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课时教学实操】《篮球进攻基础基础配合——传切配合》教学设计及教案
一
指导思想
本课遵循《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在坚持“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下,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课程理念。在授课过程中,本课围绕篮球进攻基础配合——传切配合来教学,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授课过程中加强学生生“跑动起来”和同学间的配合练习,在教学活动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逆向教学法,先实战,在实战中发现问题,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再运用多媒体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欲望,提高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感知力,让学生在学与练的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又能陶冶情操和促进能力发展。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以及不畏艰难、不断挑战的精神。
二
教材分析
1.篮球项目的思政元素
篮球课程每一项技术、每个战术、每一场比赛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立德树人”的好教材,如:合作能力、沟通意识、树立目标、克服困难能力、自信心培养、情绪控制、面对成功与失败等思想、品德教材,学生随时都处于感悟、培育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明道与学生的悟道,形成自身的品格。篮球课程通过实践进行思想品德的教学,比书本学习更有效、更见效。
2.传切配合基本理念
传切配合是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的进攻基础配合内容,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的一种基础配合,它包括一传一切和空切两种,因其技术简捷、配合明快而具有实效性,是比赛中经常采用进攻的战术配合之一, 也非常适合高一男生学练。根据本学期大单元模块教学计划安排,传切配合安排在第6课时。通过学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进一步体会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学会并尝试运用传切配合,促进体能发展,为今后的篮球学习打下基础。
3.传切配合动作要求
3.1切入队员要善于掌握时机
(1)当防守者只注意球或因封断传球而失去防守位置的刹那乘机而入。
(2)对方防守较紧时,要用假动作或动作方向、速度的变化摆脱对手,切入篮下。
3.2持球队员要作瞄篮、突破、运球或其他进攻假动作,牵制对手,当切入者摆脱对手并且能接到球时,要及时地将球传给他。
4.传切配合图解说明
假设a和b为一组,c和d为一组,ab为进攻方、cd为防守方。防守情况为人盯人,a运球尝试突破,受阻之后立刻传球给b,此时a两手空空,速度比带球的时候肯定有所提高,假设b带球到篮下,a空手切入。b在此时传球并作挡拆,使cd被挡住,a空手接球三步上篮。
三
学情分析
1.高一年级男生生理和学习特点
处于青春后期的高一学生,生长发育非常旺盛,在体能与技能提高的同时, 其认知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也不断增长,具有临场应变和独立判断等能力;但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特别是意志力还较为薄弱,表现为持续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通过传切配合的学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战术意识和体能水平,又能锻炼其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和拼搏精神。本课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储备,但组织教学环节仍不可放松,既要突出学生学练的自主性,又要重视对传切配合学练全过程的引领,以 不断增进学生技战术意识和分析探究能力。
2.结合我校情况的具体分析
2.1团队理念引领
建校以来,我校学生培养了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但是通过团队力量来共同学习,有效践行EEPO有效教育理念、践行迈孚高效课堂,仍然需要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建立和培养,团队理念的在班级文化中的渗透,对于本课的团队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团队学习,个人展示,教师示范,建立初步的动作完整表象,集体通过视频学习到正确的动作要领,每个人在传切配合中,让学生每人“有事做”,团队缺一不可的形式,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团队的学习中去,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良好状态。
2.2知识技能基础
调查得知该班级学生都已经有初步的篮球传、接球等基础技术,基本掌握篮球的专项身体素质以及篮球专业基本技能,但是不具备在对抗情境中完成有效传接球技战术的能力,缺乏人—球—人的关系意识、传接球的准确性与隐蔽性;体能方面,学生有一定的体能基础,但是篮球专项体能较弱,尤其是多方向的变向变速能力,另外,对抗中的核心稳定性较弱。全班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部分学生的动作不协调、反跑速度不快。
四
教学目标
1.运动能力
让学生了解篮球进攻基础配合战术的意义与价值,初步掌握传切配合的跑动路线与传球时机,能将传切偶尔运用到游戏与比赛中,激发学生对篮球进攻配合战术的学习兴趣与爱好。
2.健康行为
培养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稳定情绪的能力和与同伴积极交流沟通的能力,学会自我保护 与关爱同伴。
3.体育品德
培养学生协作配合意识、规则意识,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建立友好合作与相互信任的关系,培养学生心理调控和适应能力。
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合理运用假动作、快速摆脱防守,切入时侧身看球与接球。
难点
掌握传球与切入的时机,切入者与传球者协调配合。
六
教学流程及策论
上课开始,在视频指导下学生做关节肌肉拉伸,教师巡场指导,做好运动的准备,结束以后让学生人手一球进行自由球性练习进行热身活动,为本课的开始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热身结束以后,进行行进间持球基本脚步训练,对学生学练提出要求,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并鼓励学生增强练习的挑战性,提高学生的学练热情,练有所用。
课的基本部分,采用逆向教学法,第一步:通过观看中国女篮参加世界杯比赛和广州队比赛的视频,学生三人一组,进行3vs3比赛,制定规则,不可以采用持球突破技术进行进攻,让学生自主感觉,进行探讨,让学生探讨分析该配合的意义和要领,教师巡场;第二步:通过视频,观看错误动作锦集,再观看老师示范视频,和老师共同探索出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进行无防守配合练习,强化学生对配合重点、难点的理解,第三步再进行实战对抗,对抗分为两个环节,首先在消极防守下的配合运用,其次进行3vs3的正规比赛,最后进行常规的课课练内容。
课的结束部分,伴随舒缓的音乐,跟着视频,做放松,教师巡场指导,引导学生放松心情,放松身体各部位。最后总结本课学习内容,畅谈感受。
七
本课创新、特色说明
1.团队理念引领
好的课程一定会有无形的精神给予支持和引导,本课中结合我校的EEPO的教学理念,最大化发挥团队的优势,在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让教师作为主导,学生成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学,主动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也是我本次课的设计理念。
2.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
信息技术的使拥为教学活动增添了许多色彩多媒体教学,以PPT为主导,整个课程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体现高效课堂,让篮球技术动作通过视频的慢动作回放等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的技术精髓,通过希沃同屏技术,让学生懂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顺利引出教学重难点。
3.切合信息技术2.0
契合信息技术2.0的能力点,充分体现能力点4技术组织与教学与能力点15数据与分析,利用视频、希沃助手充分展示技术组织下的高效课堂,利用运动手环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够清晰的分析每个学生的运动强度是否符合本堂课的标准,从而展示出新课标中“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