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一篮球模块大单元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一篮球模块大单元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7-19 16:5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一篮球模块大单元设计
01
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明确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引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及全面发展。并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来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定课程目标。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特别强调体育课要贯彻“教会、勤练、常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练、赛、评一体化,打造“乐、动、会”高效体育课堂。本着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三个要素为基本,秉承人人受益的原则,根据我校EEPO有效教育、“迈孚高效课堂”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练”,以合作团队、自主学习的形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发展,因此,在进行高一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时,以单元计划为基准,在系列、完整的课时计划中细化及落实。
本单元教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挖掘篮球模块中的趣味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形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运动中享受快乐,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
02
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设计理念是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基本导向,“会比赛”是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关键能力。本单元的设计思路是“从上至下,横向联系”。“从上至下”是指领域目标一一水平目标一一大单元目标一一课时目标,层层递进,逐步落实的过程;“横向联系”是指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所选择的内容,为达成目标而设计的组织形式、学习方法、练习手段等。本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场地器材,结合18个课时数,合理分配课时,以至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合理分配教学任务,设计各种多样化练习,让学生快乐学习,体会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03
教学目标
01运动能力目标
通过篮球大单元模块的学习,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历史以及趋势、基本原理及基础理论知识;有效夯实学生的篮球动作技术和组合动作技术的运用能力,能参加篮球的对抗和比赛活动;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水平显著提高,体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了解并能运用篮球比赛规则;学会欣赏高水平的篮球比赛等。
02健康行为目标
通过篮球大单元模块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初步了解篮球运动中经常出现的运动损伤疾病的预防方法。在篮球运动的合作和对抗活动中,学生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交往和合作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03德育品德目标
通过篮球大单元模块的学习,学生建立团队合作意识,有效践行我校EEPO有效教育理念,加强学生团队精神的建设,培养集体意识,主动积极参与运动,能够培养尊重自己、尊重队友和对手、文明礼貌、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公平竞争、正确的篮球比赛胜负观以及勇于进取、坚韧不拔、敢于竞争、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的体育品格和体育精神。
04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和运用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从单个技术到实战比赛的运用能力的角度出发,将运球、传接球技术学习放在各种特定情境下进行,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
难点:先“赛”后练的逆向思维教学的突破,学生对于技术的理解以及技术学练的有效性。能够将战术思维引入到日常技术学练课,对日后模块教学的铺垫。
05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讲解示范法:通过观察正确示范动作,让学生自主学习动作要领,到最后通过教师的讲解,是学生更好的把握动作。
先赛后练:先赛后练的逆向思维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直观演示法:通过观察视频等,更直观的观察动作,建立完整的运动表象。
问题探究法: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引导学生的思维。
纠错法:通过集体纠错和个别纠错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动作。
比赛法:通过团队意识的培养,到团队小组竞赛,培养团队间的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复练习法:运球、传球、基础配合等,进行全面的复习。
学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动作,在互动式的师生关系中学习基本技术动作。
自主探究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传切的时机等等。
小组合作法:通过团队学习,注重团队意识、创新能力、客观评价的多维能力。
07
大单元教学计划课时分配
《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特别强调体育课要贯彻“教会、勤练、常赛”,将“学、练、赛”有机结合,打造“乐、动、会”高效体育课堂。要设计完整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充分动起来的过程中享受乐趣,掌握所学运动项目的运动技能,形成丰富、深刻的运动项目完整的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因此,本文以18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例,以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每节课应达到的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的明确要求。其中,运动密度包括群体运动密度和个体运动密度。群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个体运动密度不低于50%,运动强度要求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心率原则上在140~160次/min。结合课标的新理念与新要求,细化大单元教学的课时分配,展现高一篮球模块大单元“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方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