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6,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王氏当权,王敦、王导兄弟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
年班
2022一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共天下”,此后,颗川庾氏、谯国恒氏、陈椰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举权。这些
历史
现象说明东晋()
学号
A.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
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
装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C。专制皇权遭到了削弱
D.门阀士族开始形成
注意事项」
7,唐代长安,胡饼已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异域美食,许多从西域传来的食品如毕罗〔胡
姓名
本试卷由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组成。第I卷为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将所选客案
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部分,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
式面食)、奶酪、黄油等食品越来越受到上流社会的喜爱。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位置上,不按规定颠色笔和不按规定位置答题,不得分。
是)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呵拉伯文化在中古时期是一个
A.使节大量来唐
B。政府政策的引导
强芽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并照
C.大运河的开近
D,民族交融的加深
线
充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的桥梁
B.阿拉伯文化推动文艺复兴运动
8,唐代两税法雅行后,有人指出“年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
C.。文化传播文明交流具有定合理性
D,欧洲文明源于阿拉伯与东方国家
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这一现象反映出两税法()
2,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规定:古迹保护与修复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
A.实施目的己实现
B.征收标准己改变
的关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
0内
即子以停止。这一规定()
C.减轻了农民负担
D.实施中存在弊端
A。肯定文化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位”
B.说明古迹保护以艺术性为审美迫求
9,宋代制定了商税征收条例,建立起覆盖城乡各地的商税征收网络,在作为回家重要
C.强调古迹保护以真实性为第一委义D,提出古迹修复以完整性为修复日标
财政米源的专卖领域中吸纳商人参与,实行向接专卖,形成了宋朝官僚所说的“富商
3,社是土地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
0
系把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社稷祭祀直接体现了〔)
大贾为国贸迁”的局面。来代这种做法()
A,中华思想文化发版的源头
B。中国青钥时代的文化认同
A。反映出城乡商贸交流频繁
B.造就官府独断的商业局面
C,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特征
D,中华传统文化的农本特点
4,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形成的以“国”为中心的地域组织逐荷取代传统的氏读群体,“邦”
C,说明政府强化了抽商政策
D.为商业发展提供制度保可
“国”“邦族”“国族”等地域短织概念已设有明确的界限。这表明〈〉
10.有学者指出,行省在划分上遵循“大牙交错的区划方式,消解山川之险”,行省“显
A,宗法现念瓦解
B.国家制度成熟
学管军队但受多方制约”,是“充当向中央运翰财赋的中转站”,这表明,行省的设
C。礼乐文化鼎盛
D.族群融合加强
5.
下图是根据汉武帝时期经济政策所绘制的《均输平准图。这一政策的实行(
置()
A,为民族融合创造了必要条件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D.顺应了如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儿,辨正在设立军机处的同时。把“办理军机处”的银印收到内廷,并规定:凡需盖章
的文件,皆应由值班章京亲自到内奏事处“请印”,用完后上交印章,雍正此举的主
题线
品
要意图是()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致使地方官员的特权消失
A,提高决策保密性
B.强化君主专制
C,阻碍了商品的全国性流通
D,极大冲击重农抑商的政策
C,削弱军机处地位
D.规范中枢行政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1.B 2.C 3.D 4.D 5.A 6.C 7.D 8.D 9.D 10.D 11.B 12.C
13.D 14.C 15.C 16.C
17.(16分)(1)特点:传播时间具有持续性;欧洲国家主导;经历了从观赏到食用的过程;传播路径具有多元性和双向性。(任意三点6分)
(2)影响: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促进了区域文化认同;形成了革命精神;促进了各地饮食文化交流;推动商品经济发展。(任意三点6分)
认知:有利于推动世界文明多元互动;有利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任意两点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18.(14分)(1)特点:起步早(历史悠久)政府鼓励;集中分布于沿海沿江地带;棉纺织工具及技术的改进(发展迅速;棉布市场的扩大;植棉的经济效益明显;品种多样);专业分工等。(任意三点6分)
影响:有利于棉纺织业的发展;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推动明代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分工和经济的区域化(促进了江南市镇的繁荣);改变社会生活等。(任意两点4分)
(2) 影响: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任意两点4分)
19.(10分)(1)措施: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两点4分)
意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有利于赢得抗战的胜利。(任意两点4分)
(2分)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任意两点2分)
20.(12分)论题:论宋代二府三司制度精致的文武分权制衡。
说明:宋初,为避免分裂割据,创新了古代的三权分立机制。官僚制度改革实行分化事权,枢密院管军、三司管财、中书省只剩民政,形成二府分掌军政的格局;为防宰相擅权,设副手参知政事分割其民政权。宋还推行官、职、差遣分离制度,是君主集权的延续。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采取兵权宜分策略,推行三分制即:枢密院掌发兵权、三衙握统兵权、兵部只统民兵和厢兵,形成三足鼎立的状态;在军制上遵循强干弱枝,京城同外地各驻十万余禁军保持均衡,通过更戍法使将官和地方藩镇再也无力抗衡朝廷。
总之,宋以文制武防范武官,多重监察制衡文官,虽消除了对皇权的威胁,但过度分权导致庸政,使宋长期陷于积贫积弱局势中。
答案第2页,共2页