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19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第二课时)
1. 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有何联系?
中心论点:
学则须疑
分论点:
1. 怀疑是辩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2. 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证明
2.说一说:在论述的过程中,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1.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
2.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
3.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这些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只能靠传说,而传说的东西不能轻信,必须有怀疑精神。
3.依据课文内容,说说做学问为什么要有怀疑的精神,怀疑与学问有着怎样的关系?
关系:怀疑是做学问的基本条件,是做学问的前提。
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过渡句,说说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①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②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这是两个分论点:
4.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过渡句,说说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结构上:
内容上:
承上启下。
前半句归纳第3~5段所论述的论点,后半句提出第6段的论点。
4.这两个分论点可以互换位置吗?
不可以,“不仅……也”表示递进关系,分别从消极与积极两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1.通过正反对比证明怀疑精神对治学的重要性。
2.用戴震和笛卡尔等人的例子论证论点。
3.正面论述了一切学问家以怀疑精神做学问,会对文化建设起巨大作用。
4.反面补述墨守前人旧说的恶果。
5.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1)按照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思路进行分析。
(2)首先:如何引出(提出)论题(论点)
(3)接着:运用怎样的论据、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或分论点)
(4)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提出希望)
首先,引用两句我国古代学者的名言,引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中心论点;
接着,作者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论证了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的分论点;
最后通过“戴震善问”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础条件。”的分论点。
6.按下面的要点,理一理全文的论证思路。
不能。因为这三个步骤是依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先对事物产生怀疑,再进一步思索疑点,辨明正确与错误,所以前后顺序不能对换。
1.“怀疑”“思索”“辨别”这三步骤能否前后对换?为什么?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2.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2.(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
不绝对。凡是称得上学问家的,都具备怀疑精神,没有这种精神,也成不了学问家。
2.(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顺序不能调整。因为,这四个“常常……” 是“一切学问家”对“流俗传说”“过去学者的学说”从“怀疑”到“修正”的认识发展过程,是符合逻辑的,体现了议论文语言严谨的特点。
3.文章最后一句中 ,“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能互换吗?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不能互换。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 “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是从部分说到整体,互换位置后就讲不通了。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 、 、
、 。
“请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等。
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明力。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论证
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命题方式:
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论证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4.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①“学者先要会疑问。”——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④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尔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道理论证
①国难危急的时候有许多口头消息不一定可靠。
②三皇、五帝,腐草为萤
列举“三皇、五帝”两个事例进行论证,论述了人们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精神很有必要。
③戴震质疑《大学》。
列举戴震的事例,从正面阐述学问家做学问的态度。
举例论证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这段话先从反面说理,再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对比论证
怀疑与学问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学则须疑”)
分论点
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
千百年来,无数志士仁人和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净化自我、感悟人生、丰富知识、提高修养的至善秘籍。只要我们敢于怀疑这些圣贤和经典,只要我们去研究揣摩,就一定会获得极大的喜悦和无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