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习题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习题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9 10:0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自主学习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今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有 《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有改动。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他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三年后写下此篇回忆录,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字音字形
舀( yǎo ) 藤椅( téng ) 抹杀( mǒ )
调羹( gēng ) 绞肉( jiǎo ) 悠然( yōu )
喘着( chuǎn ) 阖眼( hé )
薪金( xīn ) ké sou( 咳嗽 )
词语释义
1.草率: (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2.深恶痛绝: 厌恶、痛恨到极点。
3.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课内精读
1.(考点:人物形象分析)文章所写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与我们通常了解的作为“民族魂”的鲁迅是否背离?请简述理由。
文章所写的鲁迅是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形象;是一个开朗乐观、心细如丝、关心青年、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平凡又伟大的人。不背离。长久以来,鲁迅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定格于“民族魂”,这是对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之前我们对鲁迅的精神品格、忧国忧民等方面了解多一些,而对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了解较少。本文从日常生活、工作的角度记述,不但不会有损他的光辉形象,反而会使他更可信,更可亲,更可爱。
2.(考点:描写方法)为什么作者在写鲁迅先生回忆录时还穿插描写了其他人物的情况?
这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描写鲁迅先生与其他人物的交往,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之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段,令人信服。
3.(考点:词语赏析)“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请说说这些加点词语好在哪里。
写出鲁迅严谨的工作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4.“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把这句话中的“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删去,效果有何不同?
原句表现出鲁迅先生耐心地陪伴客人,不厌其烦,删去后就不能体现出鲁迅先生陪客人的时间之长。
归纳总结结构图解
主旨点睛
这篇回忆性文章记叙了鲁迅先生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作者以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巩固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调羹(gēng) 舀水(yǎo) 弄堂(nòng) 校对(jiào)
B.竭力(jié) 绞肉(jiǎo) 揩油(xié) 栏杆(gān)
C.油腻(nì) 干枯(kū) 阖家(huó) 抹杀(mǒ)
D.不济(jì) 干劲(jìn) 捆上(kǔn) 解剖(pō)
A
【解析】B.揩(kāi);C.阖(hé);D.剖(pō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安顿 明朗 竭尽全力 炯乎不同
B.忧郁 草率 别具一格 深恶痛决
C.祥细 烧瓷 气喘吁吁 不以为然
D.藤椅 吩咐 不顾一切 变幻无常
D
【解析】A.迥乎不同;B.深恶痛绝;C.详细。
3.(2022武汉中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有强国兴邦、建功立业的 ,要有生龙活虎、昂扬向上的 ,要有攻坚克难、敢闯敢拼的 ,要有不卑不亢、自立自强的 。
A.志气 锐气 朝气 骨气
B.志气 朝气 锐气 骨气
C.骨气 朝气 锐气 志气
D.骨气 锐气 朝气 志气
B
4.(2022广东中考)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提倡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简单的家务抢着做,复杂的家务帮着做”,旨在培养他们每天劳动。(在“劳动”后加上“的观念”)
B.广大青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其人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友爱。(在“崇德向善”前加上“能否”)
C.随着博物馆越建越多,展览内容越来越丰富,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把“目前的”删去)
D.在“新时代城市家居”研讨会上,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居的明确设计理念。(把“明确”调到“提出”前)
A
【解析】A.缺宾语中心语,应在“劳动”后加上“的习惯”。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B.《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现代女作家萧红,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C.本文节选自萧红在鲁迅先生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录,文章主要对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进行了记述。
D.本文是萧红用心血谱写的一曲鲁迅先生的赞歌,也是一曲深沉凄婉的挽歌,作者对鲁迅的景仰、敬爱、怀念之情缓缓地流淌其中。
C
【解析】C.本文主要对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进行记述,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品质。
【核心素养·审美创造】
老舍先生
汪曾祺
①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侍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②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
③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盆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
④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多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
——“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⑤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的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作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⑥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 (有删改)
6.(考点:内容概括)阅读选文第①~④段,说说老舍先生有哪些生活情趣。
①爱花成性;②热情好客;③摆杏闻香;④喜好藏画。
“彬彬有礼”在这里形容老舍先生有礼貌地与客人握手、亲自为客人倒茶,表现了老舍先生的热情好客。
7.(考点:词语赏析)品味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
8.(考点:写作手法)本文记叙的是老舍先生的事迹,在第④段却写了齐白石老人的逸事,其作用是什么?
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说明了老舍先生对齐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和敬重,表现了老舍先生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使老舍先生的形象更加丰满。
老舍先生提议并组织盲艺人演出,一是为了盲艺人的生活有出路,二是为了不让盲艺人的“玩意儿”绝了。这既表现了老舍先生的善良和富有爱心,又表现了他自觉保护民间技艺的责任感。
9.(考点:内容理解)第⑤段写老舍先生提议并组织盲艺人演出的事情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