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课前小测1.请说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请用一句最简洁的语言来评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的含义:(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的背景
(1)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2)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一、改革开放3、改革开放的实质:
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1、背景:农村人民公社化使农民缺乏生产经营自主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落后。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安徽凤阳严银昌(立下第一份军令状的队长)一家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问:为什么凤阳县农业生产会三年三大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纪念馆 5、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含义: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主要的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分户经营,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内容和特点: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自主经营。
8、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9、前提:土地公有制
10、意义(结果和作用):
(1)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2)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4)人民公社体制逐渐被废除三、国有企业改革 1956年夏,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1、案例一三、国有企业改革 2、背景:计划经济下,企业缺乏活力3、时间:1985年开始,1992年加快国企改革
4、内容: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④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⑤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5、加快步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三、国有企业改革 1、6、案例二
马胜利是河北保定市人,原为石家庄造纸厂销售科长。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出现亏损,危难之时,马胜利毛遂自荐,以实现年利润70万元的豪气承包该厂。结果他一上任,当年就实现利润140万元,三年之后居然实现年利润320万元,累计上缴利税860万元。1987年,马胜利吸收了全国100多家企业,组建了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集团年产值达到4亿元,月利税达到1000多万元 。
马胜利由此成为闻名全国的“马承包”,一时名震神州;他曾先后4次受到邓小平接见,当选为中共十三大代表;荣获全国轻工劳动模范、中国优秀企业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马承包》一文还曾被列为小学政治课本…… 这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
新时代的形象。 这是1979年2月5日的封面,人物是邓小平。标题写着:邓来了。是说邓小平访美一事非同小可。四、对外开放1、含义:对外开放是在某些地区的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特别优惠的政策,以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壮大我国社会主义经济。2、目的: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四、对外开放3、过程
(1)80年设立4个经济特区
(2)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3)85年起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4)88年划定海南为经济特区
(5)90年开放浦东(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四、对外开放4、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5、特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6、作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海南浦东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四、对外开放创办经济特区,视察经济特区1981年的深南中路深圳特区一条道路的变化深圳——“一夜崛起之城”、 改革开放的窗口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厦门深圳珠海海南汕头上海浦东金融贸易区知识拓展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体验历史(二)⑴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是指?
⑵“有一位老人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里的圈
是指?
⑶“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
海边写下诗篇”,这里的诗篇指?
改革
开放南方
谈话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3)原则: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答:(1)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进行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惩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实行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分散的个体经济影响生产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实行人民公社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教训,作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 当今的对外开放,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的开放。对外开放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其目的是加快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4、 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5、 当今改革开放与旧中国“开放”的主要区别:
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小结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 经营责任制、公司制、股份制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施863计划
2.农业政策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哪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
A.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3.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4.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江苏省组建了沙钢集团、春兰集团、徐州工程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政策上直接为这些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是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B.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三大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 国有企业改革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实行对外开放 同步训练BDDDA应考直通车6.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请回答:
(1)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马克思曾评价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其中,指南针发明于何时?它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产生了什么影响?
北宋。它传入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文化运动是用西方文化改造国民性的运动,它前期宣传的内容是什么?在后期,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民主、科学。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
(3)对外开放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主动接纳。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其意义堪比当年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回眸历史,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于哪一年?下表的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1980年。说明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深圳市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表第9课 改革开放
一、选择题
1.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施863计划
2.农业政策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哪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
A.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3.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4.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江苏省组建了沙钢集团、春兰集团、徐州工程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政策上直接为这些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是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B.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三大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 国有企业改革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实行对外开放
二、非选择题
6.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请回答:
(1)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马克思曾评价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其中,指南针发明于何时?它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产生了什么影响?
(2)新文化运动是用西方文化改造国民性的运动,它前期宣传的内容是什么?在后期,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3)对外开放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主动接纳。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其意义堪比当年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回眸历史,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于哪一年?下表的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深圳市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表
年份
指标
1979年
2012年
常住人口
31.41万
1054.74万
生产总值
1.96亿元
12950亿元
职工年平均工资
769元
59010元
参考答案
一、BDDDA
二、6.(1)北宋。它传入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民主、科学。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
(3)1980年。说明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第9课 改革开放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掌???? 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企的改革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以史带论理解原理
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识图分析判断特征
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
评价政策
通过经济开放区的建设业绩,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民族复兴责 任 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生巨变的事实,证明了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有志者应当学好本领,沿着这条道路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唯物史观
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外实际情况。青年学生必须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才能肩负起实现伟大理想的重任
情感体验适应环境
调查了解国企改革成就和家庭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归纳法、史料分析法、直观法、讨论法和练习巩固法等
学法选择
归纳法、史料解析法、观察法、讨论法和练习巩固法等
课堂组织形式
分组讨论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多媒体展示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教材中的插图、史料和网上资料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1978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
(A.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l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
(A. 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B.接着是党中央积极指导:肯定了群众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在全国逐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然后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教师指出:农村的经济改革,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及时总结农民的创造,因势利导,加以推动,是党指导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当时随着对内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的格局也逐步形成了。
l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 按《历史填图册》12——13页第3题的要求,先在课本41页或《历史地图册》第10页上圈出相关地名,然后完成填图练习:
(A.沿海经济开放区5个:先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增海南。B.沿海开放城市14个:北海、湛江、广州、福州、温州、宁波、上海、南通、连云港、青岛、烟台、大连、天津、秦皇岛。C.经济开放区4个: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D.内地“一批”:边境省区也设立了一批开放城市。)
2组织学生“接龙”练习: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层次顺序怎么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教师讲解并指导学生完成《历史填图册》13页第3(3)题: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大了对外贸易,吸收了许多外资,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3根据《历史填图册》13页第3(4)题,组织学生分析比较: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A. 背景不同:近代前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已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近代前期的反动政府仰人鼻息,国家主无法独立;现在的人民政府完全掌握着国家主权,已经赢得独立自主。
C.内容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被列强逼迫出来的,虽然有自救自强的内容,但是更重要的是便利列强进入并控制中国市场。现在的对外开放是遵循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D.影响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状态畸形,只能依附于列强,它不但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反而引发一系列政治问题,使中国始终陷于屈辱之中;现在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在“起飞”状态之中,已经取得许多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的辉煌成就。)
教师讲解过渡: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城市改革在1985年也全面展开了,其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l国有企业的改革
1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A.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和经营责任制;C.实现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21992年后,怎样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教师小结:学了这一课,大家要明白,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实际情况和世界发展趋势。所以,大家要自觉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长大了才能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完成填充图册第12——13页剩余各题。
2根据43页“活动与探究·2”,先组织学生“议一议”。(提示大家:插图中的学生已经提到生产经营权转换和分配形式变化,此外还有管理体制改变——避免“瞎指挥”和科技进步——避免“浮夸风”等因素。)
3根据43页“活动与探究·1”,启发学生从经营管理体制、产业结构调整、旅游资源开发等项目中,选好专题,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作为个人或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存入成长记录袋备案。
完成《新学案》23—24页“自我测评”。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