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课前小测1.请说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起止年代。
2.请列举出抗美援朝战争中产生的战斗英雄三位。
3.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状况: 这种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的发展。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改革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内容: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952年,
除部分少数民
族地区外,全
国基本上完成
了土地改革。全国土地改革状况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土地改革圆满完成。从此,农民翻身、
获得解放。农民分得牲畜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土地改革圆满完成。从此,农民翻身、获得解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二、土地改革的意义:1. 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2.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翻
了身。3. 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4. 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人民政权,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二、土地改革的意义:斗地主二、土地改革的意义:翻身证二、土地改革的意义:人民做主人二、土地改革的意义:农民成立保家独立团二、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二、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民欢庆土地改革二、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选举新的政府委员1. 土地改革,为什么把地主的土地分给
农民?2. 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于何时?废除于何时? 因为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压迫农民的根源,它的存在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要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以促进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于战国时期。废除于1952年。农民
土地
所有制地主阶级农民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地主阶级
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土地归私人所有不同点相同点土地
占有者类别名称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同步练习1.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土地改革完成
2.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要求,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1950—1952年土地改革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在右图文件的指导下,我国进行了(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一五计划 D.人民公社化运动 ABA4.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5.访谈当事人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要了解下列历史事件,最适合当下中学生采用此法的是( )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西安事变 D.土地改革
6.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顺序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胜利 ③土地改革完成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③②① DDA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梦想,为实现中国的民主政治梦,中国人在近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回答:
(1)19世纪末20年代初,资产阶级为实现民主政治梦,做了哪两次探索?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1927年8月,共产党发动了什么起义?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民主,共产党做了什么努力?
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南昌起义;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并签订了《双十协定》。(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2)中共“一大”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纲规定的组织原则是什么?这个原则在哪一时期遭到严重破坏?
民主集中制;文化大革命时期。
(3)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至少答出两点)
五四运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西藏的和平解放等(答对其中两项即可)
(4)我国为了保障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3课 土地改革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D.土地改革完成
2.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要求,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1950—1952年土地改革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在右图文件的指导下,我国进行了(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一五计划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5.访谈当事人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要了解下列历史事件,最适合当下中学生采用此法的是( )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西安事变 D.土地改革
6.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顺序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胜利 ③土地改革完成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③②①
二、非选择题
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梦想,为实现中国的民主政治梦,中国人在近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回答:
(1)19世纪末20年代初,资产阶级为实现民主政治梦,做了哪两次探索?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1927年8月,共产党发动了什么起义?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民主,共产党做了什么努力?
(2)中共“一大”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纲规定的组织原则是什么?这个原则在哪一时期遭到严重破坏?
(3)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至少答出两点)
(4)我国为了保障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
一、ABADD C
二、7.(1)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南昌起义;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并签订了《双十协定》。(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2)民主集中制;文化大革命时期。
(3)五四运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西藏的和平解放等(答对其中两项即可)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3课 土地改革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掌?????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整理资料形成概念
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讨论探索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党爱国
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辩证唯物
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归纳法、史料分析法、直观法、讨论法和练习巩固法等
学法选择
归纳法、史料解析法、观察法、讨论法和练习巩固法等
课堂组织形式
分组讨论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多媒体展示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教材中的插图、史料和网上资料等
教学过程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1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2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情况请看书。(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2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 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教师过渡:近3亿农民真正地翻身当家作了主人,将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
土地改革的意义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1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 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练习巩固
1 完成课本13页“练一练”:应选C(那时农民对于分得的土地拥有支配权,土地归于农民私人所有,尚未“建立土地的公有制”。)
2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14页“自由阅读卡”,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还包括开展反腐败斗争等。
3完成《历史填图册》第5页各题。
4 以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为题,展开“接龙”活动,加深理解记忆。
5提醒学生预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