】答案:茅盾(沈德鸿、沈雁冰) 【乙】答案示例:怀着敬意赞扬劳动者 C 20. B C 答案示例:建国初期各行各业群星灿烂,新的时期各条战线上也英雄辈出。 21. A 我为分镜头(二) 选择【丙】。 丙是行书,流畅的行书表现了手的灵巧。 22.到田间去,出出汗
【解析】19.(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及词语解释。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因为“赞”是赞美、赞颂的意思。所以“礼”的意思应是“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赞”的意思就是“怀着敬意赞美”,“劳动者礼赞”的意思就是怀着敬意赞扬劳动者。
(2)本题考查学生词语辨析。
A. 忙碌:事情多,不得闲。忙忙碌碌:形容事务繁杂、辛辛苦苦的样子。不影响句意;
B.勤恳:勤劳而踏实。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不影响句意;
C.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指指点点:指频繁挑出他人的缺点咄咄逼人,或背后评论人。意思不同,影响句意;
D.风雨:比喻艰难困苦的事情。风风雨雨: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不影响句意;
故选C。
20.(1)本题考查学生字音、字形辨析。
B.模——mó,模范:值得学习的,可以作为榜样的人。
故选B。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辨析。
甲处前句“北京掏粪工人时传祥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三十二年如一日,生动地诠释了艰守的内涵”主谓宾齐全,句意完整,应用句号。
乙处前句“干一行爱一行”与后句“钻一行精一行”在语义上是递进关系,应用逗号。
故选C。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从时间顺序来看,“建国初期”要早于“新的时期”,故应调整语序为:建国初期各行各业群星灿烂,新的时期各条战线上也英雄辈出。
21.(1)本题考查修辞方法及词语辨析。
A.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句中用来形容“电锯轰鸣声、钎子咔嚓声、运冰车马达声”,用错对象。
故选A。
(2)本题考查书法字体鉴赏。甲为隶书,扁平厚重,富有力量之美。乙为楷书,端庄典雅,中规中矩。丙为行书,字体飘逸,潇洒流畅。可分镜头(一),根据语段中的“一双双红肿粗糙、充满力量的采冰人的手,才终于从硬冷的手套中解放出来”可选择隶书,扁平的结构与粗重的笔画表现手的力量。
2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
根据语段中的“在课外的各种活动中养成”可知,叶圣陶认为,学生的劳动习惯可以在各种课外活动中养成。据此可拟写为:在田野里,做点农活。
23.C 24.丙 25.“短暂”改为“漫长” 26.D 27.A 28.D 29.B
【分析】23.春耕冬藏:春天耕种,冬天收藏。藏:读cáng,收藏;内容上,方框处前介绍的是“你”,后面介绍的是“我”,构成并列关系,故填写分号。
故选C。
24.句“五千年很长吗”表示的是反问,强调“五千年的时间不是很长”。
【乙】句,从“你们在我流淌的土地上收获丰盈,努力生长”、“那一夜,华夏的火种照亮了世界,又温暖了我”知,“我不再是一条孤独的河流”是因为黄河的哺育,华夏大地生机勃勃,华夏民族生生不息,让“黄河”有了陪伴。
故选【丙】。
25.“开始了她短暂的旅程”“短暂”修饰不当。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处,行程漫长,且从后面几个镜头也能体会到“它”的漫长,故“漫长”更符合实际和语意、语境需要。
26.①冲积:冲刷、堆积。注意“积”的写法;
②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注意“洲”的写法。
故选D。
27.本题考查对联知识。对联上下联要字数相等、结构记性相同,意思相对或相近。
从上下联来看,第①处要填写的内容与“万物萌生”相对应。根据“万物(名词)+萌生(动词)这一“主谓短语结构”,并以描述黄河特点的内容,可对出“狂涛(名词)+漫卷(动词)” 这一“主谓短语结构”;第②处对应的是上联的“历九曲而穿九省”,这里的“历”是经过、动词。再联系黄河一路“纳百川”的实情,于是可对“纳”字。
故选A。
28.第一空: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蜿蜒曲折:迂回弯曲的意思。此处描述的“壶口瀑布”,“气势磅礴”恰当,符合意思。
第二空:壁立千仞:指(山崖等)像墙壁一样陡立;沟壑纵横:山沟互相交错。从“黄土高坡”的特点来看,“沟壑纵横”更为合适、恰当。
第三空:“壁立千仞”更为符合峡谷幽深的特点。
第四空:“蜿蜒曲折”与后面的“九曲十八弯”意思更为一致。
故选D。
29.四幅图均由图示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图示部分都能用书法笔墨勾勒出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也都可以表现黄河的九曲十八弯;黄土高坡和黄河峡谷的特点也都可体现;但A、C、D三项的书法均非“草书”的“黄河”,也体现不了“壶口瀑布”的存在。
故选B。
30.B 31.C 32.李大钊播撒革命火种
【分析】30.本题考查词语辨析能力。
敏锐:意思是反应灵敏,头脑灵活;敏感:指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这里用来形容“眼光”,应该用“敏锐”比较合适;
不屑一顾:意思是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大惑不解:意思是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这里指赵云奇对李大钊的回答有疑问,应该用“大惑不解”比较合适;
故选B。
31.本题考查易错字和多音字读法。
明星:句中的意思是“明亮的星星”;
处变不惊:指人在面对变乱时,能镇定自若,不惊慌,能泰然处之。“处”读作“chǔ”;
故选C。
32.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
结合文段李大钊回答赵云奇的话时“弯着腰用手仿着庄稼人点播种子的姿势说:‘就是这样——点种!’”可知,李大钊当时的任务就是点播革命的火种,因此标题“播火”也有这层含义。
33.C 34.D
【详解】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甲处属于部分引用,引者只是把所引用的话作为自己所说的话的一个部分,那么句末标点应该放在后引号外;乙处,结合下文内容,介绍了李大钊的少年时代、青年时期以及英勇就义,是对李大钊一生的回顾,据此可知乙处应该用冒号,起提示下文的作用。故选C。
2.本题考查对书法字体的掌握。“铁、肩、手”三个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是楷体。
A.横长竖短,字形扁宽,是隶书;
B.笔画连绵呼应,刚健娟秀,是行书;
C.笔画相连,结构简省,是草书;
D.笔画横平竖直,形体方正,是楷书;
故选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