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诗词赏析 专项提升训练1 诗词赏析《鼎尖小考名校题库》小升初语文 (pdf版,含参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九 诗词赏析 专项提升训练1 诗词赏析《鼎尖小考名校题库》小升初语文 (pdf版,含参考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9 09:17:48

文档简介

参考著桌与辩析
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根据提示填空
10.(1)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2)丞相祠堂何
1.春江水暖鸭先知接天莲叶无穷碧露似真珠月似弓千山
处寻
鸟飞绝
11.(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问渠那得清如
2.(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少壮不努力
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老大徒伤悲(3)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梅雨知
12.(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时节,农家喜若何。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春风又绿江南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岸明月何时照我还(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
专项提升训练3古诗文理解
间(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B[点拨】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积累。B项“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
4.(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山重水复疑无
少”选自孟浩然的《春晓》。
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横看
2.D
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相看两不厌唯有儆亭山
3.DL点拨】D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飞入/菜花:无处:寻
(4)卧薪尝胆
4.C[点拨】只有C项是《论语》中的话
三、古诗文理解
5.A
1.C【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学握。
6.C【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古诗名句的理解能力
2.A【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古诗句的朗读能力。A项朗读
7.(1)柳树(2)枫树(3)瀑布(4)石榴花
停顿划分应为: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和理解
3.D[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的
8.C
语句用来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D项“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9.D点拨】(3)句中写到的是菊花,(5)句出自唐代元祺的《菊
的意思是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
花》,后两句诗的内容是“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10.C【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对偶知识的掌握。A项“酿”和
4.隐者就是隐居在山林中的人,是那些在古代不肯做官而隐居
“浆”不对仗:B项“深红色”与“子满枝“不对仗:C项“盈盈”
在山野之间的人。
对“片片”,“荷瓣”对“桃花”,“风前落”对“雨后娇”;D项
专题九诗词赏析
“大荒西”与“高复低”不对仗,故选C。
专项提升训练1诗词赏析
11.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
1.B[点拨】该诗句中景物都是动态的。
风流人物数当代—一大好春光看今朝
2.BE[点拨】兴亡盛衰之感往往是通过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
世事洞明皆学问一一人情练达即文章
起,“当年燕子知何处”和“韦曲杜陵文物尽“均是在感慨当初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一一枝红杏出墙来
繁华如今已经不再.因此答案容易获得,余下三句均为袭用杜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甫原句进行单纯的景物描写。
【点拨】本诗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以及朋友要去的
3.A【点拨】“山空”是静态。
地方,是全面的叙事。
4.C[点拨】“闲适恬淡”理解结误,表现了诗人久等友人不至的
13.蒲松龄李白文天祥
落寞失望的心情」
14.辛弃疾词牌名丰收之年农村生活
5.D点拨】应是托物寓意,咏物、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6.D点拨】应是曲折含蓄的抒情方法。
15.略
7.D点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两句,上句说今
专题复习(八)
日境况,表达对现实的乐观:下句写来日所在,表达对前途的
一、默写填空
信念。D项将这两句的意思相杂糅,既与句意不合,又与作者
1.(1)留取丹心照汗青(2)千里共婵娟(3)独在异乡为异客
的心意不合
(4)野火烧不尽
8.Bl点拨】不是直接抒发,而是融情于景。
2.(1)春风又绿江南岸(2)渭城朝雨浥轻尘(3)白银盘里一
9.C[点拨】词人对景畅饮,兴致太高,不胜酒力,故有“午醉”。
青螺(4)遂令东海变桑田
醒来是何等满洒的看景,这何来孤独寂寞?
3.(1)正是河豚欲上时(2)胜日寻芳泗水滨(3)西湖歌舞几
10.(1)B[点拨】“少邻并”的意思是“近旁没有人家”。
时休(4)小扣柴扉久不开
(2)C点拨】并未明确写出。
4.(1)人生自古谁无死(2)蜡炬成灰泪始干(3)一览众山小
11.B点拨】“梦境”意味着不在现实中,只有空想,表达对“无能
(4)每逢佳节倍思亲(5)青山郭外斜(6)海日生残夜
为力者”的鄙视。
(7)家祭无忘告乃翁(8)何人不起故园情
12.(1)BC[点拨】B项“渐映”写舟行的渐见过程,不是写月光的
5.(1)西塞山前白鹭飞(2)柳暗花明又一村(3)劝君更尽一
逐渐明亮:C项“化实为虚”说法错误,这里是由实景转入
杯酒(4)燕山月似钩(5)日出江花红胜火(6)山一程
虚景,属“由实入虚”的手法
水一程
(2)①“水似蓝”表明水深莫测。西塞山势的峻峭,山间葱茏
1311专勉九诗词货析
专题九
诗词赏析
专项提升训练1诗词赏析
1.【青岛实验】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2.【上海北初】诗家常在诗句中寄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明·王象巽《游曲江》)
3.【上海进才实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泰山月夜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泰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4.【重庆九十五中】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5.【北京文江中学】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唐]虞世南
垂绥准]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垂委: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77
鼎尖小专隐头习名校题庄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清”统一
在“垂矮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
度与力度。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
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6.【北京第五中学】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7.【重庆九十五中】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西江月·黄陵庙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释】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
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
准定。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8.【海口九中】下面对杜甫的《登高》鉴赏错误一项是()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
态,栩栩如生地得到表现。
B.额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补
充,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C.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
D.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因病断酒,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悲秋多病、潦倒不堪的根本原因。这样,诗人
忧国伤时的情怀便跃然纸上。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