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高效训练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
一、选择题
图为我国沿32°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 )
A.地势东高西低,大致呈阶梯状 B.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约5000米
C.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最广 D.第二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平原为主
2.我国地势( )
①有利于东部海洋湿润气流深人内陆
②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③使许多河流向东奔流,沟通东西
④起伏和缓,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四个省区的轮廓图,读图完成3-4题。
3.字母a代表的山脉的南侧是( )
A.准噶尔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4.关于图中四省区,表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全部位于内流区 B.②省区的简称是赣
C.③省区与韩国相邻 D.④省区的行政中心是西宁
我国每个省级行政区域都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读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略图,完成5-7题。
5.《乔家大院》是一部反映晋商闯天下的电视剧。故事发生在以上四个省区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6.图中①②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7.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A.a B.b C.c D.d
下图为我国五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8-10题。
8.图中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乌鲁木齐 B.呼和浩特 C.银川 D.南宁
9.拉萨的7月平均气温最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10.关于图中城市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乌鲁木齐——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B.银川——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C.拉萨——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D.南宁——降水少,季节变化小
图示意黄河及四个水文站的数据资料,河口和桃花峪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读图完成11-12题。
11.据图判读( )
A.兰州段含沙量最小,流量最大 B.利津段位于黄河下游,含沙量最大
C.从河口到桃花峪流量、含沙量均增大 D.黄河从上游至下游流量逐渐减少
12.黄河下游河段年平均流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
A.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少 B.汇入支流少,蒸发量大
C.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D.污染严重,水质恶化
长江、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读图,完成14-16题。
13.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 )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C.四川省 D.云南省
1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问题严重
A.土地荒漠化 B.凌汛 C.水土流失 D.地上河
15.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水能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为( )
A.中华水塔 B.黄金水道 C.水能宝库 D.鱼米之乡
16.在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中,不合理的是( )
A.洞庭湖退田还湖 B.长江下游发展水电业
C.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D.黄河下游加固大坝,河道清淤
二、解答题
17.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线是我国重要人口地理分界线,城市A是
(2)①是 海峡,位于②岛的 山,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3)③省区的简称是 。
(4)甲、乙两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
(5)a、b、c、d四地中,经常发生春旱的地区是 ,台风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是 。
(6)图示铁路线经过的地形区是____。
A.云贵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瞭望》杂志报道称:自2000年以来,世界上输沙量最多、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从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河口到郑州桃花峪,1200多千米的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这意味着连同基本是清水的上游,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二下表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年份年均输沙量比较表(单位:亿吨),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示意图。
水文站 1989年以前 1989—2015年 2016年
唐乃亥站 0.14 0.04 0.04
兰州站 0.94 0.09 0.15
头道拐站 1.36 0.2 0.16
龙门站 9.72 0.52 1.19
潼关站 12.1 0.55 1.08
小浪底站 12.2 3.8 0
花园口站 11.6 3.71 0.06
利津站 9.86 2.56 0.11
(1)依据材料二,简述黄河输沙量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特点。
(2)写出黄河泥沙主要来源的河段,并简述原因。
(3)分析河流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
试卷第2页,共5页
试卷第1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C 6.A 7.A 8.A 9.B 10.B
11.C 12.B 13.B 14.C 15.C 16.B
17.(1)黑河
(2) 台湾 玉
(3)川/蜀
(4)甲
(5) a d
(6)D
18.(1)黄河输沙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点:黄河输沙量自上游到入海口(下游)呈“小一大一小”的分布和变化特点(上游输沙量小,中游输沙量大,下游(入海口)输沙量小)。黄河输沙量的时间分布和变化特点:1989—2016年黄河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水文站 1989— 2015年的年均输沙量与 1989年以前相比,都有所下降,2016年部分水文站的年均输沙量与 1989—2015年相比,也有所下降),黄河中游输沙量下降的幅度最大。
(2)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河段。自然原因:黄土松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破碎、坡度大;植被稀少。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破坏植被和地表形态。
(3)黄河干支流上众多水库的蓄水拦沙;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经济发展,部分居民外迁,减轻环境压力;工程建设注重环保等。
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