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小池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备课精品--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小池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备课精品--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31 21:57:15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课前小测1.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在农村实行什么经济体制?有何作用?
3.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请说出其主要内容和作用。
4.1980年,我国设立了哪些经济特区?其中哪一个经济特区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5.后来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何进展?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位于深圳市中心的大型宣传画《小平同志在深圳》 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欧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洗礼,投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在枪林弹雨中参与创建了新中国。在新中国的初期岁月,参与筹划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在文革浩劫中,曾受到错误批判,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从1978年以后,他成为中共的主要决策人,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04---1997):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总设计师邓小平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加入共产主义小组,走上革命道路。1926(苏联)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受“左倾”打击,遵义会议后第一次“进” 1940年,指挥并参加百团大战刘邓大军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西南,和平解放西藏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赫赫战功邓小平的三起三落:一落: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一起: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邓小平平反,邓小平得到了晋升,被正式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二落:“文革”初期,被扣上“中国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1969年被下放二起:1975年周恩来病重,复出代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三落:三起:全面整顿文革错误,为毛泽东所不容;“天安门事件”后,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四人帮”倒台后再次复出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2)实行改革开放后,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4)1987年又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三步走: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小结: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发展三步走。
总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1、南巡讲话(1992年)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南巡讲话内容(主要精神,四句):
①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②特区姓社不姓资;
③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④发展经济是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南方谈话”核心: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
②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是否姓社三标准
③两个“不等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3) “南巡讲话”历史意义:
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旗帜2、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并写入党章。
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①形成标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②逐步形成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拉开 在改革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③形成完整体系(成熟标志):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 (十四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指导地位)④写入党章: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使用“邓小平理论”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
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
依靠力量: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各族人民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97年2月19日,正当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香港也即将回到中国人民怀抱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他的角膜也贡献出来了,遗体也捐作医学研究,最后,骨灰也撒到祖国的大海里去。他什么都没有留下。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小平语录摘选 实现四化,永不称霸 邓小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与建国之父毛泽东并列的“中兴始祖”肯定将名垂青史。
     ——《共同社》 邓小平把中国带出了落后与孤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父。
                    ——《德新社》
国际社会的评价三、评价邓小平1、革命时期他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率军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建国初期解放西南,主政西南,为和平解放西藏做了
大量工作;三、评价邓小平2、建设时期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推进改革 开放,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4、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导下成功地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逐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三、评价邓小平3、全面评价邓小平胸怀宽广,志向高远,以国家民族的解放和进步为已任。
勤奋好学,积极探索,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结合实践不断检验、完善和更新已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不盲从迷信权威和经验。4、伟人的优秀品质三、评价邓小平小 结邓小平
理论毛泽东思想








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独立并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 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探索民族发展之路的思想和模式孙中山
三民主义
欧美模式毛泽东
农村包围城市
苏联模式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
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道路⑴上面这首歌歌颂的是谁?人们怎样称誉他?人们这样称誉他的原因是什么?(6分)
⑵“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指当时的什么事?(2分)
⑶“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2分)
⑷“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4分)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因为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改革开放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个文艺作品艺术地表现历史,在《春天的故事》中的歌词讲述了“一位老人”的历史活动,也是历史事件。请回答:  2、《走进新时代》歌词(节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 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 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段歌词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及功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理论⑴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各是谁?(3分)
⑵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各形成于党的哪次大会上?(2分)
⑶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4分)
⑷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报告是什么?(2分)
⑸现在,我党的指导思想有哪些?(4分)同步训练1.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早提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2.下列哪一事件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C.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D.召开中共十五大
3.1982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源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C C B 4.下列内容反映的会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②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5.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下列有关小平同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B.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中共十四大上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D.他的南方谈话(即南巡讲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B C 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1)材料一中为中国“自强”,李鸿章等人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①洋务运动;②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材料二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2)材料二中孙中山为进行“革命”起步于哪一团体的建立?“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924年为培养军事政治人才创办了什么?
①兴中会;②三民主义;③黄埔军校。 材料三 风景优美的井冈山上矗立着雄伟壮美的“井冈红旗”大型雕像,昭示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
(3)“井冈红旗”包含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民族独立梦想的标志是什么?
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②新中国成立。
材料四 2014年是一个新的甲午年,也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及改革。因此,2014年也被诸多媒体称为中国深化改革元年。
(4)今年被称为“深化改革元年”,请问邓小平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了“改革”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什么时期?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选择题
1.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早提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2.下列哪一事件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C.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D.召开中共十五大
3.1982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源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4.下列内容反映的会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②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5.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下列有关小平同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B.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中共十四大上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D.他的南方谈话(即南巡讲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二、非选择题
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材料三 风景优美的井冈山上矗立着雄伟壮美的“井冈红旗”大型雕像,昭示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
材料四 2014年是一个新的甲午年,也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及改革。因此,2014年也被诸多媒体称为中国深化改革元年。
(1)材料一中为中国“自强”,李鸿章等人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为进行“革命”起步于哪一团体的建立?“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924年为培养军事政治人才创办了什么?
(3)“井冈红旗”包含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民族独立梦想的标志是什么?
(4)今年被称为“深化改革元年”,请问邓小平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了“改革”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什么时期?
参考答案
一、CCBBC
二、6.(1)①洋务运动;②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2)①兴中会;②三民主义;③黄埔军校。
(3)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②新中国成立。
(4)①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四项基本原则”内容、邓小平理论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
掌??? 握
十二大、十三大、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十四大、十五大的内容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顺时归纳整理知识
运用列大事年表方法,“以史带论”地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
识图分析判断特征
利用教材有关邓小平南巡活动的照片及其说明文字,强调他的愿望是
“让全国人民都发财”(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衷心敬仰总设计师
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正确树立人生理想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有志者应该沿着他所指引的道路前进,确立起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归纳法、史料分析法、直观法、讨论法和练习巩固法等
学法选择
归纳法、史料解析法、观察法、讨论法和练习巩固法等
课堂组织形式
分组讨论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多媒体展示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教材中的插图、史料和网上资料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特色”就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四项基本原则”?(那时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2“四项基本原则”的四个“必须坚持”是什么?(指导学生从课本45页注解寻找答案: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民主专政、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教师指出:这“四项基本原则”不仅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3 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主要内容是什么?(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师联系比较: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指的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当年苏联是在大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照搬苏联的经验,结果遭到严重挫折。后来是毛泽东等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终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以说,那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如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也是总结了中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4 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主要内容是什么?(邓小平为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会根据他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根据46页“动脑筋”,组织学生列表、讨论回答: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时??? 期
作??????????? 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改革开放初期
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6组织学生完成历史填图册14页1、4(2)两题。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课本45页“导入框”、47页插图和49页“自由阅读卡”的内容都反映了哪件大事?(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2 这些讲话的重要观点是什么?(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能动摇、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发展经济是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让全国人民都发财等。)
3指导学生完成历史填图册14页4(1)题:(这些图片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92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问题困扰的关键时刻,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A.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不断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D.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反对僵化停滞。
E.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的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F.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障问题上: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
G.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等。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5 1992年召开的十四大主要内容是什么?
(A. 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B. 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6 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主要内容是什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根据48页“活动与探究·1”,先组织学生“议一议”。(提示大家:应当结合自己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乡现代化建设成就谈体会,发表议论。教师要注意疏导学生因家长下岗、或因家庭偶发暂时困难时的思想认识,要从整体上把握发展的趋势,认识发展的重要性。)
2完成课本48页“练一练”:应选D(A是“一个中心”,B和C是“两个坚持”,它们都属于基本路线内容。)
3完成《新学案》14页“自我测评”剩余题目。
4根据48页“活动与探究·2”, 建议学生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助收集、整理亲朋好友的相片,按照下表所列的内容选出若干张,自己执笔撰写说明文字:
相片题目
拍摄时间
相片人物与你的关系
相片景物与你家的关系
你觉得这张相片有什么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
①假如具体年代记不清楚,只要标明大约时间即可。例如:解放前、建国初期(抗美援朝时期、土地改革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大跃进时期、困难时期、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也可以根据相片具体内容进行调整。
②意义部分可以反映亲友关系的和谐美满,也可以反映整个社会的前进步伐、日常生活的不断改善、家乡面貌的巨大变化等。
③不必局限在哪一天完成,可以一边收集一边填写。表格填不下的,可以用其他纸张誊写,粘在课本上。
④极力建议同学们整理成家庭相册或个人相册,热切呼吁有电脑的同学制成电子相册类作品参加信息技术竞赛。
5提醒学生预习第11课《民族团结》。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