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八
古诗文积累
F+F+FP+FF+FP+PF+PP+FF+PP+PP+PF++F++r+++r++p
专题复习(八)
训练时间:30分钟
满分:60分
得分:
一、默写填空(共27分)
1.【南京师大附中】将下列古诗名句补充完整。(4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2)但愿人长久,
(3)
每逢佳节倍思亲。
(4)
春风吹又生。
2.【衡水五中】默写填空题。(4分)》
(1)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
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遥望洞庭山水翠,
(刘禹锡《望洞庭》)》
(4)暮去朝来淘不住,
(白居易《浪淘沙》)》
3.【郑州外国语中学】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4分)
(1)芦蒿满地芦芽短
(《惠崇春江晚景》)
(2)
无边光景一时新。(《春日》)
(3)山外青山楼外楼
?(《题临安邸》)》
(4)应怜屐齿印苍苔
(《游园不值》)
4.【上海进才实验】古诗词积累。(8分)
(1)
,留取丹心照汗青。
(2)春蚕到死丝方尽,
(3)会当凌绝顶、
(4)独在异乡为异客
(5)绿树村边合,
(6)
江春入旧年。
(7)王师北定中原日,
(8)此夜曲中闻折柳!
5.【北京第五中学】古诗词默写。(7分)》
(1)
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3)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大漠沙如雪,
(李贺《马诗》)
(5)
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
二、根据提示填空(共27分)
1.【武汉三寄】根据提示填空。(2分)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是那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让泱泱中华无愧
“文明古国”的美誉。你瞧,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
是诗情画意的有机结合;杨万里的“
,映日荷花别样红”则是炎炎夏日中西湖
的独特风光;提到萧瑟的秋天,你自然会想到“可怜九月初三夜
”这一句千古
名句;而置身于寒冷的冰雪世界中,你更会由衷地感叹“
,万径人踪灭”。
2.【贵阳十八中】名句填空。(6分)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描写诗人因人隔两地,难以相随,只能将愁心寄予
明月的诗句是:
75Ⅱ
鼎尖小考总弘习名核题年
(2)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小明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
游戏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
(3)雨,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个意象。它以不同的情态,寄托着诗人不同的情思。请你写出两
组上下句的古诗,表现诗人“喜雨”的心情。
3.【广州华侨外校】根据积累填空。(8分)
(1)每当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往往一筹莫展,可经过冥思苦想,会突然发现问题的根源,难题
也就迎刃而解,真可谓“
”。(陆游《游山西村》)
(2)《泊船瓜洲》中被千古传诵,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的一句是:
(3)《石灰吟》中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直抒情怀,说出作者志向的一句是:
(4)李商隐的《无题》中常被人们用来赞美老师的一句是:
4.【武汉外校】根据提示填空。(11分)
(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高适《别董大》中有
两句与上述诗句中的“无故人”意思相反,这两句诗是“
(2)每当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往往一筹莫展,可经过冥思苦想,会突然发现问题的根源,难题
也就迎刃而解,真可谓“
”。(陆游《游山西村》)
(3)“
”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
”写出了从不同角度看到庐山的多姿多彩,“
”写出了对敬亭山的百看不厌。
(4)下面是蒲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请在下联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
,三千越甲可吞吴。
三、古诗词理解(共6分)》
1.【郑州外国语中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两句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1分)
A.拟人
B.排比
C.比喻
D.夸张
2.【上海北初】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B.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C.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上海进才实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2分)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公生明,偏生暗。
D.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4.【无锡江南中学】《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
处。”根据这首诗的题目,谈谈你对“隐者”的理解。(2分)
76焱考答宋与解析
专项提升训练2其他题型
8.C
1.(1)拟人(2)比喻(3)排比(4)设问
9.D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和判断。
10.B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和运用。A项
2.(1)A(2)(3)A(4)C(5)F
问号应放在引号内:C项是陈述句,句末应用句号:D项应删
3.(1)反问(2)设问(3)比喻(4)夸张(5)拟人
除“等”或省略号。
4.(1)排比(2)比喻(3)反问(4)夸张
11.(1)C(2)B(3)A
【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专项提升训练2其他题型
5.(1)×(2)V(3)×(4)V
1.“!?
,,!”
6.(1)比喻排比(2)反问(3)对偶(4)设问(5)排比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
7.(1)雷鸣掌声(2)老人、巨象、骆驼桂林的山(3)屏障
2.(1)表示强调(2)表示特定称谓(3)表示引用
竹笋桂林的山(4)长龙长城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引号的理解和学握。
8.(1)谦虚(2)向她问好(3)亲吻(4)跳跃着
3.(1)×(2)×(3)×(4)×(5)V
9.(1)比喻(2)夸张(3)对偶(4)比喻(5)拟人
4.(1)C(2)A(3)B(4)B
10.(1)医院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2)窗外,风
【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引号用法的掌握。
吹梧桐,歌声不断。(3)这棵柳树密不透风,像一把大伞,可
5.(1)你同意,他不同意。(2)你同意他?不同意。(3)你同意
以遮风挡雨。(4)一群群小鹿在溪边跳舞。(5)天空中的晚
他不?同意。(4)你同意他不同意?
霞千姿百态,一会儿跳出一只小兔,一会儿跳出几只小猴子,
6.(1)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2)今年好晦气,少不得
一会儿又来了一匹大马。
打官司
11.(1)夸张(2)比喻对偶(3)对偶比喻(4)对偶
7.(1)主人: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12.(1)雪柳絮芦絮蒲公英的带绒的种子(2)地球无
(2)客人: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私慷慨为人类提供矿产资源(3)桂子的香味桂子的香
专题复习(七)
味很浓
一、选择题
专题复习(六)
1.B[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和运用。
一、选择题
2.A【点拨】考查标点符号的准确运用。并列成分作谓语时,如
1.D[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D顶
果并列成分是主谓结构,那么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应该是运用反问强调了阅读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
3.B点拨】A项的逗号均改为顿号:C项并不是问句,所以问号
2.D3.C4.D5.B6.C7.C8.A9.D
改为句号:D项感叹号应放在双引号内。
二、其他题型
二、其他题型
1.(1)×(2)V(3)V(4)V
1.(1)×(2)V(3)×(4)V
2.(1)拟人、比喻(2)夸张(3)拟人(4)设问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和学握。
3.(1)对偶(2)夸张(3)反问(4)夸张(5)对比
2.(1)中国女排打败了日本女排,获得了冠军。(2)中国女排打
(6)对偶
败了,日本女排获得了冠军。
4.示例:(1)探出了头(2)就像一支离弦的箭(3)花花草草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和运用
老老少少(4)仿佛散落的钻石,在夜空中闪着异样的光芒。
3.(1)财主读: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2)秀才读:黑头,发
专题七标点符号
全无,麻子,脚不大。
专项提升训练1选择题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和运用。
1.A【点拨】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准确运用。B项问号改为逗
专题八古诗文积累
号:C项冒号改为逗号:D项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专项提升训练1默写填空
2.C[点拨】本题可采用排除法,直接引语要加引号,排除A、B
1.(1)却话巴山夜雨时(2)羌笛何须怨杨柳(3)黑云翻墨未
项,第三空“多么有力量啊”不是问句,不应加问号,排除D项。
遮山
3.A
2.(1)黄四娘家花满蹊自在娇莺恰恰啼(2)千磨万击还坚
4.D点拨】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A项,句中“以下这种
劲(3)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可能”表示提示下文,故后面应用冒号:B项,十四五岁是约
3.(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穷且益艰不坠青云之志
数,中间不需要顿号:C项,逗号应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3)逸豫可以亡身
5.C【点拨】C项里的句号应该放到引号外。
4.(1)见贤思齐焉(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不畏浮
6.D点拨】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A项将“命运”后的逗
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号放在引号内:B项把问号改为句号:C项把“两个主题”后的
5.(1)满招损(2)思而不学则殆(3)青箬笠,绿菱衣(4)我
冒号改为逗号。
劝天公重抖擞
7.C[点拨】A项冒号改为逗号:B项书名号改为引号:D项“龙
6.(1)乡音无改鬓毛衰(2)直把杭州作汴州(3)卧看牵牛织
宫”“武隆”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女星(4)千门万户瞳瞳日(5)不畏浮云遮望眼(6)春潮
11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