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7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7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9 11:0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自主学习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魏巍(1920—2008),原名魏鸿杰,河南郑州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东方》及《魏巍散文集》《魏巍诗选》等。魏巍的《东方》《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被称为“中国革命战争三部曲”。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篇影响很大、传诵广泛的优秀通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当时的作者完成了调查任务后,给总政写了一个详尽的调查报告,本可以回国了,但他却上了前线。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他亲眼看见了战士们杀敌的无畏;亲身感受了敌人巨炮的轰鸣,我们多少战士被这百倍于惊雷的爆炸声震聋;他踏过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他手握过鲜血浸透的泥土。1951年3月,魏巍返回祖国后,根据朝鲜的见闻和感受,很快便创作发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等11篇战地通讯。
字音字形
什物( shí ) 脸膛( táng )
bèng liè( 迸裂 ) 掰断( bāi )
憋闷( biē ) 坚韧( rèn )
豁亮( huò )
词语释义
1.淳朴: 诚实朴素。
2.什物: 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3.豁亮: 宽敞明亮。
4.谦逊: 谦虚恭谨。
5.覆灭: 全部被消灭。
课内精读
1.(考点:文意理解)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这是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战斗中不畏艰险、英勇顽强,许多战士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所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
(1)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赏析加点的词)
“匆匆”表示时间紧迫,准备不足;“很低的”“光光的”写出地形不利。这些修饰词语预示着战斗的激烈、艰苦,烘托了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主义精神。
(2)“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写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目的是将国内和平幸福的生活与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吃苦、流血、牺牲联系起来。
3.(考点:人称的作用)结尾段为什么运用第二人称“你”?
运用第二人称,犹如同读者面对面交谈,使读者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志愿军战士的浴血战斗和壮烈牺牲,才换来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也便于作者抒发强烈的情感。
4.(考点:表达方式及其作用)结尾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运用了议论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内容上,总结了上文的三个事例,赞扬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引起读者共鸣;结构上,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主旨点睛
本文真实地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事迹,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深刻地告诉人们: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巩固提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谦逊(xùn) 摁倒(èn) 覆灭(fù) 掰断(bāi)
B.脸膛(táng) 隐约(yǐn) 劫难(nàn) 淳朴(chún)
C.黝黑(yǒu) 什物(shén) 衔着(xián) 过瘾(yǐng)
D.豁亮(huò) 坚韧(rèn) 憋闷(biē) 胸脯(pú)
C
【解析】C.什(shí),瘾(yǐ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犁耙 迸裂 窝棚 永垂不朽
B.高梁 炒面 狭小 奋不顾身
C.溜达 搏斗 凶涌 千载万世
D.阻击 奸灭 掩埋 艰苦卓绝
A
【解析】B.高粱;C.汹涌;D.歼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电影《长津湖》的历史顾问王树增认为,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面对的最大考验就是的
天气。
②5月5日,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均以长篇幅 “时代楷模”——宁波“万能电工”钱海军。
③中国单板滑雪“天才少年”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得一金一银,表现惊艳,令人 。
④外婆抱着八个月大的妞妞看民俗年画《年年有余》,年画中圆脸的哥哥、火红的鲤鱼、初绽的莲花让妞妞 ,嗷嗷欢叫——婴幼儿也有审美需求。
A.严峻 聚焦 交口称赞 喜上眉梢
B.严酷 聚集 交口称赞 喜不自禁
C.严峻 聚集 赞不绝口 喜上眉梢
D.严酷 聚焦 赞不绝口 喜不自禁
D
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轻便保暖、美观舒适的冬奥制服装备,是成功比赛的重要保障,也是赛场上最亮丽的。(成分残缺,可在“最亮丽的”后加上“风景”)
B.社区物业应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语义重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复)
C.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搭配不当,应在“劳动习惯”前加上“培养他们的”或删去“和劳动习惯”)
D.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
B
【解析】B.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改为“加强社区管理和提高服务水平”。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屡屡与命运顽强搏斗和抗争,每一次都能挺过来、走过来。
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③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个国家、民族,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④翻开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有强汉盛唐的雄风、大国盛世的荣耀,也有外国铁蹄下的山河破碎、军阀割据中的民不聊生。
⑤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A.①③②④⑤ B.③⑤④①② C.①④③②⑤ D.③④⑤①②
B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
无名高地有了名
老 舍
①真的,春天开了头,冬天还会站得住脚么?连日的春雨,已差不多把积雪化净。春风软而有力,不住地吹动,不许地上再上冻结冰。四面的山峰,失去了积雪,看着就不再那么严峻可畏了;虽然光秃秃的,却显着朴实干净。顽皮的驿谷川[1]得到发疯的机会,猛涨起来,把散碎的冰块抛上两岸,山洪欢笑着顺流而下,遇到阻碍狂喜地掀起白浪。
②像山一般朴实雄壮的战士们,像洪流一般激动活跃的战士们,都已经准备好,准备好出征!他们是春雨,是春风,要去消灭严冬的冰雪,给世界换上温暖的、幸福的、花将要开、树将要绿的春天。
③天上悬挂着半圆的春月,山沟里吹拂着多情的春风,在黑长的山影里列着出征的队伍,闪动着胜利的红旗,红旗上写着战士们的光荣名字。
④只有星光月色,只有山影风声,没有一声牛鸣,没有任何鸟叫,世界好像死去。没有死!没有死!看,红旗在飘动,在前进,一会儿照上春月的光辉,一会儿隐入春山的暗影,英雄的队伍在移动,在前进!没人出声,没人咳嗽,只有脚步的轻移,雄心的跳跃,与英雄气概的肃静。他们肃静无哗地走上山坡,走下山坡,红旗在前,人影在后,人人有了准备,事事有了准备,走向“老秃山”[2],攻下“老秃山”!
⑤肃静而激昂地,他们前进。全世界都注视着他们。他们不是仅仅去攻取包在群山里的一个山峰,他们是去作正义与霸道、和平与侵略、自由与迫害的决斗!全世界善良的人们在注视着他们,希望他们胜利,他们肃静而激昂地前进,他们每个人都晓得全世界正在注视着他们,他们必须教正义得到胜利!
⑥代表师首长的干部与文工队员,团首长们,在一个小山口外,看见了红旗,看见了出征的队伍,响起了锣鼓,欢呼,鼓掌。声响顺着春风吹向春山,温暖地得到回应。声响也到达战士们的心里,他们的心跳得更快,头昂得更高,脚步声更齐。军容也更庄肃,红旗高举,队伍整齐,一支钢铁的部队向前行进。
⑦来了!来了!欢送的人们以高大威严的乔团长为首迎上前来。乔团长看一眼战士们,他为这样英勇的部队感到骄傲!领队的是程友才参谋长和庞政委。程参谋长的眼发着光,嘴角鼻洼含着骄傲的笑意,满脸的春风与才气。庞政委还是那么安详自如,可是身量显着更高了些,两眼深沉地看着远处的山峰。紧跟着的就是英雄营长贺重耘,他兴奋、紧张,可是都藏在心里,外面还是安稳从容,不快不慢地率队前进。
⑧强攻主峰的“尖刀第三连”到了,由众望所归的十班执掌红旗。小风展开红旗,斑斑点点全是勇士们的签名。虎子连长的虎目圆睁,目眦欲裂,看不见群山,看不见春月,只直视着胜利红旗,阔步前进。老成持重的三排长乜金麟领着爆破班和突击班。爆破班中功臣邓名戈规规矩矩地,目不斜视地往前走。他们的后面是武三弟。武三弟的大眼睛瞪圆,薄嘴唇紧闭,他把一切都已看清楚,听明白,这是去打粉碎敌人冒险登陆进攻的大仗,他必须立功,他是青年团员!
⑨姚汝良指导员和仇中庸排长率领二排。细高的指导员由平日的殷恳虚心的样子变成了昂首天外,英勇矫健。仇排长还是不慌不忙,安安
稳稳,可是脸上带着坚定与威严。二排的后面跟着卫生员王均化,带着两个帆布挎袋,装满救急包和绷带——还怕不够用,他把自己的被单和汗衫都洗好,放在帆布袋里。他的矮小而横宽的身体上处处是力气与胆量,他不但要抢救伤员,也要打几个地堡,抓几个俘虏。他的身旁是带着一部步行机的谭明超。小谭的脸上身上都没有多少肉,可是四肢百体全像铁筋做的,他轻快活泼,而且有劲。教员沈凯也来了,他的样子和战士一样,更打算证明自己的胆量与勇敢也和战士一样!
……
⑩乔团长拦住了队伍,乔团长亲自敬酒,大家一饮而尽,连向来酒不沾唇的庞政委也一口干了杯。“祝你胜利!”乔团长和每个人握了手。英雄气概的握手,用力地一握,立刻分开,比千言万语更亲切而明确:手碰到手,心也碰到心。坚决、果敢、光荣、胜利,就是手的言语!欢送的人们不肯离开,立在原地向英雄们的背影招手,向闪耀在春月春风中的红旗招手。(节选自《无名高地有了名》,有删改)
【注释】①驿谷川:朝鲜的河流名。②老秃山:是朝鲜上浦房东山的一个无名高地,交通要塞,当时已被敌军夺去。此次作战是朝鲜战争最后一次战役。
6.(考点:写作手法)文章第①段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①交代故事发生在早春的驿谷川,此时冰雪开始消融;②为志愿军出场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③冬去春来的环境,暗示着战士们即将取得胜利;④奠定全文期盼胜利的斗志昂扬的感情基调。
7.品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他们是春雨,是春风,要去消灭严冬的冰雪,给世界换上温暖的、幸福的、花将要开、树将要绿的春天。(句中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饱含了作者对即将迎来和平、正义的新世界的喜悦与激动,以及对要去消灭敌人的志愿军战士们的赞美与歌颂。
(2)他们肃静无哗地走上山坡,走下山坡,红旗在前,人影在后,人人有了准备,事事有了准备,走向“老秃山”,攻下“老秃山”!(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句子)
①运用短句生动地描写出志愿军战士们行军神速,意志坚定;②用语形象,极富画面感,表现力强,突出战士们的军容肃静与斗志昂扬;③用语活泼灵动,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主人公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向“老秃山”进军,决心要攻下“老秃山”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是一群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品德高尚、甘愿为国奉献、热爱和平、拥护正义的伟大的人。
8.(考点:人物形象分析)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你认为他(他们)是怎样的人?
9.(考点:拓展表达)本文表达的主旨与链接材料有什么相似之处?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链接材料】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节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两者都歌颂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崇敬之情。思考: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感恩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们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做出的牺牲,我们也应该热爱和平、珍惜和平、捍卫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