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9 08:5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程标准】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工业革命引起的深刻变化
生产的社会化
生产资料私有制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剩
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社会关系的变革
工人处境恶化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的经济基础
8岁女孩萨拉是高沃煤矿通风口的值班工人:“我早晨4点钟有时3点半就起来……我喜欢唱歌,但在黑暗中我不敢唱……我希望上学,不想待在矿坑里。”
—《全球通史》
一看到不幸的丝织业工人,我心里就觉得难过。他们结婚成家靠的是工资,意料不到每5-6年就失业一次,于是他们只好在街头卖唱,用这种体面的方法行乞。
—司汤达《一个旅行者的见闻录》
8岁女孩萨拉是高沃煤矿通风口的值班工人:“我早晨4点钟有时3点半就起来……我喜欢唱歌,但在黑暗中我不敢唱……我希望上学,不想待在矿坑里。”
—《全球通史》
一看到不幸的丝织业工人,我心里就觉得难过。他们结婚成家靠的是工资,意料不到每5-6年就失业一次,于是他们只好在街头卖唱,用这种体面的方法行乞。
—司汤达《一个旅行者的见闻录》
1831、1834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1848
英国宪章运动
1844
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推翻富人政权
争取民主共和国
要求普选权
工人参与国家管理
反对私有制社会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做工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
——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口号
尊敬的贵族院就它现在的组成来说,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
——1842年英国宪章运动《请愿书》
没有给面包,就要革命。
——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基础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法】圣西门
(1760-1825)
【法】傅立叶
(1772-1837)
【英】欧文
(1771-1858)
1、代表人物
主张实行实业制度。人人劳动没有失业,从而改善穷人的生活条件。他还认为应该由学者和实业家来管理社会。
主张阶级调和与合作。人人都生活在被称为“法朗吉”的协作社里。协作社里的每个人都按照兴趣从事工作,产品平均分配或按劳分配。
欧文认为应通过教育使人们摆脱愚昧,正确认识人性和改造社会的好处,从而医治资本主义弊病,建立理想制度。他反对暴力和革命。
2、主张:
他们认为私有制、竞争是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公有制和比较公正、平均的分配。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天才的设想。
3、空想原因:
(1)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成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尚未成熟,这种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决定了他们的设想是空想的;
(2)从主观认识看,不懂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历史使命和伟大力量,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
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基础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4、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1)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是指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2)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其“科学性”在于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最终使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不同是: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认识不同。
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基础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
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主编
1843年在巴黎生活是马克思一生的转折点
1844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1842年恩格斯来到英国的曼彻斯特…
---------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第三次会晤
四、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实践基础——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
卡尔·马克思(1818—1883)
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并获哲学博士学位。1844年8月,和恩格斯在巴黎会见,此后并肩战斗终生。主要著作有《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1883年在伦敦病逝。
马克思故居
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这样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的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试卷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亲密战友。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父亲是纺织厂主,中学未毕业被迫经商。主要著作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党宣言》《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等,马克思逝世后,整理和出版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工作。1895年在伦敦病逝。
恩格斯故居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意义:
(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科学;
(3)国际工人运动从此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
1、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1)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3)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一、《共产党宣言》
●大工业的发展…………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与意图。他们公开公布: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 ……至今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无产阶级革命目的必须用暴力达到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信念
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了
斗争的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革命的基本力量——无产阶级
实现目标的手段——暴力革命
革命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所以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什么会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包括三大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它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其中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二、马克思主义
《资本论》(1867年)——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唯物史观——科学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工人们开始以罢工作反抗,但是一个地方的工人不愿意干,另一个生活水平更低的地方的工人愿意干。这个国家的工人不愿干,另一个国家的工人可能有人肯干,怎么办?马克思提出了怎样的方案? ”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一、第一国际
名称
领导机构
实际领导人
指导思想
性质
确定原则
斗争任务
国际工人协会(1864)
临时中央委员会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
一是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斗争;
二是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斗争。
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
一、第一国际
历史意义: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它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加强工人阶级的团结与合作
1、历史背景:
(1)普法战争,法国失败,普军兵临城下;
(2)政府对外卖国,对内企图镇压人民;
(3)反动政府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
(1871.3.18)
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直接因素
1870年7月19日,普法战争爆发
色当战役后,普军长驱直入,侵占法国三分之一以上领土,19日普军包围了巴黎。
9月1日,普军发动总攻。色当战役,法军大败。9月2日,拿破仑三世被俘。
路易·波拿巴
(1808-1873)
①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②废除资产阶级政权机关,代之以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
体现无产阶级革命
的伟大创举:
打碎……建立……
体现无产阶级专政
的性质:
代表广大人民利益
③公社成员都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
④国家公职人员最高年薪不得超过工人的工资。
2、巴黎公社成立:
(1)时间:1871年3月28日
(2)革命措施:
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府?
是世界上
第一个
无产阶级政权
马克思说:“公社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恩格斯说:“你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是在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反动的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通过普选建立起来的
公社委员会成员大多数是工人
从其产生的情况看
从其领导人和阶级成分上看
从其政策措施看
最能说明。政治上打碎旧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经济上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4、性质: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五月流血周”(5.21—5.28);
拉雪兹神甫公墓的战斗;
公社社员英勇就义
5、结果:失败
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1908年5月21日,法国群众在这堵墙上镶嵌了一块大理石板,上面刻写“献给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的遇难者”字样。
这堵墙被称为“公社社员墙”,是历时72天的巴黎公社革命壮举的象征。
据统计共有29804人遭屠杀,72941人在作战中牺牲,60971人被投入监狱或流放。
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6、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材料一:“法国整个资产阶级、所有的地主、工厂主都联合起来反对公社,他们层层包围了半个巴黎(另一半被德军包围 ) 。  
——列宁
敌人力量强大,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客观原因
无产阶级不成熟。
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主观原因
材料二:当凡尔赛在磨刀霍霍时,巴黎却沉浸在起义胜利的欢乐中,他们认为继续向凡尔赛进军是在挑起内战。
主观原因:没有乘胜打击敌人
材料三:一些大炮在寻找他们的炮架,而在不远处,炮架却在哭着寻找他们的大炮。
主观原因:军事准备不足,领导失误
材料四: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的中途停了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法兰西银行)。
主观原因:没有割断敌人经济命脉   
6、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
材料五:1872年的法国,全国平均每个企业雇佣工人只有2.9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列宁指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与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1871年的法国尚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
无产阶级较稚嫩
6、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1)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2)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教训;
(3)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7、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公社精神永存
 公社战士共7.29万人在作战中牺牲,2.98万人被枪杀,6万多人被投入监狱或被流放。
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幸存者—欧仁·鲍狄埃,在市郊一所简陋的木屋里,写下了著名的国际无产阶级战斗歌曲
---《国际歌》。
欧仁·鲍狄埃
(1816-1887)
皮埃尔·狄盖特(1848-1932)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