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课前小测1.新中国建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此时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何时何人提出的?请简述它的主要内容。它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3.“求同存异”方针是哪一年哪一次国际会议上由谁提出的?它的提出有何意义?
4.什么叫万隆精神?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想一想:
我们国家刚刚建立的时候,所面对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美国台湾越南朝鲜苏联美国继续敌视中国,暗中支
持台独势力,还发动侵越战
争,威胁南中国的安全。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中为谋求霸权,
干涉中国事务,使美苏关系急剧恶
化,给中国构成严重威胁。中国边防士兵与入侵的苏军交涉一、中美关系的改善
1、50—60年代的中美关系
政治上不承认
经济上禁运封锁
军事上武力包围威胁
中美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材料分析: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从尼克松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有怎样的转变? ——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从美国来讲:1.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
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2.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3.希望进入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从中国来说: 1.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2.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3.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来我国比赛,各国媒体争相报道。这次的体育交流为什么惹来那么高的关注度?“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 ,实现“以小球推动大球”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国高层会晤。破冰之旅——1972年尼克松访华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仅仅是礼貌问题吗? 不是。它是代表国家行为 ,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是因为当时美国敌视新中国;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是因为当时美国想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 1972年2月22日,两国官员举行会谈。
周恩来表示:台湾问题是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尼克松表示: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
中国的一部分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 1979年1月,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出席卡特总统在白宫举行的欢迎仪式。这是中国成立后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在中美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中美建交成功是中国进一步
打开外交局面的大好机遇,中
国迎来了与外国建交的一个高
潮,极大的改善了我国的国际
环境,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
影响。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是什么?1、中国不仅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而且是
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理应享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2、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联合国内要求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呼声日益高涨。3、亚非拉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中国代表团笑逐颜开。左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右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 美国工人为联合国赶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国的国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 历史意义(1)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通过参加联合国的活动,增
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交往(3)可以发挥中国作为大国在
联合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
止大国霸权主义行径,为发展中
国家伸张正义1972年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亲切接见日本国首相田中角荣1、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2、1971.10.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3、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江泽民主席身穿一件大红色的中式对襟唐装出现在上海科
技馆迎宾大厅,迎接前来参加此次APEC峰会的领导人们布什在白宫欢迎胡锦涛访美华盛顿华人华侨在白宫附
近欢迎胡锦涛主席访问美胡锦涛参观微软总部与比尔·盖茨会面。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盖茨宴请胡锦涛主席胡锦涛将参观的微软公
司总部最先进操作系统在新世纪的征程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你还知道中国外交的哪些大事?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国与各国建交情况亚洲博螯论坛第六届年会2007.4.20--22举行
世界各国政界及经济界的1300多名领导人参加。
各国政府领导人达200多人,其中包括40名部长级人士。同时,还有微软集团(MS)总裁-盖茨 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提示:可以从新中国外交的策略上、国家的经济上等方面思考)读史明智“巴黎和会上,北洋军阀政府代表提出恢复中国山东主权被拒绝……”1.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
2.外交人员的努力;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有何重大意义?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1.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今年我国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信峰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上述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弘扬“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
C.增强与东欧国家的传统友谊 D.营造中国发展和平的国际环境
2.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1979年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标志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尼克松访华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
3.下列重大活动,周恩来参与了的有( )
①参加重庆谈判 ②创办黄埔军校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出席万隆会议 ⑤率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DCA4.20世纪70年代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 )
A、26届联大的召开 B、《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5.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APEC会议的召开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D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中国第一次成了战胜国。第二年参加巴黎和会。美国第一次提出了无论国家大小都有同等权利。美国人也许只是为了自己,但中国人听着很兴奋,感觉看到了希望。但率竞那个时候国际政治还是丛林政治,实际上中国代表的发言权要看国家的实力。当时中国大的要求是整个把不平等条约全废掉,重新确立关税自主的地位,而最后的防线是要收回山东和青岛。但是到了巴黎和会,被一狐凉水淡下来。
——搞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被一飄凉水浇下来"?
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国主义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被拒绝。
材料二 周恩来健步走上讲台,平静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沙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突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全场黎发出热烈的掌声。印尼、印度、飾甸三国总理等纷纷离座,争相同周总理握手。就连之前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的菲律宾外长罗暮洛都高度评价周总理的讲话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示了民主精神"。
——搞编自百度文库
(2)据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是哪个国际会议?中国是如何对待与会的亚非国家的?
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同情、尊重、民主、平等地对待各国。材料三
(3)读材料三,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取得的最重要的外交成果是什么?
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四 1971年7月,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说,指出:当今世界上有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日本五大力量中心。他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新中国的外交则取得巨大成功,其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综合实力和国际威望的差异外交上是否能够独立自主。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今年我国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信峰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上述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弘扬“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
C.增强与东欧国家的传统友谊 D.营造中国发展和平的国际环境
2.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1979年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标志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尼克松访华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
3.下列重大活动,周恩来参与了的有( )
①参加重庆谈判 ②创办黄埔军校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出席万隆会议 ⑤率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4.20世纪70年代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 )
A、26届联大的召开 B、《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5.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APEC会议的召开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中国第一次成了战胜国。第二年参加巴黎和会。美国第一次提出了无论国家大小都有同等权利。美国人也许只是为了自己,但中国人听着很兴奋,感觉看到了希望。但率竞那个时候国际政治还是丛林政治,实际上中国代表的发言权要看国家的实力。当时中国大的要求是整个把不平等条约全废掉,重新确立关税自主的地位,而最后的防线是要收回山东和青岛。但是到了巴黎和会,被一狐凉水淡下来。
——搞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周恩来健步走上讲台,平静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沙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突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全场黎发出热烈的掌声。印尼、印度、飾甸三国总理等纷纷离座,争相同周总理握手。就连之前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的菲律宾外长罗暮洛都高度评价周总理的讲话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示了民主精神"。
——搞编自百度文库
材料三
材料四 1971年7月,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说,指出:当今世界上有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日本五大力量中心。他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被一飄凉水浇下来"?
(2)据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是哪个国际会议?中国是如何对待与会的亚非国家的?
(3)读材料三,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取得的最重要的外交成果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新中国的外交则取得巨大成功,其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DCABD
二、6.(1)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国主义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被拒绝。
(2)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同情、尊重、民主、平等地对待各国。
(3)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4)综合实力和国际威望的差异外交上是否能够独立自主。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
掌????握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探索归纳
指导学生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
开放观念重视外交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过逐渐走向“双嬴”
教学难点 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归纳法、史料分析法、直观法、讨论法和练习巩固法等
学法选择
归纳法、史料解析法、观察法、讨论法和练习巩固法等
课堂组织形式
分组讨论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多媒体展示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教材中的插图、史料和网上资料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旧课,讨论回答: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有哪些主要贡献?
(A.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参加万拢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出席日内瓦会议,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定。)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周恩来“改变了万隆会议的航程”,又在日内瓦会议上努力缓和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连美国的代表史密斯都被感动了。周恩来当时就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后来继续作出很多贡献,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有助于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棘手问题。1976年1月9日,周恩来的逝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所以联合国大厦在那一天破天荒地降了半旗。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盛赞周恩来:“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人一分钱……”
周恩来在最后的岁月里,带病进行了哪些意义重大的外交活动?他所开创的新中国外交事业后来又有怎么样的发展?请大家阅读课文。(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先美国怎样敌视新中国?(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
·教师强调:他们的国务卿杜勒斯甚至下命令,不许美国官员在外交场合同周恩来握手。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 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怎样改善关系?
(A. 美国总统尼克松承认了新中国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B. 毛泽东批准用“小球影响大球”,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C. 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举行了会谈。 D. 尼克松正式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E.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组织学生讨论并完成《历史填图册》21页1、2两题。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指导学生根据《历史填图册》22页的题目,观看《历史地图册》19——21页《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毛泽东和周恩来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中国代表在加入WTO协议上签字》、上海《APEC领导人合影》以及《江泽民宣读<领导人宣言>》等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讨论回答并完成作业: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把《活动课二》83 页[纪实示例]《乔的笑》提前到这里,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
2你对这件大事有什么感想?(为祖国的迅速崛起和兴旺发达而自豪)
3这件大事引发什么热潮?(许多国家纷纷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中日两国就是在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
中国承办APEC会议
1 “APEC”是什么意思?(组织学生看79页 注解:亚太经济体合作组织的英文是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就是这些英文的缩写。)
2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3根据这个主题,上海APEC会议取得哪些成果?(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江泽民还宣读了《领导人宣言》,成为我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后来又成立了第一个由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叫作什么?(包括中、俄、哈、吉、塔、 乌等六个 国家的“上海合作组织”)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80页“练一练”:
(A. 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 在世界上形成与我国建交的热潮中,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C. 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正式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 完成《历史填图册》22页各题。
3 根据《新学案》41——43页,掌握[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 提醒学生预习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