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8.2重力势能(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8.2重力势能(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18 22:3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学习目标:
1. 认识重力做功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的特点。
2. 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
3. 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4. 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会分析决定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
第2节 重力势能
一个30克的鸡蛋静止释放:
从4楼落下就会让人起肿包;
从8楼落下来就可以让人头皮破裂;
从18楼落下来就可以砸破人的骨头;
从25楼落下可使人当场死亡。
猜想: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可能由哪些?
答案:质量 和 高度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请同学们分别计算以下三种情况重力所做的功
一、重力做的功
问题:重力做功的有什么特点?
结论:重力做功与 无关,与物体的始末位置的 有关。
高度差
路径
当堂巩固: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为h处的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滚下经过水平面BC后,再滚上另一斜面,当它到达D点时,速度为零,在这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
A.  
B.     
C. mgh    
D. 0
B
1.表达式: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到的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
Ep=mgh
二、重力势能
(1)式中h为物体所处位置到参考平面的高度。
2.单位:
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2)通常选择地面或者运动的最低点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零势能面)。
注:
焦耳
书后习题
4. 质量为0.5kg的小球,从A点下落到地面的B点,h1为1.2m的,
桌面高h2为0.8m。(g=10m/s2)
(1)在表格的空白处按要求填入数据
(2)如果下落时有空气阻力,表中的数据是否改变?
所选参考 平面 小球在A点 重力势能 小球在B点 重力势能 整个下落过程中 小球重力做的功 整个下落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的变化量
桌面
地面
结论:⑴选取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的数值 (相同,不同)。
⑵对一个确定的过程,WG 和△EP 与参考面的选择 (有,无)关。
6J
0
10J
—4J
10J
10J
减少10J
减少10J
不同

重力势能应该是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共同具有的,而不是某一个物体单独具有的。
二、重力势能
Ep=mgh
5.重力势能的系统性
重力势能减少
重力做正功
重力势能增加
重力做负功
B
B
A
A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WG=mg h
=mg(h1-h2)
=mgh1-mgh2
=EP1-EP2
=- EP
结论:重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的重力势能要发生改变。
书后习题
2. 如图8.2-8,质量为m的足球在地面1 的位置被踢出后落到地面3 的位置,在空中达到的最高点2 的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
(1)足球由位置1 运动到位置2 时,重力做了多少功?
足球的重力势能增加了多少?
(2)足球由位置2 运动到位置3 时,重力做了多少功?
足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多少?
增加 mgh
减少 mgh
—mgh
mgh
书后习题
3. 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说出一种可能的实际情况;如果不正确,说明这种说法为什么错误。
(1)物体受拉力作用向上运动,拉力做的功是1 J,但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不是1 J。
(2)物体受拉力作用向上匀速运动,拉力做的功是1 J,但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不是1 J。
(3)物体运动,重力做的功是-1 J,但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不是1 J。
(4)没有摩擦时物体由A沿直线运动到B,重力做的功是-1 J;有摩擦时物体由A沿曲线运动到B,重力做的功大于-1 J。
典型例题. 如图所示,长为2 m、质量为10 kg的一条细铁链放在水平地面上,从提起铁链一端直到铁链全部离开地面的瞬间,铁链克服重力做的功为多少?重力势能改变了多少?( g 取9.8 m/s2)
答案 98 J 增加了98 J
典型例题. (2022·江苏淮安期中)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放在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为零
B. 物体与参考平面的距离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C. 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D. 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10 J变化到4 J,重力势能减少了
c
典型例题.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距地面的高度为0.8 m,一物体(可看成质点)质量为2 kg,放在桌面上方0.4 m的支架上,则:( g 取10 m/s2)
(1)答案 8 J 24 J
(2)以地面为参考平面,计算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并计算物体由支架下落到地面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2)答案 24 J 24 J
(1)以桌面为参考平面,计算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并计算物体由支架下落到地面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3)比较以上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三、弹性势能
1.概念: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有的势能;
2.公式:_____(弹簧);
3.单位:___;
4.特点:
(1)弹性势能是__,有大小,没有__;
(2)弹性势能具有__性,弹性势能由发生弹性
形变的物体部分____决定;
(3)弹性势能具有__性,由发生弹性形变的系
统所具有。
F
0
x
x
WF= kx2
1
2
标量
相对
相对位置
系统
焦耳J
方向
弹性形变
三、弹性势能
5.变化:弹性势能的
变化跟 有关,
(1)当弹力做正功时,弹性势能 ,即WF ,EP1 EP2 ;
(2)当弹力做负功时,弹性势能 ,即WF ,EP1 EP2 。
弹力做功
减少
>0

正功
正功
增加
<0

负功
负功
巩固练习:一根弹簧的弹力F x (伸长量) 图象如图所示,当弹簧的伸长量由3.0cm变到6.0cm的过程中( )
A. 弹力所做的功是0.45J,
弹性势能减少了0.45J
B. 弹力所做的功是0.6J,
弹性势能减少了0.6J
C. 弹力所做的功是 0.45J, 弹性势能增加了0.45J
D. 弹力所做的功是 45J,弹性势能增加了45J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